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体验教学:内涵、价值与路径选择

2015-03-28 15:24陈喜湖南女子学院旅游系湖南长沙410004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审美体验情感体验体验

陈喜(湖南女子学院 旅游系,湖南 长沙 410004)

音乐体验教学:内涵、价值与路径选择

陈喜
(湖南女子学院 旅游系,湖南 长沙 410004)

摘要:体验是音乐教学的真谛,体验使得音乐教学进入生命领域。音乐体验教学不是一种教学方法,也不是一种教学模式,而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方法论意义上的教学理念或形态。音乐体验教学通过情感体验、审美体验、人文体验三个向度提升素养、涵养美感、陶冶德性,最终达到以情感人、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目的。

关键词:体验;音乐体验教学;情感体验;审美体验;人文体验

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长期以来,我国传统的音乐课程片面强调教学的知识传授、技能训练以及认知发展意义,教学目的过于功利、过于实用、过于工具性,而忽略了音乐课程对于整体的人的生命发展意义,也忽视了人自身的生命特性和需要。传统的音乐教学过程把人简单视为一个认知体,而认知又被认为只是对客体的一种反映,忽视了人的丰富多样的生命内涵,以致原本应该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音乐教学过程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情感的表达与生命的灵性[1]。基于此,本文试从对象世界与意义世界统一的视角,厘清音乐体验教学的内涵,分析音乐体验教学的价值,进而探寻实践音乐体验教学的有效路径,这无疑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唯乐不可以为伪”——音乐体验教学的内涵

“乐也者,动于内者也。”(《乐记·乐化》)“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乐记·乐本》)正因为如此,对音乐真正、全面的理解从来都离不开内心的体验,素质的生成也离不开体验,而当前的音乐教学过程却又偏偏太缺少体验。现实的音乐课程教学把生动、丰富、复杂的教学活动囿于固定、单一、狭窄的认知主义框架中,视音乐课程的教学过程为一种特殊的认知过程,视音乐课程教学的认知性目标为教学的唯一或中心目标,只注重学生对音乐知识技能的记忆、理解和掌握,而不关注学生在音乐教学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教学方法也多是围绕解决认识问题而进行居高临下的灌输和说教,而没有让学生凭借自己的情感、直觉、灵性去主动地探寻、发现与欣赏[1]。体验是音乐教学的真谛[2]。“音乐音响随时间的流动而展现,不具有语义的确定性和事物形态的具象性,然而它又与人类的社会生活、各种文化艺术有着紧密的联系,这就为学生感受、表现音乐和想象力、创造力的发挥,提供了广阔而自由的空间。”[3]这也决定了音乐课程必须采取一种同其他学科不同的特殊方式——音乐体验教学。

体验一词,《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亲身经历”。在德语中,体验erleben是由leben(即“生命、生存、生活”)加上一个富有能动意味的前缀er(即“使受到”、“使感到”)构成,尤指主体从自己的内心出发,积极主动地去感受生活、体验生命及其价值,有经历、经受、遭到等义。“人是教育的起点和目的。教学作为教育过程,不仅是人发展的中介,也是师生存在于其中的生活方式。”[4]体验教学对“体验”的重视,实质上是对教学中“人”的重视;对“体验”的关注实质上就是更深切地关注“人”,关注“人”的生命特性,关注“人”的生命状态与精神世界。体验教学的本质不是一种单纯的认识活动,而是一种生命活动,是生命存在的基本方式,是“依靠人的特殊的精神生命活动的过程,它最终或基本上是由一个带有整体性、活动性和生长性的生命自己实现的”[5]。本文所论及的体验教学就是师生的一种生命活动或历程,是师生以整全的生命投入教学之中,在与自我、他生命和世界的相遇互动中感受生命、发展生命;它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形式或模式,而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方法论意义上的教学理念或形态[6]。这种教学过程本是满足生命需要、体验生命成长、完善生命世界的过程。

