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兴川 ,陈 欣 ,石雷山
(1. 丽水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浙江 丽水323000;2. 湖南怀化学院,湖南 怀化418000)
什么是宗教经验?它是有关上帝存在的一个最传统的和最令人信服的论据 (Michael Argyle,2000)。[1]也就是奥托(Otto,1917)认为的是对神圣者(the Holy)的非理性的感情经验。国内学者认为,是对神圣物或力量的感知和体验。[2-3]其他学者也提出自己类似的看法[4]。本研究认为宗教经验是对生活经历的事件具有超自然观点的解释。有信徒的典型宗教经验,也有非信徒的宗教经验。生活中经常有这样的人:不笃信宗教,却碍于传统文化也参加宗教活动;内心信教,却担心周围人评价的目光。后一种情况,尤其在无神论的主流价值下表现得尤为明显。无论如何,这些人都是有宗教经验的。
从心理学角度探究宗教经验(Religion Experience)始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尤其威廉·詹姆士(William James ,1902)的《宗教经验之种种》则是对宗教经验明确研究的开始。仅一个世纪以来,西方关于宗教经验的研究,对宗教心理的学科的建立和研究都产生了深远而广泛的影响。
国外对宗教经验的研究比较纵深,涉及宗教经验的内容范围、种类以及发生的条件和结果(Hay and Heald,1987;Greeley,1975)。然而,同国内的宗教学、宗教心理学一样,关于宗教经验的研究比较薄弱:一是对宗教经验的界定还不一致[5];二是对宗教经验缺乏理论和实证的研究。这极大影响中国特色宗教心理学的建设。
在社会转型时期,尤其价值多元化的当今,青少年出现的信教人数明显增加,本研究认为这与宗教经验有一定的关系。正如麦克·阿盖尔认为“宗教经验是宗教的核心要素之一,没有它就没有宗教”[1]。本研究认为宗教经验是对各种生活经历的一种超自然观点的解释。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关注他们的思想变化一直是政府和教育部门的重要任务,从宗教经验来了解大学生潜在的宗教信仰变化,既能克服社会赞许性的影响,又能预测和监控大学生的信仰发展。还能寻找与大学生宗教经验有关的问题和矛盾,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支持。然而,国内对大学生宗教经验的研究还十分缺乏,所以,对大学生宗教经验现状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用自编的大学生宗教经验问卷对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了解大学生宗教经验的现状。
研究对象来自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医科大学、福州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福建中医大学的在校大学生。发放问卷800 份,剔除无效问卷,获得596 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74.5%。被试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被试总体情况一览表(n=596)
研究工具采用自编的《大学生宗教经验问卷》(国家社科基金:青少年宗教经验与宗教行为关系研究),该问卷由28 个项目构成,共有五个因子。问卷编制参照有关文献[1],以及对大学生的访谈。其中,F1 神灵存在,F2 整体感,F3 不可言说性,F4 似曾相识,F5 同步性。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 a)为0.951,五个因子的信度在0.713 ~0.948 之间。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χ2/df
(2.253),RMSEA (0.064),GFI (0.844),NFI(0.857),TLI(0.905),CFI(0.915),问卷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
