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位移反相位成像对提高脂肪肝背景不含脂小病灶检出率的价值

2015-03-27 02:38周培华刘翠芳
现代医药卫生 2015年12期
关键词:体素实质脂肪肝

殷 捷,周培华,刘翠芳,方 玉

(重庆市中医院 400013)

化学位移反相位成像对提高脂肪肝背景不含脂小病灶检出率的价值

殷 捷,周培华,刘翠芳,方 玉

(重庆市中医院 400013)

目的评价磁共振化学位移正反相位成像技术对提高脂肪肝患者肝实质内不含脂小病灶检出率的价值。方法选择2010~2014年重庆市中医院诊治的29例脂肪肝并有2 mm以下结节样病灶的患者,其中单发20例,多发9例,均行动态增强MRI扫描,由2位高年资腹部放射副主任医师会诊得出诊断结论。结果局灶性结节样增生患者5例,肝脏小血管瘤7例,小结节样肝癌及肝内小结节样转移癌17例;3例患者在T1、T2及FST1WI、FST2WI成像序列均无明显显示,呈接近等信号,化学位移反相位T1WI成像小结节相对肝实质呈高信号;26例患者病灶FST2WI有信号差异,病灶轮廓欠清晰,化学位移反相位T1WI成像病灶轮廓更加清晰。结论脂肪肝背景下,化学位移反相位能够提高肝实质内细小结节样不含脂肪病变的检出率。

磁共振成像; 化学位移成像; 脂肪肝; 不含脂肪小病变

磁共振化学位移正反相位成像序列对腹部含脂病灶的诊断价值,特别是对脂肪肝的诊断、判断病变组织内是否含有脂肪,从而帮助对病变准确定性,目前已经被广泛接受和认可。作者联合化学位移同反相位对脂肪肝的MRI表现特征,特别是对中、重度脂肪肝患者,反相位图对肝实质会产生一个明显信号降低,信号明显降低的肝实质背景,对不含脂病变因为无信号减低,就会更清晰地突现病变的轮廓,提高检出率。本院从近5年临床工作中收集的病例,从另一种视角探讨同反相位临床运用价值,特别对小肝癌病灶的早检出、早诊断、早治疗,降低肝癌的危害性,提高肝癌患者生存率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2014年重庆市中医院诊治的脂肪肝并有2 mm以下结节样病灶的患者(所有患者均经超声及CT证实有脂肪肝)29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结节单发20例,多发9例。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使用SIEMENS Avanto 1.5T扫描仪,全部采用腹部相控阵列线圈。扫描序列包括:(1)T1WI采用真稳态梯度回波脉冲序列,TR 180ms,TE值在同相位为4.9 ms,反相位为2.2 ms。(2)频率选择脂肪脉冲T1WI(FST1WI),TR 180 ms,TE 4.4 ms。(3)T2WI:采用呼吸触发快速自旋回波,TR 2 000~8 000 ms,TE 72~90 ms,回波链长度10~16。(4)频率选择脂肪抑制脉冲T2WI(FST2WI),采用呼吸触发快速自旋回波,TR 2000~8 000 ms,TE 72~90 ms,回波链长度10~16。以上序列,扫描肝脏层厚7 mm,行横断位与冠状位扫描。29例患者均由2位高年资腹部放射副主任医师会诊得出诊断结论,经过普美显动态增强明确结节性质,在相同层面上,对中小结节病灶在频率选择脂肪抑制T1WI、T2WI序列和化学位移反相位成像序列中病变轮廓清晰度进行观察,以人眼观察力来衡量和判断。

2 结 果

3例患者在T1、T2及FST1WI、FST2WI成像序列均无明显显示,呈接近等信号,T1WI化学位移反相位成像(OP)小结节相对肝实质呈高信号,直径1~2 cm,3例经普美显造影剂动态增强,其中1例为肝内小肝癌(图1),2例为肝内局灶性结节样增生(图2);26例病灶短反转时间恢复(STIR)有信号差异,病灶轮廓欠清晰,OP病灶轮廓更加清晰,病灶直径1~3 cm不等,经增强初诊其中小血管瘤10例,小肝癌、不典型结节样增生11例,肝内局灶性结节样增生2例,肝内转移3例。

