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迹石刻的道德意蕴及现实教育意义——以唐摩崖《纪泰山铭》为例

2015-03-31 18:45刘俊丽
当代教育科学 2015年21期
关键词:封禅帝王泰山

● 刘俊丽

泰山文化对中华民族传统思想观念、政治制度、民俗风尚、道德人格等的形成与发展有着持久而深刻的影响。泰山上留有大量古迹石刻等珍贵文物,其中大观峰上的唐摩崖《纪泰山铭》既是帝王封禅文化的典型,又是儒家道德宣教的代表。本文旨在通过深度挖掘其道德意蕴,观照其现实教育意义。

一、唐摩崖《纪泰山铭》的创作概况

封禅是中国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神祗以求长治久安的一种盛大的带有浓厚宗教色彩的敬拜活动。泰山是古人心中“万物之始、交代之处”,因而成为四海之内唯一举行封禅大典的山岳;世代帝王则必须修明政治、天下安泰,才有资格“功成封禅以告太平”(东汉班固《白虎通·封禅篇》)。唐玄宗李隆基励精图治,锐意改革,广兴百业,使大唐步入了“开元盛世”。公元725年(开元十三年),唐玄宗抵达泰山,举行隆重的封禅大典,并御撰《纪泰山铭》,于次年刊刻在岱顶大观峰上。

唐摩崖《纪泰山铭》是存留至今最完整、最壮观的帝王封禅类石刻。通高13.3m,宽5.3m,碑文24行(满行51字),共996字,连同额铭整一千字。正文字大16×25cm;额高 1.3m,“纪泰山铭”为两行 4字,字大45×56cm。除“御制御书”及末行年月为正书外,均为隶书。唐摩崖刻面规整、平滑,额部麒麟腾云雕刻巍峨大气;铭文篇幅巨大,文词雅驯;字填金泥,金光闪耀,蔚为大观;书法遒逸婉润而又端严雄浑,为唐隶代表作。石刻形制崇高,气势宏伟,堪称历代封禅碑碣之最。它不仅是中国古代封禅史、唐代书法史、雕刻艺术史的珍贵研究资料,更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瑰宝以及古代劳动人民才智的象征。

二、《纪泰山铭》的道德教育意蕴

《纪泰山铭》铭文可分为导论和封禅文诰两部分。“朕宅帝位……观末而知本”为导论部分,具体陈述了唐玄宗封禅泰山的动机、过程及意义;剩余则为封禅文诰部分。解读《纪泰山铭》文本内涵,透视古代帝王本人的理想诉求与思想表达,既可以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文化精神、人伦道德的诸多思想观念,又有助于发现生态文化背景下泰山石刻的现实意义。

(一)道德先行,以德治国

在封建社会制度和文化传统中,帝王角色在道德方面的追求是什么?开创了“开元盛世”的唐玄宗在《纪泰山铭》一开篇便谦虚地自省:“顾惟不德、懵于至道。”唐玄宗首先要求做有德之君。西周金文中始见“德”字,《诗经》、《尚书》中有“懿德”、“文德”、“明德”、“敬德”等词汇。“有德”是周天子受天命和得万民拥戴的理由,也是周先王配享昊天、上帝保佑的资格。周人又将“德”、“孝”关联,对天命有德、对祖先有孝,就成为封建政权合法性的重要依据。可见,中国古代政治文化传统中的“圣王”、“仁君”理想对帝王自我意识的影响之深刻。二是要达于“至道”,治国、理天下的原则要在“至道”的基础上建设和推行,即治道施政。三是要担负起做皇帝的责任。简而言之,道德、治国原则和责任,这是古代帝王角色的三个基本要求。

那么,帝王应该担当什么责任?又该奉行什么样的“至道”与“厚德”?在唐玄宗看来,帝王封禅泰山是需要一定的机缘和条件的。仰赖上帝垂休 “先后储庆”,文武百官“交修皇极”,努力地实现着帝王施道理国的基本原则,使得“四海会同、五典敷暢”,达到“岁云嘉熟、人用大和”的局面,可以说做到了政通人和、有德于天下了。百王又一再谏言“孝莫大于严父”、“礼莫盛于告天”。“天符既至”且“人望既积”,我“固辞不获”,这才斗胆和两三个大臣考察《虞典》,分析汉制,然后隆振军威、旌旗有序地去泰山面天复命了。从这个“顺理成章”的推叙中显而易见,尽管李唐王朝道教兴盛,但在主流文化与重大仪礼上,儒家“以德为先”观念的影响显然处于优势地位。

