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阔·雄壮·自由——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海洋观念(之一)

2015-04-14 15:30
集美大学学报(哲社版) 2015年2期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自由



广阔·雄壮·自由——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海洋观念(之一)

张克锋

(集美大学文学院,福建厦门361021)

[摘要]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海是百川汇聚之处,是广阔的、博大的、深邃的、永恒的、雄壮的。这一观念常常通过浩浩、茫茫、荡荡、洋洋、无际涯、不可极、吞吐日月等词语来直接表达,也常常用鲲鹏、长鲸、巨鳌、大鹏、惊涛骇浪等意象来形象描述。中国古代文人对海洋的认知,更多的是精神层面,而非物质和现实层面;他们对大海的歌颂,体现了他们自己追求自由的精神、豪迈的气质、远大的志向和广阔的胸怀。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海洋观念;广阔;雄壮;自由

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相对于其他内容而言,对海洋的描写并不是很多,但这些作品还是反映出了中国古人基本的海洋观念。他们认为:海是百川汇聚之处,是广阔的、博大的、深邃的、永恒的、雄壮的,是自由的象征;海是财富之源,海中有珍奇异宝;但海也是灾难的多发地,是危险的、恐怖的。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海洋观念作一番梳理,不仅有助于我们对中国古代海洋观念的全面认识,也有助于我们对中国古代文学题材的丰富性的了解。限于篇幅,上述三个方面的梳理,将在三篇文章中进行。本文是第一篇。

一、海洋是广阔无垠、深不可测的

按照传统观念,中国文明是黄土文明、农耕文明,但近年来的考古发现和历史研究表明,早在夏代时,山东滨海一带就有人立邦建国、栖息繁衍了;商本来就是生活在滨海的东方的民族;夏、商时期,滨海的人们已经开始了对大海的探索,并有了海洋意识和海洋观念。比如,夏商时期人们已经有了“四海”的观念。《山海经》中关于东海、南海、西海和北海及其海神的记载,证明夏商时期人们已经有了海洋崇拜仪式和祭祀仪式。[1]39-41甲骨文中已出现了“海”字。《说文·水部》:“海,天池也,以纳百川者。”这是“海”的本义。“海”字的出现,标示着“海纳百川”这一海洋观念已经确立。《山海经》之《山经》《南山经》记载多条河流“注于海”,有些记载很具体,如丹水、汎水皆“南流注于渤海”,[2]19-20可见作者已有明确的海纳众水的观念。《尚书·禹贡》曰:“江汉朝宗于海。”[3]66《诗经·小雅·沔水》曰:“沔彼流水,朝宗于海。”[4]526虽是以水流千里必归大海的事实来象征诸侯尊崇天子的政治理念,但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明确的海洋观念——海纳百川。《管子·形势解》:“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5]1178《老子》三十二章:“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6]77六十六章:“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6]150《荀子·劝学》:“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7]8《儒效》:“故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旦暮积为之岁。”[7]144《史记·李斯列传》载李斯曰:“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8]2545强调的都是海纳百川而具有的包容和大度的品质。《庄子·秋水》通过河神和海神的对话,赞美了大海的博大、深广和无限: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北海若曰:“……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矣。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春秋不变,水旱不知。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9]561-563

《秋水》中还讲了一个著名的“坎井之蛙”的故事。东海之鳖告诉坎井之蛙关于海洋的巨大深广:“夫千里之远,不足以举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极其深。禹之时十年九潦,而水弗为加益;汤之时八年七旱,而崖不为加损。夫不为顷久推移,不以多少进退者,此亦东海之大乐也。”[9]598以井底之蛙喻眼光短浅,“东海之乐”当指广大壮阔之美给人的精神享受。从《逍遥游》中的鲲鹏神话也可以看出庄子眼中的北海是广阔无边、深不可测的:“北溟有鱼,其名曰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曰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溟。南溟者,天池也。……鹏之徙于南溟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9]3-4在《对楚王问》中,宋玉也用鲲鹏来凸显江海之大:“鲲鱼朝发昆仑之墟,暴鳍于碣石,暮宿于孟诸;夫尺泽之鲵,岂能与之量江海之大哉?”[10]78《庄子·外物》写任公用五十头牛为诱饵钓到了一条奇大无比的海鱼(鳌),鳌之大显出了海之深广;《知北游》以海之博大深广来比拟圣人品质的谦虚、深邃和无私;《山木》形容大海“望之而不见其崖,愈往而不知其所穷”;[9]674《天地》篇描述“大壑”云:

谆芒将东之大壑,适遇苑风于东海之滨。苑风曰:“子将奚之”?曰:“将之大壑。”曰“奚为焉”?曰:“夫大壑之为物也,注焉而不满,酌焉而不竭;吾将游焉。”[9]439-440

“大壑”最早出现在《山海经》中。《大荒东经》:“东海之外有大壑,少昊之国。”郭璞云:“《诗含神雾》曰:‘东注无底之谷。’谓此壑也。”[2]390《列子·汤问》亦载:“渤海之东,不知其几亿万里,有大壑焉。实惟无底之谷,其下无底,名曰归墟。八弦九野之水,天汉之流,莫不注之,而无增无减焉。”[11]151《楚辞·远游》在叙述主人公游历求索的过程时也提到了“大壑”:“经营四荒兮,周流六漠;上至列缺兮,降望大壑。”[12]174这个“大壑”,其实就是古人对海洋其深无底、其大无际的形象化解释。

总之,从先秦文学典籍来看,先秦时期人们已经建立起了海纳百川,海洋广阔无垠、深不可测的海洋观念。这也是古今中外人类一致认可的一个基本观念。

汉代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时代之一,是一个统一、强盛的时代,也是一个追求广大无限的时代。汉代人笔下的大海也是浩瀚广大、包容无限的。司马相如《子虚赋》写渤海的巨大和包容:“且齐东陼巨海,南有琅邪,观乎成山,射乎之罘,浮渤澥,游孟诸。邪与肃慎为邻,右以汤谷为界。秋田乎青丘,旁徨乎海外,吞若云梦者八九于其胸中,曾不蒂芥。”[13]49《安世房中歌》写大海含纳众水:“大海荡荡水所归,高贤愉愉民所怀。”[14]146班彪《览海赋》以“茫茫”“浩浩”“汤汤”来形容大海的浩渺无际:“欲有事于淮浦,览沧海之茫茫。”“风波薄其徜徜,邈浩浩以汤汤。”[13]252

魏晋以降,随着文人涉海活动的增多和对海洋认识的深入,海洋题材的文学作品逐渐增多,海纳百川、海洋深广无垠的观念仍是一以贯之的。如王粲《游海赋》写大海“吐星出日,天与水际。其深不测,其广无皋。寻之冥地,不见涯泄。章亥所不极,卢敖所不届。……洪洪洋洋,诚不可度也”;[13]657左思《吴都赋》写大海“莫测其深,莫究其广”;[10]1884木华《海赋》说大海“其为广也,其为怪也,宜其为大也”;[10]2062潘岳《沧海赋》云观大海之状也,“则汤汤荡荡,澜漫形沉,流沫千里,悬水万丈。测之莫量其深,望之不见其广。无远不集,靡幽不通,群豁俱息,万流来同。含三河而纳四渎,朝五湖而夕九江”;[10]1980北齐祖珽《望海》诗云“登高临巨壑,不知千万里。云岛相连接,风潮无极已”,[14]2273“巨壑”即前文所引之东方“大壑”,也就是大海;唐王维《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云“积水不可极,安知沧海东。九州何处远,万里若乘空”;[15]1298张悦《入海二首》其一云“云山相出没,天地互浮沉。万里无涯际,云何测广深”;[15]931宋务光《海上作》云“旷哉潮汐池,大矣乾坤力。浩浩去无际,沄沄深不测”;[15]1078孤独及《观海》云“澒洞吞百谷,周流无四垠。廓然混茫际,望见天地根”[15]2765等等,文烦不例举。总之,在中国古代文人的笔下,深广、无垠是海洋的特征。