图1 肝S7段小肝癌MRI图

图2 肝内局灶性结节增生MRI系列图像

3 讨 论

3.1 化学移位正反成像技术 西门子1.5T MRI机的压脂序列,目前常用的主要是脂肪饱和序列、反转恢复序列、反相位成像、Dixon法,日常工作中最常运用的压脂技术是频率选择饱和法和STIR 2种脂肪抑制技术的组合。化学移位正反成像技术是主要运用于腹部扫描中的一种常用脂肪抑制技术,其压脂原理主要依赖人体组织中自由水质子和脂肪质子。由于这2种质子周围电子云的分布不同,进动频率存在明显差异,在1.5T外加磁场共振条件下,水质子比脂肪质子进动频率快些,这种差异随场强的增加不断加大,在1.5T外加磁场共振条件下,差异约225 Hz,射频脉冲激发后,二者间相位的相互关系随时间发生变化,激发后脂肪质子和水质子位于同相位(相位差0°);数毫秒后,水分子中质子相位将超过脂肪质子二者相位相反(相位差180°),在相应的回波时间段采集信号,就可分别得到同相位信号图(IP)及OP。人体体素的MRI信号强度是体素内脂肪质子和水质子信号的矢量和,同相位成像,体素信号强度是脂肪质子和水质子信号强度的总和;而反相位上脂肪质子和水质子产生的信号强度相互干扰是相减,所以体素内含有的脂肪和水成分达到一定比例时,体素内脂肪和水的信号互相消抵,会在反相位图上产生明显信号下降,如果体素内主要含有水或者主要含有脂肪,体素信号就不会下降那么明显。频率选择脂肪抑制技术及STIR技术,主要是对单纯脂肪信号的抑制,对水脂混合存在的体素,抑脂效果就不会那么显著,这是因为假设某一像素信号40%来自于脂肪组织,60%来自于水,此时利用频率选择法及STIR技术脂肪信号被抑制,但体素内还有60%水的信号,而利用化学位移成像反相位时水与脂肪信号相减只保留20%的信号强度;因此,化学位移反相位对水脂混合存在的体素产生的信号下降更显著。

3.2 化学移位正反成像技术运用于脂肪肝内病灶 脂肪肝是常见的肝脏弥散性病变,脂肪过量浸润肝脏组织所致,脂肪含量可超过正常肝实质的10%,严重者脂肪含量可高达50%。当脂肪肝实质合并肝局灶性病变时,由于多数局灶性病变的影像学表现与肝脏背景之间的对比度变小甚至消失,特别是病灶直径小于2 cm的小病灶,由于病灶与肝背景的对比度甚微,病灶边缘容积效应会致使病灶无显示或者显示欠清晰。肝内病灶分为不含脂病灶及含脂病灶,不含脂病灶有肝脏血管瘤、局灶性结节增生(小部分病灶可含少量脂肪)、肝细胞癌(多数)、胆管细胞癌、转移性肿瘤等,含脂病灶又分为2种含脂形式,一种是病灶内含有不同量的成熟脂肪组织,脂肪组织主要由脂肪细胞构成,这类病变主要有肝脏脂肪瘤、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肾上腺髓样脂肪瘤及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另一种是病变组织发生脂肪变性,脂滴可出现于细胞内或细胞外间隙,这类病变主要有局灶性脂肪肝、肝细胞腺瘤(部分)、肝细胞癌(部分)、肾上腺腺瘤等。脂肪肝实质体素含有水及脂肪混合成分,因此,化学位移反相位成像较临床其他的脂抑技术,对脂肪肝实质信号下降更显著。而对于肝实质内不含脂病灶,本身化学位移反相位序列不会产生信号下降,显著下降的脂肪肝实质背景,自然会增大病灶和肝实质的对比度,凸显不含脂病灶的轮廓,特别是肝内结节样小病灶直径小于2 cm,临床其他脂肪抑制技术对脂肪肝实质信号抑制因为不如反相位那么显著,凸显病灶轮廓程度相对就局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发展其他抑脂序列不能显示或者显示欠清晰的病灶,避免在非增强扫描时漏诊小病灶。肝内小病灶以肝癌危害最大,肝癌单发病灶小于2 cm,5年生存率可达50%~70%,对肝癌的早诊断、早治疗直接决定肝癌的预后,减低其病死率。因此,日常工作中不遗漏肝内小结节病灶,对降低肝癌对人类的危害是相当有意义的。

