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滦南县柏各庄镇中心小学 刘春霞
如何提高小学课堂的有效性思维
河北省滦南县柏各庄镇中心小学 刘春霞
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有目的、有组织的独立或半独立的学习活动,是数学教学活动的主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参与课堂教学活动,都要通过对具体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实现的。本文结合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实际,谈谈如何实现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学习情感 分层教学 教学质量
有效的课堂教学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认知和情感上均有所发展。笔者从事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对于教学的有效性有以下几点思考。
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调动有效的学习情感,对于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至关重要。调动有效的学习情感,既能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又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情境创设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情境创设应目的明确
每一节课都有一定的教学任务。情境的创设要有利于学生的数学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技能、数学思考、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所以,教师既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创设情境,又要充分发挥情境的作用,及时引导学生从情境中运用数学语言提炼数学问题。如果是问题情境,提出的问题则要具体、明确,有新意和启发性,不能笼统地提出“你发现了什么”等问题。
2.教学情境应具有一定的时代气息
教师应该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信息社会里,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得大量信息,教师创设的情境也应具有时代气息,让他们学会关心社会,关心国家发展。
例如,教学《百分数的应用》,笔者创设了中国北京申奥成功的情境:出示第二轮得票统计图(北京56票,多伦多22票,巴黎18票,伊斯坦布尔9票),请学生根据统计图,用百分数知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3.情境的内容和形式应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年龄特征进行设计
教学情境的形式有很多,如问题情境、故事情境、活动情境、实验情境、竞争情境等。情境的创设要遵循不同年龄的学生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而设计。对低、中高年级的学生,可以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等形式创设情境,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则要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问题情境,用数学本身的魅力吸引学生。
知识的有效性是保证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条件。对学生而言,教学知识的有效性是指他们不知不懂的新观点、新材料在学后变成奏效的内容。教学内容是否有效和知识的属性以及学生的状态有关。
第一,学生的知识增长取决于有效知识量,学生知识的增长是教学成败的关键。
第二,学生的智慧发展取决于有效知识量。发展是教学的主要任务,知识不是智慧,知识的迁移才是智慧。在个体的知识总量中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具有同样的迁移性,而是其中内化的、熟练的知识才可以随时提取,灵活运用。这一部分知识称为个体知识总量中的有效知识,是智慧的象征。
第三,学生的思想提高取决于有效知识量。这种知识是指教学中学生获得的、融会贯通的、深思熟虑的、有益的内容,即有效知识。
第四,教学的心理效应取决于有效知识量。通过对知识的获取产生愉悦的心理效应,成为活动的原动力和催化剂。
课堂教学的核心是调动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全过程,使学生自主地学习、和谐地发展。学习过程是否有效是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关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处于成长发展中的小学生是不成熟的学习主体。受年龄、经验、知识、能力的限制,他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
只有发挥教师的组织者、引导者、点拨者的作用,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让学生学会学习。尤其在学生疑难处、意见分歧处,或在知识、方法归纳概括时,教师更要及时加以点拨指导。有效的学习过程还可以通过游戏实施。小学生的注意特点是无意占优势,他们能一连几小时地玩,却不能长时间一动不动地坐在一个地方。新课程要求“面向每一个学生,特别是有差异的学生”。因此,针对差异性,教师可以实施分层教学策略,最大限度地利用学生的潜能实施教学分层,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展示学生个性,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使数学课堂教学真实有效。
创设有效的生活情境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条件。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景,使学生从中感悟数学的乐趣,产生学习的需要,激发探索新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有效地参与学习。
创设生活教学情境时,一要选取现实的生活情境。教师可直接选取教材中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情境或自己创设学生感兴趣的现实生活素材作为课堂情境。二要构建开放的生活情境。教师要对课内知识进行延伸与拓展,将抽象知识学习过程转变为实践性、开放性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大胆提出猜想,不断形成、积累、拓展新的数学生活经验,创设多元的生活情境。
教学作为一种有明确目的性的认知活动,其有效性是广大教师所共同追求的。无论课程改革到哪一步,“有效的课堂”是我们永恒的追求。我们要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下,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ISSN2095-6711/Z01-2015-11-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