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海莺
摘 要:数感是学生对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等方面的感悟,是学生对数学的直接感觉,良好的数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应用数学解决问题。教师要紧扣学科特点,有效培养学生的数感。文章从联系生活经验,有效培养学生的数感;巧借数的运算,有效培养学生的数感;开展实践活动,有效发展学生的数感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培养数感;生活经验;数的运算;实践活动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16-0078-01
2011年版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数学课程中,应该注重发展学生的数感。数感是学生对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等方面的感悟,是学生对数学的直接感觉。良好的数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应用数学解决问题。
一、联系生活经验,有效培养学生的数感
想培养学生的数感,生活经验必不可少。教师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充分利用生活中的数学素材,让学生将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数学知识联系起来,从而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直观性,并借助生活更好地理解数学。纵观人教版小数教材,不少知识对于小学生的知识经验来说还是比较抽象的。想让小学生在大脑中建立表象,形成数感,需要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将生活实例引入数学课堂,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主动建构知识。如在学完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后,我创设生活情景:小华家的客厅打算装修,客厅的长是5米,宽6米,瓷砖的规格为边长80厘米的正方形,每块瓷砖32元。小华的爸爸想让小华帮忙预算下装修客厅需要购买多少块瓷砖,花多少钱。这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装修情景。学生想预算出结果就要先计算出客厅的面积,它需要学生用到长方形的面积公式,而瓷砖是正方形,并且单位是厘米,学生要先进行单位换算,然后再利用正方形的面积公式求出瓷砖的面积,最后再用客厅的面积除以瓷砖的面积,求出需要用多少块瓷砖。可以说,生活化的问题有助于学生将课内所学的知识进行运用,而生活化的问题能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并在解决问题中形成数感。
二、巧借数的运算,有效培养学生的数感
运算是数感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算不仅包含计算的内容,还包含运算过程中所需要的逻辑思维。2011年版课程标准指出:培养运算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运算的算理,寻求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在小学数学教材中,有整数、小数、分数的运算,在运算中,包含了口算、笔算、四则运算、简便计算、估算等。这些内容互相渗透,教师要以运算的系统思维引导学生掌握算理,从而帮助学生提升运算能力,有效形成数感。在数的运算中,简便计算是一个重点,又是一个难点。不少学生对于直接利用运算定律的题目容易做对,但对于变形题,不少学生经常出错。如乘法分配律,它用字母是这样表示的:a×(b+c)=ab+ac。在简便计算中,像2.3×57+2.3×43,不少学生都会用2.3×(57+43),从而快速算出结果。但对于2.3×101和2.3×99,有些学生就无法找到方法。其实,这里面就涉及运算思维,也就是数感。要先将101看成(100+1),然后将题目变成2.3×(100+1),这样学生就可以直接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而2.3×99,就要将99看成100-1。在简便计算中,有些题目要用到两种以上的运算定律,它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比较强。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分析,认真观察算式的特点,然后结合自己的经验找到简便计算的方法。数感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的,它需要学生以系统的思维方法去学习,才能不断积累经验,形成数感。
三、开展实践活动,有效发展学生的数感
人教版数学教材设计了不少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它是学生开展活动探究的重要载体,也是学生建构知识的重要渠道。在实践活动中,学生会感受到数学在解决生活问题中的价值,并能在实践中进一步理解数学知识、应用数学知识。在数学课堂上,数学游戏、实践拓展等都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教师要紧扣教材实际,有效设计综合实践活动方案,从而将学生置于活动情景中,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利用数学知识,并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深化数学知识。可以说,综合实践能培养学生互相合作、互相交流的能力,并在活动中发展数感。如长方体的表面积的学习,教材设计了一幅长方体的展开图,这幅展开图目的是让学生对长方体整体结构和面的特点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如何让学生有效理解长方体的表面积公式,并能应用于生活中?有些教师没有很好地将这个素材利用起来,简单引导就让学生记住长方体有六个面,并分为三组。由于学生没有过多动手操作,对长方体没有太多的感性理解,导致学习长方体的表面积公式时遇到一定困难。如当学生遇到只求长方体四侧的表面积时,学生不知怎样计算,如何突破?教师可以让学生动手做一个长方体模型,然后将长方体展开。在展开过程中,教师让学生用彩色笔将相同的面画上相同的色彩并标上记号,最后再让学生将侧面展开图做成长方体,再次对长方体进行观察。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对长方体有一个比较感性的认识。接下来,学习长方体的表面积时,表面积公式中各个面的求法学生就心中有数,数感自然就形成了。
总之,数感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达到,它需要建立在学生对数学不断地感知和理解的基础之上。想有效培养学生的数感,需要教师结合新课标精神,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促进学生数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左卫国.谈小学生数感的培养[J].江西教育,2006(04).
[2]缪建.浅谈小学生数感的培养[J].小学教学参考,20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