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德伟
摘 要 随着国家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成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提升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是未来职业教育发展的迫切任务。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总体状况不容乐观,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高职院校要从提升就业指导队伍专业化水平、重视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及促进毕业生就业合理分布等方面入手,不断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
关键词 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就业质量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5)23-0055-04
随着国家层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及《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等重要文件的出台,职业教育再度成为我国教育领域改革的热点问题之一,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思考。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编制发布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的通知》(教学厅函[2013]25号)文件要求,高职院校作为第三批高校要在2015年底前完成本校首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编制发布工作。长期以来,社会普遍认为职业教育“高就业”和“低素质”现象并存,随着今后高职院校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的发布,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问题也必将再次引起社会的广泛讨论。
一、高职院校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的重要性
根据教育部《201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我国高职教育在校生规模占高等教育规模(不含成人高等教育)的31.75%[1]。职业教育已经成为我国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问题也得到全社会高度重视。高职院校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的重要性表现在:
一是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是衡量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直接影响高职教育的长远健康发展,甚至影响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和结构最终要与行业需求相匹配,满足市场对职业技术人才的现实需求,最终也反映为就业质量的高低。因此,高职院校要建立健全职业教育的质量评价制度,着力培养毕业生的职业道德、技术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完善学校、行业、企业、研究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机制。
二是提升职业院校就业工作水平的需要。从高校的角度来审视毕业生就业质量问题,职业院校也一定要迅速适应新形势下开展就业指导工作面临的新要求,一方面要转变工作观念,另一方面要加强就业指导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重点在于帮助在校学生尽早树立清晰可行的职业生涯规划目标,确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努力在初次就业过程中实现人职匹配,提升工作满意度;同时,高校还要努力实现毕业生在地区、行业内的有序流动,并在一定领域得到社会及用人单位对本校毕业生的良好口碑。因此,转变就业工作观念,重视就业质量,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开展就业工作中要做到三个转型:一是从应时向系统化转型,二是就业服务从宏观向精细化转型,三是工作重点从注重就业率向注重就业率与就业质量双提升转型[2]。
三是提升广大毕业生职业价值感的需要。就业质量是反映整个就业过程中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并取得报酬或收入的具体情况之优劣程度的综合性范畴[3]。毕业生作为个体从业者,其对就业质量的关注重点在于是否找到了一份感觉“体面”的工作,即稳定的职业、体面的收入、安全的工作、良好的福利、充分的社会保障、和谐的劳动关系以及宏观方面合理的就业结构等[4]。因此,对广大毕业生来说,他们在实现顺利就业的同时,也渴望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以体现个人价值。
二、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主要特征
从麦可思研究院对国内高校大学生就业状况的持续调查发现,截至2013年12月,高职院校2013届毕业生的就业率为90.9%,比2012届的90.4%、2011届的89.6%略有上升。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比较稳定的高位水平。以下着重从毕业生就业分布特征、工作与职业期待吻合度、离职率、薪资水平、工作与专业的相关度及就业满意度等六个方面分析近年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典型特征。(以下数据如果没有特别说明,均来自麦可思—中国2012届、2013届大学毕业生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调查[5][6]。)
(一)毕业生就业区域分布不均衡
在针对2013届高职院校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调查中发现,毕业生就业区域主要集中在泛长江三角洲区域、泛渤海湾区域和泛珠江三角洲区域等经济发达地区,其比例依次是23.2%、23.3%、20.6%,累计达到67.1%。而在西部生态经济区、东北区域经济体及中西部地区就业的毕业生相对较少。毕业生就业分布呈现明显的区域分化,这将不利于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从就业城市类型看,2013届高职院校毕业生半年后在直辖市就业的比例为18%,在副省级城市就业的比例为24%,在地级城市及以下地方就业的比例为58%。
(二)毕业生工作与职业期待吻合度不高
对2012、2013届高职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发现,他们当时所从事的工作与其职业期待的吻合度均为40%,比本科院校毕业生低6~7个百分点。在2013届毕业生中,有33%的人认为所从事的工作“不符合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22%的毕业生认为“不符合自身的兴趣爱好”。从学科门类来看,46%的文化教育大类2013届高职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与职业期待较吻合,比例最高;生化与药品大类毕业生最低,仅为37%。
(三)毕业生离职率相对较高
调查发现,2013届高职院校毕业生毕业半年内的离职率高达43%,2012届为42%。而2013届、2012届本科院校毕业生毕业半年内的离职率均为24%。相比同期本科院校毕业生,高职毕业生的高离职率反映出其就业存在高度的不稳定性。从毕业生的学科门类来看,医药卫生大类毕业生毕业半年内离职率最低,为21%;艺术设计传媒大类最高为53%。在离职的2013届高职院校毕业生中,98%的毕业生发生过主动离职,其中49%的毕业生离职是因为“薪资福利水平偏低”,51%的毕业生则认为“个人发展不够”。
(四)毕业生薪资待遇保持稳定上升
根据调查,2011届、2012届、2013届高职院校毕业生毕业后的平均月收入呈现稳定上升趋势,分别为2482元、2731元、2940元。这一收入状况与同期普通本科生毕业后的月收入相比偏低。调查显示,2011届、2012届、2013届本科毕业生毕业后的平均月收入分别为3051元、3366元、3560元,同样呈现稳定上升趋势。在2013届高职院校毕业生中,交通运输大类毕业生毕业半年后月收入最高,达到3167元,医药卫生大类毕业生收入最低,为2519元。
