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健
【摘 要】智能建筑弱电系统涉及广泛,知识繁多,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高新技术专业。利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的思路和办法,对课程的目标、课程的内容、课程的教学方法以及课程评价等进行研究,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关键词】智能建筑弱电系统;基于工作过程;综合职业能力
一、引言
建筑智能化弱电系统工程课程是集现代计算机技术、现代通讯技术、现代控制技术和现代建筑技术于一体的综合性专业技术课程。课程包括安全防范系统、有线电话电视系统、广播音响系统、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消防报警控制系统、综合布线系统、计算机网络等内容,理论知识丰富,动手操作能力要求高。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缺乏感性认识,以及电工电子方面的基础不同,需要结合具体项目或实训操作平台讲授,以具体的工作过程融入到教学当中。让学生在学习情境中找到知识点与岗位技能的很好衔接。
二、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改革
1.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专业建设改革的思路
工作过程是指“在企业里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工作过程的意义在于“一个职业之所以能够成为职业,是因为它具有特殊的工作过程,即在工作的方式、内容、方法、组织以及工具的历史发展方面有它自身的独到之处”。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专业建设基本思路是:了解该专业学生就业职业领域;分析就业的职业岗位,分析岗位任务;归纳岗位典型工作任务;确定行动领域;确定学习领域;设计学习情境;细分学习子情境。
2.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课程设计原则
(1)课程内容设置以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岗位工作任务为核心、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为依据。首先对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岗位需求进行分析,楼宇专业适合岗位群包括:智能建筑的技术开发、设计、施工组织、设备安装与调式、招投标;在物业管理企业从事强弱电系统运行与管理工作;在企事业单位从事楼宇管理师和IT工程师;从事楼宇设备的销售和专业化服务工作等。然后再针对职业岗位需求,制定工作任务。再次以工作任务驱动课程,确定教学组织内容。最后进行工学结合的课程开发。
(2)课程内容组织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突破学科知识逻辑体系。本课程以智能弱电系统设计任务和施工任务为主线组织教学内容,技术理论知识服务于工程项目设计任务和施工任务。课程教学内容组织上实现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突破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中心的课程模式,技术理论知识服务并依附于实践过程。教学过程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逐步完成智能弱电系统设计和施工项目,学生在实训中掌握智能弱电系统的基本技能,并把相关技术标准知识融入训练中去。加强实验实训基地的建设及应用,改善实验实训条件,增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3)课程教学方法以任务项目为驱动、实践为导向,实现学习过程中获得工作过程的知识和能力。积极引入项目教学法,将课程项目化、教师师傅化、学生工人化,注重学生职业岗位素质培养。在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实践中,要求以“任务驱动、项目导向”为基本教学原则,这就要求学校不能单一靠自身对学生进行培养,而应走校企联合的模式,实现部分课程由安防行业有施工经验的经理或工程师讲解,充分利用实验实训基地的优势,增加校外实训基地见习时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师傅化,学生要工人化。教师需将要解决的问题或是需完成的任务以项目的形式交给学生,引发学生对于项目的思考和探索,从而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按照实际工作的完整程序,共同制订计划,相互协作,运用所学到的知识技能完成教师交予的项目。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在一种职业氛围下进行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得到职业技能的培养和锻炼,提升团队合作意识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职业岗位素养,使学生毕业后尽快适应企业单位的工作环境氛围。
(4)课程评价以学生完成工作任务项目的能力和成效为主体,突出过程评价,弱化一次性笔试评价。完整的评价体系主要采用过程式评价,评价贯穿整个工作过程,既有对小组的评价,也有对个人的评价。评价方式多种多样,例如:个人评价、组内互评、评审组评价、教师评价、试卷评价等,而且每个学习情境的评价方式和内容都不同,通过各种评价来刺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评价的结果可以全方位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例如:闭路监控系统的安装与调试的评价由个人评价,组内互评,教师评价,基本理论知识测试以及表现优秀学生的加分等多项评价内容共同组成的成绩,彻底地改革了以前一张期末考试试卷定终身的考核方式。
参考文献:
[1]夏喜英,邢玉林.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基本原则和方法[J].哈尔滨:职业技术,2009(7)
[2]张国伟.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的思考[J].教育界,2009(2)
[3]蒙朕光.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问题探讨[J].高教论坛,2011(4)
[4]高曙光.高职院校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建设策略分析[J].中国电子商务,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