在临床工作中,化学位移成像只需16~20 s即可完成,简单易行;其对场强的依赖性低,在低场强的机器上也可以很好地进行同反相位的成像,但其对呼吸控制要求高,需要患者有良好的闭气,因此,目前仅运用于T1WI序列,对肝内含脂肪病变的临床运用价值,已经得到临床的广泛接受和认可,作者以另外一种思维方式,通过其可以显著降低脂肪肝实质信号,不但能诊断患者有否脂肪肝,而且因为脂肪肝背景信号的显著下降,凸显不含脂病灶轮廓,阐述其在腹部MRI常规扫描中运用的必要性。本文作者收集的病例数偏少,临床病理证实的病例不足,是本文的不足,还需要作者收集病例进一步观察总结。

[1]马洪宇,郭文伟,栗敏,等.1.5T磁共振成像在肝脏小结节性病变定性诊断中的价值[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14,15(1):69-70.

[2]李园园,吴嗣泽,李继振,等.脂肪肝背景下肝局灶性病变检出率的比较影像学研究[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3:32(6):826-830.

[3]林江,陈祖望,周康荣.梯度回波化学位移成像用于诊断腹腔含脂病变的价值[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1,35(2):139-141.

[4]徐海波,孔祥泉,熊茵,等.脂肪肝MRI影像表现及MRI序列选择[J].放射学实践,2011,16(1):48-50.

[5]毛咪咪,李洪江,傅爱燕,等.含脂肪原发性肝癌的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J].CT理论与应用研究,2014,23(5):821-828.

[6]熊茵,孔祥泉,常时新,等.化学位移成像和反转恢复快速自旋回波成像在肝脏的应用价值[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1,20(4):288-290.

[7]孙浩然.化学位移反相位成像的原理和应用[J].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2001:24(6):350-353.

[8]肖梦强,刘金丰,沈梓璇,等.正反化学位移成像在椎体压缩骨折病因分析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CT和MRI杂志,2014,12(5):17-20.

[9]徐海波,孔祥泉,刘定西,等.同相位和反相位梯度回波T1WI在肝脏的应用价值[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0,34(7):444-447.

[10]孙娟,孙浩然,白旭,等.MRI化学位移同、反相位成像的体外实验模型研究[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3,22(8):712-715.

[11]Rinella ME,McCarthy R,Thakrar K,et al.Dual-echo,chemical shift gradient-echo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to quantify hepatic steatosis:implications for living liver donation[J].Liver Transpl,2003,9(8):851-856.

[12]Kalra N,Duseja A,Das A,et al.Chemical shift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is helpful in detecting hepatic steatosis but not fibrosis in patients with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J].Ann Hepatol,2009,8(1):21-25.

[13]杨正汉,王霄英.磁共振成像技术指南[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715-718.

[14]宋英儒.医学磁共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7-37.

10.3969/j.issn.1009-5519.2015.12.038

:B

:1009-5519(2015)12-1851-03

2014-12-03

2015-01-23)

殷捷(1972-),男,重庆潼南人,主治医师,主要从事MRI、CT临床诊断工作;E-mail:154145102@qq.com。

周培华(E-mail:zc8775@163.com)。

猜你喜欢
体素实质脂肪肝
瘦人也会得脂肪肝
脂肪肝 不简单
税法中的实质解释规则
王迎春:非肥胖脂肪肝
瘦体素决定肥瘦
透过实质行动支持盘臂头阵营 Naim Audio推出NAIT XS 3/SUPERNAIT 3合并功放
脂肪肝治疗误区须谨防
基于体素格尺度不变特征变换的快速点云配准方法
美术作品的表达及其实质相似的认定
“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期待实质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