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舒拉
摘 要:基础教育的教育理念和实施措施与人才培养总目标是否一致是人才培养成败的关键。人才培养应从深化考试制度和招生制度改革、深化课改、注重培养学生能力,构建科学的创新人才评价体系等方面入手。
关键词:人才培养;基础教育;现状;思考
中图分类号:C961;G40-0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15)03-0060-01
一、基础教育现状
1. 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需求,政府采取了许多措施,特别注重解决“入园难”问题。同时,学前教育作为启蒙教育,令家长颇为头痛,幼儿“不愿去幼儿园”的现象普遍存在。“启蒙教育”问题在哪儿?学前教育如何吸引幼儿?如何实施幼儿教育与义务教育阶段教育的衔接?这些问题需要教育工作者深入研究。
2. 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是国家依法统一实施、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然而,普通高中教育尚未普及,中考升学面临“普通高中”“职业中学”的分流,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多数家长和学生希望上普通高中而后考大学,而不愿选择职业中学。这样造成社会对学校的评价体系仍然以升学率为标准,学校对新课改也将信将疑不敢放开手脚,传统的应试教育仍然盛行。
3. 高中阶段
进入高中学习视乎为学生走向高等学府的必经之路。高中学校虽然按照政府统一部署,实施新课程改革,开设选修课和实验探究等学习活动,但学生对自我发展认识不到位,高考方式以及录取制度等存在问题,导致学生为应付高考仍然死背硬记教材,大量积累知识。
二、对人才培养的思考
面对人的成长过程,应冷静地、客观地审视每个阶段的教育。固然影响学生成才的因素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但从学前教育到大学教育的教育系统内,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教育理念和教育手段在认识和实践上没有达到真正统一的问题,从而导致教育的阶段性目标与人才培养总目标的偏差,这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 教育理念和方式的一致性
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各有重点和特色,但在教育理念和方式上应该是一致的,即进行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在学生成长成才问题上,学生和家长或多或少有些功利性,但教育工作者应该清楚教育的结果,不应有任何功利思想。在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上,要扎扎实实落实素质教育的理念,尊重人才成长规律,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不同阶段学生的要求进行培养。
2. 知识积累与专业能力的一致性
知识和能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两者之间有一定的联系,但绝不是简单的因果关系。以传统的观念来看,两者似乎有着必然的因果关系。因此,老师和家长在孩子的教育上,包揽了学习之外的一切,造成孩子生活能力较差,缺乏独立、自立意识。试想,一个生活能力很差的人,如何面对未来的工作和自身的发展?
3. 教育内容的衔接和融合性
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必须依靠掌握大量的相关知识、系统而又科学的训练。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量以惊人速度扩大。因此,小学、中学、大学各阶段所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要进行整合和创新,做好知识和技能的衔接和融合,避免重复或冲突。
4. 知识的工具性和学习的实践性
无论中、小学生,还是大学生,掌握的知识并不少,但这些知识的应用性太差。如果没有认真研读过奥数课本的话,许多题很难用小学算术的办法解开。这样的知识令学习的工具性何以体现?难怪学生一提起学习就头疼。
三、人才培养的希望
教与学的诸多问题影响着国家建设者的素质,关系着中华民族的复兴。按照国家人才培养目标和未来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要形成培养创新人才的良好氛围。
1. 深化考试制度和招生制度改革
就创新人才培养而言,考试的内容和方式一定要改革,要改重“知识积累”为重“思维和能力”。用“考试和招生”把教育教学指挥到创新人才培养的轨道上来。职业中学的学生在某些专业知识和技能上要优于普通高中生。因此,高等学校的部分专业招生应向职业中学倾斜,这样有利于职业中学的发展,也有利于在某些专业上创新人才的培养。
2. 深化课改,注重培养学生能力
在课程设计上应注重学生思维培养和能力提高,把学生的兴趣、爱好吸引到教程上来。学校要将传统教育改变为思维和能力的提高,注重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教育学生不“唯书”,不“唯上”,敢于怀疑,勇于怀疑。从无疑到有疑、从有疑到无疑的转化中存在着大量的创造性信息,虽然这些信息不一定都具有创新性,但它毕竟是创造性思维所产生的火花。
3. 全社会要关心创新人才培养
围绕人才培养的目标体系,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和社会都应该把人才培养的思想统一到创新人才的培养上来,重新树立适应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目标的新的培养体系。学校不仅是知识、能力和素质学习和提高的场所,而且也应该成为学生个性培养、展示和发展的舞台。
4. 构建科学的创新人才培养评价体系
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各类学校应在积极推动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上,构建新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克服过去评价体系中存在的“一好遮百丑”现象,引导学生充分张扬和发展个性,真正形成“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局面。
参考文献:
[1]过增元.提倡参与式教学强化创新意识[J].中国高等教育,2003(20).
[2]王洪玉.试析奥苏贝尔的学习理论及其启示[J].教学研究,2005(04).
[3]范兆雄.课程资源系统分析[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