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方玲
当今时代语境下,“尊严”已成为社会生活的重要价值追求,也已经成为当今世界衡量一个社会文明程度高低的重要尺度。谋求有尊严的生存状态,渴求有尊严的生活是当今社会人们的正当诉求。学校生活是每个人都必须经历的重要生活历程,一个人有很大一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和课堂上度过的,因而塑造有尊严的学校生活应该是当今教育改革的重要指向。可喜的是,在当前新课程不断深化的进程中,学校课程体系不断丰富,教学方式正在发生积极转变,学生的个性发展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学生的尊严也在不断提升。
当前,“走班制”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开始成为很多学校教学改革的新潮流。“走班制”也就是“选课走班”,它是在力图改变学校对学生课程学习的统一安排,克服传统班级授课制弊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走班制”模式下,教学不再以固定的班级为单位,而是以“个人”为单位。“走班制”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权,满足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可以最大程度地唤醒学生的尊严,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尊严”成为当今社会最流行的词汇之一,让人“过上体面、有尊严的生活”成为当今社会生活的重要价值追求。然而,长期以来,很多学校管理者和教师没有把尊严看成是学生生命应该具有的最基本元素,没有意识到尊严之于学生成长与发展的重要性。其实,尊严之于教育而言,绝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基础性、根本性的需要,是学生的生存之本、发展之基和成长之需。
人的尊严感伴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尊严是一个健全的人得以生存的最基本前提,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标志。凡是具有正常心理状态的人都希望自己在社会上能够得到别人的肯定或尊重,在行为能力和精神品格上都具有尊严。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由需要引起,“尊重需要”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尊重需要得到满足,能使人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社会充满热情,体验到自己活着的用处和价值。每一个学生都希望个人的价值和身份能得到他人的承认和尊重。学生处于学校生活中,只有得到一定的认可和尊重,才能获得更多机会和条件,保障其发展的空间。正如马斯洛所说的,“只有个体在人格上被尊重,在身份上得到认可,个体才可以自由地实现价值判断与行动选择,他才能做出源于个人理性的生活决定。”[1]可以说,学生得到外界的尊重,他就会学会自我尊重,因为外在的尊重能强化自信情感,使人觉得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有价值、有力量、有能力、有位置、有用处和必不可少。
当今社会正在走向文明进步,人们的权利意识和自由诉求日益高涨,尊严已经成为现代人的重要精神追求。确立一种正确的自尊状态对个体人格成长与生命的展开有着重要的意义。正如英国哲学家培根指出的,“一个人的自尊自重是克服万恶的首要条件,而且它的重要性仅次于宗教。”[2]学校管理的实践也证明,学生在学校生活中的成长,离开教师和同学的信任、理解和尊重,其人格往往就会出现诸多问题。鲁迅在其笔下曾形象地描述了中国传统社会中的 “奴隶人格”——自卑、自贱,唯独没有自尊。缺乏自尊的人,没有个人主见,任由别人驱使,做事怯懦退缩、唯唯诺诺,做人丧失应有的原则和立场。如果学校生活中学生长期处于尊严缺失的状态,不可能真正成为自己的主人,也不可能积极主动地参与班级管理,成为班级的主人,日后也不可能成长为具有健全人格和独立意识的现代公民。
在学校教育生活中,尊严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元素,是学生人格完善、心理和谐和学业进取的重要基础。学生的尊严在价值序列上要高于知识、技能等具体目标,是更基础性和根本性的教育目标,它是实现学生自我成长、自我创造的重要保障。
学校生活中,只有当学生得到充分尊重,在价值上得到认可,他才有可能产生较强的课堂自信和表现欲。课堂自信以及由此产生的表现欲是学生实现自我成长和自我发展的最大动力。自信心强的学生,具有较高的自我认同感和较强的自我效能感,能展现出积极、阳光的心态,散发出充沛的人性激情和生命活力,因而能够展现出较强的课堂活力,敢于大胆地展现自我,成为课堂教学的积极参与者。同时,由于积极参与课堂生活,获得更多展现和表达的机会,就可能更好地使自己的内在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又反过来进一步增进自信和强化自尊,实现良性循环。如果学生在学校中感受不到一定的认可和尊重,就不能形成积极的自我价值观,其内心人性的激情就会受到极大压抑;在精神压抑和心理受迫的状态之下,学生就不可能积极自主的展现自己的个性,进行自主的表达和参与,其内在潜能就得不到应有的发挥,丧失成就感。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更进一步失去自由,逐渐沦为学校生活中的沉默者和边缘人。
“走班制”是对传统班级授课制的改造和优化,它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权,最大程度地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自主发展的过程。[3]
传统固定的班级授课模式实行“一班一表”,面向所有学生统一授课,学生按照统一的进度学习同样的内容,学习是被老师主导的,老师教得好坏,学生都必须接受,没有拒绝和选择的余地,学生的学习自主权受到很大限制。“走班制”下,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学生的课程表由原来的“一班一表”变为“一生一表”,学生主动到不同的教室,去上由自己选定的课程,充分尊重了学生的选择权,体现了每个学生对学习的主动选择和自主安排。
“走班制”尊重了学生的自主权,赋予了每个学生更充分的学习自由,也就为每个学生的课堂发展创造了更大的空间。可以想象,学生得到了充分的鼓励、赏识和尊重,他的内心就会变得从容、淡定和开放,他就会听从自己内心的召唤,从而按照自己的意愿开展独立思考和做出判断,并最终为自己的发展负起责任。
“走班制”的教学组织形式下,课程和教师是学生依据自己的意愿自主选择的,而不是由学校预定的,这会对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学习态度产生积极的影响。在自主选择的课堂上,学生往往能产生比较高的学习兴趣,激发更强的学习意愿,更乐于投入学习的热情,更容易获得学业的成就感和强化自信心。
