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农家乐旅游发展策略分析

2015-05-06 03:34尹芳
旅游世界·旅游发展研究 2014年3期
关键词:策略发展

作者简介:尹芳(1983-),女,汉族,江苏沭阳人,河南省信阳职业技术学院经贸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旅游管理。

【摘要】农家乐旅游作为一种成熟的旅游模式,对推动新农村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鸡公山风景区、浉河港等多地农家乐进行深入调查,归纳分析了信阳开展农家乐在旅游,交通、区域、资源、政策方面的一系列优势因素,挖掘了信阳农家乐旅游发展仍存在小、乱、散以及产品种类单一、卫生条件滞后等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针对性改进措施,以期对信阳农家乐的发展提供指导帮助。

【关键词】农家乐旅游;发展;策略

doi:10.3969/j.issn.1007-0087.2014.03.009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随着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导致了系列问题的发生,比如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精神压力等,这使长期居住在城市的人们极度渴望回归自然放松心情。由于传统观光旅游面临交通拥挤、花费巨大等弊端,已不能满足旅游者多样性的需求,乡村旅游俗称“农家乐”应运而生,吸引着越来越多城市游客的目光,农家乐旅游所带来的效益已经成为我国实现新农村经济建设的另一条重要途径。

一、农家乐研究背景

(一)国外学者对农家乐的研究

国外的乡村旅游起源于19世纪的欧洲[1],1865年意大利“全国农业和旅游协会”的成立标志着现代意义上乡村旅游的诞生。在上世纪60年代,当时的旅游大国西班牙把乡村的城堡造成饭店,用以留宿过往客人,这种饭店称为”帕来多国营客栈”,为旅游者提供徒步旅游、骑马、滑翔、登山、漂流、参加农事活动等项目,开创了世界乡村旅游的先河[2]。

对于农家乐的定义国外学者尚未达成统一意见,众说纷纭,具有代表性的是EU(欧盟)和OECD(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提出的定义,认为乡村旅游是指发生在乡村地区的旅游活动,核心和卖点是乡村特点[3]。

(二)国内学者对农家乐的研究

相对于国外成熟的乡村旅游体系,我国的农家乐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尤其是对于河南农家乐的研究,截止到2014年3月搜到的河南农家乐研究相关论文28篇,仅能为本文提供理论指导,其中关于信阳农家乐的研究论文仍属空白。

目前国内学者对农家乐的定义尚未达成共识。田喜洲对农家乐的概念提出广义和狭义范围,广义农家乐以农民家庭为依托,以田园风光和农家生活为特色,吸引旅游者前来食、住、游、购、娱的旅游形式[4]。但这种定义已明显落后于目前农家乐的发展状态,现实中农家乐的经营者以不仅仅局限于农民还出现了投资商和城市居民。此外经营场地也从农民家庭扩展到景点景区,例如信阳南湾湖风景区利用湖中小岛开发农家绿色餐饮,吃地道南湾鱼、观南湾湖风光、亲近南湾水,吸引无数游客前来消费。笔者更倾向于农家乐即为乡村旅游的提法,强调农家乐旅游的乡村性需符合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发生在乡村地区的旅游活动;二是必须有乡村特点的自然或人文景观作为旅游吸引物;三是吸引对象为城市居民,三者缺一不可[5]。

二、信阳农家乐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信阳农家乐发展现状

1.区域资源优势明显,自然条件得天独厚。被评为“全国十大宜居城市”的信阳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国家首批公布的避暑胜地鸡公山,有“豫南明珠”之称的南湾湖,有全国唯一寺门东开、僧尼同寺的灵山寺,有久旱不干泉水终年四溢的疗养胜地汤泉池,有我国最大的鸟类自然保护区董寨,有风景优美产茶历史悠久的极品毛尖产地“三山两潭”,有被评为“全国花木之乡”的花卉养殖基地潢川卜塔集镇,有红色旅游胜地鄂豫皖苏区首府新县大别山革命老区,等等。此外,龙凤古井、百年紫薇树、千年迎客松、千亩板栗园、响水沟、长冲、关口等景点及潘家寨、黄土寨等历史古迹,都成为农家乐的绝美看点,集“山、水、茶、花、泉、寺、林、红”为一体,为农家乐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自然环境。

2.可进入性强。信阳市位于河南省最南部,东邻安徽南接湖北,交通便利,京广、京九、宁西、高速铁路交汇于此,106、107、312国道以及京珠高速公路、信叶高速公路纵贯信阳,使信阳成为中国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火车列次繁多、汽车方便安全、出租车保有量高,另外县乡还修建了村村通公路,游客出行便捷。

