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阐述了创新型人才及其素质特征,分析了我国高校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的现状、存在问题的成因,提出了创新型人才培养对策是:推动教育创新、改变教育观念,树立创新型人才培养新理念;推进全面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转变办学方式,改革高等教育教学方法;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目标,推进教育创新,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关键词: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思考
中图分类号:C961;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18-0004-02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在于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在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历史时期,高等学校作为知识传播和知识创新的重要场所,肩负着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使命,我国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广、能力强、素质高,以及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创新型人才。
一、创新型人才及其特征
所谓创新型人才,是指具有创新精神的创新型人才,也就是具有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素质特征包括:合理的知识结构、以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特征的智力和能力、以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为中心的自由发展个性、积极的人生价值取向和崇高的献身精神、强烈的竞争意识和国际视野,以及强健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等六个方面。创新型人才一般都具有鲜明的个体独立性,同时,又具有素质的完整性和知识的连续性。
现代知识经济呼唤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取决于创新教育,创新教育是高层次的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创新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一般来说,不同的教育阶段培养创新的目标是不同的。基础教育阶段重点培养的是创新素质,中等教育阶段侧重于创新方法及操作技术上的培养,高等教育阶段就是创新人格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的形成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最高表现形式,是推动其终生从事创造性活动的内在动力。高校要根据人才定位和培养目标要求,不仅重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更要重视创新人格的养成,引导学生站在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前列去迎接各种挑战。
二、创新型人才培养问题成因
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阶段,大众化阶段的高等教育在谋求数量增长的同时,更要重视质量建设,而我国高校是否具有创新性,能否培养出创新型人才,是衡量高校办学质量的重要目标。
创新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一是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的“两张皮”现象严重。一些专业的设置、课程设置及课程内容,与社会对此类专业人才的需求之间存在脱节,与社会岗位对专业知识、技能要求不相符,导致大学生就业难度大。二是教学模式和方法,不能适应创新型、实践型人才培养的要求。重课堂教学轻实践教学,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重专业教育轻全面发展的现象严重。三是一些专业人才的专业特色不明显,在培养方案设计和培养过程中缺乏对“核心竞争力”的培养,毕业生缺乏差异化竞争力。四是培养模式思路比较狭窄,缺乏系统性和有机性,将人才培养混同“课堂教学”,忽视了管理与服务综合育人效应,忽视对人才的全面、系统培养。五是教学安排不合理。必修课多,选修课少;公共基础课多,专业基础课少。课程设计缺乏特色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专业模块不清晰。
分析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五个方面问题,在众多影响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成因中,主要是师资、课程和制度层面的弊端。一是师资问题。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首先需要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教师。然而,目前我国高校教师实际情况难以适应这种需要。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习惯以支配者的角色给学生灌输书本上的现成知识,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另一方面,自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以来,出现了高等教育数量与质量的矛盾。二是课程问题。作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主渠道,课程改革受到了很大程度的重视,各高校纷纷对课程进行了改革,如重构课程体系,更新课程内容等。但总体而言,高校课程改革缺乏深度。在调查中,对于当前可以任意选择科目的比重,绝大多数的学生反映出目前只有40%以下的科目是可以任意选择的。对于这样的选修课数量比重,表示“不满意的学生”占学生总数的54.8%。学生不满意的还不仅是选修课的数量,对于选修课的内容,也有高达53.9%的学生认为需要改进。长期的应试教育,使学生只学习要考的知识,对课堂以外的知识,没有精力也没有兴趣學,久而久之造成学生理论素养差、知识面窄、综合能力弱等缺陷。三是制度层面的问题。制度是行为的保证,没有宽松有序的制度体系就不能培养出真正的创新型人才,而当前我国高校评价制度的一些弊端阻碍了创新人才的培养。我国高校对学生的评价考核以统一、硬性、简单的要求居多,缺乏灵活性和宽容度;高校对教师的评价存在着重科研轻教学、重数量轻质量的倾向;在教师管理方面,重视整齐划一的刚性管理,缺乏灵活的、个性化的柔性管理。
三、创新型人才培养对策
创新型人才培养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教育的核心,加快知识创新和创新型人才培养,是推动我国现代化建设面临的一项十分紧迫而重要的战略任务。
1. 推动教育创新、改变教育观念,树立创新人才培养的新理念
构建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树立正确、先进的创新教育观念,就是教育的价值观,即人们对教育与人的价值关系的认识,并以此确立教育行为的价值取向。现代心理学证明,创造性首先不是一种纯智力问题,也不是纯知识问题,创造性首先是一种精神状态,指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深刻的反思力,能将已学的知识作为方法和手段去探索未知的知识。但是,传统的大学教育是重知识不重能力,重理论不重实践,重继承不重创新,重专业不重素质,重科技不重人文,重一致不重差异。通过多年的探索和研究,学校认为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是当前高层次人才必须具备的素质,为了提高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必须开展创新教育。