(二)君权神授,祈福苍生

唐玄宗引述儒家经典,对泰山作了 “实万物之始”、“位居五岳之伯”的解释和评价,及其封禅后加封泰山神的举动,既是对泰山元宗地位的认定,同时也反映了中国古代尊卑长幼的道德秩序观。玄宗从泰山作为“岱宗”的意义,转入对“政治天命观”的历史追溯及封禅意义的说明。“王者受命易姓”,即所谓上天授命将隋炀政权易为李唐王朝,得以“启天地,荐成功”、“序图录,纪氏号”。这是对儒家正统文化观念中关于君权受命合法性的经典表述。换言之,玄宗是代表着承受天命、统续历史的李唐政权,并行使他的帝王权力“兹率厥典”去泰山封禅,“报玄天之眷命”,并“为苍生而祈福”。百姓福祉关乎天道法则和上天的生生大德,天子受命叩谢天恩,祈愿国泰民安,都有必要且可以通过封禅大典这种勾连天人的仪式来传达。一个帝王“因高崇天”并怀有崇高的精神境界和广阔的视野,依持神圣的天道施政,他便能“就广增地之义”,增进人间大地生活中的那些有着广泛影响的天道、德行、性理的道义力量,展现其宽广的普适性。这既阐明了王者德治对于天下的非凡意义,又揭示了尊天崇高和国民道德生活之间的基本关系。

(三)敬天法祖,内圣外王

在玄宗进一步对封禅过程的描述中,蕴含着深刻的儒家道德思想观念。人不会真正拥有上天的德性和能力,但可以“类于上帝”,崇尚和效法上天一样的德性而“以德配天”,正是儒家倡导的“圣王”理想和政治理想。儒家传统道德文化恪守“慎终追远”,宗上天之神以神道设教,同时强调宗祖先之考以认祖归宗。因而中国古代祖先崇拜与孝道权威“法先王”道德观对“奉天承运皇帝”的影响甚大。帝王只要虔诚地祭祀上天和祖先,他就能在内心唤起天道尊严和遵循天道性理的使命感,“内尽于己”而生仁爱之心,“外顺于道”而合仁义之道;百姓则在“陈诫以德”、“彝伦攸叙”的道德与法律秩序中“庆合欢同”、“大浑协度”,乃至于万民协和、天下大同。在一个以“天道”和“天人关系”为思想内核的封建社会秩序中,帝王封禅祭祀所彰显和隐含的社会政治与道德教化意义、作用,越是为人们所理解,就越能对社会生活产生普遍影响。“笃行孝友、锡类万国”,是社会和谐的道德基础;“我儒制礼”,“我史作乐”,儒在发挥制礼的作用,史在发挥作乐的作用,礼乐秩序可使“天地扰顺、时唯休哉”。唐玄宗正是要通过这样的社会政治文化活动,实现威服海内、化成天下的远大抱负。

古代政治道德规则,需要以天道性理为依据,来处理“王法”对“天则”的效法从属关系。为实现政治理想,唐玄宗进而明确了自己的行动目标,并发出“立人极”、“见天则”的庄重誓言。奉天承运的皇帝必须打着遵从天道性理和天道法则的旗号来“安民”、“保民”和一匡天下,这就建立了一个严密的“天—君—民—天”的权力制衡与民本天命观的循环系统,从根本上解决了权力来源合理、合法性问题。在政治道德传统背景上,可以说“立人极”、“见天则”就是李隆基自认为做皇帝的义务,君主受命于天的一个基本道德要求。举行封禅盛典,不仅仅是他对天子权力的宣示和对上天的“述职”,更是他尊重、保障“民为根本”的一个政治理想和道德宣言。

(四)利国利民,天下归仁

“於戏……天地明察、鬼神著矣”表达了玄宗对天地的祈愿与美赞,意为天生万民,希望在我统治天下的时代,天佑国家升平安定,能以美好的利益大益于天下;大地厚德载物,希望在我统治天下的时代,人民和谐共处,能以丰厚的土地养育万民。这是祭拜天、地之神要表明的意义。为什么要在这里彰显“天地明察”的鬼神之道呢?《礼记·祭义》载:“致鬼神以尊上”。在封禅这一庄严仪式中,能否做到“天地明察”、“鬼神著矣”,关乎整个社会秩序的核心基础,关乎所有生活在这个秩序中的人与此基础的关系能否被理解,并通过这个精神仪式被确认等重大问题。合天地之德、日月之明、四时之序、鬼神之吉凶,自然就成为这个社会自上而下的恭勤之事。

