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背景视域下“韩非子思想”探析

2015-04-11 13:37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韩非子君主法治

王 鑫

( 江苏商贸职业学院,江苏 南通 226011 )

文化建设

时代背景视域下“韩非子思想”探析

王 鑫

( 江苏商贸职业学院,江苏 南通 226011 )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思想的产生与发展离不开当时的经济政治条件。为准确把握韩非子的思想,从韩非子所处的经济、政治、文化时代背景和韩非子思想的理论依据出发,分析了韩非子的主要思想主张及其历史的进步性与局限性。

时代背景;韩非子;思想

韩非子生活于战国时期,战国是我国社会从奴隶制向封建地主制过渡的时期。战国初期,各国把主要精力用在内部整顿上,励精图治,纷纷进行改革变法,出现了李悝、吴起、商鞅等改革变法。战国中期,各国为了保持自己的生存和扩大本国的势力,进入了“邦无定交,土无定主”的混战局面。战国后期,秦国采用“远交近攻”的办法,破坏了各国的合纵,削弱了邻国的力量,巩固了自己的霸主地位。这为韩非子思想的形成、发展与实践提供了滋润土壤和政治、经济、文化条件。

一、韩非子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与理论依据

(一)韩非子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战国时期,铁器逐渐在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牛耕开始普遍推广,社会生产力迅速提高。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和铁器的使用大大推动了手工业的发展,个体耕作逐渐代替了集体协作,封建个体经济逐渐占主导地位,出现了个体手工业者和商人,参与交换的物品种类繁多,交换的地域也相当广,商业更加繁荣,进一步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国新兴地主阶级的力量开始不断壮大,并相续走上了政治舞台,开始变革变法,他们对以前的政治制度已经不再满足于修修补补,而是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于是“以君主为中心的中央集权的专制制度与郡县制度取代了宗法分封制度,以军功授爵的官僚制度取代了世卿世禄制度”。[1]

传统的权威和观念虽然已被推翻,但是新的统一的政治思想尚未确立,各国都想在弱肉强食的残酷竞争中保存自己的国家,如何强大国家的军事、政治、经济实力,强化国家的统治,成为摆在各国君主面前的严峻的形势,这为诸子百家登上历史舞台提供了条件。儒家、道家、墨家等各派都力图解决君主的各种问题,为统治者提供理论依据,他们畅所欲言,出现了先秦诸子之间的“百家争鸣”的现象。

新的政治形势和社会条件,使七国为了生存和发展,竞相寻求改革,于是变法和改制构成了战国历史的主旋律。各国变法和改制尽管各富有个性,但在同一时代的社会需求和基本历史条件下,遵循着普遍的共同规律。魏国首倡改革,并带来了强盛的事实,为列国改革图强树立了旗帜,提供了借鉴经验,推动了战国历史的发展。韩非子的法家思想反映了当时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对当时的封建统一大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韩非子思想的理论依据

概括而言,韩非子思想主要是在当时政治、经济条件的基础上,深刻分析了各国改革的成败经验教训,批判地继承了道、儒、墨等各家思想,系统地分析和融合了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慎到的“势”,形成了“法、术、势”相统一的统治术,从而建立了自己完整的思想体系。

韩非子批判地继承了儒家代表之一的荀子“性恶论”的主张,并成为其法治思想的理论依据。韩非子认为人没有感情、自私自利、互不信任、好利恶害,人与人之间是利害关系。他认为:“以肠胃为根本,不食则不能活,是以不免予欲利之心。”统治者与人民是对立的,统治者要巩固政权,必须要用法律禁暴、制乱。韩非子还认为:“夫严家无悍虏,慈母有败子,吾以此知威势只可以禁暴,而厚德之不足以止乱也。”主张要用严刑峻法制止人民的反抗,从而提出了实行轻罪重罚的法治主张。

韩非子批判了墨家代表墨子“兼爱、非攻”的思想,但继承并发展了墨家的“尚同”和“强力论”的思想主张。韩非子提出“威势者,人主之筋力也”的主张,认为君主的权威不可侵犯,君主只有牢牢掌握自己的大权,才能使臣民服从自己,绝不能与人分享,并且要用法和术加强自己的权威。这为韩非子提出建立君主集权提供了理论基础。

韩非子对先前法家的思想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进行了批判和继承,尤其是对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和慎到的“势”,进行了分析、扬弃和继承,并把它们发展为自己“法、术、势”相统一的政治思想。

除了儒、墨、法家思想对韩非子产生重要影响外,道家思想对韩非子也产生了重要影响,树立了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和提出了许多属于哲学范畴的思想主张。“从哲学角度来看,韩非子丰富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为他根据当时实际情况推行法治提供了世界观的指导。”[2]

二、韩非子主要思想与主张

(一)提出“术、势、法”相统一的政治思想

韩非子充分肯定了申不害的“术”、慎到“势”、商鞅的“法”在治理国家的重要性,但他认为申不害的“术”和商鞅的“法”都不完善,“申子未尽于术,商君未尽于法也。……顾曰:二子之于法术,皆未尽善也。”韩非子认为,要治理好国家,既要用“术”,又要用“法”,需要两者密切结合起来。“故乘强秦之资,数十年而不至于帝王者,法不勤饰于官,主无术于上之患也。”韩非子认为强大的秦国没有成就帝王之业的原因在于没有建立把“术”和“法”紧密结合起来整顿官吏的法律制度。

