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语文课堂的困惑

2015-04-18 06:17福建省同安第一中学刘映春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5年1期
关键词:翻转熏陶语感

◎福建省同安第一中学 刘映春

“翻转课堂”从美国开始流行,目前国内对其认知主要是“传统课堂和课外学习的位置的颠倒:学生在课外完成以前在课内的学习,而课堂时间主要用于答疑解惑和知识点的巩固。其中课外学习主要借助微视频在计算机上完成”。①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翻转课堂”重新建构了学习流程,突出学习者的个体行为,强调了知识的生成;特别是课堂讨论时间的保障,为学生进行更具深度和广度的思维创设了条件,真正实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正是因为其对传统学习方法和授课模式的挑战,近年来,“翻转课堂”日益成为教育界热议的话题,借助一些中小学相关的实践也取得了一些瞩目的教学成果。但作为前沿性质的课堂模式,“翻转课堂”尽管形式上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模式,呈现给我们全新的课堂结构和教学手段,但在具体实践中,也为我们留下一些困惑和思考。

一、“翻转课堂”剥夺了语感培养的空间

就语文学科来说,语感比思维更重要。古人提出“虚心涵泳”“熟读成诵”,荀子《劝学篇》也把学习过程概括为“始乎诵读,终乎读书”;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诵读教学的重要性。无论是传统语文教育还是新课程标准都认为培养语感是母语习得的基本途径,语文教学正是通过“诵读”等言语实践帮助学习者获得言语表达的经验、技巧、能力,进而达成语感的培养。这是很有道理的,大声诵读,才能集中注意力,融入情境;高声诵读,才能畅其文气;密吟恬咏,才能探寻深远之韵。

在传统的课堂上,“熟读成诵,咀嚼涵咏”一贯是教师坚持的课堂形式之一,尤其在诗歌教学、散文教学中。例如杨仕威老师《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蜀道难〉教学设计》②一文就充分体现了“诵读”传统教学思想的精髓。杨老师将四个环节的教学内容依次设计为:初读诗歌“识”仙人;再读诗歌“品”仙味;深读诗歌“悟”仙道;回读诗歌“明”仙理。加上作业“背诵诗歌”,他的这节古典诗歌鉴赏课,充分体现了“熟读成诵,咀嚼涵咏”的精髓,以“读”为媒介在学生体验、文本风格、诗人气质之间建立起桥梁,氤氲出浓浓的语文味。

但在“翻转课堂”上,因为时间主要用于合作探究、答疑讨论和练习巩固等教学环节,所以无论是高声诵读还是深入赏读,传统课堂上的朗朗书声几乎消失无影无踪。“翻转”后的语文课堂虽然强调了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但也明显削弱了语文的“书卷味”。当然,语文学科同样要培养思维能力,但思维的论证和推理毕竟是所有学科教育的共同结果,语文课不能是一般或专门的思维训练课,必须要重视语感的培养。语感培养课堂空间的“窄化”是“翻转课堂”留给语文教学的困惑之一。

二、“翻转课堂”削弱了熏陶感染的价值

这里的“熏陶感染”,不是指言语的感染或语感的培养。“熏陶感染”泛指环境对人潜移默化的影响,就语文学科而言,特指发挥文学作品中的审美功能。文学作品中的审美因子不是学生自发去接触研究就可以获得的,需要教师的唤醒和激发。

“文以载道”的传统使“熏陶感染”成为语文教育的传统,语文新课标也强调:“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在传统语文课堂中,学生获得的不仅是知识的丰盈,更是一种精神的涵养,人格的熏陶。它通过教师的引领、启发、鼓励,通过师生对文本教化功能的发挥,让学生体悟情感,洞察人性,丰富心灵,涵养人格,“翻转”的语文课堂,继承了“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的质疑、讨论的主动学习,并真正实现了可能;但教师更多被赋予组织者或答疑者的角色,其“春风风人,夏雨雨人”熏陶感染被弱化,这势必影响学科的审美和人文的教化作用。所以,翻转课堂如何将质疑精神、发问能力同语文教育的熏陶感染功能相结合,实现与传统课堂“文以载道”的内核相结合,决定了翻转课堂能走多远。

三、“翻转课堂”教学内容的“界“在何处

“翻转课堂”的开放模式给教师提供了更宽泛、更富个性的创造空间,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也使课堂更加活跃,更具有智慧。但教学内容的宽泛和随机问题也值得深思。

从课程理论看,教师是课程的执行者,课程的内容是有规定的,基本的课程内容并不因教师而有所改变。课程的规定性在某种意义上保证了课堂的有效性,相反随机和宽泛则可能导致低效。所以,如何在开放的课堂上兼顾学科内容的规定性,或者说“翻转课堂”语文学科教学内容的“界“在何处,仍是不少实践者心中的困惑。

