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中外合作办学下英语教学模式改革探析
——以武汉工程大学为例

2015-03-31 12:55:43武汉工程大学国际学院陈梦竹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5年11期
关键词:英语水平专业课办学

武汉工程大学国际学院 陈梦竹 郑 星 朱 政

高校中外合作办学下英语教学模式改革探析
——以武汉工程大学为例

武汉工程大学国际学院 陈梦竹 郑 星 朱 政

中外合作办学是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的必然产物,也是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调查问卷,结合武汉工程大学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实际管理和教学情况,探讨现阶段中外合作办学进程中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为中外合作办学中英语教学模式提供一些改革意见。

中外合作办学 英语教学模式 改革 武汉工程大学

中外合作办学立足本国教育状况,引进其他国家优质的教育资源,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应该看到,中外合作办学遇到了种种困难,特别是如何让本国教学质量与国际优质教育资源接轨的问题。其中,最困难的是如何搞好语言教学,让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生的语言水平可以达到顺利接受和吸收国外教学的水平。语言交际能力可以适应全外语教学及国外深造时全英文生活的大环境。传统英语教学和改革后的英语教学都有无法真正适应这一新形势的要求,中外合作办学下的教学质量受到了很大影响。语言成了学生接受和吸收外方的优质教学资源的障碍,阻碍了中外合作办学向前推进的步伐,无法真正实现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高水平发展。

武汉工程大学自2005年成立国际学院以来实施中外合作办学,之前是以专科学生为培养目标,语言也一直是学生最大的关卡。2013年,学校招收了第一批中外合作办学的本科学生;此批学生面临着要接受外方派来的专业教师全英文上专业课,同时参加各类英语考试以备将来出国深造,从而对他们英语水平要求非常高。因此,本课题旨在结合英语教学改革的经验和中外合作办学对英语能力的需要,以武汉工程大学中外合作办学本科项目为例,探析中外合作办学下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发展方向,为学生专业课程学习扫清语言障碍,使将来出国深造的学生能适应国外生活和学习,同时可以提高学校合作办学英语教学水平,培养出更多的复合型国际化人才。

一、英语教学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为了解现阶段武汉工程大学中外合作办学本科项目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学校中外合作办学本科项目312人发放无记名问卷调查,其中回收有效问卷调查275份,对回收后的问卷的问题进行统计和归纳总结,得出以下结论:

1.英语基础参差不齐。由于生源来自全国各地,每个区域的教学进程和教学水平或多或少存在差距;加上本省和外省招生批次不同,这些都导致了英语水平的层次差别。

2.学生对大学专业英语概念不清楚。高中英语专注于高考试题,重视高考分数,对于英语教学本身的关注和理解没有大学英语深刻和多样化。因此,新生对于英语学习,尤其是专业英语的学习存在盲区,依然以旧方法进行英语学习,陷于死背单词、题海战术的英语学习思维,以期末考试60分及格为目标;或者重复做CET-4和CET-6的历年真题或模拟题,以为大学只要过了CET-4和CET-6就完成了英语学习的任务。

3.不了解什么是中外合作办学,对英语重视度不高。对于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理解不深,认为专业课重要于英语学习,学生自身的英语盲区导致对英语学习的忽视,听不懂外方教师授课,甚至认为外方教师授课是多余的,出现外方教师授课时到课率低的现象。

4.缺少专业英语和双语教学环节。当前的英语教学过于注重语言基础知识和能力的培养,缺乏专业化英语课程和双语教学,无法使英语教学和专业课内容结合起来,使学生难以从汉语教学环境转到英语教学环境。专业课内容仅有单一的汉语或者英语讲解,不能将汉英双语教学贯彻于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之中。外方教师授课时,学生由于对大量专业词汇陌生而导致无法听懂课程。

5.教育理念和课程体系与外方以及文化存在很大差异。国内专业课教育在于按课程进行学习,一门课程学成即完成该门学科所有内容。国外专业课教育则循序渐进,一门课程分多次进行,各课程相辅相成。中外教学理念、课程体系和授课方式等差异导致了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衔接不完善,增加了学生学业内容的完成难度。

6.教学安排和教学内容不合理。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教学培养计划应该与培养目标保持一致。学校现有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培养计划都是在学校原有专业的基础上,与外方进行专业课程衔接后形成一套课程体系。但是英语课程变化不大,所用教材和教学内容与外语学院针对大学英语所用教材和内容一致,明显不适应项目学生对英语的需求。

