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就业视角提升高职高专院校教育质量的对策研究
①http://www.manfen5.com/tkstinfo/SYS201406240119151081697367.html
②http://wap.1ehu.shu.edu.Cn/Article.aspx?aid=68857
杨伟英1, 张希胜2, 胡志华1
(1.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 上海 宝山区 201901;2.同济大学 高等教育研究所, 上海 杨浦区 200092)
摘要:随着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的不断增加,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更加复杂严峻,高校的就业工作任务更加艰巨繁重,高校的教育质量也同样受到关注。通过对当前90后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究提高高职高专院校教育质量面临的挑战和要求,并从就业视角分析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就业视角;高职高专院校;教育质量
收稿日期:2014-12-08
基金项目:上海市高等教育学会2013年度立项课题“基于毕业生就业视角提升高职高专院校教育质量的对策研究(ZZGJ69-13)”;上海市教委2013年度上海市创新基地项目“体验式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的实践探索(W-02508-13-01)”。
作者简介:杨伟英(1972-),女,甘肃天水人,助理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研究;张希胜(1968-),男,安徽滁州人,副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高等教育发展与管理研究;胡志华(1985-),男,上海人,研究实习员,硕士,主要从事高等职业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8.5
Research on Countermeasures of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Higher
YANG Wei-ying , ZHANG Xi-shen , HU Zhi-hua
(1.Shanghai Jiguang Polytechnic College , Baoshan201901,China;
2.Institute of Higher Education,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200092,China)
Abstract:with the rapid increasing number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graduates, the status of college graduates employment is becoming even more severe. The graduate employment task faced by colleges is therefore becoming more difficult and the education quality is getting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he status and problems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graduates employment are analyzed. The challenges and requirements for promoting their education quality are studied. Finally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advises are presented in the employment perspective.
Key words:employment perspectiv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education quality
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99万人,比2012年增加19万人①,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复杂严峻,工作任务更加艰巨繁重。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柯炳生认为,认为大学生数量增长不是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因为只有25 %左右的新增劳动力来自大学毕业生,“质量问题才是关键”②。高职教育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其教育质量也同样受到关注。
