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润 楼嘉军++张映
作者简介:刘润(1990-),女,江苏南通人,华东师范大学商学院旅游系硕士,研究方向:都市旅游与城市休闲;楼嘉军(1957-),男,浙江鄞县人,博士,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研究方向:旅游产业与企业战略、城市休闲化比较;张映(1987-),女,四川成都人,华东师范大学硕士,研究方向:都市旅游与城市休闲。
【摘要】本文选择上海旅游商品生产经营企业作为研究对象,以上海工商局登记注册的信息为研究依据,从注册时间、注册地点、注册资本以及企业性质四个方面,对上海旅游商品企业的构成特点及演变特征进行阐述,并结合上海发展实际,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旅游商品;生产企业;注册登记
doi:10.3969/j.issn.1007-0087.2014.03.004
一、研究背景
(一)研究源起
在旅游业诸多要素中,购物消费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国际上通常把旅游购物收入占旅游总收入的比重,看作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业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显性指标。从一定意义上讲,旅游商品不仅是新时期旅游目的地经济增长的突破点,也是宣传旅游目的地形象的重要媒介。因此,富有地方特色及制作精良的旅游商品因高度浓缩了地方特色,进而使游客加深了对旅游目的地的了解,并留下深刻印象。随着我国旅游业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旅游商品生产经营行业也初具产业形态和产业规模,成为推动我国旅游业实现新跨越的重要力量。但是也应看到,目前我国旅游商品市场仍存在一系列问题,如商品种类单一、内涵缺乏、包装粗糙、营销不足以及品牌不多等。作为旅游商品市场的供给方,旅游商品生产经营企业还有很大的发展与提升空间,应在旅游商品的设计、生产、制造与销售等方面着手努力以更加满足不断变化的旅游商品市场需求。
上海正在向建设世界著名的旅游目的地城市发展目标迈进。作为国际化大都市,购物一直是上海都市旅游的重要内容。上海旅游商品生产经营企业的发展在国内也具有相当的影响力。所以本文以上海旅游商品生产经营企业为对象进行研究,旨在探索旅游商品生产经营企业的发展特征,分析旅游商品生产经营企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发展对策,以便为国内其它城市旅游商品经营企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二)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国内学者对旅游商品企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关于旅游商品企业产品开发与设计研究。文军(2006)认为旅游商品的生产企业、销售企业和游客需求市场之间存在脱节现象,企业规模化程度不高且分布不均衡,设计缺乏特色和创新,品牌建设程度低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1]。第二,关于旅游商品企业营销研究。王明星(2002)针对性指出广东省旅游商品种类、购物场所和销售网络的现状和旅游购物市场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营销对策[2]。第三,关于旅游商品企业品牌战略研究。杨敏、张晓楠(2006)分析了目前旅游商品生产存在的问题,提出旅游商品生产企业应积极实施品牌产品战略,并对实现品牌战略的途径进行了分析论述[3]。
从目前研究文献看,国内有关旅游商品生产经营企业的研究多为定性研究,理论阐述居多,实证调查相对较少,而且有关旅游商品生产经营企业的构成和演变特征的研究比较鲜见。基于此,本文选取上海旅游商品生产经营企业作为研究对象,采集大量基础数据,期望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对当前旅游商品经营企业的现状与特点进行研究,以推动该行业的转型升级,并有利于促进我国旅游商品市场的优化发展。
二、研究对象与材料获取
(一)研究对象
