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学徒制背景下的高职汽车服务类人才培养实践

2015-03-28 04:59陆勤丰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

现代学徒制背景下的高职汽车服务类人才培养实践

陆 勤 丰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 机电工程分院, 浙江 湖州 313000)

摘要: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是校企一体化育人,是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湖州职业技术学院以汽车后市场人才需求为导向,通过微观层面的制度创新与设计,针对汽车类专业开展了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试点,在技能型人才培养、校企合作常态化机制、“双师”素质教师培养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汽车服务类人才;校企合作

收稿日期:2014-08-24

基金项目:浙江省教育教学2014年度规划课题“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复合型汽车服务类人才的培养实践(2014SCG415)”。

作者简介:陆勤丰(1969-),男,浙江嘉兴人,教授,主要从事现代物流工程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8.5

Practice of Service-oriented Talent Cultivation in Automobile Major

LU Qin-feng

(Faculty of Electromechanical Engineering,Hu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ological College,Huzhou313000,China)

Abstract:The modern apprenticeship is an effective approach to implement the integrated cultivation model coordinated by school and enterprise, and improve the cultivation quality of the skill-oriented talent. Hu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took the talent demand of automobile market as the orientation, innovated and designed the policies from a micro level, and conducted a trial of modern apprenticeship cultivation model in automobile majors. The trial achieved a significant effect in the skill-oriented talent cultivation, regular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and double-certificate teaching force cultivation.

Key words:modern apprenticeship, service-oriented talent in automobile major,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当前,大学生就业市场依旧存在着两大矛盾,一方面大学生就业困难,他们在就业心态上存在着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对薪水的期望与自身的技能不成正比,相当数量毕业生不能适应企业一线岗位的技术技能要求;另一方面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却面临着技工荒。如何破解上述难题,各地中高职院校结合当地实际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学徒制人才培养试点与改革,试图突破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瓶颈。2012年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把“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作为年度工作要点之一。在国发[2014]19号《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完善支持政策,推进校企一体化育人。”[1]

目前国内学界对于现代学徒制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但现代学徒制包含的基本内涵和要素是一致的,即强调传统学徒培训与现代职业教育的结合,学校教师与企业师傅的结合,校内实训与企业顶岗的结合,其核心是校企一体化育人。

1 汽车后服务市场人才供需现状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2013年中国汽车销量超过2 198万辆,汽车保有量已达1.37亿辆[2],汽车后市场需要汽车维护保养、汽车销售、二手车评估、汽车定损理赔、客户管理、汽车零配件经营、汽车信贷金融、汽车租赁等多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但目前上述岗位的从业人员良莠不齐,多数从业人员没有经过学校专业技能的系统培训,他们大多以学徒的身份进入到本行业,通过师傅的指导和自身的工作实践,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但由于缺乏专业理论知识,多数从业人员不能适应汽车后市场各种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的要求,并且这种传统师徒制培养的人才在数量上也远远不能满足行业高速发展的需要。近年来,来自中职、高职的汽车类专业学生开始大量进入本行业,但受制于目前职业学校在专业师资、实训设备、实训教材、庞大的学生数量等方面的限制,学校培养的汽车类毕业生到企业后不能直接顶岗,企业还得花一定的时间对他们进行岗前培训。因此,把传统师徒制和学校人才培养这两种方式有效结合起来,批量培养适应现代汽车服务企业发展需要的专业技能人才,成为很多职业院校汽车服务类专业的聚焦点。

2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汽车类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实践

2.1遴选合作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

学校结合汽车类专业学生的生源情况,校企共同商量后确定了1家全省性的汽车商贸企业、2家本地的一线品牌4S店、1家汽车一站式服务企业作为现代学徒制试点合作企业。在遴选上述企业时主要考虑了原有校企合作的基础、企业今后几年用工的意向以及学生毕业后创业的需求等几个方面。

2.2校企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汽车后服务业一般指汽车售中、售后两方面的服务。以轿车为例,售中服务是指促成销售的服务,包括销售咨询、广告宣传、贷款与保险资讯等服务;售后服务是指整车售出后与轿车使用相关的服务,包括维修保养、车内装饰(或改装)、金融服务、事故保险、索赔咨询、旧车转让、废车回收、事故救援、市场调查与信息反馈等[3]。由此可见,汽车后服务市场涉及面广,各种人才所需的岗位技能与要求也各不相同。

学校选取了一汽大众、上海大众、上海通用别克、一汽丰田、广汽丰田、宝马、奔驰、奥迪等拥有广大消费者的湖州地区4S店进行广泛调研,梳理出了机修、服务接待、销售接待等三个主要岗位的核心工作任务和核心职业能力要求,考虑到今后学生创业的需求,还对湖州地区的多家汽车维修企业开展了人才需求和岗位技能调研,梳理了汽车美容装潢、快修、改装、二手车评估等方面的技术技能要求。以上述调研为基础,校企专家共同制定了符合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特点的汽车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具体内容包括:汽车服务类专业的课程体系、核心课程教学标准、实训教材、实训教学项目以及学生学业评价细则等。

2.3校企协同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的组织实施工作

第一学年的教学以学校为主,学校在完成课程教学的前提下,利用学生社团组织——汽车爱好者协会,在专业教师指导下开展参观车展、考察4S店、汽车文化讲座、汽车营销竞赛等活动,以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热情。在学生自愿申请的基础上,为学生配备校内导师,导师为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和专业学习提供一对一的指导。合作企业第一年的主要任务是派出企业技术与管理专家到学校开设专题讲座,并为学生提供暑期实习岗位和指导师傅。