罗映霞[1]从课程考核角度提出提高高职教育质量的对策。丁欣[2]认为,高职院校要根据社会发展要求和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构建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从而提高高职教育质量。张翠莲[3]从加强人文教育角度来提高高职教育质量。吴万敏[4]通过借鉴美国社区学院与波音公司等企业合作的经验,提出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提高高职教育质量。简彩云[5]认为,满足高职学生的需求以确保高职教育质量的提高是所有高职院校面临的重要课题。
从以上的研究现状可以看出,当前高职高专院校十分重视教育质量,已从不同的角度对高职高专院校的教育质量进行探索研究,但是在90后毕业生的择业特点与用人单位对高职毕业生的需求相结合方面来提升高职高专院校教育质量的研究显得非常不足。
2.190后高职高专学生的特点
目前的高职高专毕业生主体年龄段大多为90后出生,那么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有哪些特点?为了更加客观地评价90后大学生的特点。笔者分别从90后大学生、辅导员、任课老师、用人单位等多个群体采取问卷调查、面对面访谈等方式对90后大学生的特点做个分析和总结。
笔者选取的调查样本为某高职高专院校的大一学生至大三学生,总发放了30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为281份,回收率为93.67 %。在该问卷(简称“高职问卷”)中设置了“您认为90后大学生的特点有哪些?”这样一个开放式的问题。笔者对回收的问卷进行整理汇总后发现:90后大学生对于这个群体的评价是比较客观的,他们认为90后大学生的优点是:具有创新精神(80.5 %),个性独立、适应性强(77.6 %)、热情、活泼、阳光、有活力(75.8 %)、敢作敢当(73.1 %);他们认为90后大学生的缺点由高到低依次为:浮躁、没有耐心(78.8 %)、怕吃苦(77.2 %)、对未来缺失规划、比较茫然(75.4 %)、比较有依赖性(73.2 %)、好高骛远(70.5 %)、心理承受力弱(68.5 %)。
以上是从学生自身视角出发对90后大学生的特点作出的评价,那么辅导员、任课教师以及用人单位等对于90后大学生这样一个群体的特点给出的评价又是怎么样的呢?为了使评价的结果更加客观、全面,为此,笔者选取的访谈主体是和90后大学生接触时间长并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的辅导员和任课教师,采取面对面访谈的方式,访谈主体年龄段为:从60后到90后的辅导员、任课教师,他们对90后大学生的评价结果是:90后的大学生整体富有朝气,有理想,有个性,适应性较强。大部分学生是正直、谦逊、努力、勤奋,个别学生比较另类。部分学生生活空虚无聊,无所事事,对人生目标和职业生涯规划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由于是信息化年代,所以学生比较宅,缺乏运动。不能吃苦,心理承受能力差,部分学生生活经历太少,所以没有危机意识和竞争意识。可能是因为家庭生活条件较好,家人太宠爱,所以很任性,不知道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没有责任感,缺乏感恩心。
作为毕业生的潜在雇主的用人单位又是如何评价90后大学生的呢?笔者对用人单位进行面对面访谈时,选取的访谈主体是连续多年录用笔者所在高校的毕业生并且具有丰富招聘经验的用人单位的人事主管。他们对90后大学生的评价是:思想活跃、善于接受新事物、个性较强、独立性较强、工作勤奋、努力、谦虚,但是不足之处是:好高骛远、虚荣心较强、怕吃苦、不踏实、缺乏团队意识、没有清晰的职业规划、工作的主动性较弱、没有感恩心。
结合上述的调查和访谈,可以将90后大学生的特点排序如下:个性独立、适应性较强、思想活跃、好高骛远、怕吃苦、不踏实、缺乏团队意识、没有清晰的职业规划、没有感恩心、心理承受能力差。
2.290后高职高专学生择业观的特点
为了了解90后高职高专学生择业观的特点,笔者在“高职问卷”调查中设置了一个开放式的问题“您对将来的实习或工作单位有什么要求?”学生的回答结果居前的有:工资待遇好、福利好、有升职和发展空间、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对口的、能有学习和培训机会的、工作稳定的、有好的企业文化、和谐的工作氛围、人性化的管理、良性的竞争。
在“高职问卷”调查中,笔者发现有部分学生的回答是:无所谓、没考虑过、没要求。同时,也发现了学生对用人单位的抱怨,比如:企业会排斥外地户籍的学生、实习期间有的企业不发实习工资、学生担心上当受骗、不要有拍马屁、送礼的现象、招聘面试要公平公正。
2.3用人单位对高职高专毕业生的要求
笔者作为长期从事高职高专院校就业工作的人员经常与用人单位的招聘人员沟通和联系,一些用人单位的招聘人员指出,目前90后高职高专毕业生在求职应聘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不少学生对就业过于理想化,期望值过高,与社会实际情况形成较大反差,结果造成高不成低不就,在追求理想化单位屡遭失败的同时又错失了一些本该适合的就业机会,结果陷入尴尬的境地。还有些学生对自身职业发展缺乏明确的定位,择业时存在从众心理,无法把握自己,难以自主决断,往往错失良机[6]。