本文以上海旅游商品生产经营企业为研究对象,是基于以下两方面的考虑。第一,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旅游业发展十分迅速,每年接待国内外旅游者逾2亿人次,拥有十分庞大的旅游商品消费群体。现实和巨大的市场需求呼唤更加符合消费者需求的市场商品供应,促进旅游商品繁荣。第二,上海旅游商品生产经营企业市场起步与当地旅游业发展基本同步,已有30多年的发展历程,且企业数量可观,并形成一定的行业生产规模和空间分布格局。因此,选择上海旅游商品经营企业为研究对象,具有现实意义和借鉴价值。
(二)材料获取
1.材料搜集。所谓旅游商品生产经营企业,是指从事旅游商品设计、生产、批发以及销售的各类企业。本文所涉及的各类旅游商品生产经营企业以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网站登记注册为准。
本次研究中所用材料的搜集经历以下三个步骤。第一,对上海旅游商品企业的信息进行整理。一是根据旅游商品的分类及划分,利用企业网络数据库中的相关信息,对旅游商品生产经营企业进行整理与归纳,获得企业共计1021家。二是以上述1021家企业名称为搜索对象,利用上海工商行政管理局企业注册登记信息服务平台,对上述企业名单逐一进行核实,剔除未登记注册、已注销或已被吊销营业执照在内的三种类型企业,获得有效名单701家。第二,对行业协会、参展商(参会)企业名录等资料的整理,获得第二批上海旅游商品企业的有效名单1715家。第三,梳理与整合信息。将先后获得的两批名单进行对比,最终获得本次研究所需的上海各类旅游商品企业名单合计为2100家。然后对这2100家企业进行基本信息的登记与整理,获得主营业务、注册时间、注册地点、注册资本以及企业性质等相关信息10500条。
2.企业分类。目前旅游商品生产企业繁多,本文参考中国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http://www.tourismfair.cn/cn/)对旅游商品范围的划分,将旅游商品企业划分为户外休闲用品、旅游装备用品、酒店用品和旅游纪念品等4个大类及35个细类。为此,上海2100家旅游商品经营企业可以进行如下划分。第一类,户外休闲用品,有106家,分属于11个业务细类;第二类,旅游装备用品,有168家,分属于10个业务细类;第三类,酒店用品,有534家,分属于9个业务细类;第四类,旅游纪念品,有1292家,分属于5个业务细类,见表1。
表1显示,在四个类别中旅游纪念品类企业数量庞大,约占61%;紧随其后的是酒店用品类,约占25%,两者所占比例已超过80%。旅游商品企业类别构成这一现象与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大致吻合。首先,无论从国内旅游市场还是入境旅游市场看,购买旅游纪念品是游客从事旅游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2亿人次的旅游者所形成的极为庞大的市场购买力,有力促进了旅游纪念品企业的发展。其次,随着我国酒店业持续快速地发展,加速了酒店装备业的迅猛发展。最后,旅游装备用品和户外休闲用品类企业所占比重虽然偏低,但在度假旅游和户外旅游活动的驱动下,已构成我国旅游业未来发展的一个热点,其对旅游商品企业未来发展的影响不可小觑。
三、旅游商品生产经营企业构成特点
(一)注册时间
从时间序列角度观察上海旅游商品企业的年注册量能够一定程度上反映该行业的发展速度和发展趋势。从上海旅游商品企业20余年的发展过程中看,每年注册的企业数量会有一定的变化,且有一定规律可循。按照上海发展的实际情况,大致在新世纪初形成了一个注册的高峰期,并向两端递减,见图1。
从图1整体的变化趋势看,凸显了以下几方面特点。第一,自改革开放起,直到1991年,上海旅游商品企业发展速度比较缓慢,数量不足50家。这一现象一直延续到90年代末。第二,从90年代晚期起的10年左右时间,上海旅游商品企业进入相对快速的发展周期,其中2003年企业注册数量为270家,达到最高峰值。需要指出的是,旅游商品企业高速发展的周期,大致与1999年我国实施黄金周制度以后所形成的旅游井喷式发展阶段同步,充分说明旅游市场快速扩容是推动旅游商品企业高速发展的直接动力。第三,从2006年起,旅游商品企业的注册数量逐步下降。这可以从两方面进行理解,一是经过了10年左右的快速发展周期,旅游商品企业进入了自身产业发展的调整期。尽管户外休闲用品和旅游装备用品企业依然保持较高的发展速度,但是占旅游商品企业五成多的旅游纪念品企业,在2003-2004年注册数量连续达到创记录的187家以后,便出现注册数量连续下跌的态势,在2011年注册数量仅有5家,这也是构成旅游商品企业注册数量明显下降的一个重要因素。