(五)毕业生工作与专业的相关度平稳发展
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与专业的相关度是衡量人职匹配程度的一个重要因素。据麦可思研究院的连续调查发现,2011届、2012届、2013届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呈现平稳发展趋势,分别为60%、62%、62%。进一步调查发现,在2013届高职院校毕业生选择与专业无关的工作的主要原因调查中,29%的毕业生认为“专业工作不符合自己的职业期待”“迫于现实先就业再择业”。从学科门类来看,医药卫生大类2013届毕业生从事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最高,达到87%,其次是土建大类,为81%,最低的为旅游大类和电子信息大类,均为50%。
(六)毕业生就业满意度不高
就业满意度是反映毕业生就业质量状况的一个主观评价指标。调查,我国2013届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为54%,高出2012届3个百分点,但比本科院校2013届毕业生就业满意度低4个百分点。从对就业现状不满意的原因来看,66%的高职院校毕业生认为“收入低”,59%认为“发展空间不够”。从就业单位性质来看,在“政府机构/科研或其他事业单位”工作的高职院校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满意度较高,达到64%;在“民营企业/个体”工作的就业满意度最低,为52%。从就业行业来看,在“中国人民银行、保监会和证监会”从业的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满意度较高,达到78%;在“基础化学用品制造业”、“纸产品加工制造业”从业的毕业生就业满意度较低,均为36%。从就业地域来看,在泛长江三角洲地区就业的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满意度相对较高。
从反映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以上六个方面的特征来看,目前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总体状况一般,还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当然,由于就业质量具有动态性的特征,随着毕业生工作年限的增加,其就业质量也会发生相应变化。
三、高职院校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的途径
就业是重要的民生工程,政府、高校、劳动力市场、用人单位及毕业生个体都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利益相关者,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提升需要各个主体之间的相互配合,形成有效的合力。就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提升来说,由于各个利益相关主体关注的重点不一样,因此其工作侧重点也不相同。一般来说,高校对毕业生就业质量关注的重点在于更好地促进人职匹配及促进毕业生就业的合理分布。因此,本文仅从学校的角度探讨推动毕业生就业质量提升的途径。
(一)加强就业服务和指导,提高就业工作队伍的专业化水平
高职院校实现高质量就业,首先要建立一支专业技能相对稳定的高素质、专业化就业指导教师队伍。高职院校在积极推动毕业生就业数量实现稳定提高的同时,还要通过组织就业工作队伍参加业务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到各类用人单位挂职实训等途径,不断提高就业指导工作的科学化和精细化水平,从而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有效的指导。
为实现高质量就业,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要着眼于整个大学期间,立足于学生成长的整个过程,而不应是短期行为。因此,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也要力争实现全程化、发展式,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就业指导贯穿到整个大学期间,并要努力做到重心前移。根据学生所处阶段不同,学校要设计科学有效的就业指导内容,循序渐进,逐步帮助学生确定职业发展目标,提升就业核心竞争力。针对低年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重点在于帮助学生认识所学专业的特点,初步设计职业发展方向;针对高年级学生,重点在于帮助学生分析、了解自身优势和局限,着重加强职业探索,确立职业发展目标,不断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二)重视职业规划教育,培养在校学生的职业意识
正确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是高职院校大学生实现人职匹配的重要保障。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不仅仅在于帮助个人按照自己的资历条件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更重要的是帮助个人真正了解自己,筹划未来,根据个人主客观条件设计出合理且可行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7]。因此,系统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知识有助于学生明确个人优势和特征,增强应对社会竞争的能力,避免盲目就业,从而有利于高职院校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上实现合理配置,达到人职匹配。
目前,包括高职院校在内的我国高校还未全面普及职业规划教育,大学生对未来职业生涯发展的规划意识还亟需提高。高职院校大学生由于所学专业实用性强、与社会需求对接紧密,就业方向也相对比较明确。高职院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点在于帮助大学生充分认识个人特点,判断所学专业与个人特质的匹配程度,指导他们做长远职业发展规划。高职院校大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有助于减少就业后的跳槽率,提升毕业生的职业稳定性和就业满意度,从而提升他们的就业质量。
(三)加强实践环节教学,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满足社会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积极服务就业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显著特点。高职院校要积极适应新形势下国家经济转型、产业结构调整的宏观环境,及时调整专业方向,增加或更新相关专业技术类课程和实践实训环节项目,不断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满足用人单位对专业人才的新需求。高职院校通过加强产学研合作、开展校企联合办学等,一方面可邀请企业参与培养方案的制定,另一方面可鼓励企业为在校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实践机会。通过顶岗实习、实践,在校学生可获得对未来就业岗位的提前认知和切身感受。这一过程有利于高职院校学生提升就业竞争力,制定清晰的职业发展目标,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就业盲目性和跳槽率。
(四)做好就业政策宣传,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毕业生就业分布一方面表现为毕业生的就业形式特征,如全职、半职、创业、失业等,另一方面表现为毕业生就业区域分布特征。服务社会经济发展是高职院校的重要职能之一,从近年毕业生就业区域来看,半数以上的毕业生选择在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泛长三角地区、泛珠三角地区就业,而选择在陕甘宁青地区、东北地区就业的毕业生则不足10%;从就业城市类型来看,有半数左右的毕业生选择在直辖市及副省级城市就业。
为鼓励高校毕业生到更多的岗位建功立业,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毕业生就业创业的相关政策,如企业吸纳政策、基层就业政策、应征入伍政策、科研项目政策、自主创业政策、见习培训政策、指导服务政策等。高职院校就业指导部门要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国家和各省市推动大学生就业相关政策的广泛宣传和动员工作,确保每位毕业生知晓、用好相关就业政策,同时鼓励高职院校毕业生到西部、到基层一线就业,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