采用统一的指导语,以班级为单位集体施测,时间约为20 分钟。问卷回收后,剔除无效问卷,采用spss11.7 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1. 大学生宗教经验的总体特点分析。大学生宗教经验的五个因素(神灵存在、整体感、不可言说性、似曾相识、同步性)之间在总体上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结果见表2。五类宗教经验的均值高低排序为:似曾相识>不可言说性>同步性>整体性>神灵存在,这说明大学生体验最多的是似曾相识,最少的是神灵存在。
表2 大学生宗教经验因素比较
为进一步了解大学生宗教经验各因子的结果,对五个因素进行多重比较,结果见表3。除神灵存在与整体感的差异不显著外,其他两两比较的差异都非常显著。这说明大学生宗教经验最多的是似曾相识、不可言说性、同步性,比较少的是神灵存在、整体感。具体表现为:似曾相识>不可言说性>同步性>神灵存在、整体感。这个结果表明,大学生的心理体验多于典型的宗教经验。
表3 大学生宗教经验各因素多重比较
2. 大学生宗教经验的性别差异分析。以被试的性别为自变量,以大学生宗教经验的总分和各因子的得分为因变量,进行独立样本T 检验分析,结果如表4。
表4 大学生宗教经验的性别差异比较
表4 显示,男女大学生的宗教经验在似曾相识和同步性这两个因子上有显著差异,表现为男生在这两个因子上的均值都低于女生。说明女生比男生在似曾相识和同步性这两类宗教经验上的体验要多。
3. 大学宗教经验在不同专业上的差异分析。不同专业大学生宗教经验存在总体差异(F =5.953,P <.001)。进行Scheffe 事后比较,结果见表5。
表5 大学生宗教经验的专业差异(N=596)
事后比较检验发现:医科大学生在神灵存在、不可言说性、似曾相识、同步性和总分上显著高于工科大学生。理科大学生在似曾相识上显著高于工科大学。农科学生在似曾相识和同步性上显著高于工科大学生。在整体感上,五个专业没有显著差异。
4. 大学生宗教经验在宗教信仰方面的差异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大学生宗教经验在是否具有宗教信仰上存在显著的差异,结果见表6。
表6 大学生宗教经验在宗教信仰上的差异比较
从上表可以看出:有无宗教信仰在宗教经验的总分上差异极其显著。其中在整体感、不可言说性、似曾相识和同步性上差异显著,在神灵存在上差异极其显著。这说明有宗教信仰的比没有宗教信仰的更有各种宗教经验。
5. 大学生宗教经验在不同生活消费上的差异。采用单因素变异方差分析比较不同生活消费水平上大学生宗教经验的差异,表明每月不同生活支出宗教经验总分上存在差异(F = 4.661 p <.05)。主要表现在似曾相识(F = 6.883 p <.001)和同步性(F = 3.025 p <.05)上差异显著,结果见表7。
Scheffe 事后比较检验结果,具体表现为:(1)在大学生宗教经验总分上,月生活支出400 元以下的大学生得分显著低于400—800 元和800 元以上的大学生;(2)在似曾相识因子上,月生活支出400 元以下的大学生得分显著低于月生活支出400—800 元和800 元以上的大学生; (3)在同步性因子上,每月生活支出400 元以下的大学生得分显著低于每月生活支出800 元以上的大学生。这说明月支出越高越容易产生似曾相识、同步性的宗教体验。
表7 大学生宗教经验在每月生活支出上的差异比较
1. 大学生似曾相识、不可言说性是主流,整体感、神灵存在处于次要地位。
调查表明,大学生宗教经验五个因素中,除了似曾相识高于中间值外,其他因子均低于中间值。各因子平均值由高到低的顺序为:似曾相识>不可言说性>同步性>整体感>神灵存在。差异比较说明:大学生似曾相识、不可言说性是主流,整体感、神灵存在处于次要地位。似曾相似、不可言说性是一种审美的心理体验,李慧君认为宗教经验与审美体验具有很多共同性[6]。宗教体验与审美体验一样,是完全不同于日常经验的,同样必须在日常经验、日常意识中断之后才能产生[6]。这种中断实质上就是“宗教的前提”,也就是“意志与能力之间,愿望与获得之间,目的与结果之间,思想与存在之间的对立与矛盾[7]”。中断使这些体验与人们日常的生活经验不一致,才引起大学生产生惊讶、神奇的体验和美感。因此,对宗教信仰者来说,只有摆脱了日常生活、意识,进入宗教的祈祷、敬畏和热爱之中,才能产生或获得超凡的神灵存在的神秘体验。显然,大学生的宗教体验更多地是审美体验,对此结论应进一步进行验证和探究。
