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宝宁,杨丽艳
(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二医院,河北 秦皇岛 066600)
临床出现肝性脑病最主要的原因是慢性肝功能障碍及急性肝功能损伤所致,患者发病时常有意识不清、行为异常等表现,严重者可出现昏迷,是导致肝病患者死亡最重要的因素[1]。刘学凯等[2]指出,患者出现神经系统症状、意识障碍等表现时,可依据严重程度的差异性将其划分成4期,其中肝性脑病的早期阶段为Ⅰ期、Ⅱ期,中晚期阶段出现昏迷、昏睡时为Ⅲ期、Ⅳ期[2],肝性脑病Ⅰ期、Ⅱ期治疗阶段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多能获得较满意的临床效果[3]。因此,笔者采用醒脑静注射液联合护理干预治疗肝性脑病患者,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选择2011年11月至2013年11月在我科治疗的肝性脑病患者160例。纳入标准:由酒精性肝硬化、乙型肝炎性肝硬化导致患者出现意识不清、吐字不清、抑郁少言、表情沉默、烦躁不安等;患者均为肝性脑病Ⅰ期、Ⅱ期。排除标准:原发性颅内病变,如中枢感染、脑梗死、脑出血、脑肿瘤等;中毒性脑病及代谢性脑病;严重神经、精神系统疾病;酗酒导致昏迷。按照护理方式将160例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80例。研究组中,男52例,女28例;年龄35 ~76 岁,平均(45.8±4.6)岁;病程 1~6 年,平均(3.2±1.1)年;肝硬化35例,重型肝炎34例,肝癌11例。对照组中,男49例,女31例;年龄 38~72岁,平均(46.3±3.8)岁;病程 2~7年,平均(3.7±1.3)年;肝硬化 30 例,重型肝炎 41 例,肝癌 9 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发病情况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两组患者均常规应用支链氨基酸、谷氨酸、新霉素、维生素B、维生素C等纠正酸碱平衡及水、电解质紊乱。同时,每天予40 mL醒脑静注射液(河南天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41020664,规格为每支1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1 h内滴完,每1个疗程为10 d,均治疗2个疗程。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包括:饮食护理,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给予富含维生素的低脂饮食,必要时采取鼻饲方式;消化道护理,保持患者大便通畅,可进行清洁灌肠通便处理,从而使毒性代谢物的吸收、生成减少;避免感染或其他临床并发症的发生,注意口腔护理,定时翻身,避免压疮,同时积极预防消化道出血;如患者昏迷,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意识、瞳孔大小等各项生命体征,并及时报告和处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心理干预:患者常会出现心理问题,护士需加强交流,对临床问题耐心解释,引导患者正确面对。由于肝功能损伤抑制儿茶酚胺类药物的灭活,可能会引起患者出现敌对、焦虑、恐惧、性格异常及偏执等负性情绪,故需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该病的保健意识及防止负性情绪的方法,并鼓励家属对患者给予充分的精神支持、生活照顾,以减轻患者的负性心理。
预防感染:由于严重肝病导致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多数易发生感染。因此需进一步采取消毒隔离的措施,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此外,还需加强病室内的管理,减少探视,定期给予通风换气,完善基础护理工作,包括患者皮肤、口腔护理,给予定时翻身,以避免压疮;加强患者营养,保持食物新鲜卫生,以提高患者的抵抗力。当感染时,给予抗生素进行有效治疗。
预防水、电解质紊乱:对出入量进行准确记录,并给予利尿剂及时调整,防止快速、大量应用排钾类利尿剂及排腹腔积液,以防患者循环血量的快速下降、钾离子和蛋白质的丢失;避免大量输液导致低血钾,进一步加重肝性脑病。如已有低氯、低钠、低钾等水、电解质的平衡紊乱,则需及时予以补充。
并发症护理:如患者伴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需采取降低门脉压的措施,防止食用粗糙并带有刺激性的食物,避免消化道出血。如果出血需立即给予有效止血,并及时清除肠道积血。此外,还需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禁用镇静催眠药,避免加重或进一步诱发肝性脑病。
健康教育:缺乏该病常识是影响患者治疗的首要因素,因此需对患者及其亲属实施健康教育,通过制作发放肝性脑病健康教育卡,定期举办相关的知识讲座,使其掌握如何避免各种诱因,尽早发现肝性脑病征象,力求早发现早治疗;嘱患者及其家属禁用肝损害药物,保证肝性脑病饮食原则,忌蛋白质食用量超标,防止刺激性、粗糙食物的摄入;告知患者来院定期复诊。
对比两组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评分、生活质量评分、苏醒时间、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等肝功能指标恢复情况。
