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卫武
摘要 目的:了解农村高血压低控制率的原因,为下一步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本镇14位村卫生室医生应用降压药物的现状进行分析。结果:村卫生室医生总体年龄偏大,文化水平低;单一药物治疗患者62.3%,使用量大的降压药为短效制剂,血压控制率26.4%。结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低的原因与医生业务素质、患者服药依从性、药物剂型等有关。需加大培训,优化用药结构。关键词村卫生室;应用;降压药物;现状;分析
心血管病死亡原因占居民死亡原因首位,高血压是我国人群罹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首要因素。我国高血压患病率持续增长,据2012年全国调查>15岁患病率24%(标化现患率18%),但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均较低,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水平和生存质量。为了解农村高血压低控制率的原因,对本镇14位村卫生室医生应用降压药物的现状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对浙江省临安市清凉峰镇辖区14位村卫生室医生应用降压药物的现状进行调查。
方法:对村卫生室医生进行个人基本信息调查;查询村卫生室医生2013年-6月2014年5月所有高血压患者处方,统计用药情况;利用《杭州市社区卫生信息系统》统计相应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率。
结果
村卫生室医生个人基本信息统计,见表1。
高血压药物治疗情况:14位村卫生室医生管理高血压患者1 992例,药物治疗患者1731例,服药率86.9%,采用单一药物治疗患者62.3%。排在前5位的常用药物是复方利血平片(403例)、卡托普利片(372例)、尼群地平片(327例)、苯磺酸氨氯地平片(281例)、吲达帕胺缓释片(257例)。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率26.4%。
讨论
WHO2002年的世界健康报告中指出,大约半数30岁以上患者的心血管疾病可归因于血压控制不理想。高血压的治疗是健康生活方式与服用降压药物二者缺一不可,健康生活方式是高血压防治的基石,合理使用降压药是血压达标的关键。
基层医务人员是高血压防治的主力军,本镇村卫生室医生总体年龄偏大,文化水平低,缺乏学习,高血压防治知识得不到及时更新,其业务素质直接影响到高血压患者的知识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
高血压患者需终生服药,服药的长久性和药物的昂贵使部分患者难以长期依从是其中的一个因素。高血压患者缺乏高血压防治知识和自我保健意识,部分人在血压得到控制、无症状或症状轻微时,擅自减量或停药;部分患者合并多种慢性疾病,对所用的各种药品名称、剂量、使用方法及时间易模糊不清,在缺乏亲属提醒的情况下,可出现误服、漏服、多服等情况;某些降压药物价格相对偏高,超出农村患者的承受能力,导致无法按医嘱服药。短效制剂每天需服2~3次,易发生漏服或错服,使血压波动,不利于重要脏器的保护,单一用药且大量使用短效药,不易血压平稳达标、长期达标。
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低的原因与医生业务素质、患者服药依从性、药物制剂等有关。目前我镇村卫生室的降压药物比较陈旧,未很好执行用药原则。应加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在农村的宣传力度,加快基层医生对高血压防治知识的更新,充分考虑当地农村实际经济承受能力,优化用药结构,使患者血压达标,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脑血管病发病及死亡的总体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