“乐者,心之动也。”音乐课程的性质主要体现在情感性、审美性和人文性三个方面。“是故情深而文明,气盛而化神,和顺积中而英华发外,唯乐不可以为伪。”(《乐记·乐象》)与之相对应,音乐体验教学的具体内涵有三:一是音乐教学中的情感体验。音乐课程教学的实施总是借助于聆听、演唱、演奏、综合性艺术表演和音乐编创等多种实践形式,学生也只有在亲身参与这些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才能获得对音乐的直接经验和情感体验,进而掌握相关音乐知识技能、领悟音乐内涵、提高音乐素养。二是音乐教学中的审美体验。音乐审美立足于我国数千年优秀的音乐文化传统,并与我国教育方针中的“美育”相对应,彰显音乐课程在潜移默化中陶冶情操、健全人格和以美育人的功能。三是音乐教学中的人文体验。音乐课程中的艺术作品和音乐活动,皆注入了不同文化身份的创作者、表演者、传播者和参与者的思想情感和文化主张,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时代文化发展脉络以及民族性格、民族情感和民族精神的展现,具有鲜明而深刻的人文性[3]。

二、“你听的就是你”——音乐体验教学的价值分析

人的生命具有生成性,不仅有生物学上的生长,而且有生命意义的生成。人的生命内涵不是静态的,而是处在一种不断“生成”的状态之中。体验使得音乐教学进入生命领域,因为有了体验,音乐教学不再是单纯的认知过程,它已扩展到情感、审美和人文领域,从而使音乐教学过程不只是一种认知过程,更是一种体验过程。

音乐是听觉艺术,听觉体验是学习音乐的基础。“当你聆听的时候,你听的就是你。”[7]在音乐课程教学中,学生主要通过“完整而充分地聆听音乐作品,在音乐体验与感受中,享受音乐审美过程的愉悦,体验与理解音乐的感性特征与精神内涵”[3]。音乐教学的意义也不只局限于知识的积累和认知的发展,还在于通过聆听音乐引起听者对象世界和意义世界之间的持续交错和相互影响,产生深刻、广泛而微妙的情感体验、审美体验和人文体验,从而不断生成“新的生命”。

1.提升素养:音乐教学中的情感体验

情感是同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主观体验,是人类所特有的心理现象之一[8]。音乐是人类共同的情感语言,是人类相通的情感体验和表现,也是一种善于表现情感和激发情感的艺术。“乐也者,情之不可变者也。……礼乐之说,管乎人情矣!”(《乐记·乐情》)“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乐记·乐本》)由于音乐所激发的情感是主观性的,每个人对同一音乐本体的感受和联想效果大不相同,因此情感体验也是千差万别,正如《乐记·乐本》所言:“其哀心感者,其声噍以杀;其乐心感者,其声啴以缓;其喜心感者,其声发以散;其怒心感者,其声粗以厉;其敬心感者,其声直以廉;其爱心感者,其声和以柔。六者非性也,感于物而后动。”

就音乐课程教学中的认知过程而言,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认知活动中必须有情感的推动,“一旦他们的认识活动能伴随着情感,那他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会更为丰富,更为深刻,也更为主动”[9]。音乐教学过程本身就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因此,所有的音乐教学领域都注重学生的艺术实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聆听、演唱、演奏、即兴编创和综合性艺术表演等各项音乐活动,亦将其作为学生走进音乐的基本途径。音乐教学过程本质上也是情感的体验过程,是学生的情感与音乐本体所表达的情感不断交流、影响的过程。其间,音乐本体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以及寓教于乐的功能,都是以情感为中介实现的。音乐教学中的情感体验就是主张在多样、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中,从音乐学习的特点出发,通过学生的亲身参与使其情感世界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和熏陶,从而发展情感体验、形成音乐素养。

2.涵养美感①:音乐教学中的审美体验

音乐反映社会生活,但音乐并不是对社会生活的直接描述,而是一种社会审美生活的主观反映。“审美既是道德人生完成的手段,又是道德人所追求的最高目标。”[10]音乐课程要真正发挥出其育德功能,必须通过审美这个中心环节来完成,使学生在获得审美体验的前提下同时得到道德的提升。正如斯托洛维奇所说,虽然音乐教育“具有道德意义和政治意义,但是,无论艺术的道德影响还是政治影响,只有当它们有机地编织进艺术的审美效用和艺术效用中,才有可能产生”[11]。

