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杨 勇
高职院校学生社团管理激励机制研究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杨 勇
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高等职业教育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其在推进大众化高等教育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需要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具有高技能及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现阶段,学生社团在高职院校当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管理高职院校学生社团需要涉及诸多方面的教育,如心理健康、思想政治、学习及生活等方面,具有特殊性及复杂性。管理过程中有效运用激励机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学生将科学的学习观树立起来,并使学生的自信心得以建立及巩固,使其能够将自身的价值充分展示出来。
高等职业教育 学生社团 激励机制 管理
近些年,高职院校得到了快速发展。虽然如此,高职院校的学生群体与本科生相比较,在价值观、学习态度以及文化水平等诸多方面都存在较为明显的差距。高职院校中的学生存在的主要缺点有:难以在学习上对自己做出严格要求,不具备刻苦精神,激励能力较差,没有较强的自我约束力。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很多高职院校都会成立学生社团,高职院校借助学生社团能够将校园文化有效建立起来。同时,学生社团是培养人才及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在建设校园文化、引导学生以及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高职院校应对校内的学生社团进行有效管理,使其能够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基于此,本文对高职院校学生社团管理当中的激励机制展开研究,以便对学生社团实施更加有效的管理措施。
1.激励主体不仅思想禁锢严重,而且素质良莠不齐
学生社团中应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这样才能有效对学生社团形成激励作用。教师应该具备“双师”素质,这样才能帮助社团中的学生更好地将理论和实践相联系。但实际情况是,“双师型”教师在高职院校当中占据的比例相对较低,而且还有很多滥竽充数的人混在教师队伍当中,这对于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而言是相当不利的。根据相关调查显示,当前有很多学生难以对教师的能力形成认同感,如果这种情况长时间延续下去,就一定会导致学生对教师形成较大的距离感,更糟糕的是还有可能使学生对教师形成一种抵触心理。这种情况下,学生的积极性难以被激发出来,相应地,学生社团就难以形成良好的发展契机。
此外,因为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人都比较轻视职业教育,认为毕业于职业院校的学生始终低于毕业于高等院校的学生,这种观念将会对职业院校学生的自尊心及自信心造成严重伤害。当今社会出现了越来越激烈的人才竞争,用人单位设置出越来越高的就业门槛,毕业于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获得理想工作的机会越来越少,这会导致学生社团中的成员难以形成较大动力,最终大大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激励环境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虽然好的环境不一定发挥良好的激励效果,可是环境一旦较差,就必然会产生不良影响。所以,如果高职院校当中的文化、生活以及学习等诸多环境都难以对学生的基本需求形成满足,那么就一定会对学生的生活及学习产生不良影响。学生社团的主要人员是学生,所以对学生社团形成不良影响是必然的,最终就会影响对学生社团的激励作用,致使激励目标也难以得到有效实现。
3.不科学的激励原则及方法
很多高等职业院校首先在设置奖学金金额、项目、评定方式及标准、获取奖学金人数等问题上存在着较大的不合理性和非科学性。例如,学生总数当中能够获得奖学金的人数仅仅占据百分之几的比例,而且一般情况下,都是根据学生的综合成绩来定,并不根据学生在社团中的具体表现来定,所以基本上都是一些学生干部或者是成绩优秀的人获得奖学金。因此,学生就没有较大的积极性参与学校社团,他们更愿意将时间花在如何提高学习成绩上。此外,因为奖学金的额度过低,难以对学生形成较强的吸引力,所以很难将其激励作用激发出来,长时间下去,不说社团中的学生对其失去兴趣,就连普通学生也会对其产生轻视态度。
1.要不断改善激励主体的素质,促使其观念得到转变
首先,应该在学生社团中建立一支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并为其提供优质的培训机会,促使其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提升。无论在学校的哪个领域,与学生接触最为频繁的就是教师,教师除了要将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扮演好,同时更应该要发挥出榜样的作用。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社团成员各方面的发展产生较大影响。高等职业院校如果想要对学生社团形成较强的激励作用,那么就需要将一支强大的师资队伍有效地组建起来。教师对学生社团成员展开引导,使其不管在生活上还是在学习上都能拥有积极向上的心态,最终对其产生一种激励作用。
其次,促使家长的观念得到更新,使其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高职院校中,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来自普通工人或者是农村家庭,很多家长不具备较高的知识文化水平,难以同步于时代的步伐。为了能够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家长应该积极参与一些对身心健康有益的活动,促使自身的知识面得以拓宽,鼓励孩子积极参与学校社团。家长不应该只注重子女的学习成绩,高职院校培养的主要是学生的实践能力,如果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学校的学生社团,并积极为社团做事,那么对于其实践能力的提高是非常有帮助的。
如果家长具备较高的综合素养,那么就很容易跳出只重视成绩的圈子,对孩子的综合能力形成重视,鼓励孩子积极参与学校的社团活动,最终有效促使学生社团的发展。
