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映志
摘要在 服用药物时,很多人会不由自主地问一个问题,这个药是饭前服用还是饭后服用,是清晨服用还是睡前服用等问题,这就涉及到如何利用最佳时间来提高药物效果的问题,这就是时辰药理学。关键词最佳服药时间;药效;探讨
随着《时辰药理学》的发展,人们了解到用药的时间效应,即不同药物具有各有自的最佳使用时间,而同一种药物在不同的时间使用,作用效果以及对人体的影响有所不同,甚至相差非常大。所谓最佳服药时间,就是将服药的时间安排与人体生物节律(即生物钟)相吻合,以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使药物发挥最佳作用。
清晨服药
降压药:无论是在正常人群还是在高血压患者中,其血压都存在着一定的波动规律,一般情况下,血压在凌晨2:00-3:00最低,上午8:00-10:00及下午4:00-6:00最高,而到了晚上6:00开始,血压就开始逐渐下降。所以,如果清晨服药白天血压上升趋势得到控制,夜间血压下降也不明显。故降压药的最佳服药时间为上午7:00左右。常用药物:氨氯地平、阿米洛利、非洛地平、依那普利等。
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是人体中的一种重要物质,它参与了体内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糖皮质激素的分泌也有着重要的节律,一般在上午8:00的时候,肾上腺对糖皮质激素的分泌达到高峰,然后从中午开始,其分泌量逐渐降低,到夜间0:00时,其分泌达到最低值。所以,当患者服用激素类药物时,最好能够在清晨时服用1天所需剂量,这样能够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特别是一些作用时间相对较短的激素,如氢化可的松等,最为适合;对于那些作用时间相对较长的激素,如地塞米松等,则可以选择隔日清晨服用。
冠心病用药:目前,冠心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冠心病患者的数量也越来越多,对家庭和社会都造成了沉重的负担,其用药治疗也变得十分关键。在冠心病患者,其心肌缺血的发作呈现明显的昼夜规律。有研究发现,心肌缺血的发作一般是在两个高峰期,主峰时间在上午6:00-12:00,而次峰时间在晚上6:00-12:00。相关研究表明,在清晨睡醒以后,立即服用硝酸甘油类制剂,如消心痛等,可以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心肌缺血的发作,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而B受阻断剂美多心安,一般选择在晨起服用,能够大大降低患者上午发生心肌缺血的概率。
抗抑郁药:抑郁症有暮轻晨重的特点,故帕罗西汀、氟西汀等需在清晨服用。抗焦虑药黛安神,治疗小儿多动症的哌甲酯都有轻度兴奋的作用,应该在早晨服用。
降血糖药:糖尿病患者在凌晨对胰岛素最敏感,如果上午8:00左右口服甲糖宁(D860)等药物,作用强而持久,下午服用需要加大剂量才能获得相同的效果。
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等药物,在上午7:00左右(餐后)服用疗效高而持久,若在下午6:00和晚上10:00服用,则效果较差。
抗过敏药:如赛庚啶等药物,在早上7:00左右服用,能使用药效维持15~17小时,而晚上7:00服用,只能维持6~8小时。
饭前服药
