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新华学院 朱兆健 杨 光 武 艺
民办高校学生公寓社区化管理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以安徽新华学院为例
安徽新华学院 朱兆健 杨 光 武 艺
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公寓管理的外部环境和内在要求都发生了巨大改变。传统的高校公寓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当前高校发展需要,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拓宽阵地。将社区管理的模式运用于高校公寓管理,对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公寓工作的育人功能,建设文明和谐的生活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公寓社区化 管理创新 育人
1.社区的含义
“社区” 一词源于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 1887 年出版的《共同体与社会》 (又译为 《社区和社会》)一书,他认为社区是基于亲族血缘关系结成的社会联合,在这种社会联合中,情感的、自然的意志占优势,个体或个人的意志被感情的、共同的意志所抑制。社区具有五个基本构成要素:以一定生产关系与其他社会关系为纽带组织起来,并达到一定数量规模的、参加共同社会生活的人群;人群赖以从事的社会活动有一定界限,有一整套相对完整的生活服务设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社区成员对所属社区在情感和心理上产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所谓社区,就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发生的特定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形成特定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心理,并具有成员归属感的人群所组成的相对独立、相对稳定的社会实体。
2.高校学生社区的含义
高校学生社区就是在高校内部或者周边这个特定的地域范围内,由高校学生这个特定的群体组成的文化生活活动及各种关系,且形成一定的生活学习方式和文化心理,并具有一定的成员归属感的校园实体。这个概念就是社区概念在特定的大学这个特殊的环境中的延伸。
高校学生社区不仅具有一般社区的功能,更具有其特殊的功能,不仅是学生休息的场所,更是高校学生课堂的延伸,是学生交流思想、沟通感情的平台。同时,学生社区又是社会的缩影,社会社区的所有功能都可以在这里得到折射,是青年大学生社会化的一个重要场所,也是他们进入社会前的预演舞台和实习基地。高校学生社区与传统学生公寓不同之处在于学生社区更强调学生的社区归属感与主体责任感,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是社区的主人和活动开展的主体。
3.学生公寓社区化管理的内涵
公寓社区化是指以社区组织架构为参照,结合高校学生公寓特点,整合出完整的社区组织架构和系统的社区文化体系,是集生活起居、学习交流、文化娱乐为一体的内涵丰富的新型的学生公寓管理模式。学生公寓社区化管理应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健全规章制度,完善配套措施,通过引导学生参与管理, 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能力,打造“文化社区、文明社区、平安社区、和谐社区”,使学生公寓成为学校育人系统的一个子系统。
与其他类型的社区相比较,高校学生公寓社区具有非常鲜明的特点:一是群体的多变性和流动性,一般生活3至4年就解散,每年有老生退出社区,又有新生补充进社区;二是群体的年轻性和知识性,学生群体大部分年龄 20 岁左右,是身体成长渐趋成熟,掌握最基础、最先进知识的阶段; 三是同质性和异质性,同质是共同的学习目的,异质则源于不同院系、不同专业、细微的年龄差别等;四是封闭性和开放性,除教室学习外,学生大部分的时间都生活在公寓内,而高校公寓无论是在校内校外,均集中为一个封闭式的小区环境,由于大学教育的开放性以及公寓投资的社会性,学生群体带有很强的开放特征。
1.国外高校公寓社区化管理情况简述
