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PLC课程开发与实施

2015-04-29 00:44刘玉娟崔健周海君
职业技术教育 2015年17期
关键词:职业岗位高等职业院校课程开发

刘玉娟?崔健?周海君

摘 要 课程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载体,培养目标确定之后,课程就是决定因素。《PLC控制技术》课程作为机电类专业技术平台课程,所支撑的岗位群主要是工业自动化设备运行与管理岗、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岗、自动化生产线运行与维护岗。以岗位及岗位群的任职要求为逻辑起点进行该课程开发,以项目为载体实施“教学训做评”一体化教学,收到较好成效。

关键词 职业能力;PLC课程;课程开发;项目教学;高等职业院校;职业岗位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5)17-0024-03职业教育是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的的教育,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必须从职业岗位需求出发并依据职业教育自身规律进行。高职教育承担着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任务,课程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载体,因此培养目标确定之后,课程就是决定因素。基于高职教育的特定性,课程开发应以满足职业岗位需求为宗旨,融合职业资格标准,重新序化、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职业能力[1]。

一、确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教学目标

《PLC控制技术》课程(以下简称“PLC课程”)是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机电类专业技术平台课程,课程实践性很强,在整个人才培养中起到重要支撑作用。通过对33个企业,包括8个大型国企、15个大型民营企业、10个外企进行调研,及对本科、高职及中职毕业生约340人进行职业发展及工作经历调研,得出如下结论:机电类专业岗位群主要集中在工业自动化设备机械维修岗、工业自动化设备电气装配岗、工业自动化设备运行与管理岗、工业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岗、工业自动化生产线运行与维护岗五大类别。其中,工业自动化设备机械维修与装调岗位群的需求量约为16%,工业自动化设备电气装配岗位群的需求量约为18%,工业自动化设备运行与管理岗位群的需求量约为19%,工业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和自动化生产线运行与维护岗位群分别达到17%和27%,其他占3%。PLC课程所支撑的岗位群主要是工业自动化设备运行与管理岗、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岗、自动化生产线运行与维护岗,如图1所示。

调查显示,机电类专业岗位群要求毕业生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包括:机械工程基础应用能力、电气工程基础应用能力、工业控制器应用能力、工业自动化设备运行与管理能力、自动化生产线装调与维护能力。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在职业道德、团队意识、沟通能力及创新意识等方面有所要求,这方面能力突出的毕业生,更受用人单位欢迎,在单位也发展更快。依据岗位任职能力要求,结合维修电工、PLC设计师等职业资格要求及学生就业去向,任课教师和企业工程师共同梳理出PLC课程的教学目标,如图2所示。

二、构建以“项目教学”为核心的课程内容体系

课程教学目标确定以后,怎样选择和重新序化教学内容成为目标能否达成的关键要素。体现先进职业教育理念的课程要遵循以下原则:职业活动导向、突出能力目标、以项目为载体、用任务训练职业岗位能力、以学生为主体、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2]。PLC课程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出发,结合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构建以“项目教学”为核心的课程内容体系,将过去的PLC课程细分为简单PLC控制系统应用、机电气综合控制系统应用两个阶段,这样做到了从有趣到有用,从单项到综合,突出教学实效。具体的阶段教学目标、教学项目、教学载体等详见表1[3]。

简单PLC控制系统应用阶段:此阶段的项目设计充分考虑了学生初做项目的实际能力和现有水平,项目内容由易到难、逐步递进,帮助学生初步建立系统的概念,以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获得成功感,建立自信心,促进随后的学习[4]。出于上述考虑,项目设计多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机电气综合应用控制系统应用阶段:学生在完成上阶段任务后已具备PLC控制的基本技能,本阶段的项目选择两个载体,增加机电设备的安装,气缸、电磁阀、传感器的选择、装配、调试,气路、电路的敷设,系统通讯方式调整等内容。逐步引导学生步入真实的工业现场环境,在实战中提高解决问题能力,并可根据企业“订单”进行对口培训,提升职业能力。

三、实施“以学生为中心”一体化教学

在项目教学实施过程中遵循“学生主体、教师主导、能力主线”的指导思想,教师在任务中展开教学,学生在问题解决中学习,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而形成解决问题的独立见解,独立完成项目任务,在完成任务中提高PLC应用能力。

排除故障训练是在学生完成项目过程中特别设计的“保留节目”,当学生完成任务后,再查找预先设置的故障,包括程序、设置、接线、电源等方面。再逐渐发展到学生各组之间的互设故障。学生从刚开始遇到问题无从下手,到后来对常见故障手到擒来,真正体现了职业能力的一步步提高。如图3所示“故障排查训练”教学过程,体现了“教学训做评”一体化的教学组织过程。

四、实施效果

课程改革是学校永恒的主题,改革成效应以是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兴趣和职业兴趣为衡量标准。教会学生发现问题和寻找答案,远比传授知识重要得多。“教学训做评”一体化项目教学带来了教育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情境的变化。学生开始主动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会独立思考,并增强了团队协作,开拓了专业视野。多家用人单位也反馈该专业学生适应岗位快,职业综合能力和用人单位的需求契合度高。近几年来,学校机电类专业学生就业率一直稳定在98%以上,就业质量较高。在市级和国家级职业技能大赛“自动化生产线安装调试”赛项中连续获一等奖。

参 考 文 献

[1]王迪.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开发与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1(32):22-24.

[2]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潘红艳.“三段三线”式高职专业课程建设模式研究[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22):40-41.

[4]邓泽民.职业教育课程设计[M].北京: 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职业岗位高等职业院校课程开发
以职业岗位为导向的高职网络专业人才培养研究与探讨
基于职业分析的系统化构建高职烹饪专业课程体系的探索
《电子商务网站实务》精品课程建设探讨
基于专业核心能力的机械类课程开发
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工学结合课程开发
浅析基于岗位需求的高职学生商务沟通能力培养的途径与方法
高职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探索
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应用能力校级标准的研究与实践
基于职业岗位的数控实训教学探索与实践
浅谈高等职业院校“双能型”教师概念及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