二是,2008年前后的经济危机对上海旅游商品企业发展的影响力开始逐渐显现,尤其是在外销方面,影响尤为突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对旅游业的影响非常明显,在中国旅游业三大旅游市场中,受影响最大的就是入境旅游市场。据我国国家旅游局的统计公报显示,2008年全年入境外国游客2432.53万人次,比上年下降6.8%①。受入境旅游市场下滑的影响,偏重旅游商品外销的企业注册量明显减少,尤其是生产受外国游客欢迎的扇子、筷子、刺绣包等商品的旅游纪念品商店的注册量仅为9家,为30年来最低。
(二)注册地点
企业注册地点情况大致反映了上海旅游商品企业的空间分布格局和区域差异状况,从而能够确定该行业发展与研究的重点地域空间。基于企业的空间分布视角,在列入统计的17个区(县)中,上海市旅游商品生产经营企业主要分布于嘉定区、浦东新区、青浦区、松江区、闵行区、奉贤区以及金山区,可见旅游商品生产经营企业主要集中于制造业发达的郊区②,见图2。
上图表明,位于中心城区的九大行政区出现一定程度的“空洞”现象。在中心城区,旅游商品生产经营企业数量较少。黄浦区、宝山区、徐汇区以及普陀区分别分布着112家、57家以及53家旅游商品企业,而位于中心城区其余行政区的旅游商品生产经营企业数量则均未超过50家。综上所述,对旅游商品企业注册地点的空间分布进行审视,可以清晰看出两个不平衡,一是区(县)之间的不平衡。注册数量最高的嘉定(320)与崇明(27)之间相差约12倍。二是区域之间的不平衡。注册数量在100家以上的地区几乎是围绕中心城区分布,其拥有的注册数量达到1605家,约占总数的76.42%,而中心城区所占比重相对较低。
(三)注册资本
统计企业的注册资本能够获悉上海旅游商品企业的规模特征,从而了解上海旅游商品行业的竞争优势和潜在风险状况。根据上海市旅游商品生产经营企业的注册资本规模,并结合企业规模划分的相关依据与旅游商品行业的实际情况,本文将上海市旅游商品企业划分为微型规模企业、小型规模企业、中型规模企业以及大型规模企业。其中,微型企业注册资本为50万以下,小型企业注册资本在50-500万之间,中型企业注册资本在500-5000万之间,大型企业注册资本在5000万以上③。数据显示,在上海旅游商品企业领域,大中型企业比例较低,分别仅占1.43%和11.45%,而小微企业约占总数的87.10%,其中小型与微型企业分别占34.68%和52.41%。
如果对旅游商品企业的注册资本做进一步的分析,就能清晰发现,绝大多数旅游商品企业的注册规模主要集中在200万元的规模以下,进一步凸显了上海旅游商品企业领域以小微企业为主的行业特征,见表2。
此外,占行业比重12%左右的大中型企业,从产业类别分布看,也有一定的规律性。以注册资本5000万元以上的大型企业为例,从事酒店用品生产的企业占53.57%,从事旅游纪念品生产经营活动的占32.14%,这一分布态势也与旅游商品企业类型中酒店用品和旅游纪念品企业占据81%的比重相近,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企业数量规模与企业资本规模之间存在一定内在呼应关系。
(四)企业性质
企业性质能够反映企业的制度、意识形态、管理特征等方面,对企业性质的考察有利于对上海旅游商品全行业的竞争状况加深了解。根据我国《公司法》、《合资企业法》、《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中外合资企业法》、《外资企业法》、《个人独资企业法》等法律及法规的相关规定,企业可以分为全民所有制企业(即国有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联营企业、三资企业、私营企业及其他企业。
从上海旅游商品企业性质构成看,私营企业数量为1701家,占总数的81.78%。尽管私营企业中不乏大中型规模的企业,但总体上看,生产与经营规模偏小,这也与上海旅游商品企业中注册资本规模较低的状况相符。位居次席的是三资企业,数量有291家,比例为13.99%。国有和集体所有制企业比例较低,仅占2.6%。见表3。
四、旅游商品生产经营企业的演变特征
通过对上述四个方面分类信息的梳理,上海旅游商品生产经营企业的演变特征大致可归纳如下:
(一)行业发展进入相对成熟周期
从30年来旅游商品企业注册数量的变化趋势看,并结合相应时代背景和发展特点,上海旅游商品企业大致经历了萌芽期(1979-1990)、初步发展期(1991-1996)、加速发展期(1997-2005)以及相对成熟期(2006年至今),每年新增旅游商品企业数量在2003年达到最高峰,其后年新增企业数量逐渐下滑至个位数,企业增长数量趋于稳定,同时产品类型也已形成体系,企业经营管理逐步标准化,行业管理逐步规范化,意味着整个行业发展进入了相对成熟的发展周期。