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往往比较重视知识结构而相对忽视能力培养,特别是创造性能力和技能培养。课程教学中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注重知识的传授,强调的是学生的学习结果,相对忽视能力培养和科技启蒙的培养。这只能使学生被动地、消极地接受知识,普遍缺乏探究创新知识和创新能力,缺乏探索问题的兴趣和激情。牛津大学校长科林·卢卡斯曾说:“大学的使命是什么……大学更是打开心灵的钥匙,使他们认识到自身的能力,给他们以创造力。”21世纪的社会发展将越来越快,知识的更新在加速,专业知识的变化将更快。同时,高校必须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和素质,使学生学会怎样求知、怎样创造,培养他们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2. 推进全面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
全面素质教育是“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高等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成为一个既掌握某种专业知识和技能,又同时掌握作为一个人,即公民的一般能力的专才。作为中国的大学生,他们既是一个整体,又是众多的性格迥异的个体,既是一个沿着相同道路走向共同未来的国家公民,又是很多个沿着不同的道路前进的一代人,这种两重性正是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的基础。通识教育是大学教育的基础,专业教育是大学教育的核心,是学生适应快速变动的社会结构并不断进步的手段。为社会输送专业化知识人才,是高等教育存在的基础。因此,要努力在高校中树立“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教学和人才培养理念,以保证培养的人才所具知识体系的全面性。
全面素质教育是知识教育与人格教育相统一。大学教育不仅要教会学生做事,而且要教会学生做人,不仅要重视学问的修养,而且要重视人格的修养,只有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是一个完全的人。全面素质教育是知识、能力与素质相协调,知识是基础,能力和素质是获取知识的手段和载体,能力素质在促进知识的积累和扩展的过程中又会不断提升。要完善课程体系,促进学业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3. 转变办学模式,改革高等教育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实施创新型教育必须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宽广的知识面,这是创新型人才的知识基础;要培养创新的勇气和表达的习惯,这是创新型人才的文化基础;要有丰富的创造性思维方法和实践能力,这是创新型人才的方法论基础,推动创新型教育的关键在于“教育的创新”。就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来看,创新教育除需有效推进教育观念改革外,在办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诸方面还应进行深刻改革。根据模式改革基本要求,应走“实践—教学—实践”“产、学、研”“科、工、贸”相结合之路,把大学教育融入社会。教学内容要“少而精”“高精尖”,既要有知识延伸性,又要有前瞻性。要实现本土内容国际化、国际教育内容本土化。
积极推进教学方法改革。一是要实行以问题为主线的教学。注重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在一个班集体、一个学习小组或一个宿舍集体内,形成研究问题、讨论问题的风气,这是引发思考、启迪智慧、激发灵感的最重要的渠道,是创新性学习最重要的形式,是最重要的学风。二是注重培养学习兴趣。学习中有了兴趣,可以有效地提高学习的内动力,就能做到忙而不累、乐而忘忧,就能够产生灵感,提高效率。现在我国高校教育中比较普遍的问题是学生学习的内动力不足,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不足,因此,如何培養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内动力成为高等教育要研究和解决的一个最重要的问题。三是引导学生善于综合,善于把学到的多门课程以至多个门类的知识综合在一起,去解决一个实际问题。科学是内在的统一体,它被分解为单独的部门不是取决于事物的本质,而是取决于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性。当代科学技术不断分化与综合,而以综合化整体化为主。四是指导学生注重转化,就是由输入与吸纳知识到转化为能力与素质。知识不等于能力和素质,知识必须转化成能力与素质才能体现出其价值。知识存在着过时和忘记的问题,而能力和素质是更稳定更长久的。五是鼓励学生勇于突破,有意识地突破前人,突破书本,突破自己的老师。如果一个老师把学生教得超过了自己,那是这个老师最了不起的成就。科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既是以继承前人为基础,又是以怀疑否定前人为突破。
4. 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目标,推进教育创新,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大学建设最根本的任务,提高教育质量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创新型人才。一是要深化人才培养模式,从制度上保障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以创新的思路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一步组建跨学院的学科基础平台,打破学院之间各自为政的封闭式教学方式,提倡资源共享和学科交叉,让学生有更大的选课自主权。二是要探索大众化教育下的高素质人才培养。选择一批师资水平高、教学条件好、优势特色学科支撑的学科大类或专业,招收优质生源,以高素质人才培养基地的形式,实施大众化教育环境下的高素质人才培养。三是要加强创新型师资队伍的培养。要创新师资培养工作思路,继续选送优秀教师到政府部门或企业挂职实习,了解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应该编写什么样的教材,应该给学生什么样的教育。同时要创造条件让教师到国外进修学习,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马德秀.寻找人才培养模式突破致力于培养创新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06(11).
[2]黄建平,郭文莉.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探索与实践[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3(02).
[3]吴宝贵.关于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层次思考[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2007(03).
[4]尹聪莉,刘熏词.我国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现代企业教育,2008(20).
[5]陈光玖.我国高校学生创造心理发展特点与培养的研究[J].高校教育管理,2008(02).
作者简介:许青云(1954-),男,河南上蔡人,平顶山学院党委书记、教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