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鲁迅的《拿来主义》是中学语文教材的经典篇目,可是很长时间以来对这篇文章的解读都停留在批判继承文化遗产说上。这篇文章仅千余字,其中却蕴含了鲁迅非常重要的文化理念。在民族危机严重的时刻,在大家都惶恐害怕外来文化的时候,鲁迅却极具气魄地大谈“拿来”。更为重要的是,鲁迅谈“拿来”外来文化,始终落在“为人生”的目的上,并一再强调人在文化的引入和传承中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关键词 鲁迅 中学语文教学 文化遗产 创造性
鲁迅的《拿来主义》一直以来都是中学语文教材的经典篇目,不论是在“旧版”的教材,还是在“新课标”的试验教材中,《拿来主义》一直都被视为最值得关注的问题。然而,不论是老版的《教学参考书》,还是最新版的《教师教学用书》,对这篇课文的解读却一直没有怎么改变,认为这篇文章的主题是批判继承文化遗产。例如,《教师教学用书》对《拿来主义》所做的“领悟内容”中,明确地把这篇课文的主题做了如下的概括,即鲁迅在《拿来主义》这篇文章中,探讨如何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这个重要命题,并把其精炼地概括为“拿来主义”。在《教师教学用书》中,基本上都围绕着这一观点来展开,在“领悟内容”的详细部分,更是做了进一步阐发,课文的解读指出了文化遗产可被概括为三种:第一种是“有益无害的”,也就是课文中比作“鱼翅”的,我们的态度就是要“拿来”,而且“使用”;第二种是“既有毒素又有用处的”,也就是课文中比喻为“鸦片”的,我们就要吸取、吸收其有用处的方面,排除其有害的方面;第三种是“人民根本不需要的”,也就是课文中比喻为“烟枪”“烟灯”和“姨太太”的,对于这一种我们除了少许送放博物馆,其他应该加以“毁灭”。在这篇课文解读的最后做了总结,“总之,根据人民的利益,‘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1]
由于《教师教学用书》的权威指导,诸多老师的备课教案和教学设计中,也大都沿用“批判继承文化遗产”说。很显然,这样的观点既和原文主旨有较大出入,也和鲁迅研究界的整体研究趋势不太符合。
一、拿来的是文化遗产还是外来文化
首先,从本篇课文的前后整体来看,鲁迅几乎没有怎么谈到“批判继承文化遗产”的问题。诚然,鲁迅在文章的最后用到了“大宅子”的比喻,并且有一些“祖上阴功”、“鱼翅”、“鸦片”、“国粹”式的“烟枪和烟灯”、“姨太太”等相关词汇和隐喻,容易给人造成一种错觉,认为鲁迅最后主要转到“文化遗产”的“拿来主义”问题。事实上,从文章的一开始,鲁迅谈论的就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问题。从我们自己的“闭关主义”到“送去主义”谈起,接着又论述了别人的“送来主义”,接着从“送去主义”和“送来主义”谈到“拿来”,并且着重论及了“送去”、“送来”和“拿来”的不同。尽管这些比喻所选取的都是一些“国粹”式的东西,但毕竟本体和喻体之间还是有很大差异的,它们可以并非同一类,当然更可以不用同一地域的。所以,“祖上”的“大宅子”作为重要的比喻体来看待,而“鱼翅”、“鸦片”、“烟枪”、“姨太太”等,也都只是说明对待外来文化时的不同态度。
其次,从当时的文化背景和社会背景来看,鲁迅显然不是要谈如何继承和发扬文化遗产的问题。《拿来主义》写于1934年6月,这个时期民族危机进一步加剧。一边是社会上掀起的排外情绪,如文中所提到的,“于是连清醒的青年们,也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再例如,在鲁迅写下《拿来主义》的前一年,就被命名为“国货年”;另一边相伴随的是“中国本位”主义的兴起,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这种“中国本位”主义带有强烈的国民党官方背景,其最明显的例证莫过于1934开始的由蒋介石倡导的“新生活运动”,尽管冠以“新”的称号,但其骨子里的文化保守和文化专制显而易见,而此后的新年伊始,就有了王新命等教授发表的《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很显然,这个时期文化界的主要问题是不再或者不敢强调引进西方文化的问题,而把更多的重心放在强化文化传统上。在这样的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中,鲁迅显然不是迎合官方谈论什么“批判继承”问题。因为,在“批判继承文化遗产”说的模式下,不论怎么论述,其重心肯定会落在“继承”上。笔者以为这也是中学语文《教师教学用书》指导性意见的重心之所在,不少中学老师也是这么讲述。这种思维模式,最后得出的结论必然是,鲁迅的《拿来主义》就是告诉我们,对待文化遗产,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更有不少人由此和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相比附。乍一看,这样的结论无懈可击。可是,细究之下,这种结论也近乎无聊。对任何一个革新者来说,哪一个不是在继承本民族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实现自己的创新的呢?