从学科来说,语文课的“界”就是“语文味”,这是任何语文课堂模式“有效”“高效”的黄金定律,“翻转课堂”也不例外。对“翻转课堂”而言,课堂学习内容的界定将决定我们对这节语文课的评价和认同。例如《烛之武退秦师》③在“翻转课堂”上的尝试。

(摘录)

步骤一:课前教师录制10分钟视频。主要内容:讲解重要字词句,分析烛之武退秦师的语言艺术。

步骤二:问题引领下的课堂互动学习。学习过程如下:第一关,字词检测;第二关,分析烛之武的语言艺术;第三关,模拟烛之武的语言,综合地理、历史知识,写一段演说辞,并选择一个国家进行演说。(附问题:2013年10月,东盟领导人会议,日本联合菲律宾再次抛出南海问题。假如你们作为访问人员,你们要选择其中的国家进行南海外交,那么你希望自己成为像烛之武那样成功击破秦晋联盟的外交官吗?)

从课堂模式来说,这样的设计完全符合“翻转课堂”的定义,这位教师真正做到将课堂教给学生,体现了重视言语的习得,鼓励大胆思考大声发言,提倡将知识的学习同生活联系起来等等优秀的语文教育理念。

但面对这样的设计,笔者不禁思考:这还是一节真正意义上的语文课吗?是否符合我们对语文课的期待呢?语文的审美,语文的语感,语文的素养还应该有什么呢?语文课不应该是政治课、历史课或思品课。《烛之武退秦师》的授课目标不应仅仅是让学生学会“说话”,作为史传文学,讲述故事所需要的叙事手法,例如人物出场的氛围安排,故事情节设置的张弛有度,人物关系的错综有序等等,乃至史传文学“见微知著”春秋笔法都应是细细品读的内容,都应是语文课的职责所在。所以,“翻转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设计不能随意、宽泛,应该符合学科性。这就更加考验教师的智慧,要求教师在文本的“细读”“深读”“智读”上更加全面、深入、扎实。一句话,千万不要“耕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

四、“翻转课堂”视频制作对学科钻研的影响

传统课堂上,教师更多的是将主要内容和问题以投影或幻灯片的方式加以课堂的辅助,这些简单可行的多媒体技术不会占用教师太多的时间,从而保证了对文本的研究质量。但“翻转课堂”则恰恰相反。简单的说,课前15分钟左右的视频制作则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如果要保证视频的质量,考虑到的制作技术、拍摄环境就更复杂了。虽然现在的年轻人接受新技术的能力和意识大大提升了,但总体来说信息技术本身就不是文科教师所擅长的。既然时间和精力得不到保证,那教师对文本的“细读”“深读”“智读”又从何谈起呢?

除此,传统课堂得益于教师对课堂艺术的孜孜不倦的追求,例如围绕“美、巧、活、实”四字箴言,名师们创造出各自的课堂艺术,像钱梦龙老师的“导读法”、魏书生老师“六步教学法”等等,这些教学艺术使课堂行云流水,摇曳多姿,增加语文审美熏陶作用。但随着视频制作负担的加重,教师对文本的创生热情,对课堂艺术的追求热情势必会被压制。

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对教育下了一个精辟的定义:人不接受教育就不可能成为真正的人。“翻转课堂”作为“先学后教”的创新模式,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但语言培养的缺乏,文本研究的不足,课堂艺术展示空间的“逼仄”等等,也成为了“翻转课堂”深入和推广的瓶颈;尤其教师的热情被冲淡,更是我们不希望看到的。所以,“翻转课堂”“翻转”的“技术底线”在哪里,是否还有更简便的课前自学课后复习方式,它与传统方法如何相融等等,都是未来探讨和实践的方向。

简而言之,适合与否,不能一概而论,更不能一棒子打死或一哄而上。在最大发挥“翻转课堂”优势的基础上,我们要更慎重理性地看待其弊端与不足,并积极寻找解决方法。

①郭际:《翻转课堂:中美教育环境差异下的困扰》,《中小学信息技术》,2014年1期。

②杨仕威:《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蜀道难〉教学设计》,《中学语文教学》,2012年11期。

③《中国教育报》2014-4“月度话题——翻转课堂”连载。

④熊炯:《“翻转”语文课堂之教师手记》,《中小学信息技术》,2012年3期。

⑤王松泉:《古代语文教育方法及其当代启示》,《语文建设》,2014年5期。

猜你喜欢
翻转熏陶语感
用艺术熏陶家风
艺术熏陶
阅读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
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感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如此熏陶
“没有围墙”的幼儿教育
古筝走进课堂 接受民族音乐熏陶
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感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