在了解了用人单位对高职高专毕业生在求职与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后,笔者就“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素质要求”这个问题,访谈了部分用人单位的人事主管,访谈的结果显示:用人单位从务实的角度出发,比较看重高职高专毕业生的素质包括:专业技能知识、道德修养(人品和做人)、实践动手能力、心理抗压受挫素质、主动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同时企业也很看重毕业生对公司价值观的认同度、在校期间的学业成绩和社会锻炼与实践能力。当然还有一些环节企业也是很重视的,如:学生一举手一投足间的小细节,基本的为人礼貌操守,语言文字与实践能力等。总之,扎实宽厚的多学科知识、良好的综合素质、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是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7]。
3.1当前高职高专院校提高教育质量面临的主要问题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育质量的高低将影响到人才培养的水平。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提出: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优先满足第一线和农村地区对高级应用性人才的需要”[8]。笔者通过调研究及查询相关文献资料,发现影响高职教育质量的主要问题有:
3.1.190后高职高专学生自身的问题从笔者的调查和访谈中可以发现,90后高职高专学生在择业时首要考虑的是工资待遇和福利水平。在对用人单位人事主管访谈时也有单位反映,一些毕业生面试的时候第一句话就是问工资待遇情况,这让用人单位很反感。在“高职问卷”中也有学生对于将来的工作抱着无所谓、不关心的态度,还有的学生对自己的将来根本没有做过职业生涯规划。有些学生在实习期间居然不和用人单位打招呼就擅自离开。
3.1.2高职高专院校层面的问题高职院校学生的生源构成比较复杂,主要由三校生(技校生、职高生、中专生)和最后批次的普通高中毕业生组成,它不同于普通本科院校相对单一的生源,而且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是生产第一线的应用性人才,不同于本科院校是培养学术型人才。但许多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上不明确,偏重于学业导向,结果造成培养的学生是基础理论上不如本科生、实践技能水平不如中专生。
3.1.3社会层面的问题适用性质量观认为,质量就是产品在使用过程中满足顾客要求的程度。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要适应社会的需要,可是社会上一直存在着对高职教育有偏见甚至是歧视的现象,人才市场上的唯高学历的现象也比较普遍,这些都极大地影响了高职院校的发展。另外,在笔者的“高职问卷”中也有高职学生反映:用人单位在招聘时会排斥外地户籍的学生、实习期间有的用人单位不发实习工资、还有的用人单位提供虚假的招聘信息等,这也将影响毕业生顺利就业,从而影响高职教育的质量。
3.2影响高职高专教育质量的原因分析
笔者长期在民办高职高专院校从事着高职教育研究工作,一直在探究制约高职教育质量的提高的原因。经过多方调查、访谈以及多年高职教育研究工作的经历,觉得影响高职教育质量的因素主要有:
3.2.1轻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通过笔者对90后高职高专学生的问卷调查可以发现,有部分学生对于自己的人生目标和职业生涯发展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大学三年的时间无所事事,浑浑噩噩地度过,甚至有的学生抱着大学三年好好玩,毕业后找到工作再做打算的想法。也有学生抱怨学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太枯燥,尽讲些理论的东西很没有意思,即便是讲到一些比较实际的内容,如投简历的技巧,其实网上也是可以查到的,所以对这类课程没有兴趣。
3.2.2缺乏职业素养教育“职业素养是指人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能力和综合品质的总和,是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它包括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两大方面。职业素质指一个成功的职业人需要具备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忠诚负责的职业态度、科学的职业理想、严格执行操作规范的职业习惯、团结协作的职业意识、踏实肯干积极创新的职业形象。职业能力则包括专业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9]可见职业素养是作为一个职业人必须具备的素质。可是从笔者对用人单位人事主管的访谈看出,很多用人单位都谈到部分毕业生的专业知识是足够的,但是职业素养缺乏,如有些毕业生在工作或实习过程中怕吃苦,缺乏工作主动性。一些建筑设计单位的人事主管也反映,由于公司工作性质的特殊性,需要经常加班,可是有些毕业生就不喜欢加班,甚至有毕业生上班经常迟到,离职也不打招呼。所以,一些用人单位认为这是学校教育的缺失,不应该只重视对学生的专业教育,而忽视了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职业素养教育。
3.2.3职业技能欠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生产第一线的应用性、技能型人才。高职高专学生从学校顺利毕业,拿到毕业证书,这说明他们按照学校内部的评价标准,是符合学校培养的人才规格和要求的,但是由于他们适应不了社会需要,造成学不能致用,人才浪费。究其原因是高职高专院校没有真正的从“职业”的角度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用人单位是很务实的,他们对学生的要求是不但专业技术知识扎实,而且专业技能突出。高职人才的“应用性、技能性”及企业的“生产性、利润性”决定了高职学生职业技能和实践经验的重要性。
