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栋 项娟
摘要:教师培训是现代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需要。“学、研、用”培训模式能多角度地开展教师深度培训,明确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有效提高教师包括课堂教学、教育科研等方面在内的专业素养和技能。
关键词:教师培训;“学、研、用”模式;实践;思考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5)01-0061-04
一、“学、研、用”模式的含义及基本特征
(一)“学、研、用”模式的涵义
“学、研、用”模式是指充分发挥被培训者(学员)主观能动性,以专业知识学习、专题教学研究、课堂教学实践的形式,提高其专业素养的模式。具体模型如下图1。
模型为两个环。外环主体为培训者(教员),内环主体为被培训者(学员)。外环的设定,立足于培训者。主要由“需求分析”、“确立专题”、“实施调控”和“评价反思”四个部分组成。内环是指学员的被培训过程,分三个部分:“专业知识学习”“专题教学研析”“课堂教学实践”。
(二)“学、研、用”模式的特征
1.培训目标凸显人本性和主体性。
国内学术界大致有两种不同取向,“一种是专业取向的教师发展,亦即教师专业发展;另一种是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反思与批评,进而确立一种生命取向的教师发展。”“学—研—用”培训模式把促进教师的全面、健康地成长作为培训的目标。培训内容突破了以往只重理论指导或只重技能训练的片面性,同时关注教师基本教育观念的重塑和核心教学技能的提升。因此,培训课程不仅有分学科的专业理论课程,更有通识培训(公共课程)与实践课程。公共课程的开设很大程度上开阔了学员的视野,使得他们能跳出教育看教育,赋予学员自我发展的能力。在培训中,我们注重激发教师的内在学习动机和创造性,以促使他们主动发展。
2.课程结构凸显逻辑性与整体性。
课程模块之间,只有具有内在的逻辑关系,课程的整体功能才能得以发挥,并且这种整体作用远远大于每一模块的简单叠加之和。课程本身构成了一个“学、研、用”的培训系统。三者从结构上逻辑相关,互相作用,“学”是“研”和“用”的基础,“用”是“学”和“研”的反馈。三者共同作用,使得培训形成了一股合力,促进被训教师在理论、实践、反思中不断提升自我。可以说,“学、研、用”培训模式的实施,打开了一个在职教师发展的通道。
3.培训方式凸显参与性与实践性。
目前,“参与式培训”得到了全世界普遍认可。“学、研、用”培训模式也非常重视学员主体的参与,提倡创设宽松、平等、互动的教学环境,引发思考,在交流中生成新的经验。“台上授课者与台下参训者,虽然各自的教育背景、知识体系和生活阅历不尽相同,但是他们都有阐释自己观点的均等机会,各人的观点和意见均受尊重。这种培训模式构建的和谐公共话语平台,使教师培训能以一种开放性的姿态让多元思想发生停留和碰撞,……实现主体之间的知识共享。”[1]
实践性强也是本模式的一个强大优势。我们依托教学实践基地,给学员提供教学实践的机会。每次都需要经历备课、磨课、上课、评课、反思这样一系列的实践活动,避免了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对学员的课堂实践能力的提升有着很大的作用。
诚然,培训评价凸显了过程性与长效性。此处不再赘述。第一手资料使得我们能及时发现培训中的存在问题,调整培训方案,提高培训的效果。特别是对于学员培训结束后3年跟踪调查,更是让培训走上注重实效的道路。
二、“学、研、用”模式的组织实施
(一)“学、研、用”模式下的课程结构
培训班开设的课程分为专业课程(课标解读、教材教法等),实践课程(听课、备课、磨课、说课、上课、评课、解题、命题、教学基本功训练等),活动课程(文体、班队、沙龙等),公共课(师德修养、教师礼仪、心理健康教育、文学鉴赏、音乐鉴赏、教育科研理论……)。每周,教务处按照理论板块占20%,实践、活动板块占60%,专业知识占20%比例排课。偏重实践的培训,大大增强了培训的实效性。
(二)“学、研、用”模式的具体操作
1.学——“导学”“互学”“自学”三结合,夯实基础。
学习是发展之本,是培训有效的前提。培训中我们依托专家、教员的引领,让“导学”、“互学”与学员的“自学”相结合,不断夯实自身基础。主要方式如下。
(1)名师导学。
教员授课——挑选本市优秀的骨干教师若干名担任教员,带领学员解读课程标准,按章节、分版块进行教材梳理,传授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以及一些教学技能(一般技能:三字一话、书面表达等。专业技能:钻研教材、设计教案、命题等。发展技能:如何说课、听课、评课、教学反思等)。教员系统授课,整体规划,让学习内容不再零散,为学员的成长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专家讲学——学校聘请基地学校的导师上示范课,本市专家讲师团成员上公共课(文学鉴赏、教育科研、教师礼仪等专题讲座)。聘请特级教师、教研员等名师到班上课、解惑、互动对话。
为让专家的指导更具有针对性,我们请专家点评学员所上的课。采用了“重现现场”的学习方式,事先让学员把所上的课拍成录像,课堂上播放录像,重现现场,随时点评。专家的引领,让成长有了实质性的突破。
外出观摩——每一期培训,我们都组织学员外出参加一些大规模听课活动。平时各学科组加强与市教研室的联系,组织学员观摩全市的优秀课展示活动,参加各级各类教学研讨活动。每一次外出学习,我们都要求学员听有准备的课,带着学习研究的心态,听课前先熟悉教材,设想:“如果我上,会怎样设计?”有了课前的思考,每次听课就变成了与听课教师的“同题异构”。回到学校后,学员之间的交流评课,深入剖析,更有助于教学艺术的增长。观摩课堂教学是促进教师发展的捷径。