“审美体验是对生活、生命更为本质性的经验和感受,它以一种全身心的方式来感知、体会对象,体验的过程总是和生命、生活、生存联系在一起。”[1]“审美性是教育性的前提,只有实现了审美性的音乐教育才是真正的音乐教育。”[12]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是音乐教育最基本的理念,并将其渗透在各个不同的具体音乐教学领域,通过学生对音乐的欣赏、感受、表现、创造以及对音乐与相关文化的学习,培养审美感知、丰富审美情感、发展审美想象、深化审美理解,以实现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音乐教学中的审美体验就是主张在教学中以美陶美,使教学过程成为一种体验音乐审美的过程,让学生获得整体的发展。在这里,重要的是从音乐中来、到音乐中去,将音乐符号具象化,与情感体验结合起来进行学习。

3.陶冶德性:音乐教学中的人文体验

音乐作为艺术的一个门类,虽然其表演和创作具有很强的技艺性,但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表现人文精神,体现对人的终极关怀。因此,音乐学科从本质上看,属于人文科学[13]。“凡音者,生于人心者也。乐者,通伦理者也。”(《乐记·乐本》)“德者,性之端也。乐者,德之华也。”(《乐记·乐象》)“乐者,所以象德也。”(《乐记·乐施》)这些论述表明音乐不仅是心的产物,而且是具有德性内涵的产物。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

“移风易俗,莫善于乐。”音乐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音乐自身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论音乐欣赏、分析、评论、创作或者表演,归根结底都应当深入到音乐的最深层,即思想意境中去,才能探本穷源把握住音乐艺术的真谛。“音乐是人类生活的表现,东西民族的思想、行为、感情、习惯,既各有不同,其所表现于音乐的,亦当然彼此互异。”[14]“德成而上,艺成而下;行成而先,事成而后。”《乐记·乐情》音乐教学中的人文体验就是主张从文化中的音乐、音乐中的文化视角出发,引导学生通过对不同民族、不同时代文化的理解和尊重,以开放的姿态借鉴学习世界不同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文化,认同音乐文化的多样性,在音乐的灵动中引发学生的人文体验,促进学生的德性生成。

三、“大人之教,若形之于影”——音乐体验教学的路径选择

体验是在过程中实现的,没有过程就谈不上体验。“大人之教,若形之于影,声之于响。”(《庄子·在宥》)“音乐的意义,是一个人在参与到音乐当中时所体验的一切。”[7]音乐教学过程不只是学生对音乐本体进行认知的过程,而且是学生在各种教育情境中不断体验生命成长、完善生命世界、发展生命意义的过程。音乐体验教学强调的就是在各种音乐教学实践活动中,通过师生互动不断丰富情感体验、提升审美体验、拓展人文体验,以达到以情感人、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目的。

1.以情感人:丰富音乐情感体验

情感是一种从逻辑推理来说无法言传的特殊的体验[15]。音乐作为全人类共同的语言,也是人类所能共同理解的一种情感表达方式。《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感受与欣赏是音乐学习的重要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聆听、感受并体验音乐的情绪与情感,是对音乐本体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一个过程。“音乐在本性上就属于令人快乐的事物。”[16]音乐艺术的审美愉悦本性规定了我们的音乐教育不必要也不应该采取一种“先苦后甜”式的教学模式。“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不能免也。”(《乐记·乐化》)“让学生此时此刻获得幸福和快乐”,正是音乐课程有别于其他课程最独特、最不可替代的价值所在[17]。

