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新余市中心幼儿园 何梦姗
探究幼儿园艺术教育中的教师角色
江西省新余市中心幼儿园 何梦姗
幼儿艺术教育过程中,教师扮演着艺术培养和艺术指导的角色,对于幼儿园艺术教育改革的成败发挥着重要作用。若想充分满足幼儿园艺术教育要求,对教师角色深入研究是非常必要的,特别是在引导幼儿的艺术性表达上予以探索,指导幼儿进行审美体验。除此之外,还需要分析幼儿教师角的色转换,通过对幼儿教师角色准确定位,满足幼儿园艺术教育的客观要求。本文针对幼儿园艺术教育中的教师角色进行探究。
幼儿园教师 艺术教育 教师角色
幼儿教育是中国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幼儿教育进入到新的研究阶段,幼儿园要适应社会多元文化环境,教师应在早期智力开发以及情商教育上选择多种教育途径。按照《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幼儿园艺术教育需要实施必要的改革,同时对于教师角色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今,幼儿艺术教育呈现出繁荣表象,幼儿艺术教育却由于教师角色没有与幼儿艺术教育改革相适应而导致幼儿教育与预期的教育研究成果相背离。
世界同龄幼儿中,中国幼儿的数量占有五分之一。国家对幼儿教育提出了指导方向,即中国的幼儿教育不仅关乎国民整体素质,而且还会产生社会效益,幼儿教育要着眼长远。中国的社会要和谐稳定地发展,有赖于促进幼儿教育的发展。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水平快速增长。随着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中国幼儿的艺术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适龄幼儿进入幼儿园后便开始接受各种形式的幼儿艺术教育,幼儿园也应就艺术教育需求不断完善教育设施。由于办园模式灵活多样,幼儿园根据幼儿家长需求提供了多方面的便利条件,越来越多的幼儿能够接受艺术教育。但是,在幼儿艺术教育实施的同时还应相应提升幼儿艺术教育的师资力量。市场经济环境下幼儿园的行业竞争日渐激烈,教师角色对于幼儿艺术教育质量产生了极大影响。部分幼儿园虽然开展了艺术教育课程,却没有规范教育体系,使艺术教育缺乏专业化标准。
1.艺术幼儿教师对自身的角色没有准确定位。教师的角色意识正确与否,直接关乎扮演的角色是否到位。幼儿教师的角色关乎幼儿的健康成长,意识的驱使对于教育行为和心理体验都起到了一定的支配作用。从职业选择来看,幼儿艺术教师大多数爱好艺术,能够熟练掌握一门艺术特长,更喜欢参与艺术教育活动。幼儿艺术教师在对幼儿开展艺术教育时,会从培养目标的角度出发对幼儿实施教育。
除此之外,幼儿教师之间还经常出现以获得的薪酬与自己的付出进行衡量。部分幼儿艺术教师将自己的收入与中小学的同行相比形成心理落差,幼儿园艺术教师流动性大。虽然越来越多的家长重视子女的艺术教育,幼儿教师也呈现出供不应求的局面,但当幼儿艺术教师因为薪酬问题产生心理落差时,就会期望不停寻找待遇更好的单位。存在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幼儿艺术教师没有从事业的角度出发对自己的教师角色以准确定位。
2.幼儿艺术教师的社会角色期望与教师自身定位存在冲突。受到社会文化目标的驱使,幼儿艺术教师在受到社会认可的同时依然会存在社会流动现象,这是因为幼儿艺术教师角色与幼儿教育之间没有构成持久的关系。当幼儿艺术教师在实际工作中仅获得有限的成就感,没有达到预期的成就,容易导致心理上承受着巨大压力。特别是年轻教师,他们多数希望工作对于自己的职业成长有利,即便暂时无法挤进高收入群体,也会以这个为目标不断积累资本。此过程容易导致幼儿艺术教师对职业定位与角色期望之间产生冲突,从而出现认知体系失衡。
3.幼儿艺术教师的艺术素养难以适应现代教育。传统的幼儿园艺术教学以艺术技能的培养为主,艺术教师更注重艺术操作技术能力的培训,而没有对于幼儿的艺术能力进行引导。从艺术教师的专业角度而言,艺术教师的基础理论修养不够容易导致艺术创造力缺乏。艺术教师对幼儿展开教育的过程中,往往会按照幼儿园固有的教育机制展开教育,没有从幼儿艺术培养的角度出发,使幼儿艺术教师的从业动机没有建立在幼儿教育上。幼儿教师由于缺乏艺术素养,艺术教育观念相对滞后,与教育行为不一致,容易导致教师的教育质量不尽如人意。
1.教师应开展以幼儿为本的艺术教育。幼儿园教师在对幼儿开展艺术教育的过程中应对自己准确定位,以幼儿艺术培养为本的精神建立角色意识,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幼儿的艺术素养进行培养。对幼儿进行艺术教育中,教师还要针对每一个艺术教育阶段的环节概括角色。教师应懂得幼儿园的艺术教育并不是简单地教会幼儿掌握一门艺术,而是艺术的学习者和教育的研究者,同时也是幼儿艺术欣赏中的指导者和合作者。幼儿教师作为研究者,要对幼儿的思想、情感和兴趣等进行研究,调整艺术元素和教育模式。幼儿艺术教师通过分析幼儿的隐性行为,制定与幼儿交流的计划,以各种艺术符号与幼儿建立交流,如图画交流、歌唱交流、舞蹈游戏交流等,使教师与幼儿之间建立对等的关系,不仅深化了对幼儿艺术的解读能力,还提升了艺术审美。
2.以幼儿教师的健康发展作为幼儿园教育的追求。随着幼儿教育改革的深入,教师个体面临着传统角色向新的角色的转变,必然会产生心理排斥感而影响幼儿教育工作质量。新旧幼儿艺术教师角色冲突是幼儿园教师成长过程中必然存在的。教师要摆正自己的立场,通过提升艺术教育素养完善幼儿教育方式,并将总结出的教育理论运用于幼儿教育实践中,通过教育专业化方向发展而强化艺术教师角色认知水平。教师由于薪酬待遇较低容易产生心理落差,要对教师角色以强化,适当地改善幼儿艺术教师待遇,稳定教师群体,为幼儿艺术教师的未来事业生涯创造条件。在和谐的幼儿园教育环境中,幼儿艺术教师的心理压力容易获得缓解,促进教师角色的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在幼儿艺术教育中,幼儿教师角色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关键。进入21世纪,对幼儿园艺术教育提出的要求是培养幼儿的自信,促进幼儿自主发展,以新的观念培养创新型艺术人才。对幼儿艺术素养的培养,幼儿教师发挥的作用至关重要,幼儿艺术教育研究成为教师重要研究课题。幼儿园艺术教育离不开一线艺术教师的指导,艺术教师应准确定位自己的角色,使幼儿园艺术教育的改革措施落实到位,根据教育实际不断调整和完善,推动中国艺术教育良性发展。
[1]郭 芸.幼儿教师角色困境 厘定及专业自觉[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1
[2](日)高杉自子.王小英译.与孩子们共同生活,幼儿教育的原点[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孙娓娓.新教育理念下幼儿教师角色的转变[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5
[4](日)岸井勇雄.李 澎,译.未来的幼儿教育,培育幸福生活的能力之根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5]孙娓娓.新教育理念下幼儿教师角色的转变[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5
[6] D.John.McIntyre & Mary. John.o' Hair. 教师角色[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ISSN2095-6711/Z01-2015-11-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