结果见表1至表3。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例(%)]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苏醒时间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苏醒时间比较(±s)
组别 护理满意度评分(分)生活质量评分(分)苏醒时间(h研究组(n=80)对照组(n=80)t值P 92.85 ± 6.38 81.43 ± 7.19 2.451< 0.05 46.38 ± 2.35 37.53 ± 3.22 3.226< 0.05)5.45 ± 1.82 15.33 ± 2.49 3.178< 0.05
表3 两组患者血清肝功能指标比较( ± s,n=80)
表3 两组患者血清肝功能指标比较( ± s,n=80)
组别研究组对照组t值P AST(U /L)84.32 ± 50.18 123.47 ± 70.17 3.187< 0.05 ALT(U /L)75.34 ± 51.52 95.46 ± 43.53 4.352< 0.05 Alb(g /L)98.22 ± 62.33 119.79 ± 62.15 3.117< 0.05 TBIL(μmol/L)72.46 ± 41.28 92.67 ± 40.09 4.283< 0.05
肝性脑病主要是指在严重肝病患者病程进展中,一系列诱因导致神经、精神系统的临床综合征,受患者心理因素、生物因素及社会因素共同影响,以心理、社会因素最关键[4]。通常该病病程较长,病情较复杂,多数反复发病;同时该病对患者中枢系统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会出现恐惧、焦虑、紧张、抑郁等负性心理,往往预后不佳,因此需要对患者加强健康教育及心理干预[5]。
孙红娟等[6]的研究显示,严重肝病后期常导致患者的免疫功能低下,多数易发生感染,因此需采取消毒隔离等进一步措施,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此外,加强病室内的管理,减少探视,定期给予通风换气,完善基础护理工作,包括患者皮肤、口腔护理,定时翻身以避免压疮,加强营养,保持食物的新鲜卫生,从而提高患者的抵抗力。一旦出现感染,仅给予有效抗生素进行治疗,通常就可避免出现肝性脑病。
肝性脑病由于病情变化程度的差异性较大,并发症通常也较严重。赵晓玲等[7]报道,肝性脑病患者的肝功能衰退,常导致机体的免疫功能呈急骤下降趋势,不仅会出现上呼吸道感染、肠道感染等,而且还会引起自发性腹膜炎,进一步加重病情。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肝性脑病并发症的发生率。齐雯俊等[8]报道,如出现细菌感染,患者发生内毒素血症,则可采取护理干预加强消毒隔离,保持饮食卫生、口腔卫生、个人卫生等,能帮助患者间接提高免疫力,还能有效防止患者出现压疮。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意外风险发生率、Ⅲ期及以上肝性脑病发生率、肝性脑病复发率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差异,表明护理干预可降低Ⅲ期及以上肝性脑病及意外风险的发生率,同时能有效减少复发率;研究组护理满意度评分、生活质量评分、苏醒时间与对照组比较,也均有明显差异,表明护理干预对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积极作用;此外,研究组血清AST,ALT,Alb,TBIL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表明护理干预对患者苏醒时间、肝功能的恢复也可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
综上所述,采用醒脑静注射液联合护理干预治疗肝性脑病患者,不仅可降低Ⅲ期及以上肝性脑病及意外风险的发生率,减少复发,而且对患者苏醒时间、肝功能的恢复均可起到辅助作用,同时还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预后,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王鹏宇,周广滨,李 钊,等.醒脑静联合盐酸纳洛酮治疗重症颅脑损伤 39 例[J].中国药业,2014,23(18):108.
[2]刘学凯,徐丽君.醒脑静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中重型颅脑损伤38 例[J].中国药业,2014,23(12):107.
[3]魏娟茹,王雅格.静脉留置针在肝性脑病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7):855-856.
[4]胡丽娜,郑三菊.45例肝硬化合并早期肝性脑病患者的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23):2 785-2 786.
[5]徐巧兰,龙 腾,张美芬,等.晚期肝硬化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1):30-31.
[6]孙红娟,朱新功.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患者的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7):810-812.
[7]赵晓玲,李自红.慢性重型肝炎合并肝性脑病的护理[C].第11届全国中医药防治感染病学术大会暨江苏省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年会论文集,2011:699-700.
[8]齐雯俊,李艳红,赵玉玲,等.早期护理干预在重症肝炎患者中的应用研究[C].第7届全国疑难及重症肝病大会论文集,2013: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