3.政府政策扶持。国家重视“三农”问题,而发展乡村旅游对于新农村建设是强有力的推手。信阳市政府在2011年将“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列入政府“双十”工程,力争把乡村旅游打造为带动老区农民增收、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同时出台了《信阳市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实施方案》,在投资、土地、税费等方面为“乡村旅游富民工程”营造更优越的发展环境,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

4.价格低廉。路费和景点门票对于旅游者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而信阳农家乐地处市区周边,路途较近避免部分开销,而且能够为旅游者提供一系列餐饮、娱乐等服务,旅游者每天只需花费80元左右,就能体验到简朴的农家生活,游览最自然的田园风光,品尝自己的劳动果实,非常实惠。

5.季节性明显。信阳地处中原,处于南北交接地带,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享有“江南北国、北国江南”美誉。农家乐旅游的季节性明显,旅游旺季时,会呈现旺盛的旅游需求,给经营者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旅游淡季时,由于客源缺乏,农家乐的经营也随着游客的减少而出现经营困难。例如避暑胜地鸡公山每年5月至9月来山避暑的游客络绎不绝,依托鸡公山而建的农家乐食宿设施呈现出一房难求的局面。而从9月到次年4月,几乎无人登山,山中大小宾馆基本都闭门歇业,待到旅游旺季到来再开门迎宾。

(二)信阳农家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信阳农家乐旅游全面发展已有5年多的时间,虽然势头良好,但在发展过程中还是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归纳如下。

1.片面追求现代化背离农家乐内涵。由于农家乐项目开发起点低,又能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于是农户纷纷开始进行农家乐旅游项目开发。由于大部分是由当地农民自行建设,缺乏对当地地理环境、自身资源的认识,从而在设计旅游产品的时候,有些地方完全脱离了农家乐内涵。在农家庭院的建筑样式、菜肴品种和娱乐项目上几乎趋于雷同,甚至片面追求规模,将农家庭院建设的越来越像城市酒店,而恰恰相反农家乐吸引游客是农村纯朴、天然、原滋原味的生态环境,宾馆式的农家庭院脱离了农家乐的本质,变“土”为“洋”。都市酒店建筑的气派和奢华的装修,会让游客失去对农家乐的兴趣很难“回头”。endprint

2.农家乐服务成为短板。目前信阳农家乐旅游的经营主体大部分是农民,以家庭经营为主要模式。根据调查显示,在农家乐经营过程中需要招聘人员时,首先会选择自己家人,然后是本村人,最后才会考虑雇佣外地人,任人唯“亲”而非“能”致使雇佣工来源面窄,目前从事农家乐旅游的工种基本上只有三类:厨师、勤杂工、服务员,而讲解员、促销员等工种相对匮乏。这些问题表明信阳农家乐经营者本位思想较重,这就导致了从事农家乐服务的人员文化素质普遍过低,经营理念相对落后,缺乏相应专业知识。虽然部分人员接受过景区培训,但不系统、不全面,效果不理想,以致遇到大规模客流量时,显得无序且力不从心。

3. 缺乏科学管理与规划,卫生状况有待提高。农家乐大部分投资者是农民,在房屋布局规划中,依然还保留着自己的生活习惯。政府和相关部门虽然重视,但是景区以外,较偏远地区的农家乐依然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政府鞭长莫及,造成了农家乐旅游在布局上的散、乱、小,缺乏科学规划。此外很多农家乐并无规范停车场,车辆乱停乱放现象严重。由于经营者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对餐饮知识了解不够,因此对食品的安全意识不强,大部分农家乐都未办理经营许可证和卫生许可证,普遍存在无证上岗的现象。而且从业人员大多都没有经过严格的身体检查,更有甚者厨房缺乏基本消毒设施,缺乏必要的健康保证。

4.市场定位模糊,产品特色不鲜明。信阳农家乐目前还停留在单纯的餐饮服务上,产品经营雷同化严重,对乡土文化,生态资源和民俗文化等都未能深入挖掘,缺乏参与互动性和体现农村生活方式的内容,特别对于少年儿童几乎没有任何游乐项目能够满足他们,许多家长表示原本是让孩子来这里感受“农家味”,看看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的农耕文化、乡村风情,体验农家的春种秋收、田园野牧,而在此除了吃农家饭、玩溪水、登高山、看风景,缺乏多样性,这就导致了游客重游率低。