二、中外合作办学英语教学改革理念

1.中外合作办学的性质和内容宣讲。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与传统本科专业学生有所区别,然而并不是所有师生都了解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性质和特征。参与中外合作项目的任课教师和学生都应该了解什么是中外合作办学,与普通本科教学有什么区别,又有什么要求。因此,开学之初,非常有必要以宣讲或讲座方式,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任课教师和学生普及本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性质、内容和要求。例如,有三分之一的课程是由合作院校的外方老师全英文授课;在校学习期间,学生有出国去合作学院短期学习或深造的机会。通过对项目和专业的宣讲和介绍,任课教师特别是英语教师会认识到项目学生对英语学习比非项目学生有更高的需求,从而做到因材施教。更重要的是,宣讲对学生来说,加深了学生对英语和专业学习要求的了解,他们可以提前为自己设定好学习计划,在将来的学习生涯中对英语学习和专业学习进行较好的分配和规划。

2.完善教学安排,改革教学内容。将中外教学理念相融合,并加以中国化改变,使学生的学习任务形成合理的进度条。大一和大二要加大英语课时,英语教学内容应关注听说能力的提高,采用国际上广泛认可的英语雅思教学内容与旨在全面提高英语语言能力的综合英语课程相结合。无论是通识课、基础课和专业课,采用双语教学,一方面为学生营造英语学习环境,另一方面扩大特别是专业英语词汇量。增加专业英语课程和课时,提前熟悉专业英语词汇和用法,为外方老师授课做好准备。增大多媒体设备在教学中的比例,采取更多的多媒体教学而非课本教学深化课程内容的理解。有意识地进行分层次英语教学,因材施教,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水平的英语教学,迅速提升基础不稳固学生的能力,持续提高水平较高学生的英语能力,使学习资源和教师资源合理分配。

3.引进权威英语水平测试和进行阶段性测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中有一部分需要出国深造,出国需要有权威英语水平测试的成绩,如雅思、托福、GRE等。即使是对出国无意愿的学生来说,权威英语水平测试对学生的英语水平提高也有促进作用。权威英语水平测试能较为直观地显示学生的英语水平,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同时,采用阶段性测评制度给予学生一定学习压力,提升其对英语学习的重视度。目前,学生普遍认为只要期末考试考好,就万事大吉,出现到期末考试前突击学习的现象,而阶段性测评就可以杜绝这一顽疾。阶段性测评应该多样化,如单元测试、口头汇报、学习总结、课堂竞赛、闭卷考试等。要确保将阶段性测评成绩累计成学期成绩,弱化期末考试成绩。实际教学中,阶段性测评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升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保持学生学习的成就感。

三、结束语

调研发现,学生愿意服从校方项目安排,但因对中外合作办学了解不够深刻以及校方课程安排并不完善,效果并不理想。中外合作项目的实行不是旨在实现学生出国深造的未来设想,更重要的是要引进外方优质资源,提升自身教学和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发展,在本土培养出高质量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为了达到这一系列目的,无论是学校、任课教师还是学生,都要进行调整,认识到中外合作办学的特殊性,并在实际中对教师和学生进行项目培训,安排更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培养计划和教学模式,协调中外方之间的教学概念,最终形成适合自身情况的教学和培养模式,从而真正培养出高质量的国际化、复合型的人才。

[1]王凤兰.中外合作办学的动因及发展对策[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

[2]周芬芬,伊 华,岳好平.中外合作办学大学英语分级教学问题的调查分析[J].职业时空,2012

[3]陈 琳.高中外合作办学中英语教学改革之初探[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3

[4]王洁辉.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专科生双语教学初探[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2

[5]苗亚男.中外合作办学中英语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飞天,2012

[6]邓洪波.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学生英语能力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07

[7]祝鸿平.浙江省中外合作办学回顾及思考[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

(此文系武汉工程大学大学生校长基金项目“高校中外合作办学下英语教学模式改革探析”,基金项目编号:2014076)

ISSN2095-6711/Z01-2015-11-0083

陈丽珠

猜你喜欢
英语水平专业课办学
“导入课”在高校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
时代人物(2019年29期)2019-11-25 01:35:16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句子教学——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的奠基石
通道形式与英语水平对大学生英语听力成绩的影响
服务学习在高职社会工作专业课内实践教学中的探索
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
研究生专业课学分制教学改革探讨
关于大学专业课排座位的思考
关于大学专业课排座位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