消化系统药物:由于消化系统的特殊性,它是所有口服药物的代谢和吸收场所,所以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最容易受到饮食因素的影响。在消化系统药物中,抗酸药物是最常用的药物之一,包括氢氧化铝品、氧化镁等,对于这类药物,研究发现,其最好的服用时间是餐前1~2 h,这样能够在接下来的3~5 h内持续发挥药效。而对于胃肠解痉药,如阿托品、山莨菪碱等,此类药物一般是在服用1 h左右达到药物高峰,所以,当患者需要服用此类药物时,可以选择在餐前15~30mn服用,能够发挥最好的治疗效果。而对于胃动力药,如多潘立酮、胃复安等,也应该在饭前30 min服用,这样就可以在进餐的时候达到药效高峰,从而起到最好的治疗效果。在消化系统药物中,胃黏膜保护剂也是一种重要的治疗药物,如硫糖铝等,这类药物一般选择在空腹时服用,服用后能够使药物充分作用于胃壁,起到最好的保护效果。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种药物必须在酸性条件下才能与胃黏膜表面的黏蛋白络合形成一层保护膜,所以,如果患者同时需要服用制酸药,则这两种药物应间隔使用,间隔时间最好>1h。
降血糖药:对于糖尿病患者,其在进食后,血糖会随着食物的消化吸收而逐渐升高,所以,为了避免餐后血糖过高,应该在餐前0.5h服用降糖药,如格列喹酮、格列齐特等。
空腹服用使生物利用度提高的药物:有一些药物在空腹服用时,能够被机体充分的吸收和利用,从而发挥出最好的疗效,在这些药物中,抗菌药就是最为重要的一种,其中的大多数药物都是在空腹服用时机体利用度最高,吸收快,如青霉素类的阿莫西林、头孢菌素类的头孢拉定、大环内酯类的阿奇霉素等。对于一些肠溶片,也应该在空腹的时候服用,可以使药物在服用后快速的进入肠道,然后崩解吸收,快速发挥药效。此外,还有一些药物也应该在空腹时服用,如长托普利、阿斯咪唑、泛昔洛韦、异烟肼、利福平等。
饭时服药
与食物同服使生物利用度增加的药物,如酮康唑、曲康唑等,进食引起胃酸分泌,酸性环境有利于其吸收;与食物同服能更好发挥药效的药物,如利胆药熊去氧胆酸、减肥药奥利司他等;与食物同服可使个别患者严重的胃肠道反应减轻,如非甾体抗炎药吲哚美辛、舒林酸等。
饭后服药
许多抗酸、止痛、健胃药以及对胃肠有刺激作用而影响疗效的药物,都应该在饭后0.5 h左右服用。如抗酸药胃舒平、乐得胃等;止痛药如消炎痛、阿司匹林等;健胃消食药如大山楂丸、香砂养胃丸、人参健脾丸、开胸顺气丸以及多酶片、六神曲等;另外,维生素类口服后主要经小肠吸收,饭后服,因肠道有食物,可使维生素缓缓通过肠道,能较完全地吸收而起到理想的治疗效果。维生素A、B、E等,油类食物有助于它们的吸收,故也应饭后服用。
睡前服药
催眠药:为使患者尽快入睡,在晚上睡前临时服用催眠药苯巴比妥,起效快的,如水合氯醛,需临睡前服用;起效慢的,如苯二氮卓类,需睡前0.5 h服用。
泻药:如大黄、酚酞、液状石腊等,服药后需8~12 h才能见效,睡前0.5 h服下,次日清晨排便,不影响休息,也符合人体生理习惯。
平喘药:哮喘多在凌晨2:00发作,可在临睡前稍大剂量服用,至凌晨时血药浓度最高,疗效较好,亦可起到预防作用。常用药物:茶碱缓释片;长效β2受体激动药如班布特罗、丙卡特罗等;白三烯受体拮抗药如孟鲁司特等。
他汀类血脂调节药:此类药主要抑制内源性胆固醇的合成,由于人体主要在夜间合成胆固醇,故晚上给药比白天给药更有效,常用药物有西立伐他汀、普伐他汀、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洛伐他汀等。
其他:抗风湿药如类萘丁美酮等,晚间服用可使疗效保持一夜,亦有助于防止晨僵。α受体阻断药特拉唑嗪也须睡前服用,以免引起体位性低血压。作用于脑血管的药如氟桂利嗪等,具有嗜睡不良反应的药如抗过敏药,安神药如复方枣仁胶囊等,都需在睡前0.5 h服用。
必要时服药
有许多药物是对症治疗,所以只有发病时才服用,如胃痛时服用颠茄片,心绞痛时服硝酸甘油片;晕车、晕船者提前0.5 h服用晕海宁等。另外还有解热药、止咳药、平喘药等。必要时服的药也要有限度,服到1 d量的最高限当天就不能再服了,否则会发生不良反应,出现意外情况。
未特别强调餐前或餐后、餐时、睡前等服用的药物,一般可在餐后0.5 h服用。但值得注意的是,有的患者忘记服药或买不到药而停服1次,不能将停服的药补上,加大单次剂量,否则会发生意外情况。另外,若是1d需服3次的药,仅按一日三餐服用,势必造成白天血药浓度过高,而夜间达不到有效血药浓度,应尽量做到间隔8 h服药,如早上、下午、晚上3次给药,这样血药浓度平稳、药效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