(1)英国。国外高校学生住宿是开放式的,学校没有学生公寓,没有围墙,甚至没有大门,这是学生住宿中的一种模式“住宿学院模式”,也是类似于学生社区的模式,其发展历史十分悠久。最早的是剑桥大学,住宿学院是一种把教学和住宿融为一体、师生密切联系交流的办学模式。住宿学院制意义上的学院没有教学责任,学院只是教师和学生居住和生活场所。其核心元素包括:
第一,学院独立。各个学院是独立的,有自己的定位和方向;在行政、经济上基本独立;有充分的招生自主权。第二,面向学生。每个学院有健全的导师制度。导师通常有硕士或博士高学位,一个导师带3~5个学生,经常见面,讨论的是课外的、学生感兴趣的问题。第三,师生交流。除了导师以外,还有一部分教师住校,与学生有密切交流。住宿学院内设有教授工作与起居室,咖啡厅等学生公共活动场所,定期组织特色活动,老师与学生亲密接触,是学生成长、交流、自我管理的重要社区。
(2)美国。美国典型的公寓管理模式是住宿书院,是指一种组织学生住宿生活、融入部分通识教育课程、强调体验式课外活动的学生管理模式。住宿书院成功的元素包括:
第一,要有教授积极参与;第二,要有学生踊跃参加;第三,要有学生事务、行政等各部门的大力支持;第四,要有充裕的财力资源。
由此,国外高校学生住宿主要采取住校和走读两种形式,住宿学院有一些共同特点:首先,具有一定规模,建筑各有特点;其次,各类设施齐全、方便学习生活。国外大学一般设有专门的学生服务官员负责学生的住宿问题。住宿学院管理的目标注重整洁安全,创造舒适环境,加强沟通联系,营造和谐氛围。住宿学院管理的原则以严格为特色,功能上注重服务。住宿学院管理的主体人员精干、素质优良,管理对象能直接参加宿舍管理。这些住宿学院在某种意义上是封闭式的“学生社区”。
2.国内高校公寓社区化管理情况简述
(1)近几年来,国内高校办住宿书院热情高涨。这种书院制管理模式仿照国外高校公寓模式,类似于社区化管理。书院制是引用古代书院的名称,借鉴国外耶鲁大学传统教育“住宿学院”住宿管理模式,而发展起来的新式学生管理模式。它与普通大学的管理区别在于“书院制”管理更注重学生素质的培养,更关心学生的生活,其次才是学生技能的培训。不是以往的只注重成绩,不注重能力的教学方法,而是要使学生在心灵、智慧、品德等方面综合发展。书院制是实现通识教育(素质教育)和专才教育相结合,力图达到均衡教育目标的一种学生教育管理制度。书院通过通识教育课程提供非形式教育(即非课程形式),配合学分制,推展学术及文化活动,实现学生文理渗透、专业互补、个性拓展,鼓励不同背景的学生互相学习交流,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要,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国内高校主要呈现两种模式:第一种是规模较大,覆盖全校本科生的,如西安交通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高校。西安交通大学有八大书院,分别是仲英、彭康、南洋、文治、励志、崇实、宗濂、启德书院。交大设立的书院则是一种社区新形式,是本科教育的“第二课堂”。它旨在通过温馨社区环境的设计和建设,重视环境对人的陶冶功能,打破专业和年级界限,实现学生多学科、多年级的广泛交融。今后,学生课外生活和学习以及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以“书院”为主,“学院”则强调教学和科研。被誉为 “亚洲最美丽校园”的香港中文大学也实行独具特色的“书院制”教育,课堂之外,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和不同地域的同学和老师集中在书院居住、生活和管理,促进彼此的交流与学习,以适应未来社会的各种需要,学系负责“学科为本”教学,书院负责“学生为本”的教学,通识教育多由书院承担。第二种是小规模的精英式住宿书院,如北京工业大学樊恭傑学院,从入学新生中选拔30人,入住4年,学生自由选专业和安排课程,有一对一导师指导。然而,国内大部分高校还是传统的公寓管理模式,即同院系、同专业、同年级、同班级学生集中住宿,统一管理。
(3)借鉴其他高校的经验,笔者认为,安徽新华学院应该把育人理念延伸至宿舍,根据目前公寓楼分布的实际情况,将我校学生公寓分为五个片区(3#-7#学生公寓为第一片区,8#-11#学生公寓为第二片区,12#、17#、18#学生公寓为第三片区,13#-16#学生公寓为第四片区,19#-21#学生公寓为第五片区)。将学生工作的重心向公寓转移,建立行政干部联系宿舍制度,充分发挥后勤部门及宿管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参与到公寓管理中,树立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强化民主管理行为,加强现代化、科学化的管理手段,为学生构造一个健康积极、环境优美、舒适开放的生活学习环境。
序号社区公寓楼1第一3#-7# 2第二8#-11# 3第三12#、17#、18# 4第四13#-16# 5第五19#-21#