第二学年的专业核心课程教学由校企双方合作完成,由于企业技术人员工作繁忙,无法严格按照学校的课程表到校开展课程教学工作。考虑到上述现实问题,学院针对每一门专业核心课程配备了2位教师,即一位校内专业教师和一位企业教师,由两位教师商定教学内容,其中涉及岗位核心技能的实训操作教学由企业教师承担,校内实训室无法开展的教学项目在企业现场由企业教师承担,但校内教师须全程参与教学,并及时整理好企业教师的教学材料,做好校企合作实训教材编制的基础性工作。期间,合作企业将邀请部分学生参与汽车营销方案策划、车展服务等工作。

在第四学期末,合作企业根据人才需求情况来校进行实习生招聘工作,意向学生与企业签署实习协议,使学生具备“准员工”身份,签订实习协议的学生从暑假起到合作企业进行顶岗实习,企业根据岗位情况为每位实习生配备指导师傅,企业师傅须根据岗位核心技术的要求和学生个人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人才培养计划,经公司审核后实施培养;学校则为每位学生配备校内导师,校内导师主要通过网络、定期岗位巡查等方式随时了解学生的上岗工作状态,并针对企业岗位核心技术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定期对学生进行专业课程辅导和技术指导。

第三学年的教学安排以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为主,过程中须完成毕业论文撰写工作,涉及的部分专业课程教学由校企双方教师合作在企业完成。在第五学期末或第六学期初,校企双方按照企业岗位考核的标准和方式对学生的实习情况进行考核,学校以考核结果作为学生毕业综合实践的成绩,企业则根据考核结果,并结合学生工作意愿,与学生签署就业协议,学生享受企业正式员工的相关待遇,待学生取得毕业证后,企业与其签订劳动合同。

3 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工作存在的主要困难

3.1缺乏政府层面政策的支持和推动,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虽然,国家层面已出台相关文件以鼓励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但具体的操作性文件,如对参与企业在税收减免、专项补贴等方面的政策激励还须进一步细化和落实,让企业直观地感受到校企合作为自身带来的利益。在中国,推进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工作,政府应承担起更多的责任,切实发挥平台和桥梁的作用。

3.2校企之间的责任不明确,学徒制工作趋于形式化

由于现代学徒制在国内还处于探索阶段,成功的案例很少,所以没有可以直接借鉴的做法和经验,通过网络搜索发现,如严格按照现代学徒制的内涵和标准来评价,国内绝大部分院校开展的是“准现代学徒制”,因为大部分试点工作都无法真正解决学生的双重身份问题[4]。试点学校、合作企业和学生在责任、权利、义务等方面的约定还比较模糊,加上大量的合作企业属于中小企业,其提供的岗位待遇和发展空间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强,学校也无法保证学徒制试点的学生毕业后必须去企业就业,学生工作后随意离职的行为更是影响了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积极性。上述因素造成了学徒制人才培养趋于形式化,不能真正成为校企双方自觉、主动的双赢行为。

3.3因政策限制,无法真正解决全日制高职学生的双重身份

在校学生能否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业界对此颇有争议。就学校近年来的学生就业工作而言,学生在实习期间与企业签订的一般是实习协议或就业协议,与企业签订正式劳动合同一般要等到学生取得毕业证书之后。因为学生的员工身份没有解决,其顶岗期间的待遇得不到保障,大大降低了学生对企业的归属感,学生毕业后真正留在合作企业就业的人数就比较少,最后造成企业、学生都不满意,只有学校一头热的情况。

4 深化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工作的几点思考

4.1地方政府应及时出台推动现代学徒制工作的实施性文件

自国发[2014]19号《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颁布后,各地政府组织学习贯彻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并出台了相关配套政策。如2014年8月份刚颁布的《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中就明确了建立企业参与制度,即:“企业接受实习生的合理支出,按现行税收法律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落实校企合作的企业税收和奖励政策。探索建立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制度。”[5]这些政策和制度的出台有利于激发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2学校要制定、完善与现代学徒制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

具体而言,学校应根据专业自身特点和区域产业特色,优化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可以通过对企业教师开展职称评定、参与人才培养工作量计酬等形式提高行业企业专家全程、深度参与现代学徒制工作的积极性和常态性;对参与学徒制试点工作学生的学业考核与评价也必须同时改革;另外,学校应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和设施为企业开展技术咨询、员工培训等各项工作,尽学校所能主动为企业提供服务和人才支撑。

4.3优化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高学生参与现代学徒制试点的积极性

校企合作共同对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职业素养训练,可以通过企业家论坛、企业参观与岗位体验、优秀毕业生典型案例展示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激发学生对自身专业的热爱,从而提高学生专业学习的兴趣;学校应进一步加大课程教学改革的力度,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完善实训设备配备,提高教学效果。只有提高了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对合作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工作才能得以落实和推进。

5 结 语

虽然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少的困难,如何进一步调动企业参与的积极性,让企业在校企合作中得到实惠,让学生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提升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使专业教师在教学改革中提高职教能力和企业服务能力,这些都需要政府部门和职业学校去进一步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 国发[2014]19号.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EB/OL].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1778/201406/170691.html.

[2] 盖世汽车网.车市“3.15”2013年国内消费环境整体仍堪忧[EB/OL].http://auto.eastday.com/gd/2014/0313/716985940.html,2014-03-05.

[3] 刘祯.汽车服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科教导刊,2014(3):36-37.

[4] 赵鹏飞.现代学徒制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10):38-43.

[5] 四川省人民政府.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EB/OL].http://www.tech.net.cn/web/articleview.aspx?id=20140820152424565&cata_id=N004.

猜你喜欢
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
现代学徒制在创新型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应用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韩国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新发展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对实训教学体系改革进行的思考与探索
现代学徒制在经管专业的实践应用与探索
利益相关者视域下有色金属行业现代学徒制长效推广机制的构建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