二、海洋是雄奇壮阔的

大海的雄奇壮阔,除了空间的广远和海水的深厚之外,主要体现在汹涌的波涛、耸峙的岛屿、众多而巨大的海洋生物等方面。古代海洋题材文学作品写海洋的雄奇壮阔,莫不从此着眼。

由于赋这种文体具有铺张扬厉的特点,最善于表现巨大、宏伟、繁复的事物,故历代写海者,多用赋体,仅魏晋南北朝时期就有曹丕的《沧海赋》、王粲的《游海赋》、潘岳的《沧海赋》、庾阐的《海赋》、孙绰的《望海赋》、顾恺之的《观涛赋》、萧纲的《大壑赋》、木华的《海赋》、张融的《海赋》、卢肇的《海潮赋》等。这些赋大致都以百川灌河、浩渺无垠、惊涛骇浪、巨鳞出没、大鹏展翅、莫测深广等为描写内容。如曹丕《沧海赋》先直接赞美沧海之美、之壮:“美百川之独宗,壮沧海之威神”,接着写海之广远:“经扶桑而遐逝,跨天崖而托身”,接着写惊涛骇浪:“惊涛暴骇,腾踊澎湃。铿訇隐邻,涌沸凌迈”,再写“鼋鼍渐离,泛滥淫游。鸿鸾孔鹄,哀呜相求。杨鳞濯翼,载沈载浮。仰唼芳芝,俯濑清流。巨鱼横奔,厥势吞舟”,[10]1072景象颇为壮观。王粲《游海赋》写大海波浪曰:“洪涛奋荡,大浪踊跃。”[13]958言辞极简,但气势已出。左思《吴都赋》写海中之长鲸、海上之大鹏:“于是乎长鲸吞航,修鲵吐浪。……巨鳌赑屃,首冠灵山。大鹏缤翻,翼若垂天。振荡汪流,雷抃重渊。殷动宇宙,胡可胜原!”[10]1884木华《海赋》将大海描绘得极为雄伟壮阔:“尔其为状也,则乃浟湙潋滟,浮天无岸;浺瀜沆漾,渺弥湠漫;波如连山,乍合乍散。嘘噏百川,洗涤淮汉;襄陵广舄,浩汗。……于是鼓怒,溢浪扬浮,更相触搏,飞沫起涛。状如天轮,胶戾而激转;又似地轴,挺拔而争迴。岑岭飞腾而反覆,五岳鼓舞而相磓。……惊浪雷奔,骇水迸集。”还写了鲸鱼之巨、力量之强:“鱼则横海之鲸,突扤孤游;戛岩嶅,偃高涛,茹鳞甲,吞龙舟,噏波则洪涟踧蹜,吹涝则百川倒流。或乃蹭蹬穷波,陆死盐田,巨鳞插云,鬐鬣刺天,颅骨成岳,流膏为渊。……翻动成雷,扰翰为林。”最后直接赞扬了大海的宏阔与包容:“且其为器也,包乾之奥,括坤之区。惟神是宅,亦祗是庐。何奇不有,何怪不储?芒芒积流,含形内虚。旷哉坎德,卑以自居;弘往纳来,以宗以都;品物类生,何有何无。”[13]2062其他海赋基本上不除上述内容,不烦征引。直到明清,海赋所写物象仍不离长鲸、巨蛟、大鹏等意象,以此显示海洋之深广。如王亮《观海赋》:“长鲸巨蛟兮,不知其凡几也,如蚯蚓之跃洿池。鲐鲿鰋鲤兮,畴得而为纪也,如秕糠之浮太空。鹏翼覆三山兮,曾不足当北溟之径寸。鳌足戴六极兮,差可云沧波之一尘。”[16]466

