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珍连
(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广西 柳州 545616)
新媒体环境下高职生阅读方式与读物的选择原则探讨
李珍连
(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广西 柳州545616)
摘要:在新媒体环境下,移动阅读的现象越来越普遍。文章分析了移动阅读与传统书籍阅读两种不同阅读方式对高职生产生的不同影响,探寻高职生选择阅读方式和不同读物应遵循的四个原则:即联系教学,紧贴专业;量体裁衣,符合特质;选取经典,深度阅读和高瞻远瞩,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高职生;阅读;原则
近几年来,高职院校学生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力军。根据官方公布数据显示,我国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不断提高,2012年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达到90%以上,初次就业率仅次于985高校,成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来源,为构建合理教育结构、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提供了有力支撑。
报刊、户外、广播、电视是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随着触摸媒体、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电视、手机短信、微信、微博、网络等新兴媒体的技术不断发展,当前社会媒体环境发生了复杂的结构性转变,传统媒体基本缺位,新兴媒体,尤其是智能手机,已成为人们片刻不离的“宠儿”。新媒体环境就是相对于传统媒体所形成的新的大众传播的坏境。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4年7月数据,中国网民数量达到6.32亿,上网普及率达到46.9%;手机上网网民突破5.27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上升至83.4%,手机在微博、微信等方面应用也出现较快增长,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来。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今天,新媒体凭借其海量信息、覆盖面广、速度迅捷、互动性强等特点迎合了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和信息量激增的社会需要,成为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信息的主要载体。许多读书族转向使用手机、平板、电子书等终端进行阅读,新媒体逐渐改变着人们的阅读习惯。电子阅读、网络阅读等阅读方式成为当下年轻人和青年学生所追求的时尚生活。笔者身为学校图书馆流通部的职工,发现近几年前来馆内借阅图书的学生越来越少,而在校园路上、食堂里、宿舍里和图书阅览室等公共场合,却随处可见学生捧着手机、IPAD、手提电脑等电子产品进行信息浏览和网络阅读,甚至有些学生在课堂上也不时拿出手机刷微博、微信、浏览网页。
不同的阅读方式的有不同的阅读成效。移动阅读和传统书籍阅读方式对高职生产生的影响及意义自然有所不同。
2.1移动阅读对高职生的影响与意义
移动阅读是指使用手机或带有通信功能的电子书阅读器等通信终端进行的口袋化、移动化、个人化的电子阅读行为,其内容包括图书、报纸、杂志、博客、原创文学以及专门定制的手机报、手机杂志、动漫及各类互动资讯等内容。移动阅读终端主要分为手机阅读和移动通信电子书终端阅读两种形态。通过新兴传播媒介的移动阅读能帮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快捷地找到海量的相关信息,具有纸质书籍无法比拟的优越性。通过手机进行的移动阅读还能充分挖掘传统阅读无法覆盖的碎片时间,如课间之余、校园路上、打饭排队等候、晚休熄灯前,等等,使学生的时间得以有效利用。但是,手机阅读在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困扰,许多人患上智能手机症。有关统计显示,读者通过手机进行稳定阅读的时间大概是10分钟左右,具有碎片阅读的典型特征,这些阅读只做“简单的信息摄取而不做思考分析”、“只过眼不过心”,读者很难进行心灵的体验和享受,这与传统的纸质图书阅读是无法比拟的。如果高职生过分依赖和沉溺于手机“移动阅读”,这种纯粹的“浅阅读”容易造成读者乐于闲趣而懒于思考,且浪费大量的学习专业知识的时间,这对高职院校学校学生学习思维能力的培养及成为高技能型人才目标的实现是极大不利的。
