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第六中学 吕叶
倒金字塔结构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索
◎福建省厦门第六中学 吕叶
要提高课堂效率,就必须充分发挥学生课堂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合作性,而当前能体现这三性的就是各地正在实践的“小组合作学习”。各地的“小组合作学习”虽取得了不少成果,但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和不足。这主要是因为忽略了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学习心理反应的现有水平和潜在水平所形成的最近发展区的“倒金字塔式”合作关系,这种“倒金字塔式”关系直接影响着小组合作的效果。
课堂效率;小组合作;最近发展区;倒金字塔结构
近年来,各地都在探索如何实现高效课堂,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教师从繁琐的课堂教学中解放出来,而小组合作学习也被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方式。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通过近五年的探索实践,探索出一个有自己特色的倒金字塔结构小组合作学习形式。
我的小组规模一般是4至6人,原则上,成员里既要有学习和组织能力强的学生,也要有学习成绩薄弱的学生。大多情况下,可以让学习能力、组织能力强的学生担任小组长,以便小组合作能在他的主导下顺利进行。但有时为了锻炼小组中的其他学生,教师也会适时调整,让学习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担任小组长,这样就能够比较全面地锻炼小组中的每个成员,使他们能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小组合作过程中。
通过每位学生的参与,把教和学统一起来,这正是陶行知在《教学合一》中所说的:“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教学生学”就是把教与学联络起来:对于一个问题,教师不要总把现成的解决方法告诉学生,而要有意识地分层次设计问题和知识点,使小组内的合作交流能够点面结合、由浅入深、由表象到实质,层层推进;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尤其是处于知识体系最底层的学生,在小组的合作交流、共同探索、归纳总结中获得知识,并能举一反三;同时又能在这过程中感受到合作的快乐和收获知识的幸福。在此基础上,学生才会主动探求知识的本源,这就是孟子所说的“自得”,也就是现在教育家提倡的“自动”。这要求教师课前要准备好导学案,小组成员各自研究独立思考,并形成带有自己特色的初步认知。上课时,在小组长的组织下,每个组员依次发表自己的想法;在讨论中,各成员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参考其他组员的认知结果,从而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认知;然后大家再一起讨论,互相完善、丰富对知识的认知,最终达成共识。这保证了小组中的各个成员都拥有独立思考的机会和时间,每一个组员不仅能从自己的认知角度思考问题,还能从其他组员的认知角度和答案中得到启发,在比对中找出自己思维过程中的得失,由此还可能对问题产生新的认识,达到意想不到的学习效果,真正体现小组合作讨论的价值。在这种情况下,课堂的问题设置应该是由浅及深的“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在实际应用中,就是一个倒金字塔式的结构。其精髓在于,四人小组在知识体系中是分层的,教师的四个问题也是分层的,每个组员根据自己的“实力”自主选择的结果还是分层的——学生往往只会选取最接近他自己实力的问题。因此实力最差的学生大多情况下会选择知识最简单、涉及面最浅、最窄的部分,也即整个小组引入讨论和合作的起点——他是整个小组开展一切活动的顶点——而且是从倒金字塔形的最底的那个尖尖开始的,在此基础之上,由于合作,人数增加、涉及面扩大,形成了金字塔的第二第三层,这样在合作探究中,每个学生都有话说,又都从别的同学的发言里收获新的知识,通过教师的引领,真正实现“探究”在纵横两方面的拓展,呈现出倒金字塔式的发展模式。
上面是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的直观明确的“自主——合作——探究”倒金字塔式,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还应注意到非小组形式的倒金字塔式分层合作问题。例如:在课堂中A(好生)、B(一般生)、C(学习吃力生)层的学生合作与探究,如何将班级最顶尖处——C层群学生的问题、思路、答案或错误变为上一层群——B层群学生进一步思考的“催化剂”,使其脱胎换骨,在班级最活跃的表层——A层群学生的组织整合之形成更好的结果。从整个教学知识的过程来看,C层群提出的知识只是一个小核心点,但在教师的关注和有机引导下,又通过B、C层群的学生的合作、探究,从高度(注意不是深度上)和广度上对这个核心点进行加工、完善、发掘,达到教学目的。这种课堂上的倒金字塔式分层合作,可以让B、C层群学生意识到,自己离成功只有几步甚至是一步之遥。有了学习的积极性,A层群学生能从其中看到B、C层群学生的潜在能力,也愿意和B、C层群的学生合作了。整个课堂虽然有形式上的A、B、C分层,但实质上A、B、C层互动合作,实现各层群学生在参与中的互动合作,学生在探讨中不断收获知识,达到学习的良性循环合作。
这种倒金字塔型结构小组的合作学习并不新鲜,它是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提出“因材施教”理念的现实版。它有力地挑战了以往教师“一言堂”的专制,它能给予学生更多的合作机会,从而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责任感,发展学生的交往与审美的能力;它更有助于因材施教,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对差异众多学生的不足。早在1917年秋,陶行知先生就强调以学生为主导,倡导“教学生学”“教学合一”,随后又以“做”为中心,“做”既是“教”又是“学”,“教师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而课程改革的指导性文件2011年版课标在教材编写建议第一条就是“全面有序地安排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并注意体现基础性和阶段性”。这些都在强调要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
那如何在教学中让学生参与进来呢?
