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教育课程建设:作用与实践

2015-04-29 00:44:03郑添华宋莉
职业技术教育 2015年23期
关键词:课程建设校园文化高职院校

郑添华 宋莉

摘 要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教育应改变过去将素质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相混淆,将教育途径与校园活动相等同的观念。要重视课程建设在职业素质教育中的核心平台作用,使之成为职业素质教育的理论研发策源、教师的成长基地及内涵管理的抓手。课程建设在职业素质教育中的实践就是在处理好课程建设与活动开展二者关系的基础上,积极推进主要教育平台的课程化,核心师资的专业化,管理评价的系统化。

关键词 课程建设;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校园文化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5)23-0021-03

一、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平台单一。部分高职院校认为,学生职业素质教育就是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单纯通过组织校园文化艺术节、歌舞活动、假期“三下乡”等活动来落实职业素质教育各项任务,教育平台十分单一,学生参与度低,教育的深度和延续性难以保证,教育效果难以进行有效评价。

内涵缺乏。素质教育的理念提出来已近30年时间,但高职教育领域的职业素质教育究竟包含哪些内容,又应当通过哪些路径予以落实和完成?这些理论上的问题都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论证,高职院校在如何利用自身优势和发挥自身特色等方面还需要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机构单薄。开展职业素质教育不仅仅是学生思政工作的需要,更直接体现了市场和用人单位的需求。目前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主要由学生工作部门牵头组织和实施,但学工部门内向型的管理惯性和以学生事务为基础的管理构架使许多素质教育的目标任务难以有效落实和完成。

管理不足。高职院校对职业素质教育的管理不足主要体现为教育过程管理方法和评价机制的缺乏。目前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主要以校园活动为主要平台,主要由各院校、各院系的共青团、学生会、社团等组织具体落实和开展,其活动的策划、领导、开展、总结多带有“率性而为”的因素,对过程缺乏有效管理,对结果缺乏有效评价。

二、课程建设在职业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上述论述说明,高职院校除了继续实施以校园活动为载体的职业素质教育模式外,还必须将目光放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基本平台——课程建设上,即以课程建设为依托推进职业素质教育。课程建设在职业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核心教育平台。课程是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的核心平台。一是职业素质教育基本教育教学任务都可以而且应该通过相关的课程予以开展和落实;二是课程的实施和反馈可以印证和修正职业素质教育目标和路径。将课程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平台,能够保证相关教育教学行为的参与性、持续性和有效性,同时还能够将职业素质相关任务和目标予以完整、系统、持续地进行落实,并积极进行创新,从而有效地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理论研究策源。目前,高职院校的职业素质教育理论内涵还停留于一些碎片化的理念论证阶段,没有提出较为系统完善的理论体系和实践路径。以课程为核心的教育平台和模式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依托课程连续、系统的教学行为和评价,能够为研究者提供持续的实践平台和验证平台,从而推进职业素质教育理论研究的深化和深入,使之成为理论研发的策源地。

教师成长基地。以课程为基础的职业素质教育为教师的成长提供了有效的通道和平台。以往以活动为主的教育模式使相关教师的劳动成果得不到学校制度上的肯定和承认,在素质教育上取得的成果难以帮助其提升职务职称,而教师在课程建设上的努力和成果却没有上述这些尴尬和顾虑。通过对相关课程的合格化、精品化建设,在帮助教师自身得到提高的同时,也为学校打造了一支具有良好业务能力的职业素质教育教师队伍,从而为素质教育提供保障。

内涵管理抓手。通过课程建设落实职业素质教育内涵管理,其涵义就是以课程为核心推进职业素质教育改革与发展。目前,课程建设的相关制度已日益完善,通过严格的课程质量管控和效果评价,能够改变过去素质教育靠“人”吃饭、“自娱自乐”的状况,将素质教育的方式变成严肃的教学行为,为学生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三、课程建设在职业素质教育中的实践

(一)主要教育平台课程化

充分发挥课程建设在职业素质教育实践中的重要作用,首先是积极推进主要教育平台的课程化,即将职业精神、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等核心能力培养转化为职业道德修养、创新创业教育、实习实训等课程,通过相关课程教学的开展完成职业素质教育,实现教育目标。

主要教育平台的课程化并不是将课程放任不管。高职院校要重视课程建设,逐步完成合格课程——示范课程——精品课程的建设,积极推进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二)核心师资专业化

专业化的师资队伍是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核心要素。核心师资队伍的专业化,要求学校聘请和培养专业的教师承担对应的课程教学任务,确保任课教师的职业能力和素养,保证授课质量。在这里,尤其要注意避免在任课教师安排上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做到宁缺毋滥。部分高职院校为完成教学任务,将各种素质教育课程打包塞给辅导员——尤其是新生辅导员,无形中加重了辅导员的负担,也使相关的教学质量大打折扣。