“铭曰:‘维天生人……铭心绝岩,播告群岳’。”这部分是文辞典雅、四字成句的正式封禅文诰。“维天生人”、“维君受命”二句源自《尚书》“仲虺之诰”篇中“惟天生民有欲”、“无主乃乱”的观念。既然帝王是顺受天命产生的,他就理应自视为“天子”而尊奉上天。从历史角度看,千百年来代去不留,人来无已;从道德角度看,一个既得天下的君王仍能时时敲起“德凉者灭”的警钟,坚持奉行“道高斯起”的儒家道德标准与政治观念,实在难能可贵。实质上,玄宗借此郑重地强调了德行和功业才是维持政权的根本依据,并非权力本身。继而回顾从高祖皇帝至今历任帝王的高德大行,这在古代政治传统中,尤其是在封禅泰山这样庄严的场合里,并非单纯的歌功颂德,显然具有一种李唐王权的历任受命者向上天汇报丰功伟绩以及证明他自己作为君王的资格条件,并接受上天检阅、赏罚的庄重含义。“道在观政”,君王之有道无道是以现实的政治道德表现作为评判根据的。惟有心系百姓,怀一颗仁德之心治理国家,方得万民拥戴,天下归心。玄宗封禅泰山,虽标榜功德却不窃私利,而是为天下苍生求平安,为万民求福祉,因此敢于“铭心绝岩”以“播告群岳”,可谓胸怀坦荡、气盖山河。

三、《纪泰山铭》的现实教育意义

综观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承续了自上古以来的中国道德文化的主体传统,并以儒家思想为主流,因而在思想文化、礼乐制度、宗教信仰诸层面,对中国道德文化的孕育和发展产生了基础性的重大影响。这已在前文对封建帝王道德思想表达的阐释中得到印证。一个帝王是否高扬儒家思想,直接关乎其道德能力和道德成就。当他拥有良好的道德素养、强大的道德能力以及丰硕的道德业绩时,就敢于正大光明地申述那些通常对一般帝王具有约束性的儒家思想观念了。在封禅这种至高无上的仪式场合,帝王的公开言论与思想表达也必然以儒家道统思想为标准。倡导并持有这个标准,就意味着要依此来衡量现实的道德关系与道德教育,并对人们的社会道德生活产生重大影响。进而言之,帝王的使命和权力来自上天通过民意所表达的对他的道德选择。民意被有效识别为体现在民心之中的“天道性理”对帝王道德的反应,上天与帝王的道德受命关系就会以民主的形式体现出来,从而构成了中国“天—君—民—天”的道德天命系统。玄宗“因高崇天”、“就广增地之义”合乎道德文化传统,此道德天命观便得以存续并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人民则在“以美利利天下”、“以厚生生万人”的公共道德生活中,对道德传统作出应有的反应。玄宗在敬天法祖(孝)、彝伦攸叙(仁)等“天道性理”的实践中,实现着“立人极”、“见天则”的帝王理想;人民则在“仁义礼智信”等美好德性方面上行下效,实践着“天人合一”的伟大精神。

中国传统教育重视个体外在自然与内在自然的交汇融通,强调以个体内在生命力去契合天地万物生生不息的机趣。《纪泰山铭》关注天人感应,追求天人合一,正是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核心理念的重要体现。孔子重视道德与审美的统一,提出“尽善尽美”的评品标准;孟子重视养志、养德,提出“善养浩然之气”的策略方法;荀子主张“美善相乐”,认为真正的艺术应该是美与善的统一,可以移风易俗、修心养性乃至使个体、群体达到和谐境态等等。这说明,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注重 “寓教于乐”,注重从多角度强调善与美的融合、道德与艺术的统一。通过审美中介去追求真善美的和谐统一,正是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一个主要特征。这就是屹立于泰山之巅的唐摩崖《纪泰山铭》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对于当下道德教育的启示。

毋庸讳言,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转型日益加剧,旧秩序已打破,新秩序尚待逐步发展和完善。在此新旧交替进程中,原有社会公共道德规范受到巨大冲击,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公序良俗也被相当一部分人弃之如敝屐,以致于社会乱象层出不穷,有全面滑向礼崩乐坏的危险。现实的挑战要求我们,在公民道德建设领域,必须汲取五千年中华文明史与道德史中至今仍葆有新鲜生命力的精神之水,来浇灌我们定然走向未来的现实新生代的道德规范之树。从这个意义上讲,以唐摩崖《纪泰山铭》为代表的古迹石刻的道德内涵会给予我们丰富的启迪,来做好新时期的道德教育工作,服务于当下中华文明强力崛起、走向未来的光辉进程。

[1]滕守尧.审美道德意识描述[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2]李泽厚.中国美学史(上、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3]谢凝高.中国泰山[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4]泰山石刻文献丛书[M].济南:泰山出版社,2005.

[5]李咏吟.审美与道德的本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6]王志民.中国地域文化通览-山东卷[M].北京:中华书局,2013.

猜你喜欢
封禅帝王泰山
走,去抓帝王蟹
“封禅”与“登极”:中国传统政治宣誓制度的“天道”视域
泰山之行
泰山日出
《登泰山记》的打开方式
汉武帝封禅
泰山封禅
她与帝王为邻
帝王蝶的疯狂迁徙
泰山崩于前,你瞟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