(2)同伴互学。
社会建构主义者认为,社会群体学习和同伴合作是有价值的(Ratner,Foley & Gimpert,2002)。当学生作为别人的榜样和相互学习时,他不仅学习了技能,也体验了较高的学校之自我效能感(Schunk995)。[2]因此,我们把一个培训班的学员,分成4—5个学习小组,不管教学研讨、小组磨课、评课,还是主题沙龙、微格研究等常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小组中每个成员都并非一张白纸,相互批判,合作交流。这样激发了学习热情,点燃了思维火花,释放了思维的潜能。正如古人所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缩短了彼此成长的时间。
(3)自我修炼。
美国成人教育学家诺尔斯(Knowles)的研究成果表明,成人的学习动机是内发的。正如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所阐明的,最高层次的需要是“自我实现”的需要。培训过程中,学员不应被动地接受培训,不应是被塑造的人,他们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具有主动性的个体。“教师应当能够分析和反思他们自己的实践,评价他们自己的教学效果,并能不断地改进教学。”[3]因此在“导学”“互学”的同时,提倡学员的自我修炼,要利用课余的时间,自我学习,做反思型教师。近年来,网络迅猛发展,学习方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在线学习”(electronic-learning)时代已经来临,网络为学习注入了强劲的动力,使学习变得随时随地。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参训学员自加压力,多阅读,多反思,多总结,多寻找“我”与优秀教师的差距,以实现自我超越。
2.研——“专题研讨”“案例研究”“微格研究”三结合,深度剖析。
教师必须成为研究者,其专业发展才有根基。缺少研究和创新是教师专业发展现状中最突出的问题,因为许多教师不知道如何做教学研究。我们非常注重这方面的示范引领。“研”占了很大的比重,“研”同时也是培训活动的关键所在,研的过程越深入,培训效果就越明显。我们常做的研讨是“专题研讨”、“案例研讨”和“微格研究”。
(1)专题研讨。围绕某一课程内容,确立专题,用一周的时间进行研讨。开学初就制订好每周研讨主题,课堂教学按类指导。如本周研讨古诗教学,下周研讨寓言教学,再下周研讨说明文教学等。
(2)案例研讨。以课堂实践为基点,采用观摩研讨的形式,着力解决课堂教学中的某些具体问题。借用一个优秀的案例如同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因为前人的经验是后人的财富。借用一个失败的案例也能给大家启发,让大家少走弯路。案例研究,是一线教师乐于接受的方式,也是最能调动学员全身心参与的活动。
(3)微格研究。微格研究起源于美国的“微格教学”,但是我们的“微格”则是指精微的课堂解剖,细致的分析研究。有时是一节课的一个环节、一个片段;有时是一个教学中的重点或难点;有时是板书的设计、教学语言的锤炼等。如在研究“课文中的插图如何运用”这个主题时,我们先让学员个人思考,再选取一节课,各小组派代表进行模拟教学,最后大家对比、交流得出到底该如何使用插图的结论。微格研究虽然“小”但“实”,在小题大做中能解决学员实践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推动大家进行教学研究。
“专题研讨”“案例研究”“微课展评”三结合,学员们经历着“研究——行动——思考——发展”。如果说“专题研讨”能让学员系统地掌握某一类教学的具体方法,做好大方向上的把控,那么“案例研讨”“微课展评”则是聚焦教学的某一细节,仔细分析,深度地挖掘。学员经过“预习”、有意识地与名师“对比”,教学细节被放大,也就在这不断的循环的研讨过程中,大家知道了一节好课是怎样诞生的。不断地改变认识,悄然中成为教学的“研究者”,体会到了研究原来并不高深,并不神秘。研讨让学员教学艺术不断提高,研讨也记录着大家成长的足迹。
3.用——“研讨课”“实习课”“考核课”三结合,学以致用。
“用”是培训活动中效果的检验,所有学习的环节最终都要回归到运用上,把学到的理论、学科方面的知识灵活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才能提高学员的综合素养,促进学员的快速发展。培训期间,学员每天都在学习,每天都在运用,在不断循环打磨的基础上,每天都在实现着成长。
(1)天天学,厚积而薄发。
教学基本功对于一个教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此,我们提出了苦练教学基本功的要求。要求各学科组重点抓五项基本功,即两字一话、讲述、媒体制作、解题命题、写作。研究表明:“有目的地对一种技能进行练习,不仅能够提高操作水平,而且还可以减少由记忆和认知加工的局限所带来的限制。能力和与生俱来的才能虽然重要,但是任何一个人要达到专家水准必须在某一领域经过持久、高强度的训练。”[4]因此,我们每天安排固定的基本功训练时间,每月都进行一次过关考核。开学初、平时、期末均要把考核成绩记入档案。为了让学员养成读书的习惯,开班初时学校就为每位学员开出了书目菜单,其中有必读书目,有选读书目。制订了读书计划,每周安排阅读课加以落实。阅读时要求在书上作批注。每读完1部,写不少于2000字的读书心得1篇。同时定期举行读书(选读书目)交流活动,说说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收获、疑问。每月末查看批注和读书心得,期末进行必读书内容问答(笔试)。
(2)常常练,从量变到质变。