但是,现在由于一些高职高专院校在课程设置上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造成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缺乏。尽管各高职高专院校都认为要加强校企合作,但大部分高职院校所谓的校企合作都只是和相关企业签订一些实训实习项目的合同,为学生毕业前的顶岗实习提供几个实习基地,或者在平时的教学实践环节中带领学生去企业参观,而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因为企业并没有真正参与到教学环节中来,他们只是给学校的教学实践活动提供操练的场所。这样的教学培养也是造成学生职业技能水平不高的原因之一。
笔者在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一些企业要求与高职高专院校建立校企合作事宜,并且也很希望高职高专的学生在大二年级时就可以去企业进行实习,这样的做法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可以及早了解自己专业的发展前景、将来需要努力的方向,以及能及早的认识职业世界和自己的工作环境;另外一方面企业通过这样的实习提前为自身物色到合适的潜在雇员。但是,这样看似双赢的合作,却因为实习经费、学生安全等原因被迫放弃,这也是很不利于学生职业技能水平的提高的。
笔者认为:如果将高职高专院校比作一家企业,用人单位就是顾客,高职高专毕业生就是企业的产品,高职高专院校的就业指导部门则充当了企业的销售部门,高职高专院校的管理部门以及各级系所就是企业的生产部门、包装部门以及检验部门。这样我们就可以很清晰的看出就业指导部门(销售部门)就是联系高职高专院校(企业)与用人单位(顾客)的桥梁。那么就业指导部门兼具了这样的双重的职责,即一方面帮助高职高专院校(企业)向用人单位(顾客)推销高职高专毕业生(产品);另一方面就是及时将用人单位(顾客)对毕业生(产品)的要求反馈给高职高专院校(企业)的相关部门,从而提升高职高专院校(企业)的教育质量(企业利润)。鉴于上述设想和笔者的高职教育研究经历,想从就业视角对提升高职高专院校教育质量提出一些建议。
4.1因材施教,提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质量
对民办高职高专学生三年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其目的是为了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准,掌握必要的就业技巧和就业技能,培养健康的就业心态,帮助大学生了解社会、走向社会、适应社会,走好大学生职业生涯的第一步。在实施职业生涯教育的过程中要根据90后高职高专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质量。具体做法就是:
大一阶段。新生入学,通过开设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专题讲座对学生进行职业观教育,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职业态度和择业观,提高学生专业学习和职业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借助各类测试量表或测试软件,开展个性心理测试和职业适应性测试,也可通过与同学、朋友、老师和家长进行交流和沟通,使学生充分了解自己的兴趣特点、性格气质、能力特点等,以便制定自己的择业目标、提升自己的职业适应性。而对自主创业有兴趣的学生,可以吸纳他们进入学校的创业社团组织,通过开设创业沙龙或创业专题讲座以及采访成功创业的校友等形式,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
大二阶段。二年级时学生要考虑未来的发展方向,是继续深造还是就业,这就需要了解和获取相关的信息,同时要提高自己的基本技能,可以通过参加学生会或学生社团等组织,锻炼自己的交往、沟通、组织管理能力等,检验自己的知识技能;可以通过课余时间、假期做兼职、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最好是从事与自己未来的职业或本专业相关的工作,从而提高自己的责任感、主动性、专业化水平、锻炼自己的耐挫能力;可以和已毕业的校友、学长交流,获取其中的成功经验,总结失败教训,避免走弯路;要抓住学校每年开展的校园招聘会机会,了解相关专业的就业前景、专业技能要求,为大三阶段的实习、求职,顺利就业做好准备。带领有创业意向的学生参观校内或校外的创新创业实践基地或创业孵化基地、开展创新创业大赛,为有创业意向的学生提供实践机会,让他们将创业兴趣转化为创业行动。
大三阶段。三年级时开展:(1)就业技巧,包括如何打造一份成功的求职简历,在求职信中如何展示自己的闪光点、优势,面试时应该注意的相关事宜;(2)心理调试,在学生多次遭受求职受挫时,学生的受挫压力增加,教师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增强学生的挫折耐受力;(3)求职礼仪、形象设计,大多数学生容易忽视这个方面,我们应该告诉学生给面试官的第一印象很重要,注重求职礼仪和形象是在尊重别人,也是对自己的尊重;(4)进行模拟面试,在模拟面试中让学生能够学会推销自己、“包装”自己,同时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在迎接真正的面试时,能够得心应手。为打算毕业后创业的学生提供创业优惠政策服务与指导。