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移动阅读都是浅阅读,通过移动电子书阅读一样可以进行深度阅读,但是这类阅读主要借助于新兴的电子书阅读器或者平板电脑等专用终端。电子书阅读器或平板电脑通过E-ink等技术达到贴近传统纸的阅读效果,与手机阅读相比,具有海量存储、便携性、绿色健康、环保节能等优势,但相对而言此类阅读终端价格较高,在尚在求学的高职生中短期内普及的可能性不大。有关专家断言,尽管如此,电子阅读必将是阅读未来的发展方向。
2.2传统书籍阅读对高职生的影响与意义
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一个人的成长乃至社会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作用。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读书在于造就完全的人格,读书能陶冶个性。温家宝总理说:“读书决定的修养和境界,关系一个民族的素质和力量,影响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一个不读书的人、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在我国,高职生主要是理工科学生,尤其是工科学生占了大多数。在我国相关教育制度的影响下,目前选择高职教育的学生总体来说文化基础相对本科生来说是薄弱不少的,因此,在高职三年的生涯学习中,高职生除了认真掌握专业技能的知识外,还应该通过课外阅读和学习,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知识和审美能力。而这些知识和能力的培养与获取,不是通过手机和网页随意浏览就能达到的,要求学生必须静下心来,认真选取一些优秀的图书进行精读、研读,不断的思考,不时记录个人的读书心得,进而内化为自己的思想觉悟,经过长期的感悟、体验,才能最终积累起来成为个人的文化底蕴,才能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作为原始动力发挥出来。这就是传统书籍阅读对高职生的意义。
有关专家认为,各种传播新载体的不断诞生,它们之间不是“谁取代谁”的关系,而是大众文化需求的不断细分。对那些精致的图文并茂的需要反复玩味的作品,如世界名著、反映各地风情和文化的图片和文字,应该找本精装的纸书进行深读,乃至珍藏;对哪些时空变幻较多、较快的娱乐性的资讯,我们通过电子产品浏览,效果可能更好。在新媒体时代,各种读物的形式多种多样,不外乎静态和动态两种,静态的包括是图书,包括文字书、图解书、漫画书,动态的有影视频作品、网络游戏,有关专家认为,在静态与动态之间有一个很大的断层,电子书的内容会在其中诞生。然而,由于新兴媒体技术的快速更新和问世,当前的发行者并没能根据知识和信息的特点以及不同人群的需求,为知识和信息选择最适合的“载体”,而是五花八门,让人眼花缭乱。哪些信息和知识应该使用哪种载体进行传播和传递最为合适?这或许正是当前及未来图书发行者和出版工作者需要努力解决的重大课题。那么,在这个问题当前没有得到较好解决的情况下,高职生在选择阅读方式和读物时应遵循的怎么样的原则,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呢?
3.1联系教学,紧贴专业
在新媒体时代,各种题材和内容的知识和信息快速海量传递,原来想都不敢想的东西只要动动手指引擎搜索即可尽收囊中,甚至是你不去找它也时刻充斥在你的周围。这时,很多的高职生根本无暇停下来认真思考自己缺哪些知识,而是被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所吸引,如网络小说、网络游戏或其他于自身学习和成长无益的东西。很多学生为此浪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去和金钱,更有甚者陷入其中,无法自拔而荒废学业的。因此,高职生选择读物时,首先应该要联系课堂学习,选择那些和自己所学专业相关的资料进行补充和巩固所学的知识,其次才是考虑个人的兴趣和爱好,适当选择其他课外读物。
3.2选取经典,深度阅读
在新媒体时代,信息和知识通过各种各样不同载体的占据着人们的眼球,微信、微博、视频作品、文字书、图解书、网络游戏、漫画书无处不在,让人目不暇接。高职生作为心智和人格尚未成熟稳定的青年人,难免被一些无益身心成长的资讯所诱惑和吸引。但是,高职生的大学生涯只有短短的三年,而且最后一年基本上都在实训室和实训基地度过,真正能专注于文化基础学习的时间只有两年。因此,在如此宝贵的时间里,高职生在选取读物时,就应该遵循“非经典不选取”的原则。在这里,所谓的“选取经典”,是指高职生不管想了解哪方面的知识,无论是人文、文学、经济,还是哲学、政治、军事,都应该选取每个类别里综合评价最高的经典读物,包括图书和视频。在图书选择方面,具体可参照“中国图书评论”。不管是选取的是纸质图书还是电子读物,都应该静心下来,对读物进行仔细研读,对有感悟和疑问的地方,及时进行记录,并通过查找其他相关材料,进行进一步的理解和领悟,直到完全把握作者所表达的真正意图。通过这样选取经典读物进行深度阅读,可以让读者在有限的时间里迅速掌握和了解该领域的主要思想和精髓。同时,通过美文欣赏,还能提高审美能力。