虽然我国高校学生社区管理已经形成初步的社区学生工作体制,但由于学生社区发展历史短,理论和实践不够成熟,还存在一些问题。
1.学生社区管理目标和原则仍然不清晰
由于发展时间短暂,人们没有从一定高度认识学生社区管理,这方面的理论研究也不成熟。因此,人们对学生社区管理的目标与原则这些纲领性的理论从观念上不重视,较模糊,导致缺乏指引,不能提高到超越公寓工作的认识高度,导致缺乏系统性和协调性。任何新生事物的发展目标和原则必须清晰,才能在今后的发展中不走弯路。
2.学生社区管理功能上出现服务不完善的矛盾
由于学生社区发展的历史较短,许多社区管理措施处于摸索阶段,服务和管理存在着不及时、不完善等缺点,一定程度上造成学生对社区管理认同感不高,影响其有效开展。有的高校在后勤社会化之后对学生采取后勤收费制,学生作为交费主体,对后勤服务要求相对较高,社区管理协调不当就容易造成学生的不满情绪。
3.学生社区管理主体表现出管理观念跟不上社区管理发展的矛盾
不少高校实行高度社会化的物业管理,社区管理的具体队伍是由物业管理人员、思想政治教师、学校保安等多种人员,其对社区管理的观念没有达到一致高度,管理工作仍存在物的管理重于人的管理,这种现象不利于今后的社区管理发展。
4.学生社区管理的文化氛围与大学生精神要求不符的矛盾
由于社区地域独立化,缺乏文化的历史沉淀,社区文化氛围仍有待加强,以满足大学生对精神文化的高度要求,营造良好的社区环境。
5.学生社区管理模式上出现开放化、社会化的社区环境与相对滞后的管理模式的矛盾
由于社区功能齐全化以及社区独立于教学区,许多周边的娱乐设施使学生娱乐更为便捷,不少学生仍缺乏克制力,如果学校不能够根据不同的居住环境进行相关管理体制的调整,很容易使学生沉溺于玩乐之中,丧失了学业。
学生公寓社区化管理是一个全方位的系统工程,内容极为丰富,不仅包括一般意义上的公寓管理,还应该充分发挥育人功能。
1.社区组织建设是社区建设的基础工程
安徽新华学院高度重视公寓组织建设,学校成立学生公寓社区工作委员会,主要由校分管学生工作的校领导牵头,学生处、总务处、保卫处、党办、二级学院参与,下设办公室作为日常工作机构,统筹学生公寓社区的学生工作。安徽新华学院初步形成社区党团组织架构方案,组织结构图如下所示:
校党委的领导下,学工党总支下设两个党支部,即第一党支部(办公室)和第二党支部(公寓)。结合实际,将我校学生公寓分为五个片区(3#-7#学生公寓为第一片区,8#-11#学生公寓为第二片区,12#、17#、18#学生公寓为第三片区,13#-16#学生公寓为第四片区,19#-21#学生公寓为第五片区),每个片区成立一个临时党小组;每栋公寓楼设立一个党小组工作站,工作站集党员学习、教育、管理、服务于一体,成立站务委员会,站长、副站长由站务委员推选,站务委员由所在学院的全体党员推选,实现委员对入住公寓所有学院的全覆盖。工作站配备必要的宣传、办公设施设备。临时党小组和党员工作站的具体工作由公寓管理中心(公寓党支部)负责协调指导落实。每个片区成立一个楼工委,楼工委与临时党小组为一套人马,两种身份。楼工委主任由该片区主要所属二级学院学管秘书兼任,副主任从该片区辅导员和优秀学生党员干部中推选产生,成员由所辖公寓楼内的党员、预备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组成。
2.优质服务是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切入点
社区建设的目标要通过社区服务体现,离开了社区服务,社区建设将成为一句空话,优质服务是社区建设龙头和核心内容。安徽新华学院转变公寓管理服务理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明确一切社区工作的开展,必须以学生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为了给学生社区生活提供集中服务,学校设立了公寓管理中心,在学生事务管理方面,从学生入住分配、宿舍调整到毕业退宿提供了一条龙服务;学生到管理中心现场或者拨打中心电话就可以将社区内遇到的所有问题,如咨询、报修、投诉、寻求帮助等报告给管理中心,然后管理中心按照学生需求调度各部门为学生提供服务。一站式服务解决了学生在社区遇到的各种问题,既提高了工作效率也让学生得到良好的服务,逐步实现 “在管理中实现服务,在服务中加强管理”,推动社区建设良性循环发展。
3.文化建设是社区建设的灵魂