韩非子在继承慎到“势”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势、法”的结合。韩非认为君主必须掌握大权,不能放权或削弱,“抱法处势则治,背法去势则乱”。韩非子还提出了“明主治吏不治民”的思想,认为君主主要靠官吏统治人民,但又认为“知臣主之异利者王,以为同者劫,与共事者杀”,提出了用“术”驾驭臣下的思想主张。所以,韩非子批判继承了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慎到的“势”,形成了“法、术、势”相统一的统治术,主张君主凭“势、术、法”共同维护自己的统治。

(二)提出与时代相适应的“依法治国”的具体政治措施

韩非子说:“夫古今异俗,新故异备。如欲以宽缓之政,治急世之民,犹无辔策而御駻马,此不知之患也。”韩非子深刻认识到,在一个战争连绵不断、社会动荡的年代,遵循古代仁义治国的原则,如守株待兔,是不能治理好国家的,而应实行依法治国。“先王胜其法,不听其泣,则仁之不可以为治亦明矣。”韩非子强调了依法治国必须要摆在治国的首要位置,而不是因循守旧采取古代的政治措施治理国家。

韩非子通过分析“学者”、“言谈者”、“带剑者”、“患御者”、“商工之民”的所作所为,提出了当时君主应“轻智慧,重法治”、“轻外交,重内治”、“轻工商,重武力”、“轻仁义,重刑罚”等等具体治理国家的政治措施。

韩非子还主张严格统治言论与思想、禁止私人著作流传和私人讲学,“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是境内之民,其言谈者必轨于法”,韩非子认为封建统治者不需要提倡诸子争鸣,提出人民需要成为“无二心私学,听吏从教”的主张。

韩非子除了提出了法治、政治思想以外,还提出了许多属于哲学范畴的思想主张,对自己法治思想进行论证和提供方法。比如,韩非子重视道,但重点在于宣扬自己依法治国的思想,提倡国家要通过变法图强。承认社会的不断变化,认为时代变了,政治措施也要跟着变,从而推崇自己的法治思想。

三、韩非子思想的进步性与局限性

韩非子的思想学说,不但继承了法家各派的思想,而且还批判地汲取了先秦诸子各家的观点,是先秦各种思想成果斗争与融合的产物。建立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是韩非子最终的目的,这在具有尖锐复杂的政治斗争和动荡不安的战国时代是符合新兴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和要求,是顺应历史潮流的,具有积极意义。主要表现在:

(一)韩非子的思想加速了封建贵族制的崩溃与君主独裁制的建立,推动了历史的发展。韩非子思想为结束诸侯割据,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提供了理论依据。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采取的许多政治措施,就是韩非子理论的应用和发展,对中国历史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二)韩非子提出的“刑过不辟大臣,赏善不遏匹夫”的主张和“法、势、术”相结合理论在依法治国的今天仍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在我国目前,“法”就是我们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我国的法律法规,在全社会营造学法、知法、守法、扬法的良好氛围。“术”就是管理者要掌握管理办法,加大对被管理者的考核力度,真正做到赏罚分明。“术”就是要维护好中央权威,树立国家威信,坚决禁止“上有对策,下有政策”、“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为和导致社会混乱的不当言论。

(三)韩非子以法治国的法治思想,“事异则备受”的改革思想,富国强兵的策略思想,等等,其中有很多的要素值得我们借鉴。

任何一种思想的产生和发展都要受其所处的历史条件、经济条件、政治条件、文化条件等诸多条件的限制,韩非子的思想也具有历史的局限性。韩非子为建立君主专制,提出的尊君抑民、“严刑峻法”排斥德治和民主等主张,尊崇君主剥夺人民的人权、人格,具有鲜明的历史局限性。

[1]张晓玲.商鞅韩非“法治”思想比较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8.

[2]张翠萍.韩非子的“法治”思想及现实意义[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2,(7).

[3]金开诚.韩非与法家思想[M].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2012.

(责任编辑:孙建华)

“Han Feizi Though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Sight

WANG Xin

( Jiangsu Vocational College of Business, Nantong, Jiangsu 226011, China )

The economic base determines the superstructure,and the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thought is inseparable from political conditions prevailing. In order to accurately grasp the idea of Han Feizi, from theoretical background of economy, politics, and culture in Han Fei's tim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ain ideas advocated its historical progress and limitations of Han Feizi.

background; Hanfeizi; thinking

2015-03-15

王鑫(1980-),男,江苏赣榆人,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B226.5

A

1671-4385(2015)02-0082-03

猜你喜欢
韩非子君主法治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五张羊皮
当代皇室
和谐君主帝喾
韩非子:察古今之变 倡刑名之学
“适宜君王的风度”:论《李尔王》中的新旧君主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韩非子的“解老”与法治大一统
治理下的法治与法治下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