4.2日积月累,提升职业素养教育质量
职业素养教育不是通过一朝一夕就能够形成的,是需要经过日积月累才的培养能够养成的。因此高职高专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要从学生一入学开始就需要通过不同的形式、不同的层面进行相关的教育。比如,作为高职高专院校要将高职高专学生应具备的职业素养要求写进教学大纲,并确定职业素养的指标要求;作为任课教师要将职业素养教育贯穿于理论教学和专业实践教学中,适时运用案例教学法来强化职业素养教育。专业实训和毕业实习阶段是培养职业技能的重要环节,也是对学生实施职业素养教育的重要时期。专业实训期间可结合岗前教育,进行“爱岗敬业、诚实守信”为内容的职业道德教育,对于一些实践要求很严格的专业,在对学生进行职业纪律和安全生产教育的时候,可以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情感,增强学生“讲安全、守纪律、重质量、求效率”的意识;毕业实习是学生形成良好职业素养的实战阶段,在这个阶段,学校的就业指导部门与实习单位共同参与对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培养,通过学生按照实习单位的要求完成实习工作任务,从而让学生通过实践对职业素养有更深切的认识和更大的提高,为将来更好地适应就业单位的要求,顺利地完成从学生角色向职业人角色的转化。
4.3借鉴经验,提升职业技能水平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生产第一线的应用型、技能型的人才。因此,对高职高专学生的理论教学内容做到“适度、够用”,而对于高职高专学生的实践技能水平的培养则是高职高专院校重点关注的,在接待用人单位来校招聘毕业生的过程中,也发现他们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考察毕业生:一是对公司价值观的认同度和个人潜力;二是良好的政治表现和学业成绩;三是社会锻炼与实践能力。不难看出,扎实宽厚的多学科知识、良好的综合素质、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是社会对毕业生的要求[7]。
有道是“名师出高徒”,高职高专院校对师资的要求是“双师型”,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有点差强人意。在此笔者认为要多借鉴台湾地区高职教育的做法:即要求高职高专院校教师与企业界进行交流(走出去),建立合作关系,同时将教师在企业界的服务成果与教学一起作为职称评审等级的标准,这样可以让高职高专院校教师能够不断注重教学实践。同时鼓励具有实践操作能力的产业界人士到高职高专院校兼课或做讲座(请进来)。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不但可以提升“双师型”师资水平,而且还可以及时了解企业发展前沿的信息,从而培养出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创新型学生。
当然了,要提升高职高专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师资水平是一方面,另外还要注重学生的实习实践基地的建设,分析当前高职高专院校实施校企合作模式流于形式的原因,关键是在校企合作中企业参与教学的力度不够,在确定谁将能接受订单培训上,企业没有发言权不能亲自参与挑选培训对象,因此各企业便不愿意与高职高专院校开展校企合作培养。在这个方面美国社区学院的经验值得国内学习借鉴,那就是给合作企业一定的参与权和决定权。这样可以使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不脱节,从而提高教学的针对性。真正体现高职教育“面向社会、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
参考文献:
[1] 罗映霞.改革课程考核方式提高高职教育质量[J].职教论坛,2008(12):50-52.
[2] 丁欣.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提升高职教育质量[J].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09(4):39-42.
[3] 张翠莲.加强人文教育全面提高高职教育质量[J].教育与职业,2005(1):43-44.
[4] 吴万敏.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提高民航高职教育质量[J].高教探索,2013(1):118-120.
[5] 简彩云.论学生满意视野下的高职教育质量观[J].职业教育研究,2008(12):20-21.
[6] 宋丽贞,曹宁宁.直面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高校对策,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74-77.
[7] 旷永青.论高校教育质量与大学生就业[J].高教论坛,2007(5):6-9.
[8] 郑海云,郝志阔,吴耀华.高职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研究——以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为例[J].职教通讯,2014(8):28-31.
[9] 梁毳.职业素养训练[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