最后,从鲁迅一直以来的文化态度来看,鲁迅最反感的莫过于打着“推陈出新”或“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旗号的旧文化的沉渣泛起。为此,鲁迅不惜用看似极其偏激的态度来“彻底否定”传统文化。从他小说揭示的中国历史文化的“吃人”,从他发出“少读甚至不读中国书”的呼喊来看,我们不难看出,鲁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否定是一种整体上的、宏观上的否定,也是一种价值观的彻底否定。后来有人曾批判鲁迅的过于激烈的“反传统”,也有人为鲁迅辩护说这是“矫枉过正”。有关这一点,我们下面再详细探讨,但毫无疑问,鲁迅一直反对文化上的折中主义和中庸主义。他把这种折中论和中庸论都看作是复古的体现,例如,鲁迅曾经辛辣地揭示道:“中庸太太提起笔来,取精神文明精髓,作明哲保身大吉大利格言二句云:中学为体西学用,不薄今人爱古人。”
在《随感录·四十八》中,鲁迅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很多看似学习外国本领,然而骨子里却希望保持旧传统,这就是所谓的新本领加旧思想,鲁迅给予这种文化风潮辛辣的嘲讽。“前几年谓之‘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几年谓之‘因时制宜,折衷至当’。其实世界上决没有这样如意的事。即使一头牛,连生命都牺牲了,尚且祀了孔便不能耕田,吃了肉便不能榨乳。何况一个人先须自己活着,又要驼了前辈先生活着;活着的时候,又须恭听前辈先生的折衷:早上打拱,晚上握手;上午“声光化电”,下午“子曰诗云”呢?”[2]
从鲁迅一贯的态度来看,他对所谓的“折中论”,也就是“批判继承”文化遗产本身就是批判的,因为鲁迅清醒地察觉到了“批判继承”文化遗产中的守旧味。
从以上三个方面来看,鲁迅的《拿来主义》是谈论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而并非是有关文化遗产的态度。
二、“拿来”其实是一种创造
把《拿来主义》的主题修正为作者是要告诉我们,对待外国的东西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这同样是对鲁迅这篇文章的片面理解。因为,我们把《拿来主义》的主题从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置换成“外来文化”仍然不过是一种思维模式的不同体现而已。而目前,在中国学术界常常有这样的一种思维方式,要么大谈特谈继承传统文化遗产的意义,要么大书特书吸取外来文化的价值。事实上,正如学者王富仁对此置疑时所提出的观点一样,该研究模式极大地夸大了在文化发展中起作用的中国的和外国的固有文化,反而认为在这个过程当中接受这种文化的人自身是起不到任何作用的,这些人只是来运输文化的,只是个器械,只是个工具,只不过有的把西方文化运到中国,有的把中国古代文化从古代运到现在,有的则古今中外通吃,只是问题的焦点是要到哪里去运而已。但是,人,当然不是个没有思想没有感情的装载机,在这个文化被中国近、现、当代知识分子拿来拿去的过程中,文化自然不会像运输中的一堆煤一样不发生任何变化!至此,王富仁提出自己的论点,他们——人是有自己的思想的,他们拿中西文化中固有的部件融合、改造、创新出新的文化来。“人是有创造性的,任何文化都是一种人的创造物。”[3]王富仁教授的这种观点,对于我们理解《拿来主义》的思想内涵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首先,鲁迅的《拿来主义》以及其他谈论有关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言论中,都特别重视“人”的主体性意义。在这篇论文中,“拿来”的目的是什么呢?作者在文章末尾做了明确说明,是为了人,是为了我们当下的生存。鲁迅精辟地指出:“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由此可见,鲁迅或谈论如何“拿来”外来文艺,或如何猛批中国文化传统,都无非是为了当时的人的生存,为了新人和新的文艺的出现。