诗对大海的描写不像赋那么夸饰、繁复,但表达的观念是一样的。曹操的《步出夏门行·观沧海》是中国第一首观海的诗,它用简练的笔墨写出了大海波涛汹涌、山岛竦峙、吞吐日月、包孕群星的壮阔气势和博大胸怀,颇显出大海之精神气度:“水何淡淡,山岛耸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14]353曹植《远游篇》写远游临四海,看到的是“洪波”“大鱼”“灵鳌”和“嵯峨之神岛”:“远游临四海,俯仰观洪波。大鱼若曲陵,承浪相经过。灵鳌戴方丈,神岳俨嵯峨。”[17]402郭璞《游仙诗》写海中吞舟之鱼和“高浪”:“吞舟涌海底,高浪驾蓬莱。”[14]866又如,唐代诗人杨师道《奉和圣制春日观海》:“洪波回地轴,孤屿映云光。落日惊涛上,浮天骇浪长。”[15]46李峤《海》:“三山巨鳌涌,万里大鹏飞。”[15]703宋务光《海上作》:“浩浩去无际,沄沄深不测。崩腾翕众流,泱漭环中国。”[15]1078高适《和贺兰判官望北海作》:“迢遥溟海际,旷望沧波开。四牡未遑息,三山安在哉。巨鳌不可钓,高浪何崔嵬。湛湛朝百谷,茫茫连九垓。挹流纳广大,观异增迟回。”[15]2192李白《古风》其三:“连弩射海鱼,长鲸正崔嵬。额鼻象五岳,扬波喷云雷。鬐鬐蔽青天,何由睹蓬莱?”[18]92《古风》其三十三:“北溟有巨鱼,身长数千里。仰喷三山雪,横吞百川水。凭凌随海运,燀赫因风起。吾观摩天飞,九万方未已。”[18]129《天台晓望》:“云垂大鹏翻,波动云鳌没。风潮争汹涌,神怪何翕忽?”[18]971《上崔相百忧章》:“鲲鲸喷荡,扬涛起雷。”[18]1118李群玉《登蒲涧寺后二岩三首》之三:“南溟吞越绝,极望碧鸿蒙。龙渡潮声里,雷喧雨气中。赵佗丘垄灭,马援鼓鼙空。遐想鱼鹏化,开襟九万风。”[15]6587柳宗元《鼓吹铙歌·奔鲸沛》:“奔鲸沛,荡海垠,吐霓翳日,腥浮云。”[15]48僧齐己《相和歌辞·善哉行》:“大鹏刷翮谢溟渤,青云万层高突出。”[15]239《观李琼处士画海涛》:“巨鳌转侧长䲡翻,狂涛颠浪高漫漫。”[15]9587苏轼《催试官考校戏作》:“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鲲鹏水击三千里,组练长驱十万夫。”[19]8381清代诗人冯敏昌《登浴日亭作》:“百尺危亭拾级登,海天纵目气飞腾。未从北极瞻双阙,先见南溟起大鹏。”[20]322等等,无不以长鲸、大鹏、巨鳌、惊涛骇浪来显示大海的深广、雄奇及巨大的力量。直至近代诗人陈澧的《虎门观潮》,仍以大潮来袭来显示海的阔大和巨大力量:“千盘万转地力尽,但有巨海疑无天。……天河洗甲会有期,海水浇萤岂无力!”[21]524

唐代诗人孟云卿《放歌行》曰:“吾观天地图,世界亦可小。落落大海中,漂浮数洲岛。”[15]1067诗人似乎站在地球之外俯瞰地球,看到大陆只不过是落落大海上漂浮着的几个小岛而已。描写角度与前述诸诗不同,但对海的认识——海是巨大的——是相同的。

