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从化市第七中学 庾浣冰
创设以情境,成长于体验
文/从化市第七中学 庾浣冰
作为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班会课在学校教育的课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体验式主题班会强调学生自我情感体验,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它赋予教育者更为直观、更为动态的教育视角,同时也为学生的成长实践,拓展了更为广阔的行为空间,让学生在行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让我们的主题班会更具魅力。
体验式主题班会课属行为体验教育,其落脚点不仅仅在于教育主体个体的感性体验。美国组织行为学教授大卫·库伯认为:有效的学习应从活动开始获取感受,进而发表看法,然后进行反思,再总结形成理论,最后将理论应用于实践。行为体验教育在学生心中积累起的感性的“体验”,不会随着时间而消逝,这种意识会因为在某种特定的情境下被激活,而使个体产生特定的体验。
躬亲体验性。体验式主题班会强调“以身体之,以心验之”。即学生从行为和情感上直接参与“行为体验”全过程,通过自身的体验和亲身经历来感悟、获取人生的启迪。
自我教育性。主题班会中各教育主体间存在种种差异,兴趣爱好各异、生活经验不一、感悟能力不同。体验式主题班会通过“设计”活动内容,让学生处在活动之中进行学习、体验、分享、总结,让学生通过对自己亲身经历或对事物的观察思考,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内化为自身自觉行为。
主体参与性。主题班会中的“行为体验教育”,教师将需要传递的人生道理融入到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活动之中,保证学生的主体参与,让他们在教师的主导下自组体验团队,主动参与体验活动、自议体验体会。
团体互助性。每一个学生都是班集体的一员,他们的学习动机、人格发展、价值观和态度,均在团体中、小组中相互作用、相互帮助、相互影响,这种人际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的现象被称为课堂集体动力。
“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观念是开展行为体验教育的前提。相信学生是行为体验教育的核心。和谐的心理氛围,是行为体验教育的关键。
间接体验式。以学生为主体创设情境,丰富学生的体验。教师结合学生已有的学业水平、生活经验和兴趣爱好,创设富有吸引力和新鲜感的情景。如针对中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征创设一些声像情境。以教师为主导创设情景,充实学生的体验。在体验式教学中,要让学生直接参与主题活动、游戏活动和其它实践活动。
直接体验式。组织暑期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拓展学生体验。教育活动要回归生活,走向生活化,这是“体验式教育”所强调的,让学生在生活中深刻认识社会和自我,从切身的体验中学会辨别真善美,并在交往中学会做人。以学生为参与或执行的主体,开展更多形式的活动。如室外比赛形式:托盘比赛、投球比赛、行为规范生比赛;室内活动的形式:环保主题班会、交通安全伴我行、感恩教育主题班会。
设置情感体验是体验式主题班会的重要内容。情感体验是通过情感熏染,解放学生的情感、热情、激情并将其带入“高峰体验”,促使他们反观生命本质的洞察方式。
1.精心设计体验活动,创造行为体验情境。好的情景就像溶洞一样神秘,“遮蔽”地呈现真善美,让学生出自本能去探索,在混沌的精神之旅中获得成长和成功的体验。创设好的情境,就是让学生走进生命的溶洞,发现自己,赏识自己,创造自己,建构个体生命的意义世界。
2.体验式班会主题要走进学生心里。主题班会涉及的内容应来自学生熟悉的生活教师的语言和素材也要来源于学生生活,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如学校生活、学校学习、情感关系、社会事件、社会思潮、实践活动等,真正能走进学生的心里。
3.班主任的教育思想隐于无形、显于“点睛”。在设计班会时,班主任要有意安排自己“缺位”,给学生充分的空间争辩、感悟和反思,让他们在“空”中自主参与、互动探究、对话交流,创造生命的灵动,生成自己的生命智慧。探究、分享、交流后,班主任引导同学们整合“体验”、提炼共鸣点,运用“点睛之笔”,帮助同学们进一步认清体验中得出来的结果,使之形成共识。
4.充分运用同感技巧。同感是指设身处地、像体验自己精神世界那样体验他人精神世界的态度和能力。在引导、启发学生感悟是做到:一是对学生的感悟不随便发表意见,要换位考虑学生的感受;二是要通过丰富的词汇和准确的表达,将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反馈给学生。
责任编辑 邱 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