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代脾阴学说源流和脾阴学说内涵

2015-04-15 17:04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脾阳学说阴虚

徐 旭

(滁州城市职业学院,安徽 滁州 239000)

《素问·宝命全形论》认为“人身有形,不离阴阳”,五脏皆有阴阳,但相较于其他四脏来说,早期医学文献论及脾阳者则多于言及脾阴者,以至于脾阴的生理作用及临床病理意义往往被忽略。即使是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有关脾阴的论说亦没有深入阐述,致使脾阴学说在中医发展的历史中有相当长的时间里被医家所忽略,这显然对中医理论,尤其是脾阴功能以及脾之阴阳相互关系的理解和认识带来了滞后的不利局面。通过对自秦汉时期开始至明清时期的中医古籍中关于脾阴学说的文献进行挖掘与梳理,厘清脾阴学说的源流脉络,全面地总结了脾阴学说的生理功能、脾阴虚的病因病机、治疗大法、常用药物等实质内涵。

一、中医古代脾阴学说源流

1.秦汉时期的脾阴观。早期中医典籍中涉及脾阴理论较多的文献是《黄帝内经》。《灵枢·本神篇》有“脾藏营”之说,《灵枢·营卫生会篇》有“营出于中焦”之谓。营者,阴也,这里间接说明了营阴与脾的生理关系,可以理解为营阴与脾阴的关系是相等同的。脾将胃受纳腐熟的水谷化生为精微物质,通过脾的输布功能而注入四肢百骸,营养周身,与此同时,脾脏作为身体的一个器官,其自身的阴液也赖于脾脏自身所化生的精微物质的生成与补充,从而才能正常地与脾阳协同完成输布水谷精微于周身功能。关于脾之于营阴生成与输布的生理关系,《灵枢·邪客篇》云:“营气者……以营四末,内注五脏六腑”,“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内经》虽然没有直接用到“脾阴”一词,但是从其阐述脾脏与营阴的生理关系上可以看出其已经涉及到脾阴的内容了。又如《素问·厥论篇》曰:“酒入于胃,……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阴气虚则阳气入,阳气入则胃不和,胃不和则精气竭,精气竭则不营其四肢也”。在此,《内经》描述了脾阴虚则出现胃不和之病理表现的情况,从而反观与证明了脾阴的存在。关于脾阴虚的治疗原则,《素问·脏气法时论》云“脾恶湿”,“甘补之”。《素问·刺法论》云:“欲令脾实……宜甘宜淡”。《内经》确立了补养脾阴以甘淡为主的根本大法,这为后世确立甘淡、甘寒滋补脾阴治则提供了基础。

汉代张仲景虽然没有专题论述脾阴及脾阴虚的理论学说,但是其在临床上对实为脾阴虚之脾约证进行了系统的表述。其在《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中曰:“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脾约证实为伤寒中风,热甚伤津,脾阴受损,脾之运化功能受阻所出现的系列证候。麻子仁丸为滋阴润肠通便,以缓解脾阴虚之证。清代程应旄在其《伤寒论后条辨》中对脾约证的解释亦说明了脾约证的病机为脾阴虚的实质。又如《金匮要略》中的薯蓣丸也是为治疗虚劳伤津脾阴虚证而设,方中以山药为主药补益脾阴,脾阴足则他脏得到濡润,诸虚皆除。另外,仲景在治疗外感热病的用药同时往往注意兼顾脾胃阴的补充,加入人参、山药、茯苓、大枣、粳米等滋脾阴之品。这些均说明仲景时期虽然没有明论“脾阴”理论,但是在临床实践中已经注意到顾护脾阴以及脾阴虚的治疗原则。由于脾胃之阴在明代之前医家往往不是太注意两者的异同,在滋补脾胃之阴时更倾向于胃阴方面的理解,从而忽略了仲景滋补脾阴的思想。

2.宋金元时期的脾阴观。宋代《和剂局方》中既有甘温补脾之品,也有甘淡补脾之方,说明临床实践中已经在使用补脾阴之方法,但是系统的脾阴学说仍然没有形成。

金元时期,李东垣所创立的脾胃学说以及形成的“补土派”,着重点在于论述脾阳的虚损,治则上突出脾之阳气的补益与升提。这些理论和观念对后世影响很大。至元代,朱丹溪在其《局方发挥》中有“脾土之阴受伤,转输之官失职”的观念,此为“脾阴”之说的最早出处[1]。其又在《丹溪心法》中说明脾阴虚损而致脾不能转输津液是臌胀病机的观念。

