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霞
[摘要]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更加重视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注重学法上的探索以及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培养,从而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从另一个方面来说这也是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角色转变的开始。为此我校紧跟其脚步,对以学案为载体的小组合作教学模式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政治课堂 探究学习 导学案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070074
有一位教育家曾说过:“课堂是学生自我关照、自我修正、自我成长的地方,而非教师表演的舞台。”这句话很好地诠释了新课标指导下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角色的转变。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更加重视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注重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培养,从而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我校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展了三环七步高效课堂教学改革,并对以学案为载体的小组合作教学模式进行了研究。那么在教学过程中该如何实施这种教学模式,从而达到高效课堂的目的呢?
一、科学合理的分组、分工和技能培训是实施该模式的前提条件
要有序实施以学案为载体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必须要有开展合作学习的必备条件,就是对全班进行科学分组,对小组内成员进行合理分工和技能培训。分组是否科学,组员分工是否合理,培训是否到位,是影响小组合作学习效率的重要因素。分组时,以6人为一组比较合适。教师根据学生的组织能力、学习能力、思维活跃程度、性格、兴趣、行为习惯、性别等方面的差异,将班级的学生分成若干个同组异质小组,使各组之间达到均衡,确保分组后,组与组之间的竞争具有公平性。
二、编写适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导学案是实施该模式的重要条件
导学案的设计重在“学生的活动”上,学生依据导学案开展学习活动,并将其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这不仅给学生以知情权、参与权,确定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同时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和发展,非智力因素得到充分的发挥。那么如何设计和编写符合以学案为载体的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导学案呢?
1. 导学案的编写模式
导学案的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预习案——学习目标(含重难点)、学法指导、知识链接(知识结构);探究案——问题讨论(合作学习)、归纳总结;巩固案——达标检测、拓展提高和课后反思等。不同课型的学案会有所不同,呈现方式也不尽相同。学案内容主要按课时内容设计,与教师上课进度基本同步。学案设计的基本思路要把握三条线:知识线、学法线和能力线。其中知识线是明线,学法线和能力线是暗线。一般以知识为主线编写学案,把知识线、学法线和能力线有机地结合起来。
2. 导学案的编写原则
在编写导学案的学习内容时应注意五个原则。(1)课时化原则。在新教材中,一些章节的内容用一课时是不能完成的,因此需要教师根据实际的上课安排,分课时编写导学案,使学生的每一节课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能有计划地完成学习任务,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2)问题化原则。也就是将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的问题点、能力点,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质疑、解释,从而激发学生主动思考,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以及对教材的分析、归纳、演绎能力。(3)参与化原则。也就是通过导学案的使用创造人人参与的机会,激发人人参与的热情,提高人人参与的能力,增强人人参与的意识,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只要教师敢于给学生创设自主互助学习的机会,学生的学习潜能将会得到更有效的挖掘。(4)方法化原则。导学案中应体现教师必要的指导和要求。教师指导既有学习内容的指导与要求,又有学习方法的指导。如在学生自主学习时,教师要明确、具体地告诉学生看教材哪一页的内容,用多长时间,达到什么要求,自学完成后教师将采取什么形式进行检查等。(5)层次化原则。在编写导学案时将难易不一、杂乱无序的学习内容处理成有序的、阶梯性的、符合各层次学生认知规律的学习方案。要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3. 在导学案的编写和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学案编写质量高低直接影响到课堂导学的效果。教师在学案的编写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避免学案编写教案化;(2)避免学案编写作业化;(3)导学案要体现激励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导学案是为学生学习服务的,所以应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在编写导学案时,可以根据学习内容的需要,增加“加油站”“温馨提示”“友情链接”等补充说明,以及信息提供、方法指导等栏目;还可以在探究案或者巩固案上写一些激励的话。如“试试你的身手,你能行!”“小试牛刀,你最快!”“比比看,哪个小组方法多?”“这是一道巅峰题,看看谁能成功登顶!”等等。
三、依据学案开展高效互动的小组合作学习是实施该模式的核心与关键
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是实施以学案为载体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核心与关键,根据以上的教学流程图,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实施。
1. 教师要成为课堂的引导者和管理者
教师作为课堂的管理者,在实施以学案为载体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时,要处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教师要实行有效的监控与适时的介入。尤其是在实施合作学习的初级阶段上,这种监控与介入显得尤为必要。在进行合作学习的监控时,教师应当将注意力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是否所有的学生都参与了合作学习?是否小组活动始终围绕着学习任务,没有偏离主题?是否所有的小组成员都能积极合作、相互支持?如果学生的情况不是很令人满意,教师就有必要及时介入进行指导。对于教师来说,选择什么时候介入和什么方式介入是教学艺术的一个重要部分,但是切记,即使是介入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也应当让小组自己去解决问题。
(2)教师要把握好小组合作的时机。及时、恰当地把握合作学习的时机,对于唤醒学生的潜能,真正体现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效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并不是每一个知识点都值得去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教师要把握好合作的时机。教师根据导学案,主要在新旧知识衔接处,在知识的重难点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在学生自学后困惑不解时,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应重视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创设一定的互助学习情境,使学生在互助中取长补短,体验合作学习的优越性。
2. 学生应是课堂的主人和快乐参与者
在以学案为载体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人翁地位。整个课堂都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活动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即学生课前自主完成“预学案”,课中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案”,组间学生互助点评“探究案”,组内学生合作总结“结构和规律”,组内
互助答疑“巩固案”,课后学生自主完成拓展延伸和自我反思。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人,能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变机械接受学习为自主性的积极主动的探究学习。学生要把合作学习过程看作是提升自己、锻炼自己的机会,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苦学”为“乐学”。
3. 课堂教学应是多维互动的开放课堂
以学案为载体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课堂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具有互动开放性,那么该如何营造互动的课堂呢?
(1)构建以学案为载体的小组合作学习的生生互动策略。合作学习中学生之间的促进性互动主要体现在合作学习小组内部或小组之间的相互作用与相互影响,学生之间以语言、非语言的方式进行,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活动形式。互动的内容包括认知、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也包括学生的生活经验、行为规范等信息。互动的过程包括交流、分享、讨论、争辩、反馈等外部的“交流”方式以及学生与自身进行的内在的“自我交流”活动,最终实现学生学业成绩、合作意识与技能等的提高,促进学生个体社会化发展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促进小组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分享,促成组内同伴间的相互借鉴与模仿,引导小组处理好合作与竞争的关系,让学生的行为发生实质性的改变。生生互动能对学生产生实质性作用,从而达到提升教学效率的效果。
(2)构建以学案为载体的小组合作学习的师生互动策略。合作学习过程中师生如何互动?能否解决这一问题是合作学习成功与否的关键。合作学习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突出生生互动的重要性,但并不否定师生互动,相反,对师生互动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要担负更大的管理和调控职责。教师在知识结构、智慧水平、思维方式和认知风格等方面,比起学生来更胜一筹。因此,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越有效,学生的主体作用就发挥得越充分。要达到这样的效果,需要师生之间实现良好的互动。在师生互动中,教师应当以学生“学习的导师”“合作的伙伴”“交往的对象”的身份出现。
总之,导学案教学是一种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在实施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但只要我们正视问题并不断学习、摸索、改进教学方法,教学中所遇到的困难一定会迎刃而解,导学案的优点也会得到最大化的发挥。相信只要我们善于学习,大胆实践,把握新课改的态势,了解新理念的内涵,同时不断厚实自己的专业底蕴,一定会走出一条新课改的特色之路。
(责任编辑 袁 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