明清小说中的大海同样是汇纳百川、浩渺无垠、惊涛接天。如《西游记》第十七回描写南海:“汪洋海远,水势连天。祥光笼宇宙,瑞气照山川。千层雪浪吼青霄,万叠烟波滔白昼。水飞四野振轰雷,浪滚周遭鸣霹雳。”[22]136-137第五十七回写南海:“包乾之奥,括坤之区。会百川而浴日滔星,归众流而生风漾月。潮发腾凌大鲲化,波翻浩荡巨鳌游。水通西北海,浪合正东洋。四海相连同地脉,仙方洲岛各仙宫。”[22]485

三、海是自由的象征,海上游历是志向远大、具有开拓进取精神的表现

古人认为,海是深广的、雄奇的、博大的、无限的,所以,海乃自由的象征,逍遥之所在。《说苑·正谏》载齐景公“游于海上而乐之,六月不归”,[23]207这是把海作为逍遥娱乐的场所。孔子曾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24]121把“浮于海”作为摆脱政治功业的束缚,身心获得自由的一种行为。《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载越王勾践灭吴后,范蠡“自与其私徒属乘舟浮海以行,终不反”,[8]1752此举是为了避祸而远离政治中心的逍遥之举。《韩非子·外储说右上》说:“齐东海上有居士曰狂矞、华士昆弟二人者,立议曰:‘吾不臣天子,不友诸侯,耕作而食之,掘井而饮之,吾无求于人也;无上之名,无君之禄,不事仕而事力’。”[25]315此贤者应该是避世的隐者,或者是燕赵方士之流,总之是一些不为尘俗所累、追求身心自由的人。李白《对雪奉饯任城六父秩满归京》云:“君看海上鹤,何似笼中鹑。独用天地心,浮云乃吾身。”[18]777“海上鹤”与“笼中鹑”相对,象征着自由不羁。杜甫《破船》:“平生江海心,宿昔具扁舟。”[26]1121苏轼《临江仙》:“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27]287朱敦儒《好事近·渔父词》:“拨转钓鱼船,江海尽为吾宅。”[27]854张元幹《水调歌头同徐师川泛太湖舟中作》:“平生颇惯,江海掀舞木兰舟。”[27]1077“江海”应是远离政治功业、逍遥自在的象征,也体现出诗人气量之恢弘、心胸之壮大。《庄子·让王》写中山公子牟谓瞻子曰:“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于魏阙之下,奈何?”[9]979以“江海”与“魏阙”对举,可证。贯休《寒月送玄士入天台》:“之子逍遥尘世薄,格淡于云语如鹤。相见唯谈海上山,碧侧青斜冷相沓。”[15]9327“海上”代表着逍遥世外。乔吉《中吕·满庭芳·渔父》:“疏狂逸客,一樽酒尽,百尺帆开。划然长啸西风快,海上潮来。入万顷玻璃世界,望三山翡翠楼台。纶竿外,江湖水窄,回首是蓬莱。”[28]580钓于海上,显然是“疏狂逸客”即避世者远离尘世的豪迈之举,因为,海上的逍遥远胜于江湖的逍遥。

海是壮阔的,海中巨鳌、长鲸有巨大的力量,故钓于沧海,非有远大志向和非凡魄力者不行。唐代笔记小说《封氏闻见记》卷十“犷谲”条记载王严光自号为“钓鳌客”。五代后蜀何光远的《鉴诫录》卷七“钓巨鳌”条、宋代笔记小说《谈苑》卷四载张祜谒李绅亦称“钓鳌客”。《唐语林》卷五载:“李白开元中谒宰相,封一板,上题曰‘海上钓鳌客李白’。”[29]178李白诗中多次写到“钓鳌”,如《赠薛校书》:“未夸观涛作,空郁钓鳌心。”[18]481《同友人舟行》:“空持钓鳌心,从此谢魏阙。”[18]929《悲清秋赋》:“临穷溟以有羡,思钓鳌于沧洲。”[18]24“钓鳌”无疑是志向远大、胸襟开阔、放荡不羁的象征。有时只言钓于东海或钓大鱼,如《猛虎行》:“我从此去钓东海,得鱼笑寄情相亲。”[18]363《赠从弟南平太守之遥》其一:“愿随任公子,欲钓吞舟鱼。”[18]587其象征意与“钓鳌”是一样的。

