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常态下高校“思政课”青年教师职业素质的提升

2015-04-29 15:56祝春梅宋治非
职业技术教育 2015年17期
关键词:职业素质思政课新常态

祝春梅?宋治非

摘 要 高校“思政课”承担着培养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优秀人才的光荣使命。“思政课”青年教师连接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实与未来,他们职业素质、能力的高与低、优与劣直接关系着所培养人才的质量。面对新时期互联网新常态下带来的挑战,必须从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心素质四个方面来提升高校思政课青年教师的职业素质。

关键词 互联网;新常态;思政课;青年教师;职业素质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5)17-0077-03

2014年,中国互联网发生了积极而深刻的变化,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正式成立,习近平总书记亲任组长,完成了国家在互联网层面的顶层设计,中国未来网络空间将更加清朗,网络正能量更加巨大,开始进入互联网“新常态”。互联网新常态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目前,高校“思政课”青年教师的占比逐渐增大,随着互联网新常态,特别是手机网络信息化时代的到来,高校“思政课”青年教师的工作艰巨而又复杂。

一、互联网新常态下高校“思政课”青年教师面临的挑战

(一)工作压力不断加大

网络信息化时代,高校思政课青年教师所面临的教育环境、教育内容、教育对象、人际关系、家庭负担、教学与科研任务等方面问题变化更多、更复杂,工作压力随之加大,部分教师的思想及行为出现偏差。主要表现为:一是队伍出现不稳定,受网络信息多维价值观念影响,一些青年教师把主要精力投放到网络商业经营活动中,对教学工作产生了一定冲击;二是部分青年教师对教学工作重视程度不够,放任自流,致使自身综合素质提高的速度放缓,与国家对青年教师的高要求背道而驰;三是部分青年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偏低、急功近利思想严重、责任心下降,工作互相推诿;四是部分青年教师教学科研能力有待提高,为了评职晋级内耗增大;五是部分青年教师成为“优、先、模”的机会短缺,“思政课大师级”青年教师难以产生。

(二)“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管理难度不断增大

主要表现为:一是出勤率偏低,难以管理;二是由于学生从网络上,特别是手机网络中接受的东西多元、复杂,良莠不齐,削弱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效果;三是由于学生手机拥有率高于其他群体,受手机网络信息影响巨大,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手机依赖症,手机网瘾已经严重影响到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四是由于手机网络获取信息渠道十分畅通,学生比较熟练掌握手机的功能,因此教师的信息量与学生的信息总量来比没有优势,再加上青年教师与学生之间年龄差距小,很难在学生面前树立威信。

(三)“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风险系数不断扩大

网络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确定因素在增加,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与理论教学内容要求发生冲突在所难免,再加上一些青年教师自身表现欠佳,使得青年教师教学的风险系数扩大。主要表现为:一是有些青年教师常常扮演“愤青”角色,在教学中散布一些不当言论,对教师职业威望造成不良影响;二是有些青年教师对社会某些现象进行不当批判,直接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念;三是有些青年教师在课堂上发表抹黑社会的言论成为常态,有的言论有违国家要求和法律规定;四是有些青年教师对网络信息,特别是手机网络信息依赖程度比较高,对信息内容存在误判,误认为在课堂上发表一些非积极的言论是教师个性的张扬和表现;五是一些青年教师与年龄差距过小的学生之间产生生活作风问题,影响恶劣。

二、高校“思政课”青年教师职业素质的基本构成

面对压力与挑战,高校思政课青年教师必须提升自身的职业素质。高校思政课青年教师在网络时代应具备的基本职业素质如下。

(一)道德素质

“人而无德,行之不远。”[1]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是高校思政课青年教师首要的、根本的职业素质。为全面提高高校教师师德水平,教育部、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2011年研究制定《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明确提出高校教师师德包括“爱国守法、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严谨治学、服务社会、为人师表”6个部分的内容;针对近年来暴露出的高校教师师德突出问题,2014年10月教育部首次提出针对高校教师的师德禁行行为“红七条”[2]。这些都为高校思政课青年教师提出了具体明确的师德要求。

(二)文化素质

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高校思政课青年教师是文化的继承者、传播者、创新者,在“传道授业解惑”中应坚持释放自己文化高端品位和人文精神,不断增强文化自信,引领学生注重提高网络文化鉴别力,从教师自我做起,自觉抵制网络文化的消极影响,提升文化素质[3]。当前,网络已经成为文化的表现和传播的平台,青年教师需不断加强网络文化认知和学习的技能,为净化网络空间,传播正能量做出贡献。