提升每位学员的课堂教学能力是我们培训的主要目标。培训的效果如何?课堂是检验效果的最佳阵地。“技能的形成和保持,需要有足够的练习次数或练习时间。”[5]只有及时巩固,才能让学到的东西掌握得更好。因此,我们为学员提供了许多课堂教学实践机会,“研讨课”“实习课”“考核课”相结合,达到了一学期人均15节以上。“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密集的课堂实践使学员虽然离开了学校,但没有离开课堂。在学以致用的环节,我们还注意做好搭建平台、落实指导、评估反馈等细节训练工作,收到了良好的培训效果。
有人说,教师在台上讲课是“炼”,在课下讨论是“锤”,那么我们就是在这样的千锤百炼下,在一次次的磨砺中,不断提高学员的教学水平,实现了美丽的蜕变。
四、“学、研、用”培训模式的效果
让学员有收获,在原有的基础上有发展,是我们不断的追求。几年来,我们边实践、边探索、边检验,边完善,教师脱产培训工作取得了优良的成绩。首先,培训效果得到了学员的认可。在不记名的学员培训效果问卷调查统计中发现,大部分学员对培训效果满意。其次,培训效果得到了学员所在学校领导的认可。在跟踪回访活动和与校领导的交流中,听到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培训和不培训就是不一样。领导们赞赏学员取得的可喜变化,同时也肯定了他们的辐射示范作用。发现学员培训回来后,不但自身专业能力强,还能“传”“帮”“带”,带领同组教师一起前进,成了学校备课组、教研组里的主力军。再次,培训效果还得到了社会的认可。现在,不仅公办学校的领导支持教师培训,不顾编制紧张,想办法积极派遣教师出来培训,就连民办学校的领导也慕名而来,希望我们能用3年的时间,帮助他们把学校45周岁以下的教师轮训一遍。
除了得到大家的认可外,还出现了许多喜人的局面。众多教师经过培训后,已经成长为教学骨干。目前,张家港市骨干教师的比例也由原来的15%上升到21.9%。培训后,部分学员走上了学校中层管理岗位,在学校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部分参训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教学技能比赛,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例如代表我市参加苏州市解题能力比赛的选手中,学员占了30%。
每期学员都认为,一学期的培训生活,是专业快速成长的快乐之旅。但在成绩面前,我们也认识到了还有许多不足。如培训的课程设置还不够全面;学员对课外教材的把握和上课还缺乏底气;少数学员回到岗位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教学研究的惰性又“死灰复燃”等等。正如叶澜教授所言,教学改革要改变的不只是传统的教学理论,还要改变千百万教师的教学观念,改变他们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行为。这几乎等于要改变教师习惯了的生活方式,其艰巨性就不言而喻了。因此,我们的培训也应该是一个持久的过程,要继续努力,不断改进培训质量,为教育的均衡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潘世祥.基于创新的教师培训模式的研究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
[2][4]【美】戴尔·H.申克.学习理论:第六版[M].何一希,钱冬梅,古海波,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
[3]【美】阿伦·C.奥恩斯坦.当代课程问题:第三版[M].余强主,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
[5]潘菽.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
(责任编辑:曹鸿骅)
The Practice and Reflection on the Teacher Training Mode
SHA Dong & XIANG Juan
(Jiangsu Zhangjiagang Education Talents Service Center; Zhangjiagang Teacher Training School, Zhangjiagang 215600, Jiangsu Province)
Abstract: Teacher training is the need of high quality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modern education. The training mode of "learning, research and using" can carry out in-depth teacher training from multi angles, make clear the direction of the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teachers' professional qualities and skills in the aspects of classroom teaching, education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etc.
Key words: teacher training; the mode of "learning, research and using"; practice; refle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