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证从表论治探讨

2015-04-15 23:35涂厚姝,洪静,章文春
江西中医药 2015年3期
关键词:郁证

郁证从表论治探讨

★涂厚姝*洪静章文春**

(江西中医药大学南昌 33000)

摘要:广义的郁病主要是《内经》所发五运六气皆可致郁,狭义的郁证指七情所致的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所导致的一类病证,以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胁肋胀痛,或易怒喜哭、或咽中如有异物梗塞等症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症。历代医家对郁证病理阐述及论治较为详尽,但从表论治郁证较为少见。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同时探讨了郁证从表论治的意义。

关键词:郁证;从表论治;气郁湿困

如今,郁证在临床上广泛可见,是临床常见疾病。广义的郁病主要是《内经》所发五运六气皆可致郁,狭义的郁证指七情所致的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所导致的一类病证,以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胁肋胀痛,或易怒喜哭、或咽中如有异物梗塞等症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症。

1历来医家对郁证的阐述

《内经》最早散在地对“郁”进行了论述,虽然没有系统的阐述,但是却奠定了后世郁证的理论基础[1],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郁之甚者,治之佘何?”、“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提出五郁的具体的治法为:达、发、夺、泄、折。同时《内经》里也有提到从情志而发的郁证,如《灵枢·本神》:“愁忧者,气闭塞而不行。”《素问·本病论篇》曰:“人或恚怒,气逆上而不下,即伤肝也。”《灵枢·本神》曰:“怵惕思虑者则神伤,神伤则恐惧流淫而不止。悲哀举动中者, 竭绝而失生。喜乐者,神惮散而不藏,忧愁者,气闭塞而不行。怒者,迷惑而不治。恐惧者,神惮荡而不收……。”《素问·举痛论篇》说:“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

虽然《内经》中有提到情志致郁,但具体提出并阐述情志致郁的是宋代医家陈无择,他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说到:“七情,人之常性,动之则先自脏腑郁发,外形于肢体,为内所因。”正式提出七情可以致郁,是郁证发生的重要因素。并列七气汤对症下药。

至金元时期,“攻下派”代表人张从正提出邪气侵袭能够影响人体气血通达,祛邪能够使气血盛行,不至气血郁证而病。创“五郁叫木郁达之者,吐之令其条达也,汗者是风随汗出也,下者声推陈致新也,此为汗、下、吐三法也”。

朱丹溪在前人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提出六郁学说,他认为如果人体气血调和通畅,则身体运行通达无碍,疾病无有所生,但若机体出现气机的郁滞、气血的失和则会导致机体多种疾病的发生,正如他在《丹溪心法·六郁》中所说:“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故人身诸病,多生于郁。”专作越鞠丸治之。

明代医家戴思恭对郁证进一步阐发,在《金匮钩玄》说道:“郁者,结聚而不得发越也。当升者不得升,当降者不得降,当变化者不得变化也。此为传化失常,六郁之病见矣。”认为气机升降失司是郁证的关键原因。其治认为“在表者汗之,在内者下之,兼风者散之,热微者寒以和之,热甚者泻阳救水、养液润燥,补其已衰之阴,兼湿者审其湿之太过不及,犹土之早涝也。寒湿之胜则以苦燥之,以辛温之;不及而燥热者,则以辛温之,以寒调之。”

赵献可在《医贯》中认为:“凡病之起,多由于郁。”认为“郁”是一切外感、内伤的因素。且认为五脏病郁一般都相因为病,其中肝郁是诸郁之源:“不上伸则下克脾土,而金水并病矣。”主张治木郁而使肝胆之气舒展,则诸郁可随之而解,方用逍遥散。

清代温病学家王士雄对郁病理解为脏腑气机不同所致,其在《归砚录》中说到:“人身气贵流行,百病皆由愆滞……愆则邪留着而为病,不愆则气默运而潜消。” 因此针对气机愆滞的病理变化,着重强调疏通体内气机,排除愆滞的病因,以恢复升降、调整枢机。使气机运行正常,气不愆滞,则疾病可愈。

2从表论治的依据及意义

历代医家从内外因详尽的论述了郁证的发生发展变化。也有少数医家对郁证从表而论,如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中提到“人之脏腑,则木应肝胆,木主风邪,畏其滞抑,故宜达之,或表或里,但使经络通行,则木郁自散,是即谓之达也。”叶天士在《叶选医衡》也提到“所谓木郁达之者,达、畅达也。凡木郁之病,风之属也,其脏应肝胆,其经在胁肋,其主在筋爪,其伤在脾胃,在血分,其性喜调畅。故在表者,当疏其经;在里者,当疏其脏,但使气得通行,皆谓之达。”刘奎著《松峰说疫》说:“达者,畅达也。凡木郁之病,风之属也……然木喜调畅,故在表者,当疏其经,在里者,当疏其脏,但使气得通行,皆谓之达。诸家以吐为达者,又安足以尽之。”张璐《张氏医通》也述到:“达者,通畅之也。当以轻扬之剂举而达之。”