梁启超说:“海也者,能发人进取之雄心者也。”[30]108故海上游历是英雄壮举,是志向远大、具有开拓进取精神的表现。汉赋、汉乐府中对乘巨鳞大鱼而游遨四海的描写,体现的就是汉人远大的志向和开拓进取的精神。《子虚赋》:“浮波澥,游梦诸……彷徨乎海外。”[13]49扬雄《羽猎赋》:“乃使文身之技,水格麟虫,……出苍梧,乘巨鳞,骑京鱼。”[13]189汉《郊祀歌·天门》:“专精历意逝九阂,纷云六幕浮大海。”[14]152《铙歌·上林》:“沧海之雀赤翅鸿,白雁随……芝为车,龙为马。览遨游,四海外。”[14]158在这些描写中,皆充满着对阔大遥远境界的向往和搏击海洋的豪情。李白一说到自己的志向,就会写下这样的话:“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其一)[18]189“浮四海,横八荒,出宇宙之寥廓,登云天之渺茫。”(《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18]1225杜甫则写道:“安能陷粪土,有志乘鲸鳌。”(《送重表侄王砅评事使南海》)[26]2047他们都把出海远游看作是志向高远的表现。

海上航行被看作是“壮游”,是具有英雄气概的表现。李白《永王东巡歌》之八:“长风挂席势难回,海动山倾古月摧。”[18]431陆游《航海》:“我不如列仙,神游御天风。尚应似安石,悠然云海中。卧看十幅蒲,弯弯若张弓。潮来涌银山,忽复磨青铜。饥鹘掠船舷,大鱼舞虚空。流落何足道,豪气荡肺胸。歌罢海动色,诗成天改容。行矣跨鹏背,弭节蓬莱宫。”[31]24257英雄的豪气与大海汹涌的波涛,是十分契合的。明代诗人张以宁《发广州》写自己奉使安南,遨游大海的感受:“斯游少吐平生气,巨浪长风万里秋。”[32]182其豪情壮士,表露无遗。同样,明代诗人何景明的《送宗鲁使安南》也称出海为“壮游”:“壮游真万里,无外见今朝。”[33]162梁启超《二十世纪太平洋歌》:“吾欲我同胞兮御风以翔,吾欲我同胞兮破浪以扬!”[34]160面对太平洋,诗人大声疾呼,鞭策激励国人奋起,破浪前行,追求新世纪文明的曙光。

但是,无论是汉赋、汉乐府中的“遨游四海”,还是李白诗中的“长风破浪”,都仅仅是一种愿望,一种主观情志的表达,一种高远理想和阔大胸襟的外化而已,他们并没有打算将其付诸实施。也就是说,诸如此类的描写所反映出的,只是人们对大海的一种认知和观念,而非要付诸实践的行为。中国古代的文人,很少有真正遨游海洋、探索海洋的冒险之举。这种冲动和热情,要等到近代才出现。比如,在晚清王韬的海洋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主动探索海洋的愿望和热情。《闵玉叔》中的主人公闵玉叔年轻时借阅谢清高的《海录》,跃然而起,说:“海外必多奇境,愿一览其风景,以扩见闻。”之后便一直向往海洋探险,后来同试的士子邀请他去台湾一游,闵玉叔欣然而起,说:“乘风破浪,固素志也。”《消夏湾》中的嵇仲仙素有“乘槎浮于海之志”,先到日本横滨,又转乘西人邮艇横穿大洋,面对飓风怒涛,他不躲不避,盘坐船头,体会着“乘长风破万里浪”的境界。《海上美人》中的陆海舫和他的妻子都对海外奇闻心驰神往,对海洋有着强烈的主动探求的愿望,二人结伴而行,开始了他们的创海梦想。[35]