3.明清时期脾阴学说的初步确立。脾阴学说真正确立是在明清时期。明清医家在脾阴、脾阴虚的生理、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及治疗方药等方面较之以前有了全面的建树。代表医家有周慎斋、缪希雍、胡慎柔、吴澄、唐宗海等。

周慎斋注重脾胃在虚损病中的地位,其曰“虚损一证……最要一关,皆在脾胃”。“凡虚损之病,……用四君加山药,引入脾经,单补脾阴”[2]。

缪希雍在其《神农本草经疏》曰:“胃主纳,脾主消。脾阴亏则不能消,胃气弱则不能纳。饮食少则后天元气无自而生,精血坐是日益不足也。经曰:损其脾者,调其饮食,节其起居,适其寒温,此至论也。不如是则不足以复其脾阴”[3]。明确了脾阴在运化水谷当中的作用。缪氏又在其《先醒斋医学广笔记》中针对一产后腿疼,不能行立,久之饮食不进,困惫之极的疾病,其诊断为“脾阴不足之候”,并解释道“脾主四肢,阴不足故病下体。向所饮药虽多,皆苦燥之剂,不能益阴”[4]。可见其已将脾阴观念应用到临床实际中了。

胡慎柔作为周慎斋的弟子,其继承了周氏虚损从脾阴虚治的观念,创立“慎柔养真汤”治疗因脾阴虚所致之证。其还在书中倡导民间有利于补脾阴的煎服药的观念,在治疗“损病六脉俱数……昼夜发热无间”之证时,以“四君加……,煎去头煎不用,止服第二煎、第三煎”,以为“此为养脾阴秘法”。其解释为“煮去头煎则燥气尽,遂成甘淡之味。淡养胃气,微甘养脾阴”[5]。张锡纯在其《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评价胡所倡此服药观念时说“慎柔和尚治阴虚劳热专用次煎,取次煎味淡,善能养脾阴也”[6]。

清代医家吴澄,在其撰著的《不居集》中专论虚损之证,除论内伤内损之外,独创外损之说,在论及虚损之证时,尤为关注脾阴虚证。其在书中明确提出“脾经虚分阴阳”的观念,其从病因病机治则等方面阐述了脾阴阳虚的证治,其曰“脾胃之元气虚者,多因思虑伤脾,或因劳倦伤脾。……此营气虚消之阳虚也,以温补为先。……此脾阴虚,本经血虚胃热,以清补为主”[7]28。其拟出“脾胃虚损主方”针对阴阳虚的不同证候进行加减,“如脾胃之精血不足者,谓之阴虚”[7]32,在此基础上加丹参、枣仁、芍药,去黄芪、白术、陈皮等温补之品,再将人参剂量由二钱减至五分,更有利于滋补脾阴。吴氏又针对脾阴不足创立了理脾阴的观念,并据此设立了九个理脾阴之方。

唐容川关于脾阴学说有一段精辟的论述:“李东垣后重脾胃者,但知宜补脾阳,而不知滋养脾阴。脾阳不足,水谷固不化,脾阴不足,水谷仍不化也。譬如釜中煮饭,釜底无火固不熟,釜底无水亦不熟也”[8]76。又云“脾称湿土,土湿则滋生万物,脾润则长养脏腑”[8]77。

关于脾阴及脾阴虚的论述者还有陈修园、吴鞠通、张锡纯等。纵观明清时期脾阴学说的特点主要表现在理论上已经认识到或者强调脾之阴阳的区分,一些疾病的诊断开始从脾阴角度去认识和把握,但是理论不够完整。在针对脾阴虚证的治则方药上用力颇多,这也为后世在治疗脾阴虚证方面提供了宝贵的临床经验。

二、中医脾阴学说内涵

中医脾阴学说从无到有,作为脾脏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需要将其理论内涵实质加以归纳和总结,明确认识其生成、生理、病理、治则、方药等内容,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1.脾阴之生成。脾作为后天之本,作为身体的一个器官,其自身的阴液也赖于脾脏自身所化生的精微物质的生成与补充,从而才能正常地与脾阳协同完成输布水谷精微于周身功能。通过上述古代文献的梳理和归纳,我们可以弄清脾阴作为脾脏阴的一面,其生成有赖于脾阳的运化转输。脾阳将胃受纳腐熟之水谷进一步转化为水谷精微,再输布至其他脏腑、四肢百骸,以供人体功能的正常发挥。所转化的水谷精微同样一部分也输送至脾脏,作为脾脏生理功能维继之物质基础。这一部分精微物质即是脾阴部分,也即《内经》所云“脾藏营”之意。此为脾阴之通常来源。当因热伤津液,思虑困脾等因素损及脾阴,致使脾阴虚之时,需以甘淡之药物滋补脾阴。此时脾阴的来源有赖于滋补脾阴之品的调理与提供。