3.3量体裁衣,符合特质
“量体裁衣”在这里有两层含义,一是指高职生要根据知识的特点选择正确的读物。举个例子,笔者认识的两个学生,姑且叫他们甲和乙。这两个学生身体条件差不多且都爱打羽毛球。甲决定学习打羽毛球之后,到图书馆找了一些介绍如何打好羽毛球的图书进行阅读,然后照着图书所介绍的方法,经过一个学期的埋头苦练,水平却很一般。而乙则是在网上找到了如何提高羽毛球水平的视频跟着练习。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比较熟练后,他又找到了林丹参加比赛获奖的录像进行观看,不断揣摩和模仿林丹处理各种球的技巧。三个月后,乙在学校的羽毛球比赛中获得了亚军。总结甲乙两个学生的不同经历,我们可以看到,同样是打羽毛球,甲由于没有找到正确的读物进行学习,尽管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比乙更多,成绩却不如乙。细究其中的缘由,除了个人领悟能力有差异外,还与训练时是否选择正确的读物有着密切的关系。
“量体裁衣”的另一层含义是高职生要根据个人特质,正确采用阅读方式和选取适合的读物。这里的特质,指的是自身的长处、短板和个人爱好。在现代社会,高职生除了要熟练掌握谋生的技能外,还要通过读书,造就适应社会生存和发展的个性和品质。高职生毕业后,一般要从基层做起,甚至是从最底层的工人做起,而且很多一做就是多年。这就要求学生必须练就吃苦耐劳、服从指挥的品质和精神。然而,现在很多的高职生的都是在独生子女家庭中长大,尽管很多学生的家庭条件也不是特别优越,但都是在父母和长辈的万分呵护中成长的,身上多了很多的娇气与“自我”意识,缺乏进行辛苦劳动的耐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这些品质和精神只有通过锻炼和学习的不断积累才能养成。因此,高职生应该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和适当选取一些鼓励及教育青年人如何成才的励志书籍或人物传记进行阅读和学习。
3.4高瞻远瞩,可持续发展
在知识信息化时代,知识的更新周期越来越短,每个人都必须学会学习,才能不被淘汰。据美国工程学会调查,在今天,一个大学毕业的学生,其原来所学的知识在毕业后第一年可用的知识占70%,第二年占30%,第三年占10%,到第四年,他原来掌握的知识已基本过时了。因此,高职生要成为名副其实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就要高瞻远瞩,长远规划,必须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进行知识更新,真正掌握“学习”的技能。在新媒体时代,经过国家财政十多年的投入,很多高职院校图书馆不但拥有丰富纸质图书、期刊和报纸,还加强数字资源建设,引进了丰富的信息数据库,购买了智慧型电子图书借阅机。因此,学有余力的高职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对将来的规划和判断,在宝贵的学习生涯里,在学好本专业知识之余,充分利用图书馆丰富的图书资源和数字资源,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构建多个知识框架,努力把自己培养成“多面手”,使自己有“多技”之能,能在不同的岗位上生存和发展,以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
在新媒体环境下,高职生在选择阅读方式和读物时如能坚持联系教学,紧贴专业;量体裁衣,符合特质;选取经典,深度阅读和高瞻远瞩,可持续发展这四个原则,其阅读行为必定更加理性、省时、省力、有效,必定有利于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更好地把自己培养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杨景华:引导高职生定制三年阅读规划的几点思考[J],中国科技创新导刊,2013,(32):143.
[2]李锦英:高职院校学生阅读倾向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3,(11):74-76.
[3]张红艳:大学生阅读倾向及导读工作浅论[J],科技信息,2008,(12):166、174.
责任编辑:邓荣华
中图分类号:G 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094(2015)02-0142-03
收稿日期:2015-02-12
作者简介:李珍连(1980-),女,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图书馆建设和读者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