四、结语

要之,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海是百川汇聚之处,是广阔的、博大的、深邃的、永恒的、雄壮的。这一观念常常通过浩浩、茫茫、荡荡、洋洋、无际涯、不可极、吞吐日月等词语来直接表达,也常常用鲲鹏、长鲸、巨鳌、大鹏、惊涛骇浪等意象来形象描述。中国古代文人对海洋的认知更多的是精神层面,而非物质和现实层面,他们赋予了海以谦下、博大、包容、力量、自由等人文精神,这无疑是他们自己的精神追求的写照。对大海的歌颂,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自由豪迈的气质、远大的志向和广阔的胸怀。

[参考文献]

[1]陈智勇.中国海洋文化史:先秦秦汉卷[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8.

[2]袁珂.山海经校注[M].成都:巴蜀书社,1992.

[3]李民,王健.尚书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4]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M].北京:中华书局,1991.

[5]黎翔凤.管子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4.

[6]冯达甫.老子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7]王先谦.荀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8.

[8]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2.

[9]郭庆藩.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61.

[10]严可均,辑校.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M].北京:中华书局,1958.

[11]杨伯峻.列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79.

[12]洪兴祖.楚辞补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13]费振刚,胡双宝,宗明华,辑校.全汉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14]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M].北京:中华书局,1983.

[15]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1960.

[16]陈元龙.御定历代赋汇:补遗卷三[M]/ /影印本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422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17]曹植,撰,赵幼文,校注.曹植集校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18]李白,撰,王琦,注.李太白全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7.

[19]苏轼.苏轼诗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2.

[20]陈永正,编注.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诗选[M].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2001.

[21]陈永正.岭南历代诗选[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3.

[22]吴承恩.西游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23]刘向,撰,向宗鲁,校证.说苑校证[M].北京:中华书局,1987.

[24]何晏,集解,邢昺疏.论语注疏[M]/ /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57.

[25]韩非子,撰,王先慎,集解.韩非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98.

[26]仇兆鳌.杜诗详注[M].北京:中华书局,1979.

[27]唐圭章.全宋词[M].北京:中华书局,1965.

[28]隋树森.全元散曲[M].北京:中华书局,1964.

[29]王谠.唐语林[M].北京:中华书局,2007.

[30]梁启超.饮冰室文集(十) :地理与文明之关系[M].北京:中华书局,1989.

[31]全宋诗:卷二二四[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39).

[32]张以宁.翠屏集:卷二[M]/ /影印本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26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33]何景明.大复集:卷十九[M]/ /影印本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67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34]黄珅编.梁启超诗文选[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0.

[35]倪浓水.中国古代海洋小说与文化[M].青岛:海洋出版社,2012: 149-150.

(责任编辑陈蒙腰)

Vastnees·Majesty·Freedom——One of the Ocean Concepts in Chinese Ancient Literature

ZHANG Ke-feng

(College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Jimei University,Xiamen 361021,China)

Abstract:In Chinese ancient marine literature,the ocean is the place where all rivers flow to.It represents vastness,broadness,profoundness,majesty and eternity.This concept of ocean was frequently expressed in the words of vastness,numerousness,greatness,limitlessness,being untouchable,and swallowing the sun and the moon.It was also expressed by the means of images of roc,whale,a huge legendary turtle,and terrifying waves.Chinese ancient literati based their understanding of ocean on the spiritual level,rather than the material and realistic level.They eulogized the ocean in order to express their spirit of freedom pursuit,heroic temperament,lofty ambition and broad mind.

Key words:Chinese Ancient Literature; the Ocean Concept; vastness; majesty; freedom

[中图分类号]I 0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889X (2015) 02-01-07

[作者简介]张克锋(1970—),男,甘肃通渭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及书法研究。

[收稿日期]2015-01-29[修回日期]2015-03-23

猜你喜欢
中国古代文学自由
新形势下关于《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创新的几点改革
论如何在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实践德育教育
边缘化背景下的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思考
中国古代文学中项羽形象寻绎
美国垄断不了“自由”“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