而且,“走班制”不仅转移了学生上课的地点,而且扩大了学生交往的范围,有助于学生在不断拓展的交往中增进社会能力,增强人际交往中的自信。无可否认,传统的班级授课制条件下,学生交往的范围面比较窄,交往对象也是比较固定的,这不利于学生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走班制”下,学生要游走于不同的教室,结识和交往更多的同伴,能逐渐学会与不同个性特点的同伴交往,这有助于学生获得良好的交往技能,克服人际交往的障碍,提升人际适应能力,增进学生在社会交往中的自信心。
个性之于人的重要性在近代以来就不断引起人们的重视。英国哲学家斯宾塞(Herbert Spencer)曾深刻地指出,个性是一个人的最大需要和最大保障,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人的个性。在社会学家弗洛姆(Erich Fromm)看来,没有形成独立个性的人是不完善的,人一生的任务恰恰就是要实现自己的个性。彰显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这是现代教育的重要价值追求,也是当前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重要趋向。
在学校教育体系下,学生的个性发展最终是通过课程的实施来实现的,课程体系的丰富性、多样性是实现学生个性发展的最终保障。“走班制”的实施通常是与“选课制”同时展开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特点和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青少年时期是人的个性形成并发展的关键期和决定阶段,学生通过对课程的选择,培养自己的兴趣,彰显自己的特长,对学生将来个性等方面的塑造将会产生积极的影响。西方国家在“选课走班制”方面有比较成熟的经验,在培养学生个性方面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就。如美国高中学校中,为了让学生的特长和潜力得到充分发展,允许成绩优秀、学有余力的学生选择高级的荣誉课程;相反,学校对学业成绩较落后,学习吃力的学生也制定了专门的课程计划对他们进行帮助。[4]这种基于学生的学习基础和特点的“选课走班制”,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切实尊重,也是当前我国中小学在进行“走班制”探索过程中值得学习和借鉴的。
“走班制”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提升学生尊严的重要途径,是推进学校教育更加人性化的重要举措。当下的教育改革中,如何更好地开展“走班制”教学,促进学生的内在成长与发展,这需要我们不断地实践与探索。
“走班制”的实施是以学校课程的多样化和丰富性为前提的。学校只有提供丰富多样的课程,学生才有选择的空间,才能寻找到适合自己的课程。当前,很多中小学已经把学校课程体系建设作为深化课程改革的重要举措,尤其是把校本课程建设作为体现学校特色的重要手段,这为“走班制”的有效开展提供了重要的条件。当然,对学生而言,适合的课程才是最重要的。为满足不同学生选择的机会,校本课程开设的数量要丰富,覆盖范围要全面,既有能开阔学生知识与视野的拓展性课程,也有能增强学生学术和探究能力的研究型课程;既有能开发和培育学生某方面特长的素质教育课程,也有能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活动类课程。做到这一点,学生就可以在多个适合自己发展需要、兴趣取向、难度水平、步调步幅的课程中进行选择,走班才能真正“走起来”。[5]
当然,由于学生的学习精力和时间是有限的,无论学校有多少课程,学生能够修习的门数大致是确定的。因此,学校在进行课程建设时,不应只追求数量,而更应该强调质量,提供精品的课程;而且课程的多样化并不意味着课程的平面化、单一化,应该体现课程的立体化、层次性,即使是同类的课程也应该有不同的层级和难度。
课程体系的多样化是“走班制”有效开展的前提,但学生科学、合理的选课则是“走班制”实施的重要保证。如果学生所选课程是不合适或不喜欢的,势必影响学生课程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效果,“走班制”也就失去了真正的价值和意义。要避免学生选课的随意性、盲目性,就需要加强指导,以帮助学生选定适合自己发展的课程。因此,对学校而言,给学生配备选课指导教师和开展选课辅导是必要的。选课指导教师应该对每一位学生有较充分的了解,能较好地与学生开展沟通,让学生对所学课程有所了解,给学生当好选课的“参谋”。此外,学校也必须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系统的学生选课指南,对课程的目标、内容、体系、授课方式等有详细介绍,让学生和家长获得更全面、透明的课程信息,以利于学生的选课。当然,学校在课程和教学管理中也不能过于机械、呆板,要有一定的弹性和灵活性,应该给学生设置一段时间的课程适应期(1-2周),让学生体验和尝试,同时还应建立适当的程序,允许学生换课或退课。
首先,要推进学校管理的改革。实施“走班制”后,学校课程类型和数量增加了,课程设置趋向复杂,这对课程管理和教学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此,学校必须加强课程规划,增强对课程资源的管理,建立一套有效的选课系统和课程评价系统。在教学管理上,学校也要进行大胆的探索和革新,对教师的配置、教室与教学设备的利用、学业评价等进行优化,形成切实可行、实施有效的教学管理体系。
其次,要加快小班化教学的改革。“走班制”的实施,是为了更好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这就必然要求改变过去大班额的教学现状。当前基础教育尤其是城镇中小学中,超过50人以上的大班普遍存在,甚至超过70人以上的超大班额也并不罕见。毫无疑问,大班额教学在很大程度上钳制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变革,制约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阻碍学生在课堂上生动活泼的发展。进行小班化教学的改革已经势在必行,这是有效推进“走班制”顺利实施的重要前提,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亟需突破的一个重要瓶颈。
[1][美]马斯洛著,许奎生译.动机与人格[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52.
[2][英]培根著,何新译.新大西岛[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25.
[3][5]郭华.选课走班制:从“班”到“个人”[N].中国教育报,2014-05-21.
[4]杨琴.美国普通,高中“走班制”教学模式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