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美术课中的写生画教学

2015-04-23 09:18:52赵宁
教育界·上旬 2015年3期
关键词:小学美术

赵宁

【摘 要】通过写生活动,可以培养儿童细心和认真的品质。坚持写生的习惯,从对人性的培养上来说,可培养儿童的毅力、恒心和好奇心。从能力上来说,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得到培养,同时也使儿童的创造能力得到锻炼。同样,儿童写生画教学过程重在训练观察方法,写生的过程是儿童观察、分析、理解、概括的过程,是对绘画对象的体会和研究,手、眼、脑的并用,能使儿童智力得到发展。

【关键词】小学美术    写生画教学    身心潜能    造型能力

艺术创作来源于自然,是人类对自然进行观察、了解和探索过程的再创造。儿童画的创作就是如此,而艺术创作的主要来源,就是写生。

小学阶段的写生画教学,一般是从中、高年级才开始进行的。其目的已经不是为了丰富学生的创作源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造能力,而是为了培养技法。而在小学低年级,甚至从幼儿阶段开始,多以记忆画为主。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是老师带着画,或用临摹的方法,引导学生画出所学的物体,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定的规律,房子怎么画、树怎么画、花怎么画、鸟怎么画……长此以往,学生的独立创造能力就会被束缚,依赖性也变得很强,最终导致学生失去了自己的眼睛,一旦离开了老师,画一个新的东西,自己就不会动笔了。而幼儿时期美术教学的目的,不在于学生学会几种物象概念,而在于通过艺术创作,把儿童整个身心的潜能发挥出来,促进智力的发展,受到艺术美的陶冶。

比如说画花,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去画,那么所画的都是老师所画的复制品。如果让学生用自己的眼光去认识,去观察,那么他们所创造出来的画面将是多彩多姿的。在逻辑思维中,1+1等于2,不存在任何解释的余地。然而,在美术创作中,不存在一个儿童画树、画人或进行一种设计的任何限制。儿童和成人的眼光是不同的,儿童和儿童的眼光也是不一样的。简单地说,有的孩子看到的是森林,而有的孩子看到的则是树。作品中表现出的这种观点上的差异是宝贵的,这些差异丰富了儿童的心智并使我们洞见其他人的思维方式和内心世界。教师表达对这种差异的欣赏会对学生自我形象的树立产生积极的影响。因为在美术教学中,往往要考虑学生表现出的差异,并对这种差异进行高度评价。试想当一个孩子发现他画的树的形状与另一个孩子画的树的形状被老师认为是同样正确时,他会有何感受呢?

小学低年级儿童由于其视觉处在发展阶段,所看到的事物也是不断变化着的,这时他急切地想让别人分享他的发现,并得到别人的承认,所以这一阶段的儿童对美术的兴趣很浓,作业质量也高。而高年级却出现相反的情况,其中的原因在于,低年级儿童画得最多的是记忆画,画平时记住的印象或对外界刺激的感应,对形的要求不高,高年级做画重点逐步转向写生。而惯于画记忆画的学生,却往往缺少观察能力和写生技巧,出现绘画能力断层的现象,于是产生儿童绘画的抑制期。事实上,小学低年级儿童已经具有一定的空间知觉能力和写实能力。尽管开始时他们仍是受老师的影响,习惯地画他们记住的印象,但他们面对实物而受到感应,所表现的画面有了实物的特点。经过不断训练,他们早期具备的空间知觉能力得到发展,就能根据物象特征画速写,写实能力随年龄迅速提高,从而有效地减弱“抑制期”,顺利进入高年级写生画阶段。所以,写生画的创作,应该从幼儿开始。幼儿对美术的兴趣很浓,其作品质量很高。对于生性胆怯的儿童,在写生过程中鼓励他们大胆去表现;对于好动的儿童,写生绘画会使他变得安静些;对于粗心的儿童,写生可以培养他们细心和认真的品质。坚持写生的习惯从对人性的培养上来说,可培养儿童的毅力、恒心和好奇心。从能力上来说,学生的观察能力得到了培养,创造能力得到锻炼。同样,儿童写生画教学过程重在训练观察方法,写生的过程是儿童观察、分析、理解、概括的过程,是对绘画对象的体会和研究,手、眼、脑的并用,使儿童智力得到发展。另外,儿童在美术中比在其他学科领域中能更大程度地调整自己的行为。他们可以根据个人兴趣和能力,以自己的感觉进行创作。教师不必顾忌作业布置得可能太难或太限制,因为每个儿童会以自己的语言和个人的方式完成美术作业。他们能通过观察和感知实践自己提炼概念。因此,美术创作的过程是真正的自主活动。这些特性极大地降低了挫折感对儿童的危害,也将自己的观察和认识概括通过直观感受,摆脱造型概念化的束缚,大胆取舍,这就是一种创造力的表现。在这个创作过程中,那些天生擅长思维、擅长情感、擅长幻想的儿童,应该得到尊重。我们必须注意教学的多样性,向儿童提供达到任何既定目标的选择性途径,同时,也要高度评价儿童美术表现的自发性,欣赏他们作品中蕴含的思想、活力和愉悦。

儿童写生画教学应该是低年级美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全部,在教学中也要注意协调好写生画与其他绘画形式的关系。对低年级写生教学,必须注意儿童的身心特点,绝对不能以成人的要求来规范。对他们只能要求尽其所能地通过观察,凭借感觉和自身独特的视觉角度,抓住事物特征、大体比例和固有色彩,允许他们用自己的感觉方式和能力自由地去表达。此外,在题材选择上,要注意适合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才能吸引他们。在许多情况中,视觉形象更容易使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为语言的交流提供基础。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要给予儿童以视觉形象信息,也应接受来自学生方面的信息。只有当学生开始明白自己的表达得到重视时,他们才会以更大的兴趣去努力学习。人的良好素质特别是创造能力,从儿童时期就得到良好培养,其意义是深远的。

猜你喜欢
小学美术
刍议小学美术教学策略
试论小学美术中的美育教学
美术教学中育人本位功能的彰显策略
小学美术快乐教学之我见
美术教学综合性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开发动画资源 优化美术教学
关于提升美术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农村小学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办法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2:2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