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度加强翻译实践教学工作

2015-04-01 22:48谢先泽
关键词:翻译实践

多维度加强翻译实践教学工作

谢先泽

(成都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成都 610059)

摘要:从认识、操作和验收评估等三个维度探讨如何加强翻译实践教学工作。在认识的维度,需要从管理层面、教师层面和学生层面加强对实践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操作的维度重在规划,重在把握和创造实践机会,实践机会分实战性机会和模拟性机会两大类,前者主要靠把握,后者主要靠创造,两者对翻译实践能力培养各有优势,应努力做到优势互补;验收评估不仅是培养计划的需要,更是实践教学质量的有力保障,需要从量和质上从严把关。

关键词:翻译人才培养;翻译实践;实战性翻译

收稿日期:2014-02-24

基金项目:四川外国语言文学研究中心课题(SCWYH13-14);成都理工大学“翻译创新教学团队”项目(201101)

作者简介:谢先泽(1966-),男,教授。研究方向: 欧美文化、翻译。E-mail:xiexianze08@cdut.cn

中图分类号:H 319文献标志码: A

DOI:10.13256/j.cnki.jusst.sse.2015.01.006

Strengthening Translation Internship at Multiple DimensionsXie Xianze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Cultures,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Chengdu 610059,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discusses how to strengthen translation internship in terms of cognitive,operational and supervisory dimensions.As to the cognitive dimension,understanding of the necessity and significance of translation internship should be enhanced at the management level,teacher level and student level.As for the operational dimension,priority should be given to the creation and seizure of practice opportunities,which are indispensible to the improvement of translation skills.So far as at the supervisory dimension goes,both quantity and quality should be considered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desired effect of translation internship.

Keywords:training of translation talents;translation internship;practical translation

翻译专业人才培养同传统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相比较,其突出特点之一是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翻译实践能力。教育部高教司2012年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在翻译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中对学生的口笔译能力及与翻译相关的能力均做了明确的规定[1]。仲伟合教授认为,办好翻译专业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合格的职业译者(口译或笔译),培养成能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及提高国家国际竞争力的需要、适应国家经济、文化、社会建设需要的应用型、专业性口笔译人才[2]。无论是翻译本科还是翻译硕士人才培养,都面临着如何扎实做好翻译能力培养工作的问题。为此,各相关高校和专家学者进行了积极的思考和探索。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需要从多个维度加强翻译实践教学工作。

一、认识的维度

培养高质量翻译人才是为了服务国家发展的需要,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各项事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全球最大货物贸易国和全球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家之一[3]。顺应全球化潮流、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也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既定国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加快,但面临着语言障碍、文化差异的问题,急需教育界能够帮助解决这些问题,培养适应需要的外语好、知识全面的应用型翻译人才。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具体目标涉及三个方面,即国家形象的国际亲和力,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以及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为实现这一目标,十七届六中全会做出了更具体的部署,文件中有两处直接涉及到翻译工作和翻译人才。一是在“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一节中,明确指出要“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外向型文化企业和中介机构,完善译制、推介、咨询等方面扶持机制,开拓国际文化市场”。二是要求“组织对外翻译优秀学术成果和文化精品”,以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基本国情、价值观念、发展道路、内外政策的了解和认识,展现中国文明、民主、开放、进步的形象。2013年,由国务院新闻办、中国作家协会、中国外文局主办的“2013中国当代优秀作品国际翻译大赛”启动,大赛面向热爱中国文化并愿意从事中国当代优秀作品外译工作的境内外翻译工作者,“旨在激励国内外创作翻译力量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4]。以中央全会文件的形式来强调翻译的重要性,由政府部门组织中国文学作品国际翻译大赛,尚属首次。这反映出中国文化要走出去急需懂外语、会翻译、熟悉对外传播的应用型翻译人才。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办决定新增设翻译本科专业和翻译专业硕士点,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国家经济、文化、社会建设需要的翻译人才。

为保障翻译人才培养质量,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办成立了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教学协作组和MTI教学指导委员会,负责对翻译人才培养、专业建设等相关领域开展研究、咨询、指导、评估和服务工作。协作组和教指委针对旨在培养翻译能力的实践教学环节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讨,并将其列为评估的重点内容之一。2012年和2013年对第一批15所院校和第二批25所院校的MTI办学情况进行了检查,2014年已经启动对第三批118所院校的检查评估工作。从检查评估的情况来看,校企合作、兼职教师聘用、实习基地建设等实践教学相关内容和学生参与实践的相关材料都是检查评估的重点[5]。很明显,加强翻译实践教学是翻译能力培养的重要保障。