本研究结果表现出:大学生对似曾相识的体验较多,对神灵存在的体验较少。似曾相似、不可言说性以及同步性都表示心理体验,这说明相对于严格的典型宗教经验,大学生的宗教体验更多的是心理的审美体验,纯粹的神灵存在不多。这可能是大学生从小受科学主义、无神论的教育,因此,相对于西方的大学生,大学生典型的宗教经验较少。这个结论有可能与大学生接受文化的教育,自我意识能力的增强,从而提高审美心理体验的感受性所致有关。但是,对于不明其中缘由的大学生,如果再深究这种体验的实质,他们极有可能归因为潜在的超自然力,这点值得教育部门重视大学生对审美体验归因的教育。
值得一提的是,这究竟是否中国文化下的大学生宗教经验的特点,还需要进一步的跨文化研究。
2. 大学生宗教经验总分在性别上不存在差异,但女生比男生更有似曾相识和同步性。
在性别差异上,男女大学生的宗教经验在总分上的差别不显著。说明大学生潜意识中都存在遭遇困难时,对无限力量的追寻和体验。这是信仰、乃至宗教存在的前提,正如马克思指出“即使最荒谬的迷信,其根基也是反映了人类本质的永恒本性。它是对人类生命背景,生活条件及存在意义的意识和追寻,是对人类客观生存缺陷的主观克服和弥补[8]”。
但在似曾相识和同步性这两个因子上有显著差异,且男生在这两个因子上的得分均低于女生。说明女生在似曾相识和同步性这两类宗教经验上的体验要多于男生。这可能是由于女生心思细密,对经历事情细节的记忆优于男生,对于解释不清的事件更容易归结于神秘的体验所致。宋兴川对超自然信仰的调查中发现,女大学生比男大学生更加容易产生超自然信仰[9]。这是否与女性在似曾相识和同步性两个宗教经验上有关,尚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3. 不同专业大学生在神灵存在、整体感、似曾相识和同步性上差异显著。
具体表现为:医科大学生在神灵存在、不可言说性、似曾相识、同步性上显著高于工科大学生。这个结论与宋兴川研究比较一致[10]:医科比工科大学生更加具有神灵崇拜。因为容易具有神灵崇拜,所以医科大学生更容易对人生的变化产生宗教经验。究其原因可能是医科比其他专业的大学生,有更多机会关注到生命的诞生和死亡,从而认识到生命的无常、神圣,以及在生命面前更深刻地体验到人的有限性,这可能是他们的这些宗教经验多于工科及其他专业大学生的原因。至于理科大学生在似曾相识和同步性上显著高于工科大学生。这可能是由于理科学生善于理性思维,对遭遇的任何巧合的现象尽可能寻找原因,做出合乎逻辑的解释,而工科学生倾向于应用,更容易放弃任何头脑中不实际的想法所致。农科学生在似曾相识和同步性上显著高于工科大学生,这可能与农科专业涉及生命,生命的神奇使他们内心敬畏,更容易具有神秘的心理体验。在整体感上,五个专业没有显著差异。这说明受现代科学生态观的教育,天人合一,人的生命是自然的一部分等观念对大学生思想影响所致。
4. 有宗教信仰的大学生宗教经验多于无宗教信仰的大学生。
有宗教信仰的大学生宗教经验均值均高于无宗教信仰的大学生,且差异显著。这一结果说明有宗教信仰大学生受宗教价值观的影响,笃信万物有灵,他们的宗教活动已经激活了他们的宗教体验的感受性或观念,所以这可能就是他们的宗教经验多于无宗教信仰的大学生的缘故。有宗教信仰的大学生经常会用超自然的观念解释生活中的事件,彼此在一起交流、探讨宗教体验,这种见证的活动也强化他们的认同,从而更容易比无宗教信仰的大学生有更多宗教经验。
换句话说,有宗教信仰的大学生,倾向于对自己的经验根据自己的宗教信念做出宗教性的解释,而没有宗教信仰的大学生则没有这种倾向。正如世瑾[2]和吕大吉[3]所强调的信教者最容易产生宗教经验。这可能是宗教信仰者经常参与宗教实践活动,从而产生对某些体验或问题具有神圣性的感悟的倾向性所致。
5. 消费低的大学生在似曾相识和同步性上不及消费高的大学生多。
在大学生宗教经验总分上,每月生活支出低的大学生得分显著低于每月生活支出中等和高的大学生。其中,在似曾相识、同步性上,每月生活低支出的大学生得分显著低于高的大学生。这一结果说明,生活比较富足的大学生比生活拮据的大学生有更多的宗教经验。仓廪实而知礼节,生活富足后人们更加注重自己的精神家园,所以生活富足的大学生宗教经验比低消费的大学生多。
宗教经验是产生宗教信仰的核心,宗教经验又和日常生活的审美体验密切联系,大学生思想活跃,勇于求知,富于创新,关注自我,注重内心体验并积极追求精神世界的满足。在多元文化的今天,他们深受各种宗教文化的影响,了解他们的宗教经验并有意识地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思想,有助于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与成长。根据本研究结果,对大学生教育提出如下措施:
