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学英
摘 要:从阅读体验过程中使用音乐渲染,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加强学生对课文的朗诵,让学生在诵读中体验文章思想;强化学生阅读体验后的练习,激发学生想象力的拓展等三方面,对语文阅读体验式教学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语文;阅读;体验式教学;音乐;朗诵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32-0086-01
小学语文是学生在初级教育阶段开始系统性地接受人文课程的开端,对于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积极的意义。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整个课程设计的核心所在。故而,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该本着熏陶学生人文情趣、拓宽学生视野、加深学生对语文相关知识的理解等理念,给学生传授知识。语文课程新标准中提到“语文教学要‘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的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为此,教师在课堂上,务必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课文本身的魅力,更要领会作者的情感、文章的中心思想及写作手法等。只有这样,才会在课堂上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最完美地完成教学任务,达成育人目标,实现语文教学课堂所应有的价值。
一、阅读体验过程中使用音乐渲染,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
音乐是让人的情感得到升华的工具,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催发人的想象力。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采取音乐渲染的方式,可以让学生沉浸在学习的情境中,让他们的心灵与文章产生共鸣,将他们心底潜藏的情感激发出来。阅读与音乐相结合的一个重要优点,在于让学生的听觉与视觉可以相互补充、强化与渗透。在带领学生进行语文阅读学习时,我会针对每篇文章的不同风格,选择一些与文章相吻合的音乐或歌曲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营造出愉悦的课堂氛围,陶冶学生的性情,让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当然,教师不能盲目播放音乐,而是要恰到好处,找准时间。通过视听,为学生营造出与课文基调完全相符的环境和意境,为阅读做出恰当的情境渲染,就能达到学生与课文产生情感共鸣的目的。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而散文则是艺术中的精品。在语文教学中,经常遇到一些优美的散文。例如,在教学散文《日月潭》时,为了让学生能感受到优美的日月潭风光,仅靠教师的授课是不够的,我先让学生自读课文,然后播放一些我国台湾地区的民俗音乐。学生沉浸在悠扬的乐曲中,深受感染,迅速被拉入情境,仿佛置身于日月潭。同样,在带领学生欣赏课外文章——余光中的《乡愁》时,为了让学生感受到作者写这首诗的基调,我用哀伤婉转的二胡曲《江河水》作为教学的背景音乐。学生通过乐曲,用心感受,加上教师的讲解,就不难从内心感受到作者深深的乡愁。因此,在阅读体验过程中使用音乐渲染,是让学生情感得到升华的一种手段,只有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才会使他们对文章的理解、记忆更加深刻。
二、加强学生对课文的朗诵,让学生在诵读中体验文章思想
学生思想单纯,好奇心强,性格还处在塑造阶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可以加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可以让学生感受文学的美妙。更重要的是,通过一遍又一遍的诵读,学生可以逐渐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还能让他们在课堂上保持旺盛的精力,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众所周知,小学生在性格上最大的缺陷是意志脆弱、缺乏刻苦精神,而通过对课文的朗诵,在某种程度上可以锻炼学生的意志力。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大力鼓励学生进行课文朗诵。例如,在教学《福尔摩斯的推断》时,我先是带领学生集体预习,而预习方式就是让学生一起朗读,因为这篇课文的逻辑性比较强,只有具备一定的推断能力才能很好地理解文章。通过朗诵,学生会逐渐陷入到故事情节中,会逐渐理解课文。这时,教师再进行授课,学生学习的难度就会变小。此外,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让学生朗诵的方式进行学习。如《望庐山瀑布》《赠汪伦》《过故人庄》等,这些诗词本身不具备太大难度,学生通过朗诵,不但可以提高他们理解诗词的速度,还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让学生的思想与作者的思想相融合,为进一步深入细致地探讨中心思想,打下了基础。
三、强化学生阅读体验后的练习,激发学生想象力的拓展
众所周知,入选课文的文章,不论是作者的文笔,还是文章的主旨,以及可读性和鉴赏性,都是非常值得学生学习的。在语文教学中,与其说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不如说是锻炼学生听、说、读、写等素质综合发展的过程。阅读与写作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一个真正会教学的教师,从不会将两者割裂开来,而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教师在授课中,强调学生与文本、与作者之间心灵上的碰撞,当学生达到这个层次的时候,教师则应该让学生将感受到的情感用自己的方式表述出来,写作则是最好的表述方式。通过写作来论述,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认识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主旨大意,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激发学生想象力的拓展。例如,在课文《牛郎织女》中,完成教学任务后,学生依然回味无穷,沉浸在故事的情节中。于是,我留些时间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认识和感受,对文章进行开拓性的改写或续写。可以说,在授课中,很多学生其实对文章的一些情节提出了质疑,他们感觉反派人物太愚昧,正派人物太聪明,这不符合事实,等等。据此,我鼓励同学们进行大胆创作,鼓励他们顺着自己的思路展开想象,用手中的笔尽情表达、描述出来,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结束语
语文是一门人文性极强的学科。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是其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重要手段,是语文教育的重中之重。在授课时,采取阅读体验式教学策略,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发挥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更好地完成课堂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黄宁.论新课程环境下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对策[D].湖南师范大学,2013.
[2]汪忠效.巧用多媒体技术优化语文课堂教学[J].甘肃教育,20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