“乐,乐其所自生。”(《乐记·乐象》)虽然音乐是最富于情感的艺术,但由于音乐表达情感的非语义性和抽象性,音乐中的情感在很大程度上“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乐者,乐也。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乐记·乐象》)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引领作用非常重要,同时,学生自身的情感体验也至关重要。比如,古曲《阳关三叠》的音调纯朴而富于激情,特别是后段“遄行、遄行”等处的八度大跳,以及“历苦辛”等处的连续反复呈述,情真意切,激动而沉郁,充分表达出作者对即将远行的友人那种无限关怀、留恋的诚挚情感。又如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不仅将人们引入夜阑人静、泉清月冷的意境,听毕全曲,更犹见其人;乐曲的旋律委婉流畅、跌宕起伏、意境深邃,表现了作者在当时社会饱尝辛酸的感受和倔强不屈的性格,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2.以美育人:提升音乐审美体验

“以美育人”的教育思想与我国的教育文化传统一脉相承,也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课程性质的“审美性”是贯彻、落实“以美育人”教育思想的重要途径之一。音乐审美体验的基础是审美感知能力和审美直觉能力,即它是对审美知觉对象——音乐自身的感知与把握。同时,音乐审美体验又不是一般的感性体验,而是其中积淀着理性的更高层次的审美体验[18]。在音乐教学中,强调通过培养学生对音乐音响内在表现力的反应来进行音乐审美教育,注重学生情感体验的获得以及音乐审美感受力的提高。在此,重要的是获得音乐美的感受,体验音乐美的情怀,进入音乐美的境界。

作为对音乐审美体验的提升,音乐课程教学还提倡对音乐美的情怀、意境的体验。情怀、意境连接着人生的态度,表达了一种复杂的人生感悟。比如,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通过使交响曲复杂、庞大的结构服从于一个中心主题——一个人应该使命运服从他自己的意志,他应当成为生活和命运的主人,乐曲时而阴暗凶险、时而明朗激昂、时而倔强紧张、时而悲戚沉思,体现了作者一生与命运搏斗的思想,“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他不能使我完全屈服”,这是一首英雄意志战胜宿命论、光明战胜黑暗的壮丽凯歌。

3.以文化人:拓展音乐人文体验

音乐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具有文化资源的重要意义。离开了文化,音乐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形态和载体,音乐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人类历史的发展,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对音乐人文的感悟、表现和创造,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素质和能力[3]。音乐作为一种文化,虽然有其民族、国家和时代差异,但音乐语言与一般语言相比具有人类共通的特征。音乐没有国界,音乐是跨文化的。歌德的诗篇需要翻译,贝多芬的交响乐则不言自明。在音乐教学中,拥有不同个性、经历和文化背景的学生,各自的体验和感受自然不同,每一次体验都是一次再创造过程,都被赋予了不同的内涵和意义——“一千个人的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每一种文化的音乐,包括其中的每种亚文化音乐,以其自己独特的方式获得音乐的意义。”[7]在音乐课程中,无论是文化中的音乐,或者是音乐中的文化,都是对音乐文化内涵的追寻。文化中的音乐,指的是音乐产生于一定的文化背景之中,都与一定的文化相关,是文化的产物。音乐是文化载体,从音乐中我们可以解读出很多人文信息。比如,中国器乐名曲《春江花月夜》就是通过借景写意、以景抒情来表现心物和谐、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意境,把人的精神品格糅入到音乐之中,又把音乐融入人的心灵感受之中,使人获得一种幽深的感悟,让听者领会到中国古典美学的核心——“意境”,体悟儒家“不怒不争”、“和平中正”、“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而音乐中的文化,指的是音乐体现了文化的内涵和实质,是一定的相关人文内涵的反映。比如,知道赵元任作曲的《教我如何不想她》中的“她”是指祖国这一创作背景后,会比把它单纯当做一首爱情歌曲来欣赏时有更深沉更厚重的感受。

四、结 语

德国音乐教育家奥尔夫说过:“音乐始于人自身内。”这一名言揭示了音乐的本源、本质和归宿。音乐体验教学的出发点和归结点如果不从“人自身内”着眼,只能是舍本求末。雅斯贝尔斯亦曾经说过:“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集。”“教育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过程,然后才成为科学获知过程的一部分。”[19]