最后,学生社团成员应该端正自身态度,将良好的自激习惯培养起来。学生一旦养成了良好的自激习惯,就能够有效消除自卑感,促使其对各种挫折应对自如。如何才能实现自我激励?第一,一定要保持积极乐观的良好心态;第二,一定要坚定成功的信念;第三,将原来一些错误观念纠正过来。
2.加大对学生的扶持力度,为其提供物质保障
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社团来说,必要的活动场所及设施、稳定的活动经费、一定的政策支持是其生存下去或得到发展的必要前提。高职院校在管理学生社团的过程中,如果想要对其形成某种激励作用,那么就一定要对社团发展将会遇到的各种问题展开充分关注,为其提供一定的设施保障、经费保障、人员保障以及政策保障,从而为学生社团的快速发展创设一种良好、宽松的外部环境,以建设校园文化的具体需要为立足点,将社团发展的自主性充分激发出来,将社团成员的主动性、积极性以及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
3.提供专业指导,对社团建设起激励作用
管理学生社团的过程中,学校需要对其配置相关的社团顾问或者专业指导教师,将指导社团这一工作纳入教师的日常工作范围中,将指导老师的激励及考核体系有效建立起来并加以健全。如果没有建立有效的激励及考核机制,那么很多教师或者是顾问就难以对这一工作形成较强的积极性。除了全方位考核相关的指导教师,还应该将相应的奖励机制制定出来。指导教师为学生提供指导的过程中,应该对自身的专业优势形成重视,尽可能将高质量的专业知识提供给学生。此外,教师在提供指导的过程中,应该对学生的具体特点及需求形成重视,有计划并且有目的地开展社团活动,从而对社团成员产生一种吸引作用,以便其能够积极参与社团活动。
学生社团不仅与学生的学习息息相关,并且还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高职学校如果能够将各种学生社团管理好,无论是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还是对建设及繁荣校园文化都是非常有意义的。高职院校应加强对学生社团的管理,运用相关的激励机制,促使学生社团的活动水平得到提升,促使学生社团变得更加有内涵,更加有特色,促使学生社团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有用的人才。
[1]陆小峰,任海华.高职院校学生社团项目化管理建设模式研究[J].职教论坛,2014
[2]张 弛,徐 莉,张 磊.高职院校教师管理激励机制研究[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3
[3]朱 杰,史文妍.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激励机制研究[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4
(此文系“高职院校多校区格局下社团建设的研究——以江苏工院为例”基金项目,课题编号:FYJY/2014/14)
物业管理专业学习领域分析表
(4)课程的具体安排
在物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及职业成长过程,我们将学习领域课程内容分为三大模块:一是行业基础知识模块;二是行业专业知识模块:这一模块又分为物业常规服务模块、物业综合管理模块、房地产经营管理模块;三是独立实践模块。同时,南宁学院物业管理专业教学遵循“2 + 1”人才培养模式,大一学生学习物业管理行业的基础知识,包括物业管理学、应用文写作等基础课程,大二和大三学生主要学习行业的专业知识,即常规服务、综合管理及房地产经营管理三个方面的课程,大三学生到企业进行实践。三年学习中,根据工作过程及学生的认知规律,我们设置了认知实习、专业实习、顶岗实习等环节,真正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1.培养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实施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物业管理课程体系的关键是课程教学能够从职业能力角度出发,设计具体学习情境,同时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案例分析等课堂教学方法,将职业的实操和理论学习结合。而这就要求物业管理专业教师具备双师型素质,即不仅具有较高的文化和专业理论水平,同时又有熟练的专业实践技能。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一方面需要教师多参加社会实践,二是学校需要制定相关的政策制度,鼓励教师利用假期或课余时间到企业挂职锻炼,深入行业第一线,了解物业管理企业的工作流程,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做好准备。
2.加强建设校内外实习基地。实习基地建设直接关系学生实习环节的教学质量,对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基本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物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实施需要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一方面,校内需要依据物业管理企业经营模式建立模拟仿真物业管理实训室、商务礼仪实训室等,为核心课程的实训教学做好保障。另一方面学校要加强与当地物业管理企业合作,企业能够参与到物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同时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
3.建立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工作过程体系化的物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实施前提是建立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评价体系要以过程评价为重。物业管理专业课程的教学中,每门课程的若干情境都设计个人评价、团队评价、教师评价、学生相互评价等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打破以往一张试卷的考核方式,激励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袁 媛,蔡凤丽.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专业课程体系构建[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
[3] 左文进.现代服务业视角下高职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当代经济,2014
ISSN2095-6711/Z01-2015-11-0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