2.脾阴之生理功能。脾脏属土,其性为湿,其喜为燥,其质为阴,其用为阳。脾阴作为脾脏之阴的一面,其为脾阳运化转输功能提供物质基础。同样,脾阳运化转输功能的正常运作,也为脾阴的生成与内藏提供了保障。两者互根互用,共同完成脾脏的运化、转输、散精、升清等生理功能。

3.脾阴虚之病机与证候表现。脾阴虚多由内伤,或因热病,或五志过极化火伤阴,或久病耗损阴液导致脾阴不足。脾阴虚又导致脾阳缺失阴液物质基础,运化转输功能减弱,进而导致气血生化来源之不足,出现气血亏少,肌肉消瘦,倦怠四肢乏力等证候;另一方面,脾阴虚至不能制约阳气,可致虚热内生之象,出现手足烦热,不饥不食,便干发枯等证候,如小儿疳积证。

脾阴虚证的主要证候表现多为发热或不发热,倦怠乏力,皮肤干燥,肌肉消瘦,手足烦热,口干欲饮,不饥不食,泄泻便溏或便干,腹胀满,舌淡红少津,苔薄,脾脉短或数。

4.脾阴虚之治则。脾阴虚治疗大法当以甘补淡渗滋补脾阴为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甘生脾”,故而甘味之品为补脾阴之要药。又因滋补之品易助湿碍脾,故配以淡渗利湿之药去湿,从而达到补脾而不碍脾之目的。为了突出药物甘淡之性滋养脾阴功效的最大化,胡慎柔还总结与发明了独特的补脾阴药方“去头煎不用,止服第二煎、第三煎”服用与治疗观念,反映了古人对补脾阴的创新意识,对当今临床颇有启发和借鉴意义。

5.补脾阴常用药。遵循补脾阴大法,临证中医家们常用的药物有:补脾淡渗药物:人参、黄芪、党参、太子参、白术、山药、扁豆、茯苓、莲子肉、薏苡仁、沙参、天花粉、玉竹、甘草、蜂蜜、饴糖、粳米、泽泻等。补血滋阴药物:当归、生熟地、大枣、麦门冬、五味子、阿胶、何首乌、石斛、海参、燕窝、紫河车等。

上述补脾阴之品,之所以有甘温补脾气之药,实为切合“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助而泉源不竭”(《景岳全书·新方八阵·补略》) 之道理。通过对中医古籍中关于脾阴学说的文献进行整理,从中总结出较为完整的包括脾阴脾之生理、病理、证候表现、治则以及主要治疗药物的脾阴学说,以期对现代脾阴理论研究及临床实践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1]汤一新,熊维美.脾阴学说源流述略[J].陕西中医,1987,8(7):316~317.

[2]周之干.周慎斋医学全书[M].海口:海南出版社,2010.101.

[3]缪希雍.神农本草经疏·卷一[M]//任春荣主编.缪希雍医学全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31.

[4]缪希雍.先醒斋医学广笔记·卷之二[M]//任春荣主编.缪希雍医学全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703.

[5]胡慎柔著,郑金生整理.慎柔五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5.

[6]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例言[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8.

[7]吴澄.不居集·上集·卷之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6.

[8]唐容川.血证论[M]//王咪咪等主编,唐容川医学全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8.

猜你喜欢
脾阳学说阴虚
关于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学说的新思考
胰在脏象学说中的归属
爱眼有道系列之三十一 “色眼”与“五轮学说”
手脚心发烫未必都是阴虚火旺
阎小萍教授运用“益脾阳,滋脾阴,健中土”辨治风湿病经验※
护脾阳、防脾湿脾好身体才好
护脾阳、防脾湿脾好身体才好
滋阴补肾法治疗肝肾阴虚型干眼的疗效观察
马克思无产阶级解放学说的当代释读
中风防治灵1号为主治疗阴虚风动型脑梗死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