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娟
摘 要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道德情操与情感都集中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在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我们要从大学生实际出发,以爱护鼓励为主,通过具体作品的讲解有意识地实践德育教育。同时,为了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教师还应该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人格魅力。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学 教学 德育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1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实践德育教育的优势
1.1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对读者的影响与德育的最高形式高度契合
德育的形式分为显性德育和隐性德育,最高的形式是潜移默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形象性和美感对人的心灵的净化、对读者的影响恰恰高度契合了德育的最高形式。注重感悟能力的培养,注意情感上的“润物细无声”,摒除了填鸭式的德育方式,所以用中国古代文学来进行德育建设是最符合德育方式的,她喜欢用最美的形象来感染人、影响人,激发人们的思考,所以她是美的德育方式。
1.2中华民族最美好的情感和最深刻的生命体验都集中在古代文学作品里
德育本质上是一种情感教育,一种心灵的触动。而中华民族五千年的道德情操与情感都集中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同时中国几千年来的教育存在的误区又集中在虚假伪善的盛行,而目前经过数千年的数万万人心灵的净化选择流传下来的大部分文学作品,却是追求真善美的经典。古代不少作家都有遭受贬谪的经历,在当时看来,的确都是不识时务,但是他们都是真实的,是善的和美的,是热情的,是有担当的。他们的生命体验,对后来任何一个善感的人来说都能引发触动和思考。
2如何在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实践德育教育
2.1从大学生实际出发,以爱护鼓励为主
(1)循序渐进地缓解应试教育的不良影响,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进行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时,有学生提出要监督背诵,可见中小学的学校和家庭教育养成了他们被动的学习方式,教师可以适当缓解应试教育带来的不良影响,指定要背诵的篇目。
(2)针对大学生的年龄特征,注重平等交流。任何一代青年都会有缺点,其实当代年轻人身上存在的优点远远多于缺点。他们有主见,思维活跃,敢说敢做,表现很成熟,但心理又比较脆弱。针对大学生这些年龄特征,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尊重和理解,注重平等交流,不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进行说教。面对他们对当今社会道德低下所呈现的漠视态度,要适当加以激发,在具体作品中进行生命意义教育,使他们对社会健康发展充满自信,从很多作家的感怀生命中发现生命的价值。
2.2通过具体作品的讲解有意识地渗透
(1)德育与美育相结合,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和审美能力。古代文学对语言的超越是在美学的层次上完成的,所以在德育渗透中注意和美育相结合,严防说教,去除庸俗,注重用美的形象感染人。如通过对古诗词的吟诵感受诗词本身的韵律之美,将讨论式教学随时穿插在课堂教学中。如讲贾岛诗风时,可以其“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来入手,适当引发学生思考:到底是用“推”好还是用“敲”好?“敲”字固然好,但“推”字说明这寺门没有上锁,更显破败,和贾岛访幽居友人的荒凉处所以及贾岛的诗风相契合。
(2)从作品中寻找诗心,给学生展现最本真的生存状态。袁枚在《随园诗话》中指出:“所谓诗人者,非必能吟诗也。果能胸境超脱,相对温雅,虽一字不识,真诗人矣。如其胸境龌龊,相对尘俗,虽终日咬文嚼字,连篇累牍,乃非诗人也。”所以这里的“诗”不仅是诗歌文体本身,关键的是人的精神状态的高雅。海德格尔认为,摧毁世俗的世界,建立诗意的世界,即是从人类的物质世界经过艺术作品进入神性诗意的精神领域。面对世俗的纷扰,能做到坚守自己的理想,不盲从,不随波逐流,不卑下而琐屑地生活,保存内心的纯正美好。而这些,在古代诸多文人身上都体现出来,读他们的作品必然会受到触动。
(3)发掘古代文学作品的现代价值,培养文化认同感。在古代文学教学中,可以刻意引发学生发掘其中的现代价值,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也能从中受到启发。如针对高校学生缺乏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现象,通过一些古代作家作品的品读来激发他们的热情。从古代文学作品中认识到世界本来就不是纯净美好的,需要有责任感的执着的人使正义的力量更强大,更能震撼人心。可以适当运用“平移法”使中国古代文学和现实联系更紧密。如讲到爱情题材的古代诗词小说戏曲,可以见出古人爱情观是两情相悦,忠贞如一。请学生表达对爱情的看法,有女生表达的观点是只要对方对自己好就可以,其实这是一种廉价的爱情观,因为这种爱情观是把女性放在被动的地位来看待爱情。
中国人对异域文化有天然的认同感和崇拜感,过之则为崇洋媚外,否定传统文化。德育“通过增强人的文化主体意识,从而在文化内部产生一种文化抗变机制,使得人们在各种他者文化面前,能以其已形成的主体意识继续保持原有文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不致在他者文化的冲击下失去方向,导致文化发展中的混沌、断裂与失范”。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而价值观教育是德育的重要内容与任务。文化的认同感有利于培养爱国情感,不卑不亢的态度,接受正确的价值观,而古代文学教学正是培养文化认同感的主要平台。
2.3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人格魅力
对于成年学生而言,影响他们最大的除了传授知识之外,关键是影响做人。而这也是德育的最终目标。陶行知指出,教师就应当有“真知灼见”,“肯说真话,敢驳假话,不说谎话”。本着为学生负责的精神认真工作,真诚待人,以正视现实的勇气和热情去感染学生,真诚地影响帮助学生。目前有学生给教师上课打分的环节,不能为使自己的分数高而刻意迎合。要加强教学能力的提高,适当创新。如适当转换教学视角,有教师试着从文体学的教学视角人手,“在散文教学中,教师梳理出古代散文演进的线索,引导学生从宏观上把握这一历程”。转变传统按照作家生平与创作、思想内容、艺术成就三个层次展开讲授的“三段结构式”,注意加强学术研究、古诗词写作等能力,成立有教师定期参与指导与监督的学生诗词创作改编小组,带动学生对古代文学学习的兴趣。
参考文献
[1] 尹爱荣.感悟经典 提升素质——浅谈中国古代文学与现代德育渗透[J].魅力中国,2008(21).
[2] 刘纪艳.浅谈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与学生德育教育[J].科技信息,2006(S5):124-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