关注大学生的精神世界,积极进行宗教知识的教育。大学生的内心世界丰富而复杂,许多解释不了的体验都会让他们困惑、惊奇,好奇、求真的个性又往往让他们求助于宗教,这极易让他们误入迷信或邪教。大学生虽不存在典型的宗教体验但是温和的宗教体验依然存在。为此,要对大学生主动进行宗教知识的教育,正确理解和认识宗教经验及其产生机制,廓清内心困惑,巩固其人生正确信仰的基础。
鼓励女生多关注社会生活,提高独自活动的能力。女生在受保护的环境中长大,遇到人生的问题,倾向于寻求外界的帮助。当无法获得外界的支持和帮助时,往往祈求超自然的力量。她们从小比男生获得父母的呵护更多,独自承担的自我决定的活动少,遇到失败或困难多自责,比较重视自己的内心体验,这些极易产生宗教经验。为此,鼓励女生多参加社会活动,提高自我效能感,增强主体的意识和力量,从而淡化其无力感。
注重医科大学生生命观的教育。本研究指出,不同专业大学生在神灵存在、整体感、似曾相识和同步性上差异显著,尤其医科大学生在神灵存在、不可言说性、似曾相识、同步性上显著高于工科大学生。这说明医科大学生宗教经验更浓厚,这与生命的神奇、脆弱,人的生死难以控制有关。医科学生与人的疾病、生死打交道,对于难于治疗的疾病以及不期而遇的死亡,他们深深为自己的无能而挫败,容易滋生各种宗教体验。为此,适当为医科大学生进行减压训练,降低其完美感和罪责感。
关心贫困学生的生活,减轻其心理压力。比较温和的宗教体验表明其内心的平静,也表明其关注其内心。似曾相识、同步性是一种极普遍的审美体验,由于贫困生生活压力大,内心多紧张不安,无暇顾及内心的体验。为此,通过社会支持或心理援助帮助贫困生走出心理的困惑,获得内心的平静,促使其心理正常的发展。
总之,宗教经验大学生处于偏下的水平,对于典型的宗教经验应该引起我们教育部门的关注,及时对这些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疏导和教育,维护其身心的健康。对于比较温和的宗教经验,我们应该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促使其获得积极的审美体验,避免其向典型的宗教经验转化。
在本研究范围内发现大学生宗教经验具有如下特点:
大学生似曾相识、不可言说性是主流,整体感、神灵存在处于次要地位。
大学生宗教经验总分在性别上不存在差异,但女生比男生更有似曾相识和同步性。
不同专业大学生在神灵存在、整体感、似曾相识和同步性上差异显著。
有宗教信仰的大学生宗教经验多于无宗教信仰的大学生。
消费低的大学生在似曾相识和同步性上不及消费高的大学生多。
[1]麦克·阿盖尔. 宗教心理学导论[M]. 陈彪,译.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52 -54.
[2]世瑾. 宗教心理学[M]. 北京:知识出版社,1989:48 -67.
[3]吕大吉. 宗教学通论[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255 -265.
[4]彭肜. 论宗教经验的概念、核心和特征[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 (4):118 -121.
[5]韩慧娟,刘昌. 宗教体验及其神经基础的研究[J].宗教学研究,2008 (2):202 -206.
[6]李慧君. 审美体验与宗教体验之比较[J]. 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 (8):23 -25.
[7]费尔巴哈. 费尔巴哈哲学选集:下卷[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462 -462.
[8]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651.
[9]宋兴川. 汉藏大学生精神信仰特点及其相关因素的跨文化研究[D]. 南开大学博士后出站报告,2006:36.
[10] 宋兴川. 不同年级和专业大学生精神信仰的研究[J]. 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 (1):94 -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