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萍等
【摘 要】文章重点探讨了过程性评价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首先介绍了过程性评价的提出、内涵及其研究进展,然后具体就过程性评价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为下一步进行教学评价改革提供了思路。
【关键词】过程性评价;职业教育;应用
1过程性评价概述
过程性评价是由美国著名评价学专家斯克里芬(M.Scriven)在1976年提出的,指在学校(教师)定制的或学生自己设计的学习活动计划实施的过程中,对学习计划方案执行的情况进行的测量和评价,通过收集、评价学生学习过程的动态情况和效果,不断获得反馈信息,进而完善教学质量的一种综合性评价体系。其主要的理念既是对课程实施意义上的学习动机、过程和效果的三位一体的评价。相对于传统的终结性评价方式而言,过程性评价更加关注教学过程中学生智能发展的过程性结果,既不单纯是微观意义上的学习过程的评价,也不是只注重过程而不注重结果的评价。
过程性评价有利于学生正确学习态度的培养、学习方式方法的改善和对自我的准确评价,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养成具有着重要的意义,而这也是我国教育发展和课程改革的迫切需要。尤其是随着2014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国家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职业教育的目标是为国家、为社会培养具有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多样化的技能型和技术应用型人才。过程性评价最初的提出既是评价活动要以调节教育过程、保证更好地实现教育目标为目的,从而实现评价与学习的融合。
目前我国过程性评价的应用多在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领域,研究内容包括过程性评价理论研究、评價方法的完善、评价系统的开发和应用、评价结果的信度分析等方面。本文重点介绍过程性评价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现状。
2过程性评价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
2.1自评式过程性评价
自评式过程性评价的核心是将适合教师使用的考核评价标准改进为适合学生使用的自我评价表,且评分标准更加细化、具体,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这样可以在不增加教师工作量的前提下,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自我评价的准确性,最为重要的是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均得到了显著提升。同时自评结果对于教师教学效果也是一种有效的反映,教师可以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教学方法。
2.2成长记录式过程性评价
成长记录式过程性评价首先要确立成长记录项目,可将课程目标进行分解,确定评价要素,将评价要素转化为成长记录项目,通过对成长记录作品的展示与交流,对学习成果、成长轨迹做出有效评价,旨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习兴趣,在收获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
2.3项目(作业)评价法
针对职业教育中一些专业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在实训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实地参与到某个项目中抑或是向学生提供模拟情境,发挥学生探索性学习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完成所要求的项目或者作业,依据评判标准来进行评价,最终的评判人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项目的委托方。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身份发生了一些变化,对二者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了。
2.4基于网络的课程评价系统
本评价充分利用了现代社会发达的网络环境,在网络课程学习中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评价。课程评价系统面向的用户包括管理员、教师和学生,其中教师的职责主要是发布任务以及相关评价指标,统计评价结果并做出评价,学生则是实现提交任务并进行自我评价及小组内成员互评,以此实现了教学评价的过程化、多元化,评价过程规范化、网络化,可以有效地收集、获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取得的进步、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做出反馈、调节、引导等。
3过程性评价存在的问题
3.1评价的“尺”
过程性评价是一种开放的评价方式,其特点在于因材施教、因人而异,评价的“尺”也就是评判的标准可以由教师来制定,也可以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来参与,这就决定了标准的一致性难以保证,继而评价的过程和结果也会受到影响。
3.2评价的“度”
过程性评价贯穿于教学和学习过程的始终,是一个动态的,多维度的评价过程,在实践过程中需要学生和教师的互动参与,这也要求教师投入更多的精力和热情。如果过于强调评价,忽略了结果,容易使老师和学生疲于应付,效果适得其反。因此如何准确把握评价的“度”显得尤为重要。
3.3评价的有效性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大量的网络课程学习和评价系统应运而生,如Moodel课程管理系统、慕课在线学习平台等等不胜枚举。在引进国外先进教学理念的同时,我们应充分考虑国内学校和学生的实际,进一步关注其实用性和适用性,避免评价流于形式。
4过程性评价在我校的应用
我校作为一所医学院校,一向重视医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重点体现在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上。以专业基础课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为例,期末考试卷面成绩只作为学生最终成绩的一部分,其他诸如课后作业、自评结果、问卷调查情况等也可作为成绩的组成部分。具体做法是借助学校自编教材《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综合训练教程》来实施。教材中涵盖了内容精要、课后习题及模拟测试题等,学生可以内容精要把握学习重点,通过课后习题检测学习效果。学生通过自测自评的方式,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做到心中有数。教师也可通过抽检作业、问卷调查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动向有所了解,以此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目的。
5结语
过程性评价作为近些年来快速发展的一种评价范式,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认可,但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其不足也是客观存在的。如何将过程性评价更好地在实践中加以运用是职业教育工作者今后要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高凌飚.过程性评价的理念和功能[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102-106.
[2]刘立群.基于信息技术课程的过程性评价研究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2(14):136-137.
[3]徐灵,吴志霞,姚佳怡,等.过程性评价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现况分析[J].科技教育,2014,(25):162.
[4]黄敏,梁春琳大学英语教学过程性评价信度影响因素分析[J].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2013,26(4):73-76
[5]杨伟杰.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过程性评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现代教育技术,2013,23(3):100-104.
[6]王华芳.自评式过程性评价在护生操作训练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8,22(11):2927-2928.
[7]张宁,张敏,张红旗.“成长记录袋”在高职护理专业医用生物学过程性评价中的应用研究[J].职业教育,2014,(10):32-35.
[8]蒋之炜.基于项目导向的高校设计类课程过程性评价方法研究[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2,(10):148-150.
[9]梁斌.基于网络课程学习的多元化过程性评价的设计与实践[J].电化教育研究,2008,(12):72-74.
作者简介:
李萍(1981~),女,河南新野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教学与研究。
基金项目:河南省医学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项目过程性评价在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教学中的探索(WJLX2014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