初中体育选项走班教学的初探与反思

2015-05-06 22:33:53周俊
体育教学 2015年3期
关键词:因材施教初中体育选项

周俊

摘 要:2014年绍兴市体育中考进行了改革,其中学生自主选项考试从原来的1项增加到了两项。项目的增多,一方面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了学练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另一方面也对教师的教学和指导提出了新的要求和课题。为此,我校针对日常选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要求,借鉴高中选项的模块教学,对初中体育实行走班教学模式进行了初步尝试,拟对初中体育选项教学做一个合理规划。

关键词:初中体育;选项;走班;因材施教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5)03-0049-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要深入推进课程改革,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以满足不同基础、水平、兴趣爱好和发展方向的学生的学习需求。为了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的发展,绍兴市体育中考进行了改革,从往年的40分上升到了50分,其中长跑或游泳从10分上升到20分,学生自主选项考试从1项增加到2项(包括球类和身体素质),取消了乒乓球对墙打和羽毛球向上打两项相对较简单的项目。一方面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了学练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另一方面也对教师的教学和指导提出了新的要求和课题,需要老师更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指导帮助a每一个学生提高运动能力,掌握运动技能,增加运动兴趣,养成运动的习惯。

但是在日常的体育选项教学中暴露出一些的问题,比如在一堂课中选项多、场地分布广、存在安全隐患、男女选项的差异、学生个体差异大等等,教师往往走马观花,忽视了对学生的指导。针对日常选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我校借鉴高中模块教学,对初中体育选项教学实行走班的尝试,对实行过程中遇到的一些代表性的案例进行讨论和反思,拟对初中体育选项教学做一个合理规划。

一、选项教学中,传统班级授课制的弊端

1.费时费力,指导的针对性不强

在初三体育选项课中,教师让学生自主分选项练习。由于初三选项多,场地分布广,教师在指导过程中,由于精力和时间不足,不能顾及到每个学生选项的指导。同时,男女、优劣参差不齐,要兼顾到各个层面的学生,因材施教,对教师的要求更加高了,而在一堂课中对每个选项的巡回指导,缺乏针对性,容易出现走马观花的情况。

2.管理困难存在安全隐患

初三选项课上学生自主练习,虽然学生的自主能力得到了培养,但是由于分布的场地比较多,学生分散在操场上的各个区域,体育老师在指导一个区域的学生时,往往会忽视另一个区域,出现安全隐患。

思考:我校是小班化教学的试点之一,分层教学是教学的研究重点,小班化的体育课,人数少、场地器材多、练习密度大,成了体育教学的一个特色,它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分层教学可是在选项的教学中,分层练习,需要教师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体辅导。由上可见,原先的统班上课也值得商榷。

二、走班模式的分析与讨论

1.走班教学的含义

我校老师借鉴高中体育模块教学,提出了走班的尝试,将两类或者两类以上的行政班进行组合,按不同要求分层,拆分成几个不同层次的新班级,形成走班。由各个班级的老师分别指导新的组合班级,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关注,教师因材施教,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2.走班教学的几种模式

(1)针对同一教学内容的难易和进度进行走班

例如一个选项内容的教学,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掌握情况,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而不同层次的学生又可以按掌握的快慢分成不同的班级,班级越多,走班分到学生的层次越精确,越能体现因材施教。这在学习新内容时非常实用,如初一初二年级的选项学习(表1)。

当然,在分层的时候也可以体现学生的自主性,由学生自己来走班,根据自身情况和掌握进度来选择ABCD类层次。

(2)针对不同教学内容进行走班

男女生性别不同,在教授的时候肯定出现差异性,所以走班的形式之一就是男女生分班上课。如上所述,分的班级越多,就可以将男女生的层次分得越多越细(表2)。

这里重点讲的是多种选项的教学和练习,这直接反映目前初三选项练习的现状。由于目前我校安排三位体育老师教授初三的课,所以我们将多种选项归类到3个组。A:篮球组(根据人数来分,全部为男生,需要2~3个篮球场);B:仰卧起坐、排球、跳绳、毽子组(女生为主,需要计时,场地需求范围较小,一个篮球或者排球场地);C:立定跳远、50米、引体向上、实心球组(相对人数不多,以身体素质练习为主,可以分配菜单式训练,教师指导为主要练习手段)。

3.分层走班初见成效

我校经过了一段时间的选项分层走班教学,无论在日常初一、初二某个选项内容的教授,还是初三选项的练习,初见成效。通过分层走班,首先学习的效率提高了,学生能很快完成课堂的教学目标,这就是根本。其次学生的自主性增强了,自信心提高了,他们得到了老师更多的关注和认可。

(1)“和而不同”——走班教学是因材施教的有效途径

对学生分层次走班教学,是使学生共同进步的真正落实,学生根据自身掌握的情况稳扎稳打,教师为学生制定不同的目标,形成不同的指导对策,更多的指导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进步。

(2)走班制在提高学生运动技术的基础上,更能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学生定期对自身的状态和掌握情况进行评价,在几堂课甚至几分钟时间内,自主地选择班级进行练习或学习,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自我、相互合作评价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学会了制定目标,“跳一跳,够得到”,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也更加浓了。与此同时,走班后,各个班级的同类学生分到了一个班,相互之间的竞争加强了,形成了你追我赶的局面。

(3)分层走班提高了教师的专业能力和责任感

在分层走班后,几个教师分别教授某个环节或内容,对教师的备课进行了细化,制定了恰当的教学计划、目标和评价体系。我校特地成立了初三体育选项谈论小组,进行集体备课。在讨论如何因材施教的过程中,我们深深感受到对于学生的高度责任感,分层走班是对每一个学生负责。

与体育选项分层走班大致相同的高中的选项模块教学和大学的选课,其实在实行上已经很成熟,我们需要借鉴他们以往的经验,应用到日常的初中体育选项教学中来,一方面为提高初三体育中考成绩打下基础,另一方面,可以更好地关注到每一个学生,因材施教。

参考文献:

[1]郭学军.“走班选课”背景下中学教研组的应对策略[J]基础教育课程,2013(4):51-52.

[2]刘杰.按学科、分层次走班教学十论[J]现代教育科学,2013(1):20-21.

[3]白延刚.分层走班:适应学生差异发展的教学新机制[J].河北教育(综合版),2013,40.

[4]姚霓.分层走班教学模式下的学生管理初探[J].教学管理,2013(2):20-21.

[5]吴银锋.语文课分层走班教学的体会[J].教学管理,2013(2):22.

[6]娄立志,王凤军.试析普通高中选课走班教学管理[J].中国教育学刊,2013(2):51-55.

[7]黄东海.谈谈初中体育教学中的“选课走班”[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24):238.

猜你喜欢
因材施教初中体育选项
小学作文如何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跟踪导练(四)
阅读理解
跟踪导练(5)
单项填空精选练习100道
初中体育学习方法指导
考试周刊(2016年85期)2016-11-11 01:52:42
如何在初中体育中有效开展健美操教学
体育时空(2016年9期)2016-11-10 20:59:32
中学体育先学后教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