的确,鲁迅有很多看似非常激烈的“反传统”的言论,如“不读中国书”、“消灭汉字”等等。以至于今天有不少人,把鲁迅看成破坏中国传统文化的“罪人”。其实,这都是如王富仁教授所批判的思维模式一样。在鲁迅看来,文化是为人造,因人而造。例如,鲁迅在《青年必读书》中,针对当时的社会贤达如梁启超和胡适等人鼓励青年多读古书,鲁迅却提“要少读甚至不读中国书”,而这种看似偏激的观点背后,鲁迅有着很明确的判断标准,就是看哪种书或者说哪种文化要有利于当时的“人”,他研究古今中外时深切体会到中国的书籍往往与现实相离甚远,所以看中国书反而让人神游于世外,于事无补。而外国书,除了印度之外,都是让人更加认识到现实的,反而激起你入世的满腔热忱。所以“为人生”不仅是鲁迅小说创作的主导思想,也是鲁迅对待文化选择时的态度依据。例如,鲁迅明确说道当前最紧要的就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4]假如有影响到这三者的,不管它是何方的经典、何方的宝贝,即使是老祖宗的《三坟》、《五典》,即使是灵丹妙药,是人、神、鬼我们都不要它。鲁迅最激烈的莫过于提出消灭汉字的说法,鲁迅的依据依然是人的生存,“不错,汉字是古代传下来的宝贝,但我们的祖先,比汉字还要古,所以我们更是古代传下来的宝贝。为汉字而牺牲我们,还是为我们而牺牲汉字呢?这是只要还没有丧心病狂的人,都能够马上回答的。”[5]
其次,在鲁迅看来,只要人强大了,就敢于开放,敢于吸收外来文化,而不至于抱残守缺,故步自封。这也就是鲁迅在文中所着重批判的“闭关主义”、“孱头”。鲁迅写这篇文章时,正是民族危机深重,不少人都响应当局政府的举措,采取掩耳盗铃的方式来消除危机,以为只要加强中国传统承继,抵制外来文化输入,就可保国保民。其实这种言论恰恰是孱头言论,抱残守缺不仅无助于自身的强大,而且更会加重自身的危机。鲁迅曾结合中国的史实论述道:越是自身实力强大,越不怕外来文化,而越是排斥外来文化和保国粹,越容易沦为孱王和孱奴。他举例说,宋朝就像现在一样,只知一味地把古代的东西挖来,固化,但怎么样?不一样国内是非不断,最后不就改朝换代为元了吗?而汉代和唐代也存在外族不断入侵的隐患,但是那两个朝代从上到下都气魄很大,并不因此就把国门封得死死的,各地各国的东西、文化都到了长安,反而国家越发强大,人民的状态也越发昂扬。这说明了什么呢?鲁迅条分缕析道,到了国家衰弱的时候,那些统治者就变得敏感了、害怕了,似乎只要和外来的所有东西都隔绝,就可以保有现状,不至于国破;所以就拼命地把国粹拿来,哪管它有利无利,反正是老祖宗的东西,他们认为可以加强国本。在另外的地方,鲁迅更是明确地谈到,面对这种情况,人不能害怕,光害怕、故步自封,在自己的圈子里兜来兜去,怎么能进步呢?怎么能富国强民?这实在是胆小的行为。如果在生活里也这样,连吃个牛肉,也只陷在纠结里,怀疑这,怀疑那的,那可要不得。要像年轻人一样,不要像老人,年轻人有力量、有信心的。所以“虽是西洋文明罢,我们能吸收时,就是西洋文明也变成我们自己的了。好像吃牛肉一样,决不会吃了牛肉自己也即变成牛肉的”[6]。这里鲁迅用人吃牛肉不会变成牛的比喻同时还说明了,在文化引入过程中,重要的不仅仅是来源,更重要的是吸收和消化的过程。也就是说,在文化的继承或引入中,最重要的是人的主体性创造。
此外,鲁迅还反复说明,引入外来文化的目的是为了“新人”和“新文艺”的出现,“新人”既是出发点也是归宿点。如果说引入外来文化只是为了保全或帮助“国粹”,那更是需要大批特批。例如在这篇《拿来主义》写成后不久,鲁迅写下《奇怪(一)》这篇杂感,他辛辣地讽刺到:“西法虽非国粹,有时却能够帮助国粹的。例如无线电播音,是摩登的东西,但早晨有和尚念经,却不坏;汽车固然是洋货,坐着去打麻将,却总比坐绿呢大轿,好半天才到的打得多几圈。”
总之,鲁迅的《拿来主义》看似是一篇简短的杂文,仅千余字,其中却蕴含了鲁迅非常重要的文化理念。在民族危机严重的时刻,在大家都惶恐害怕外来文化的时候,鲁迅却极具气魄地大谈“拿来”。更为重要的是,鲁迅谈“拿来”外来文化,始终落在“为人生”的目的上,并一再强调人在文化的引入和传承中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
参考文献
[1] 拿来主义·课文研讨//语文4·教师教学用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 鲁迅.随感录·四十八//鲁迅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3] 王富仁.对一种研究模式的质疑[J].佛山大学学报,1996(2).
[4] 鲁迅.忽然想到《五至六》//鲁迅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5] 鲁迅.汉字和拉丁化//鲁迅全集(第5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6] 鲁迅.关于知识阶级//鲁迅全集(第8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作者:高阿蕊(1977-),女,陕西长安人,重庆电子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博士。]
【责任编辑 郑雪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