上海旅游业在世博后续效应的释放下获得了更加广阔的机遇,同时随着居民消费能力的提高和对旅游质量的要求,旅游者对旅游商品的需求持续增长且日益细分化,所以上海旅游商品行业仍处在需求高速增长、产品品种数量增多的成长期。在企业数量总量趋于饱和的情况下,企业只有提高商品质量、创新商品设计、树立品牌形象才能寻求新机遇,努力推进整个行业从量变到质变的跨越式发展。
(二)企业经营业务范围愈发多元化
基于主营业务视角,本文中的旅游商品企业可以划分为户外休闲用品企业、旅游装备用品企业、酒店用品企业和旅游纪念品企业。纵观上海旅游商品行业发展历程:在萌芽期(1179-1990)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初期,也是上海市旅游业形成的初始点,以接待海外入境观光游客为主,政府和市场对旅游商品的关注度较低,因而生产与经营的旅游商品类型较为单一,主要生产以满足观光客需求的旅游纪念品为主。在初步发展时期(1991-1996)上海市制订了“三二一”的产业结构发展战略,并采取“退二进三”的产业调整战略。受益于此,上海市第三产业获得了快速发展,特别是上海旅游业和酒店业增势明显,因而酒店用品企业数量在这一时期开始不断增加。在加速发展期(1997-2005)上海确定了都市型旅游的发展定位,旅游业发展呈现出蓬勃的生机。同时随着“1996年瑞士登山品牌奥索卡登陆上海,户外运动的摇篮正式在上海建立起来”[4],户外休闲用品企业和旅游装备用品企业开始逐步增多,上海旅游商品类型逐步丰富与完善。在相对成熟期(2006年至今)上海市旅游产业发展日渐成熟,旅游产业体系日趋完善,旅游行业管理也日益规范与标准,旅游商品生产经营企业发展也不断成熟,经营业务范围愈发多元,不过总体来说旅游纪念品类企业独占行业鳌头,约占61%;紧随其后的是酒店用品企业,约占25%,两者加起来超过80%。
(三)企业空间布局结构不断优化
上海旅游商品企业空间分布与变动特征也显示出一定的规律性。第一是旅游商品企业空间布局具有外迁的趋势。萌芽时期旅游商品企业大多分布于中心城区黄浦区、虹口区、静安区和长宁区(约占了六成)。由于本文的研究对象多为旅游商品制造企业,随着90年代上海工业布局大规模调整,即市中心实行“退二进三”战略,上海旅游商品企业有从城区向郊区迁移的趋势。第二是旅游商品企业空间分布呈现出有规律的中心城区-郊区密度逐渐递增的总体格局,而且中心城区与郊区差异较大。如图2所示,目前,在嘉定区、浦东新区、青浦区、松江区、闵行区、奉贤区、金山区等郊区的旅游商品企业主营业务类型较为齐全,空间分布较为密集;在中心城区,徐汇区、普陀区、静安区、闸北区、长宁区、卢湾区、杨浦区、虹口区内旅游商品企业数量较少,部分业务类型缺失,空间分布相对分散。从绝对数量上看,郊区旅游商品企业数量(1686家)占了总量的80%以上,郊区旅游商品企业空间集聚效应显著。第三是服务性企业集中城区,生产性企业集聚郊区,这也和“退二进三”战略布局相一致,外迁至郊区的企业大多为生产制造型企业,而服务性企业则在中心城区聚集,产业空间布局不断优化。
(四)企业发展面临诸多挑战
上海旅游商品企业平均经营时间为9.85年,76.6%的企业在2000年以后才成立,经营时间并不长。本文的统计结果显示,上海旅游商品企业规模以微型和小型规模企业为主、企业性质以民营企业为主,这种特点决定了整个行业在争取各种社会资源与政策优惠方面稍有障碍,从而导致资本集中度低、市场难以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品牌优势和集约优势,政府有关部门应给予相当的关注和帮助。这一方面说明上海旅游商品行业的发展滞后于高速发展的旅游业,另一方面也表明其可发展空间巨大。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稳步提高,游客的消费能力毋庸置疑,消费需求也强劲增长,如何有效释放游客的巨大消费潜力是值得上海旅游商品企业深思的问题。
五、结语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通过梳理在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网站登记的旅游商品企业注册信息,以历史和发展的眼光剖析上海旅游商品企业的构成特点及演变特征。