有学者认为[2]卫外不固,风邪外受,侵袭表腠,聚而不去,是为风郁;阳气不足,又有寒邪外袭,无力驱邪外出,气血为之凝滞,是为寒郁;地处潮湿,湿邪外受,或脾胃不健,运化失司,湿邪内生,是为湿郁;邪热外受,侵袭肌肤;或五志过极,火热内生,是为火郁;若脏腑失调,气血失和,痰浊凝聚,是为痰郁;若肝气不舒,气机不畅,是为气郁;若气机失调,邪气内阻,瘀血凝结,是为血郁。窃以为无论何种郁证,均是由于各种有形或无形之邪阻碍气机不得通达,脏腑为之闭塞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病理状态。因此,治疗应在祛邪扶正调和气血脏腑的同时,还需开通腠理,疏通气机,解除这种郁闭的状态。

郁证是情志不遂,气机郁滞之病;从脏腑上说“诸气者,皆属于肺”“肺藏气”“肺者,气之本”。且肺在志为忧和悲,也是郁证的重要发病因素。《诸病源候论》指出“肺为五脏上盖”“肺者,气之本主通行于腑脏之气,若肺受邪,则气道不利,气道不利,则诸脏气壅”。肺居于上焦,卫阳之气在肺气的推动作用之下布达皮肤分肉。卫气在外,如《灵枢·痈疽》所言:“上焦出气,以温分肉,而养骨节,通腠理。”[3]表腠与肺的关系十分密切。肺主宣降,主气,司呼吸,调理人体一身气机之升降出入,若肺的生理功能正常,升降不息,则腠理张弛有度,气机畅达,气血调和,诸疾不生;若肺的功能失司,可导致腠理开合失常,毛窍随之郁闭,气血失调,诸疾而生;反之,若表凑卫外不固,外感诸邪,或内伤七情,脏腑功能失调,产生痰、热、湿、瘀等病理产物,阻塞皮肤毛窍,腠理开合失司,亦会导致肺的宣降功能失司,肺气为之郁闭,气机不通,诱生郁证。而开肺之郁闭必须开通腠理,疏通气机,方选解表透达之药。故我们认为郁证是可以从表论治的。

3典型病例

姚某,反复情绪抑郁10年。初诊:自诉10年前因高烧后留头痛、烘热,伴背部酸痛,西医静脉点滴多日后发热头痛除,但稍受风寒则作低热,后续中医药治疗疗效欠佳,后自觉坐立不安,烦躁,出现轻生感,寐燥烦,双目畏光,不喜接触人,间或喜骂人,后经抗抑郁治疗,疗效不明显,不欲饮食,喜呕,口苦,无性欲。脉涩,右涩偏弦,寸短,关尺中取偏细;左寸略浮,尺沉。舌胖,边有红点,苔后根厚腻浮黄。方用:石菖蒲10g,郁金15g,藿香叶10g,姜厚朴12g,半夏10g,茯苓15g,炒栀子10g,连翘10g,羌活10g,合欢皮15g,淡竹叶12g,淡豆豉10g。10剂。二诊:情绪烦躁缓解,夜寐尚安,郁闷感好转,背部空凉感大为减轻,新加头部汗出,阵发性全身乏力,恶心,舌边尖红。原方去姜厚朴、半夏、茯苓,加竹茹10g、栀子12g,10剂。三诊:服前药后全身燥热好转,但情绪仍烦躁,汗出以头部为主。上方加藿香10g、佩兰10g、白豆蔻10g、赤小豆15g,10剂。四诊前药服后全身轻松,咽喉闷堵感好转,脉见流利,苔后根仍厚腻。前方加滑石,10剂,辅以蹲墙运动(交通气机,出汗透湿),大愈。

此患者因感受风寒,为太阳伤寒表证,本已伤寒,再加点滴导致风寒湿闭阻,虽不发热头痛,但每易受风寒而做低热。风寒湿闭阻于经络,久致气血郁闭,故头胀痛,胸满,时感有憋气感;久病郁而从热,湿热扰动三阳,于太阳为颈项发硬;于少阳为耳鸣,咽干口苦,于阳明而烦躁,喜呕,坐立不安。郁闭心包及心,故出现忧郁、焦虑。证候分析为:风寒湿郁热,涉及三阳;以表为主,表里同病。故方用解表透湿,燥湿理气,开郁除烦药。

参考文献

[1]张家玮,裘俭.中医郁证学说发展溯源[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09.31(1):57-59.

[2]赵怀智,屠辉辉.皮肤病郁证病机浅谈[J].新中医,2014.46(10):11-13.

[3]廖红娟,王一飞.心肺与抑郁症关系浅析[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6,19(1):51-52.

收稿日期:(2014-12-19)编辑:李丛

中图分类号:R255.9

文献标识码:A

通信作者:**章文春,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中医基础理论。E-mail:Zhwenchun@163.com。

作者简介:*涂厚姝,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中医内科。

猜你喜欢
郁证
胡国恒从肾论治青少年郁证
适时调整郁证诊疗思路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中医郁证病名解析❋
导师治疗郁证型眩晕临床经验介绍
从“诸气膹郁,皆属于肺”探讨郁证从肺论治
仲景方在郁证中的运用
郁证辨治探析
治郁调为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