师资队伍的专业化另一层涵义是专业教师的介入与参与。职业性和行业性是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其专任教师中相当一部分来自行业、企业,或具有丰富的行业实践经验,了解行业的发展动态和要求。采取多种措施激励这部分教师担任一部分职业素质教育课程的教学任务,可以更好地将行业要求融入职业素质教育之中,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管理评价系统化

课程管理与评价的系统性是其作为学校教育基本路径和平台的基础。对于职业素质教育模块而言,通过对核心课程的系统管理和评价,从而及时、有效地对教育教学质量进行监控。为此,高职院校要建立专门部门,指定专门人员来负责该项事务,将各项教学管理事务归于一个部门,按照严格的教学管理制度进行管理,建立严谨的教育教学秩序,使职业素质教育课程的基础更加夯实。

在此基础上,高职院校要善于依托课程管理来实施职业素质教育,即通过严格的考勤制度保证学生参与度,通过严肃的结果考核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严谨的课程改革创新保证学生的学习意愿和热情,从而保证素质教育,并使之得到稳步提升。

(四)教学参与多样化

在职业素质教育中,尤其要注重教学参与的多样化。这种多样化在校内表现为将职业素质教育单纯由学工部门组织实施转变为由专门机构统筹,各部门参与,各院系(专业)具体落实,在坚持基本教育教学规范的基础上,促使校内教育教学多个部门和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到职业素质教育的课程建设和教学任务中来,使素质教育课程不再是少部分艺术教师和辅导员的专利,而是广大教师尤其是来自行业、企业专兼职教师的教学任务。

教学参与多样化要注意引入行业企业的力量。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由此,这种教学参与不是指将行业、企业的负责人请到学校开展几场讲座和论坛,而是要以课程为平台,通过教师互聘、课程共建等方式,拓展教学空间,实现学校、企业、学生的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共同获益。

四、课程建设与活动开展的关系及应对

(一)重视目标一致性,强化任务统筹安排

课程和活动都是职业素质教育主要形式和平台,就来源和目标而言,二者是一致的,都来自于市场需求,是对当前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要求的直观反映,并投射到高职院校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之中。课程建设和活动开展应紧紧围绕高职院校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根据教育目标各个模块自身的属性,确定所要采取的教育形式,在人才培养方案的框架下进行统筹安排。

(二)重视形式互补性,强化过程改革创新

就职业素质教育而言,课程与活动在形式上具有互补性。部分课程的作业和成果可以通过相应活动促进,如就业指导课程的简历写作可以通过简历制作大赛进行强化,创新创业课程的成果可以通过创业大赛进行检验和展示。反之,课程的开设也为相关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高职院校应在相关职能机构的统筹协调之下,以院系、专业为单位整体统筹安排职业素质教育课程与活动,促使职业素质教育与市场需求高度融合。在此基础上,要注重对课程和活动的改革创新。各项校园活动也要像课程一样,制订完善的制度以保障活动的效果,尤其要注意活动在某一品牌效益指引下,在对应课程的支撑下,保持其时代性和创新性,不断拓展新内容、新形式。

(三)重视阶段同步性,强化成果互通共享

在一些素质教育开展较好的院校,往往呈现出课程与活动齐头并进、共同提高的特征,其课程建设的水平和活动开展的水平往往是同步的。高职院校应建立课程与活动成果互通共享的机制,将课程取得的成果作为活动开展的重要参考,将活动的成绩充实和丰富到课程之中。如开展简历制作大赛、模拟招聘大赛等活动,将相关活动收集的各项作品和素材充实到课程资料中,实现课程建设和活动的共同发展。

参 考 文 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2010-07-30.

[2]刘宣飞.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的几对关系与构建原则[J].江苏高教,2008(4):133-134.

[3]王平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概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

[4]何金伟.高职课程职业性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机械职业教育,2006(5):12-14.

[5]蒋桂珍.能力本位视角下高职院校课程体系构建[J].教育评论,2010(4):77-79.

[6]周琳.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内涵廓清及实践对策[J].职教论坛,2012(7):18-20.

[7]张良.职业素质本位的高职教育课程建构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2.

On the Construction of Professional Quality Education Conrses in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Role and Pratice

Zheng Tianhua,Song li

Abstract  Vocational quality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should change the past ideas that confused quality education and campus culture construction, equaled education ways with campus activities. It is necessary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role of core platform of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in vocational quality education, to make it become the source of theor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quality education, the base of teacher growth and the gripper of connotation management. The practice of course construction in vocational quality education is deal with the relations well between course construction and activities launching firstly, and then carry forward the course construction of main education platform, the professionalization of core teachers, and the systematization of management evaluation.

Key words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vocational quality education; campus culture

Author  Zheng Tianhua,  lecturer of Chongqing Urban Management Vocational College(Chongqing 400000); Song Li, lecturer of Chongqing Urban Management Vocational College

猜你喜欢
课程建设校园文化高职院校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8:14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8:17:51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大学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8:49:28
资源、生态与环境学科群体系下普通地质学课程建设思考
大学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8:36:39
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20:01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58:21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56:14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1:31:29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