通过研究发现,上海旅游商品生产经营企业正面临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但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制约其发展。从企业内部角度看,企业自主创新水平较低、资本结构较单一、流动性大以及市场经营规模较小等问题成为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使得上海旅游商品生产经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尚未形成。从企业的外部环境讲,行业环境所带来的问题也限制了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市场规范不足、社会融资困难、良好政策环境的缺乏等问题为旅游商品企业的转型发展带来了难度。
因此,上海旅游商品企业应重视企业内部的管理与建设,优化旅游商品开发设计,走多元化、精细化、特色化道路,并且实施企业品牌战略,在产品、服务、企业形象、企业核心价值等方面进行品牌建设。此外,在外部环境上,政府和行业协会应积极发挥作用,建立市场管理机制,完善行业扶持体系。政府在融资、税收、行业发展战略、产品推介等方面给予扶持和引导。行业协会应充分利用整合资源的优势,搭建一个让设计者、生产者、销售者和消费者相互沟通的桥梁,促进生产与销售的对接,从而推动整个旅游商品行业的健康发展。
由于资料和已有研究成果的稀缺,本文的不足之处也在所难免。有关上海旅游商品生产经营企业还有许多可以探讨之处,比如经营管理与经济效益研究、品牌研究等,这些都是未来可以研究的方向。
尾注
①中商情报网. 2008年中国旅游业年度统计公报[EB/OL]. http://www.askci.com/freereports/2009-09/20099298376.html.
②本文所指的上海郊区包括:闵行、宝山、嘉定、青浦、松江、金山、奉贤、浦东新区以及一个郊县崇明。其中闵行与宝山的部分区域已经城市化;而浦东新区内环区域与部分中环属于上海中心城区范围,但其余大部分地区诸如川沙等以及原南汇地区属于郊区。
③参见:关于在财务统计工作中执行新的企业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http://club.china.alibaba.com/threadview/28349663.html;关于河北企业联盟网企业规模划分、首页排名说明,http://www.hbqylm.com/newsinfo.asp?id=1663.
参考文献
[1]文军.论我国旅游商品开发[J].商业研究,2006, (8):169-172.
[2]王明星.旅游商品的市场细分与营销调控——以广东省为例[J].经济地理,2002, 22(3):379-384.
[3]杨敏,张晓楠.关于旅游商品生产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的思考[J].西安欧亚学院学报,2006, 4(2):81-84.
[4]丁媛.上海户外运动俱乐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
Abstract:Choosing Shanghai tourism commodity enterprises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according to Shanghai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ureau registration information, this paper elaborat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evolution features of Shanghai registered tourism commodity enterprises based on four aspects of registration time, place of registration, registered capital and corporate nature. Combined with Shanghai actual development situation, the paper put forward relevant suggestions.
Keywords:Tourism Commodities; Enterprises; Registration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