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小霞,杨 辉
(1.重庆市万州区人民医院药剂科,重庆 404100; 2.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药学部,重庆 400016)
分子靶向治疗药物针对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之间的差异,可达到高选择性、低毒性的治疗效果[1]。近几年,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发展迅速,不断出现新品种,并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疗效。笔者对重庆地区34家医院2011年至2013年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的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其发展趋势和变化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数据来源于“长江流域医院用药信息网”中重庆地区34家医院2011年至2013年抗肿瘤药物购药数据,其中一级医院1家,二级医院15家,三级医院18家;数据包括药品通用名、商品名、规格、购入数量、参考价格及生产企业等。
统计各年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的应用品种、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及日均费用(DDC),并统计用药金额与DDDs排序。DDD是指为达到主要目的用于成人的平均日剂量,根据第17版《新编药物学》[2]和《中国医师 /药师临床用药指南》[3]推荐的成人平均日剂量确定,文献未收载的参考药品说明书及临床用药习惯确定。DDDs具有量的相加性,其值越大说明临床对该药的选择倾向性越大。DDDs=某药年消耗量/该药DDD值。日均费用(DDC)=某药年销售金额/该药DDDs。销售金额排序与DDDs排序的比值(B/A),可反映销售金额与DDDs是否同步,比值若接近或等于1,则反映出该药的销售与使用同步性良好;反之,则转差[4]。
重庆地区医院使用的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共12个品种16个品规,包括口服与静脉注射2种给药途径,有片剂、胶囊剂、注射液、注射用粉针剂等多种剂型,能基本满足各类患者的需求。2012年和2013年,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的用药总金额年增长速度分别为12.36%和-0.24%,见表1。进口抗肿瘤分子靶向制剂用药金额所占比例均在96.00%以上,2012年和2013年年增长率分别为12.38%和1.47%,其中罗氏公司生产的4个品种用药金额约占整个进口抗肿瘤分子靶向制剂的30.00%,而国产制剂仅尼妥珠单抗与埃克替尼片2个品种。可见,在新型抗肿瘤药物品种的研制开发方面,我国与发达国家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表1 2011年至2013年重庆地区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用药金额(万元)
2011年至2013年,索拉非尼片用药金额排序稳居重庆地区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首位,占总销售金额的21.26%,23.85%,20.10%。利妥昔单抗注射液用药金额上涨较快,2012年较2011年增长53.55%,2013年用药金额与2012年基本持平。厄洛替尼片用药金额逐年攀升,2013年上升至第2位,2013年较2012年增长56.37%。国产制剂尼妥珠单抗年销售金额排序比较稳定,由2011年的第11位上升到2012年的第9位、2013年的第10位。见表 2。
2011年至2013年,DDDs排在前3位的均是吉非替尼片、厄洛替尼片、索拉非尼片,各年度DDDs排序列前3位的药品DDDs之和均占总DDDs的60%以上。2011年至2013年,DDDs排在前5位的有4个为口服剂型,仅有贝伐珠单抗为注射剂型,说明重庆地区口服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的DDDs普遍高于静脉注射用药。见表3。
2011年至2013年重庆地区各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的DDC值趋于稳定。2011年至2013年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 B/A值介于0.8~1.2的分别有 2,6,7种,约占当年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2013年基本持平,低于国内其他地区增长水平[6]。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的增长除与目前我国人口肿瘤发病率不断上升有关外,还与国内外指南均推荐分子靶向治疗药物作为晚期或转移性肿瘤患者的一线用药有关。如对于原癌基因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晚期复发转移性乳腺癌,首选含曲妥珠单抗为基础的治疗。另外,由于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一般价格昂贵,日均费的 16.67%,50.00%,58.33% ,说明大部分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销售金额与DDDs的同步性正逐渐趋于合理。见表4。
表2 2011年至2013年重庆地区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用药金额及排序(万元)
表3 2011年至2013年重庆地区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DDDs排序及比例统计
表4 2011年至2013年重庆地区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DDC及 B/A值
口服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用药金额与DDDs普遍高于静脉注射用药。这是由于在每个化疗疗程中口服药物按日服用,而静脉注射用药一般为每1~2周给药1次。因此针对每次化疗,口服药物的用药频度一般要高于静脉注射用药。口服制剂与静脉注射制剂中分别以吉非替尼与贝伐珠单抗在临床使用最普遍。首先,各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的适应证不同。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2008年统计,全球最常见的癌症中肺癌患者人数最多[5]。吉非替尼为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靶向治疗药物。而最常见的癌症死亡病例中,消化系统的恶性肿瘤排名第2,仅次于肺癌[5],而贝伐珠单抗为治疗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靶向治疗药物。这可能与地区肿瘤发病特点有关。
本地区2012年的用药量较2011年增长12.36%,2012年与用动辄数千元,对于地处西部的重庆地区,其价格因素极大地限制了临床应用。
虽然目前临床抗肿瘤一线用药仍为铂类、蒽环类等传统抗肿瘤药,但其细胞毒性较大。随着对肿瘤多靶点、多环节调控的分子生物学基础的深入了解和人类基因组学的不断探索,将来的肿瘤药物治疗将逐渐由单纯的细胞毒性攻击转变到分子靶向调节,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的研究与临床使用将更加 普 遍[7]。
参考文献:
[1]Schilsky RL,Allen J,Benner J,et al.Commentary:tackling the challenges of developing targeted therapies for cancer[J].Oncologist,2010,15 (5):484-487.
[2]陈新谦,金有豫,汤 光.新编药物学[M].第1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721-773.
[3]卫生部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医师/药师临床用药指南[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9:328-455.
[4]刁源媛,张雯萍,独宇欣.2010年至2011年医院抗肿瘤药利用分析[J].中国药业,2012,21(13):60-61.
[5]谢莹珊,沈 宜.国内外恶性肿瘤分布和预防的现状研究[J].医学教育探索,2010,9(9):1 290-1 293.
[6]张文婷,桂 玲,刘 东.2009-2011年武汉地区抗肿瘤分子靶向治疗药物应用分析[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13,22(1):32-34.
[7]Gonzalez-Angulo AM,Hennessy BT,Mills GB.Future of personalized medicine in oncology:a systems biology approach[J].J Clin Oncol,2010,28(16):2 777-2 7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