(三)业务素质

网络信息化大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教育管理经验、教学方法改革层出不穷, 而且更新速度很快,思政课青年教师如不能及时掌握本专业新知识,稍有疏忽大意,就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给学生和高校教育造成很大的损失。思政课青年教师必须适应网络信息化,特别是手机网络信息化带来的知识更新速度快、信息量大、渗透力强等特点,善于学习、乐于学习,熟悉并精通本专业理论知识,具备规避教学风险能力,勇于改革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同时熟练运用计算机及网络,掌握手语和一种以上外语,全方位提高业务素质和从教技能,从而提高工作实效和质量。

(四)身心素质

2013年8月习近平会见全国体育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代表时强调,“人民身体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是每一个人成长和实现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础。”高校思政课青年教师承担着繁重的教学工作和家庭重担,其能否拥有健康的身心素质直接关系着教学成功与否和家庭的幸福和谐。健康、阳光、快乐、好学的老师是容易获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的。但是。目前青年教师中抽烟、喝酒、上网熬夜、打牌的人不在少数,生活习惯不良,没有增强体质的意识,这实际上无论对工作还是对家庭都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高校“思政课”青年教师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响应全民健身号召,加强锻炼,增强体质。

三、高校“思政课”青年教师基本素质提高的制度保障

(一)建立青年教师队伍纯洁制度

互联网时代,人们面对的诱惑和影响很多、很复杂,青年教师也容易受到诱惑。但是高校思政课的任务和目标是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接班人。因此,不是什么人都可以担任这项重责的,必须由合格的优秀的青年党员组成这个队伍,保持“思政课”教师队伍的纯洁性,用制度确定下来,能够保证用一种声音来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思政课青年教师不仅要在组织上入党,更要在思想上入党,发挥青年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党的先进性,去影响和教育大学生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学习。

(二)建立青年教师职业入职宣誓制度

目前我国一些职业如医生、护士、律师、公务员等已经制定入职宣誓制度,并开始执行,产生了一定积极意义。教师入职宣誓在一些学校中也有进行,但还没有作为制度确定下来。入职宣誓这种方式由于具有强烈的暗示性,能够使宣誓者受到心灵的震撼和净化,宣誓时的情境和誓词对宣誓者都能起到约束和警醒作用,因此能够坚定青年教师入职和从业信心。教师宣誓制度一旦建立,对入职的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从很大程度上能够起到坚定其从业信心,强化教师角色认知,有利于培养入职者的职业情感和情操,使之具有神圣感和光荣感;有利于建立对教师的职业道德约束机制,形成社会公众和学生对教师的监督氛围;有利于教师尽职尽责工作。

(三)建立青年教师培训制度

制定岗前培训制度。在正式入职前必须做好岗前培训工作,组织专门培训人员进行全方位的培训工作,甚至包括工作礼仪和作风等方面也要重点培训,特别是对没有任何工作和实践经验的刚入门的大学毕业生进行系统培训尤为重要。一是制定定期在职培训制度。青年教师工作知识更新速度加快,在岗工作的青年教师需要克服一劳永逸的思想,高校应该制定相应的青年教师培训工作,可以走出去,也可以请进来,采用定期在职集体培训和不定期的轮训等方式来加强学习,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和作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二是鼓励青年教师加强自我培训。在提高青年教师整体素质过程中,发挥集体的培训作用固然重要,但青年教师自身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更为重要,青年教师应该养成自我学习、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良好的从业品质,才能够跟上不断变化的形势,胜任互联网新常态下的的高校思政课教学工作。

(四)建立青年教师激励制度

高校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和科研工作量较大,家庭负担较重,有的还担任一定社会工作,在晋级评职中不占优势,竞争力比较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积极性。建议给予高校思政课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一定的激励,在评职晋级给予相应的政策倾斜,加大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科研的扶持力度,提高其教学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还要注重提高这些青年教师的相应待遇,吸引更多有才华、有资历的青年党员加入到这个队伍中来,增添思政课教师队伍的活力。

参 考 文 献

[1]习近平.之江新语[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

[2]教育部公布高校教师禁行 禁与学生发生不正当关系[EB/OL].(2014-10-10)[2015-04-20].http://edu.people.com.cn/n/2014/1010/c1053-25801166.html.

[3]王长文,任旷.提升当代大学教师文化素养的几点建议[J].中国西部科技,2015(2):199-120.

猜你喜欢
职业素质思政课新常态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目标的电气设备课程模块化改革与实践
电子技术基础课教学方法研究与实践
浅谈职业技能大赛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作用
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研究
青少年对思政课的逆反心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