三、信阳农家乐旅游发展的对策

(一)改良居民参与模式

目前发展完善的旅游目的地社区居民参与有三种经典模式,其一是“分红利”社区参与模式,其二是“生态旅游股份合作制”社区参与模式,再者是“政府+公司+旅行社+农民旅游协会”的社区参与模式[6]。信阳农家乐社区居民参与模式还停留在“农户+农户”的模式中,就是由农户带动其他农户参与,如南湾湖岛屿农家乐、浉河港农家乐、鸡公山农家乐。由于农户没有受过正规培训并且资金有限,所以在农家乐的建设中呈现规模小、缺乏统一规划状况,农户之间为自身利益考虑,不惜恶性竞争,互相损害,难以达到良性循环发展。根据信阳农家乐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应针对性的设计一个社区居民参与模式,即采取“政府+旅行社+农户”的参与模式。这种模式是由政府整体规划农家乐项目并给予最大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同时进行宏观指导,旅行社负责对外宣传招揽客源,农户负责具体接待,为游客提供食宿、娱乐、购物等全方位服务,农户为生产者主体,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客来接待、客走务农。在此模式中,政府提取一定的收益作为公益金,用来支付农民的技能培训、环境质量改善、聘请专家指导费用以及补偿间接参与的居民。旅行社按照带来客源的比例,拿取一定的佣金,剩下的利润归农户所有。这样可以促进社区居民的最大参与程度,充分提高农民发展农家乐的积极性,提供更多就业岗位,以旅游带动农业收入。

(二)健全农家乐管理机制

从信阳农家乐旅游目前的发展来看,农家乐大多数是农民自主开发自由建设,郊区农家乐的经营甚至没有在旅游部门备案,在这种情况下交通、水电、安全设施和配套设施无人监管。政府相关部门应尽快建立健全农家乐旅游的管理机制,对农家乐项目进行审批、立项、制定章程、规范服务行为、规范参加协会成员的行为,对不符合规定的成员进行相应的处罚。农户在申请开办农家乐时必须申请卫生许可证、经营许可证、税务登记证、安全许可证、旅游从业人员岗前培训证。将农家乐经济作为本市经济增长的亮点来抓,有效整合当地现有的农家乐资源,针对性的进行引导,在农家乐中树立标杆作用,把农家乐旅游开发和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做到规范化和标准化的管理,提高管理和服务的水平,为广大的游客提供安全、卫生、周到的服务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三)注重开发特色产品

要建设特色产品,必须大力发扬特色文化。农家乐的最大特点就是在“四农”上做文章,即农村风光、农舍民情、农家饭菜、农事活动,这才是吸引眼球的法宝。信阳是农业大市,在这里依然保留着许多农村习俗及民间文化。在开发农家乐旅游时,可以将适宜游客参与的项目开发成产品,让游客亲身体验,不仅可以提高产品的文化内涵,更对保护这些资源做出贡献。比如,南湾湖农家乐可以依托丰富的水资源开展“垂钓型农家乐旅游”,并以一定的周期组织垂钓竞赛;有“全国花木之乡”之称的花卉养殖基地潢川卜塔集镇,可根据自身资源优势开展“观花型农家乐”,集种植、观赏、采摘、购买为一体的农家游,游客不仅能到苗圃自由观赏花卉,还能亲身体会修剪花卉的乐趣,临行时还可购买一些花卉制品。开发这些资源,让游客接受乡土文化熏陶,可使民俗文化得到更广泛的传播。不同的文化旅游项目,差异性越大,吸引力越强。

(四)与专业机构合作提升服务质量

针对信阳农家乐从业人员文化水平低,专业知识匮乏的特点,在旅游淡季时政府应聘请专家对农家乐业主进行全方位培训。可与当地高校无缝对接,建立合作机制,采取理论加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对业主进行基础培训和专业技能培训。例如基础培训,对业主进行卫生知识、食品操作规范、餐具消毒、消防安全知识等教育,从观念上改变落后的生活习惯,以符合当前旅游者对安全和卫生的要求。同时还要提高业主的管理水平、经营水平和服务意识,这就需要更为专业的技能培训,比如对业主进行礼貌礼节、仪容仪表、餐饮服务、客房服务、景点介绍、菜品制作、农副产品营销等培训,全力打造出一支集民俗风情讲解员、特色活动指导员、农副产品推销员于一身的懂专业、懂技术、懂管理的品牌服务队。endprint

猜你喜欢
策略发展
我的手机在哪?
区域发展篇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协调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高考数列复习策略之二
Passage Four
我们究竟来自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