翻译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和翻译硕士人才培养分别开始于2006年和2007年,历时很短,大部分教师从教外语改行教翻译,对翻译人才培养理念的认识需要深化。“翻译教学脱胎于外语教学,与外语教学具有本质上的区别。”“外语专业人才≠翻译专业人才”[6],在MTI教指委2010年年会上,许钧教授在总结发言中不无遗憾地指出,一些教师和学校领导的教育理念仍不到位,需要加强[7]。翻译能力是翻译人才的核心能力[8]。当今翻译行业的运作模式多数是以翻译项目为依托的团队活动,工作岗位除了专职翻译外,还包括翻译项目管理、译审和高级译审、质控、语料管理、译员培训与开发、专业排版、编审、审校等工作。一个翻译项目的完成要经过翻译业务洽谈、审阅原稿、编写术语、分稿、译稿、合稿、审核译稿、排版、终审等多道工序[9]。这些翻译职业能力的培养必须依靠翻译实践教学环节完成。加强对实践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极其重要,只有认识到位,才可能行动到位,才能做好实践教学的具体操作和验收评估工作。

翻译实践教学涉及三个层面,即管理层面、教师层面和学生层面。管理者是实践教学的规划者、组织者,教师是实践教学的指导者、监督者和考核者,学生是实践教学的直接参与者、亲身经历者和受益者。只有三个层面都充分认识到实践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才能克服困难形成合力,将实践教学科学合理地规划、组织和实施好,确保收到应有的效果。

二、操作的维度

本文所指的实践教学的操作分为规划与执行两个环节。人才培养方案已经对实践教学做出了宏观、总体的安排。这里所指的规划是指实践教学的具体实施计划或方案。它要求规划制定者依据人才培养方案和翻译人才培养规律,结合实际,对实践的时间、地点、内容、要求和工作量做出安排,对指导教师的职责做出规定,对学生的要求与考核办法做出规定。有了详细、合理、操作性强的规划,实践教学的执行环节便可做到有章可循。这里重点对实践教学规划环节的关键事项进行探讨。

对实践教学进行规划时,应充分考虑翻译实践自身的特点、翻译实践所处的时代特点和翻译实践主体即学生的特点。

(一)翻译实践自身的特点

同传统的外语专业实习、实践相比,翻译实践的内容更具体、要求更高,确切地说,就是要在实践过程中完成一定量的口、笔译任务,并且质量和水平要达到一定要求。按照国际大学翻译学院联合会主席Hannelore Lee-Jahnke教授的观点,翻译实践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完成具体的翻译项目获取翻译职业知识和能力[10]。

翻译实践按性质可分为实战性实践和模拟性实践。因此,实践机会可分为实战性机会和模拟性机会两大类。

实战性机会是指校内外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因对外交流、合作需要所提供的口笔译机会,来源渠道包括翻译公司、外事部门(省、市、学校外办)、高端翻译培训机构(该类机构在进行培训的同时,还给学员提供实战翻译机会)和学校相关单位,等等。这类机会的特点是学生要保质完成所交办的翻译任务,如有大的失误可能造成经济和荣誉上的损失;不能重复;学生承受的压力大,完成任务后可以得到一定的经济报酬;实践的时间、地点和需要的人数存在不确定性,翻译的具体内容也千差万别;有计划、定期、批量地组织学生参与这类实践不现实,学生能否把握机会主要取决于自身翻译能力和把握机会的意识。

模拟性机会是指为达到培养翻译能力的目的而人为设计的翻译实践机会。其特点是学生自主性强,可重复,尤其适合初期阶段的训练和中后期因基础较弱不能胜任实战任务的学生。模拟性机会是学生完成培养计划所规定的实践量的基本保障。

两类机会有机结合,可使学生在模拟性实践锻炼的基础上,通过实战性实践进一步提高翻译技能,为成长为职业译者奠定基础。

实战性机会和模拟性机会两相比较,前者主要靠把握,后者主要靠创造。实战性机会主要来自校外,管理层面和教师应及时获取机会信息,告知学生,并鼓励学生积极应聘以把握机会。校内的实战性机会中,硕博士论文及摘要的翻译、中英文网站建设等因为量大、时间要求相对宽松,应机制化、常态化地加以充分利用。模拟性实践是学生翻译能力培养的重要依托,应精心规划和组织实施,主要包括口笔译课内外作业或练习、各级各类比赛等。