“教师的教学行为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影响学生学习的一切活动或表现,与教师所处的课程文化有着天然的联系。”[20]音乐体验教学,就是努力追求回归人本,回归音乐的体验本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在音乐教学中“体验”自己的“体验”,使课堂生机勃发起来。具体而言,就是在从音到音乐中完成音乐情感体验和“乐”的塑造,在从音乐到艺术中完成音乐审美体验和“美”的塑造,在从艺术到人中完成音乐人文体验和“人”的塑造。音乐体验教学不是一种教学方法,也不是一种教学模式,它是一种“目中有人”的教学思想。音乐体验教学作为乐学、美学和人学的统一,也不只是提出了一种教学思想,更重要的是提供了一种有助于学生主体性发展的教学形态,是一种真正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教学价值观。

注释:

① 1912年11月22日教育部制定的《小学校教则及课程表》第十条规定:唱歌(即音乐)课的“要旨,在使儿童唱平易歌曲,以涵养美感,陶冶德性”。

参考文献:

[1]辛继湘.体验教学研究[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5.

[2]郑莉.体验是音乐教学的真谛[N].音乐周报,2003-07-25 (006).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杨钦芬.关照人的意义世界:教学的应有之义[J].大学教育科学,2013,(4):48.

[5]郭思乐.经典科学对教育的影响及其与教育生命机制的冲突[J].教育研究,2003,(2):15.

[6]闫守轩.体验与体验教学[J].教育科学,2004,(6):33-34.

[7][美]贝内特·雷默.音乐教育的哲学——推进愿景(第3版)[M].熊蕾,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1.

[8]彭聃龄.普通心理学(修订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9]李吉林.情境教学实验与研究(修订本)[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0.

[10]郭声健,殷瑛.廓清艺术教育与德育的关系[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151.

[11][爱沙尼亚]斯托洛维奇.审美价值的本质[M].凌继尧,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12]郭声健,殷瑛.育人是音乐教育的根本——对目前音乐教育中忽视和轻视教育性现象的批判[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7,(1):66.

[13]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14]朱裔文.中国近代(1840~1949)音乐审美教育意识的发展历程及对音乐教育的启示[J].艺术百家,2013,(2):212.

[15]杨君武、罗常军.克罗齐“形象—情感”的审美表现理论探析[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2):43.

[16][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颜一,秦典华,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17]郭声健.高中音乐新课改面临的三大挑战[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9,(6):61.

[18]关心.论音乐审美体验的获得[J].美与时代,2003,(1下):22.

[19][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20]黄翠萍.教师教学行为与园本课程文化建设[J].学前教育研究,2013,(6):70-72.

中图分类号:G6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24(2015)01-0071-05

收稿日期:2014-10-20

基金项目:2014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立项项目“音乐课程中的体验教学研究”[湘教通(2014)247号]

作者简介:陈喜,湖南女子学院旅游系讲师。

Experiential Teaching In Music:Connotation,Value and Path Selection

CHEN Xi
(Department of Tourism,Hunan Women’s University,Changsha,Hunan 410004,China)

Abstract:Experience is the essence of music teaching and lead teaching of music to enter the field of life. But rather than a specific teaching method or teaching mode,experiential teaching shows more sense of teaching philosophy or teaching form like a methodology. From three dimensions,namely the emotional experience,the aesthetic experience,and the humanities experience,experiential teaching in music could improves student’s literacy and cultivates their aesthetic sense and moral virtue,and ultimately achieve the purposes of cultivating people through emotion,aesthetic appreciation and culture.

Key words:experience;experiential teaching in music;emotional experience;aesthetic experience;humanities experience

猜你喜欢
审美体验情感体验体验
浅谈审美教育在中学音乐教育中的地位
童心 童眼 童耳
浅谈交互设计在工业设计中的运用
体验视角下文化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
情感教育是思想品德课升华的金钥匙
注重体验,促进成长
立足生活,挖掘习作的丰富素材
关注审美体验,让阅读变为“悦读”
高中语文散文阅读审美体验教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