各地的小组合作学习有许多做得不错的地方。有的强调教育实践中进行精心细致的构建,有的在理论上做了精彩的总结交流,如强调“树立了中等生和后进生的信心”,形成“让每一个学生进步”的教学氛围。小组成员按照“异质同组、同组异质”的原则进行分组,每个小组4人。依据学习基础,每组有一名优等生,两名中等生,一名学困生。
但在具体推广实践中,仍然存在着一些弊端: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往往在小组中形成了学习垄断,那些学习成绩相对薄弱的学生的讨论只是流于形式,甚至被剥夺了独立思考的机会。这并不是真正的合作和学习,贻害无穷,小组学习也无法实现真正的合作。
因此,教师一定要注意分层的目标性,也就是小组活动时统一性与分层相结合、教师主观目标与师生共同制定目标相结合。既能保证最大多数利益的基本目标,又有适应不同同学需要的发展目标和超纲目标,更有因人而异的为一部分学生降低的目标,从而使各层群的学生都能劳有所得、劳有所获最终实现分层达标的终极目的。正如孔子云:“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意思就是说:教人者,应该视学者资质的高下,分别深浅来教导,那么所教的东西学者就容易接受。同时我们语文教师不仅要注意到自己的学生现有的水平必然造成的学生个体差异,我们还要注意到不同个体之间还有一个潜在水平,他们往往有着与周边不同个体或多或少的重叠区域,这个重叠区域就是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所提到的“最近发展区”(每个学生都存在两种发展水平,一是现有水平,二是潜在水平。它们之间的区域被称为“最近发展区”)。而这种重叠区域的存在,使外在差异的个体(同学)之间存在可以交流合作的可能性。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原则上就是课堂的设计者——教师,有意识加大了这种交流的重叠区域,在同一合作小组中,交流重叠区域越大,学生之间的共同语言越多,思想交流越活跃,合作层次就越高,并不断创造出更高水平的最近发展区,实现在小组合作中促进不同层次学生的共同发展。倒金字塔结构的合作学习小组就是立足于学生之间必然存在的交流重叠区(“最近发展区”)展开合作和互动的,就如我在上文中提到的ABC层学生的合作学习结构。
这种倒金字搭结构合作学习,往往能起到很好效果。例如我在上《中国石拱桥》一文时,为了落实说明文的基本知识,完成教学大纲的要求,尤其是在落实说明文的说明对象的特点、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说明文语言特点几个知识点时,我设定了如下的小组合作学习过程:
第一步,发导学案,小组长组织预习(利用课余时间)。
第二步,将说明文的文体知识材料发给每位学生,要求各小组讨论交流后基本明确本文相关知识点。
第三步,每个小组根据小组交流的结果,合作完成有关赵州桥的模型设计,并做好课堂上向全班讲述设计的课本文字依据。
第四步,课堂展示。
第五步,教师小结。
这样的五步能充分体现倒金字塔结构的合作学习的优势:
第一步让各小组利用导学案学习,它能兼顾最大多数学生的基本目标,排除了个体差异,为学生之间产生与周边不同个体的重叠区域创造了条件,最近发展区的出现就有了可能。
第二步的实施适应了不同学生发展需要,自然而然的因个体差异在学生中就出现了A、B、C这样的分层,但由于第一步的准备,使他们并没有决然割裂,而是被在各自重叠的最近发展区有机的黏连在一起,为小组合作创造了交流条件。
第三步的进行是倒金字塔结构最为明显的一步。能力最差的那个学生处于整个学习交流的最低层塔尖,他负责最基础最浅显与教学目标结合面最少的普通知识资料的收集,他做的工作是整个小组向第二、第三层次深度、广度发展的基础。B层次的学生在他的资料基础上分析、设计,从课本中找依据;而A层次的学生在B层次学生的分析设计的基础上,进行系统,找出本组特色的设计方案,表述方式并反馈给A、B层的组员;A、B层的组员又能根据自身能力和体会对A层学生的方案、表述进行丰富和完善,使小组中的交流重叠区域越来越大,学生之间的共同语言越来越多,思想交流更加活跃,合作层次不断提高,实现在小组合作中促进不同层次学生的共同发展,达到教师的教学目的。
由于以上三步的充分落实,到了第四步课堂展示时,每个组的精美作品、细致独到具有创意的知识点落实,精彩的课堂反馈使得高潮迭起。
由于以上四步产生了很好的课堂学习效果,所以第五步教师的点评就很轻松——言简意赅,点到就行。
每个小组在学习中始终是以倒金字塔形结构出现,基础最薄弱的学生是课堂、小组、知识体系的起点,由此生发开来,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差异性。由不同层次的学生从各自能力所及的范围展开学习,不断补充、丰富、拓展,从组内到组外的讨论、交流、补充、点评与质疑,处处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只不过是的引导者而已,有效地促进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真正构成知识来源的是学生自己。
(责任编辑:林文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