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就是要多形式、多渠道、多层面地开展各种文化活动促进文化修养、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的提高。安徽新华学院在文化建设方面经过不断创新和积累,打造了具有规模性和传承性的品牌文化活动,如组织开展文明宿舍评选活动,带动和推进公寓的精神文明建设。按照学校制定的学生文明宿舍评选办法,开展文明宿舍创建评选活动,党员所在宿舍率先创建示范文明宿舍。开展宿舍人际关系问卷调查,提出建设文明和谐宿舍倡议。根据宿舍学习、宿舍文化、宿舍纪律、宿舍氛围、宿舍卫生等评选指标,引导宿舍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和生活习惯,提升文化品位与文化内涵,塑造团结友爱和谐的人际关系,增强爱校守法的法制观念。对评选出的“文明宿舍”给予表彰奖励,进行优秀典型展示活动。文化建设将育人融入其中,使大学生在耳濡目染的公寓文化氛围中自觉将文明、道德、行为规范和人生价值等转化为一种自觉行为。
4.社区环境是社区建设水平的综合体现
社区环境建设就是要通过净化、绿化、美化、智能化环境,营造一个清洁、 优美、舒适、温馨、现代化的生活家园,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 使其身在其中自觉接受并内化为良好、高尚的情操,达到环境育人的目的。安徽新华学院保持公寓卫生干净整洁,这是预防各类传染疾病的基本前提。公寓党小组要定期、不定期检查公寓楼内的卫生状况,将检查结果及时汇总反馈至相关二级学院,以便二级学院抓好、抓实学生宿舍卫生工作。开发建设部和环境建设处要强化公寓及周边的硬件建设,充分发挥环境育人作用。
5.社区秩序是社区建设的基本保障
良好的社区秩序是学生正常生活的必要条件,是文明建设的重要标志。社区秩序的基本任务包括规范住宿管理、社区行为引导、社区安全保障等方面。规范住宿管理主要包括按一定原则进行住宿分配、学生住宿调整(个人原因申请调宿和学校根据住宿规划集中的调整 )、学生离退宿管理(毕业退宿、学籍异动退宿、临时离宿)。社区行为引导主要包括宿舍卫生检查、学生违纪管理、学生危机协调,对公寓内问题学生给予特别关注,解决学生问题,化解学生矛盾,使学生矛盾在基层得到有效缓解和控制。安全保障管理,实行人防、物防、技防三管齐下。 人防方面,落实安全责任制,层层签订安全责任状,每个社区负责人是社区安全总指挥,楼栋管理员是楼栋安全管理人,楼工委成员是安全信息员。吸纳学生参与社区秩序服务工作,确保秩序井然、邻里和睦,保障安定团结;物防方面,公寓阳台安装防护栏和防盗窗,社区主出入口和每栋公寓楼安装门禁系统,出入口门禁起到鉴别非本社区人员的作用,公寓楼门禁起到防范男女生互蹿的作用;技防方面,社区消防系统实现联网,监控中心对学生公寓各公共区域实行 24 小时监控,楼内应急广播系统和紧急疏散门提供了突发事件的反应处理能力。
6.学生民主参与是社区建设的生命线
学生参与社区建设、发表意见、分担责任、共享利益,才能真正对社区产生认同和归属感,真正关心、爱护自己生活的社区。安徽新华学院在公寓社区组建了社区学生组织(楼工委),每栋公寓楼成立一个楼工委,楼工委与临时党小组为一套人马,两种身份,片区所辖公寓楼内的党员、预备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自动成为该片区临时党小组和楼工委成员。楼工委由党小组进行领导,主任、副主任由优秀学生党员或预备党员担任。公寓社区成为学生接触社会的平台,积极认识和了解社会,开阔视野,既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育了奉献精神,又在实践中锻炼自身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沟通能力,同时帮助学生找到自己在社会中的定位,从而有针对性地对自己的能力进行拓展, 提高就业竞争力。从这个意义上说, 公寓社区是学生从参与管理学生社区事务走向参与管理社会居住社区和国家事务的起点,将公寓社区化管理改革同培养应用型人才这两个目标结合起来,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社会实践舞台。学生学以致用,运用自己所学的专业,帮助社区有效开展文化建设,加快了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进程。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改革不断深入,学生公寓社区化管理是管理变革的趋势,学生社区建设的目标是建立相互关怀和负责任的社区,是学校与社会接轨的突破口,是学生参与社会发展的引擎,是学校文明进步的火车头,紧密围绕学校的育人工作,培养学生生活素质、生活习惯、生活知识、生活技能、社会公德意识和责任感, 逐步趋向于专业化,以学生为本,最终成为学校在人才培养实践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失的环节。
ISSN2095-6711/Z01-2015-11-0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