(二)翻译实践所处的时代特点

这里所说的翻译实践主要指实战性翻译实践,其所处的时代特点主要体现在实践机会多、地理分布不均衡、高校把控实践机会的能力弱等方面。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化与扩大,以及中国国力和影响力的不断提升,在中国举办的各级各类国际经贸文化交流活动、国际会议等越来越多,所需要的翻译服务也自然随之增加。这意味着翻译实践机会也随之越来越多。但中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发展水平和开放程度存在较大差距。这导致了翻译机会地理分布的不均衡性。总体而言,开放前沿地区、经济发达地区的翻译机会要多于其他相对封闭和落后的地区;一线城市或中心城市的翻译机会要多于二线城市或非中心城市。以成都为例,近年来,精彩纷呈的国际会展活动接连在成都举办,成都已成为中西部第一、全国前列的会展领先城市。“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会展之都”也被写进了成都会展业“十二五”发展目标中。据统计,2012年,成都举办了近500场有较大影响的国际活动,其中著名的有:第13届西博会、第10届亚洲航线发展大会、2012全球投资峰会、第9次世界生物材料大会、第7届APEC中小企业技术交流展览会、第3届全球汽车论坛、第8届亚洲教育论坛、2012 APEC中小企业峰会、中国(上海)国际跨国采购大会——成都分会等。2013年财富全球论坛也在成都举办,成为成都会展业发展的新亮点。

众多的国际活动为翻译专业学生实践和就业带来了很多潜在的机会,但高校把控这些机会的能力有限。在以往的计划经济条件下,高校为社会培养人才,社会各相关企事业单位为高校学生提供实习实践机会,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如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情况已经成为历史。一个单位是否接受实习生,接受多少实习生,接受什么样的实习生,主要取决于单位自身的考虑,政府和学校不能强制要求。即使学校和单位签订了实习基地协议,但一些协议的条款比较宽泛、弹性较大,致使实习基地的象征意义往往大于实际意义。就翻译实践而言,用人单位的首要考虑是顺利完成翻译任务,服务于本单位事业的发展,而不是为学生提供锻炼机会服务于高校人才培养。所以,能否把握住实战性翻译实践机会,关键在于学生是否具备顺利完成翻译任务的能力。实力决定把握机遇的能力。在迈向社会参与实践、接受检验之前,学生应通过模拟性实践等多种方式着力于增强自身实力和把握机遇的能力,以便能牢牢把握实战性翻译实践机会,在实战中进一步增强自身实力,形成良性循环,不断向更高级的翻译实践阶段迈进。学生把握住了第一次实战机会就迈出了重要的第一步,下一步是如何在实战中进一步提高自己。

为了让学生获得尽可能多的实战性翻译实践机会,学院在加强实践基地建设的同时,还要与尽可能多的其他相关机构特别是翻译公司建立联系,并动员老师积极向学生推荐实践机会,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信息。

(三)翻译实践主体即学生的特点

不同年级的学生之间,甚至同年级的学生之间,翻译能力和水平存在差异,或者说每个学生因为自身兴趣、知识结构和实践经历的不同都有其长项和弱项。因此,在制定实践教学规划时要对这一差异性予以充分考虑,努力做到因人而异,做出差异化的安排,遵循能力与翻译任务难度相匹配的原则和循序渐进的原则,避免整齐划一和简单化。在模拟性实践方面,除要求学生保质、保量完成规定的任务外,还要鼓励学生结合自身实际,自主开展模拟训练。

就实战性翻译而言,应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水平,安排相应的翻译任务,或引导学生承接翻译任务时要“量力而行”,这一点尤其重要。如果太难的任务安排或推荐给能力不够的学生,其后果可想而知。要么用人单位考核不合格不予使用,造成宝贵的实践机会被白白浪费;要么翻译效果差或胜任不了。这不仅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而且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影响学校的声誉。太简单的任务因缺乏挑战性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热情,使得付出的时间和获得的收效不成正比。对学生而言,太难和太简单的翻译任务都不能收到理想的锻炼效果。

另外,针对学生之间翻译经历、能力和水平存在差异的实际情况,可引导有翻译经验、水平较高的学生接到翻译任务后,让其他同学参与翻译项目,做一些翻译辅助性工作,达到积累经验、逐步提高的目的。

三、验收评估的维度

在教学工作中,基础理论课作业需要进行批改检查和必要的讲解,实践教学环节布置的实践任务同样需要进行检查评估。通过检查,了解掌握学生实践任务的进展情况、存在的问题与困难,做到及时解决问题与困难,督促学生按计划推进实践工作;通过验收评估,确保学生完成实践任务,实现实践目标。

同基础理论课作业相比,实践任务有其自身的特点。基础理论课作业主要以作业本等书面形式提交,管理、检查、批改比较简便易行。实践任务则不然,内容更加多样,形式也不固定。学生之间兴趣领域、发展方向、专业基础各不相同,因此承担的翻译实践任务内容彼此不同,难度也各异,实战性实践尤其如此。实战性实践形式除单纯的笔译、口译外,往往还附带承担项目相关管理、综合服务等工作,内容则可能涉及政治、军事、经贸、文化、教育、旅游、医疗卫生等各个领域。此外,翻译实践时间跨度大,进展速度也因人而异;大部分学生在修完基础理论课后进入实践环节,部分学生在修读基础理论课期间已经开始翻译实践;有的学生能较好地把握实践机会,在较短的时间跨度内完成实践任务总量,而有的学生则需要较长的时间跨度才能累计完成实践任务总量;实践量有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一般很难在短时间内突击完成培养计划要求的实践工作总量。实践任务的这些特点决定了验收评估工作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为做好翻译实践教学环节的验收评估工作,至少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考虑和安排:第一,安排指导教师对学生的翻译实践进行指导、帮助和督促。第二,明确指导教师职责。指导教师应全面掌握所指导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到因材施教;定期了解学生实践的进展情况和表现情况,及时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督促学生有计划地推进实践任务;除专业方面的指导外,还需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对综合素质提升进行全方位的指导;对照培养计划的要求,对学生实践任务完成情况在质和量方面进行严格验收,并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估。第三,定期召开指导教师会议。通过召开指导教师会议,汇总学生翻译实践的总体情况,总结成绩与经验,发现存在的不足与问题,研究制定解决策略与措施。第四,适时召开学生实践经验交流会。通过召开经验交流会,让学生畅谈心得体会,分享成功经验,达到相互学习、增强信心、营造浓厚实践氛围的目的。第五,妥善保管学生的翻译实践材料。翻译实践材料是学生翻译实践的成果,是验收评估的依据。这些材料包括中英文对照的笔译材料,口译的音频、视频资料,实习单位出具的实践内容、实践工作量、表现评价证明,学生的翻译实践总结等等。学生翻译实践材料的妥善保管,有利于学生和指导教师增强对翻译实践重要性的认识,从而高度重视、认真对待;有利于积累材料,为不断提高翻译人才培养质量提供资料支持,也为迎接翻译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检查做好资料准备。

验收评估是实践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确保学生保质保量完成实践任务的必要手段。没有验收评估或验收评估不到位都可能影响实践教学质量,从而影响翻译人才培养质量。

四、结束语

实践教学是翻译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理论教学的必要补充,是培养翻译能力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实战性锻炼对提升学生翻译能力极其重要。虽然实战性机会在不断增多,但地理分布不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能否把握实战性锻炼机会主要取决于学生的实力。要引导学生积极通过模拟性训练增强自身实力,努力争取实战性翻译机会,把自己锻炼培养成优秀的职业翻译人才。总而言之,在整个翻译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坚持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循循善诱,加深对实践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学生把握实战机会的意识和能力[11]。要狠抓实践教学的规划、过程管理、验收评估和总结提升,多维度切实加强翻译实践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教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117.

[2]仲伟合.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本科教学要求[J].中国翻译,2011,32(3):20-24.

[3]高虎城.2013年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货物贸易国[EB/OL].(2014-03-07)[2014-03-08].http:∥lianghui.people.com.cn/2014npc/n/2014/0307/c376088-24556833.html.

[4]中国当代优秀作品国际翻译大赛组委会.2013中国当代优秀作品国际翻译大赛[EB/OL].(2013-09-02)[2013-11-01].http:∥www.china.com.cn/news/citc/node_7189956.htm.

[5]平洪.办好翻译专业学位教育,服务国家发展需求——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2012年年会纪实报道[J].中国翻译,2012,33(3):54-56.

[6]仲伟合,穆雷.翻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中国外语,2008(6):4-8,14.

[7]MTI教指委.全国翻译硕士教指委2010年年会暨扩大会议召开[EB/OL].(2010-03-20)[2013-04-01].http:∥www.kouyi.org/MTI/info/1211.html.

[8]文军,李红霞.以翻译能力为中心的翻译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研究[J].外语界,2010(2):2-7.

[9]柴明颎.对专业翻译教学建构的思考——现状、问题和对策[J].中国翻译,2010,31(1):54-56.

[10]张文,沈小燕.国际大学翻译学院联合会主席Hannelore Lee-Jahnke教授访谈[J].中国翻译,2012,33(2):78-81.

[11]何刚强.精艺谙道,循循善诱——翻译专业教师须具备三种功夫[J].外语界,2007(3):24-29.

(编辑: 朱渭波)

猜你喜欢
翻译实践
《傲慢与偏见》中文译本中语义反向迁移的分析
浅析卞之琳英诗汉译之“以顿代步”
翻译理论的类别与翻译实践相关性研究
预设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
浅谈翻译实践的重要性
试析翻译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
翻译专著与教材的成功嫁接
翻译活动中母语的重要性
篮球意识训练的相关因素研究
顺应理论视阈下的汉谚英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