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信息平台对提高基层医院PICC术后管理水平的影响

2015-03-27 02:55:58侯海霞吴大芝田会斌
现代医药卫生 2015年12期
关键词:綦江置管基层医院

侯海霞,吴大芝,田会斌

(1.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科,重庆400016;2.綦江区人民医院肿瘤科,重庆401420)

PICC信息平台对提高基层医院PICC术后管理水平的影响

侯海霞1,吴大芝2,田会斌2

(1.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科,重庆400016;2.綦江区人民医院肿瘤科,重庆401420)

目的探讨建立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维护信息平台对基层医院PICC置管后管理整体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重庆市綦江区人民医院2012年1~12月(建立PICC维护信息平台前)在基层医院行PICC置管患者102例为对照组;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建立PICC维护信息平台后)置管患者168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PICC置管患者护理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率、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及导管平均留置时间,并分析原因。结果PICC并发症发生率从平台建立前的32.4%(33/102)降低到建立后的11.3%(19/168);导管平均留置时间从(68.5±19.2)d延长至(106.8±21.1)d;非计划拔管率从24.5%(25/102)降至6.5%(11/16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建立基层医院PICC维护信息平台对PICC置管后护理管理整体水平有明显提高作用。

导管插入术,中心静脉; 医院,县; 护理管理研究; 感染; 信息管理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因其穿刺简便、成功率高、置留时间长(可达 1年以上)、输注药物对静脉刺激小等特点,非常适合肿瘤患者多次化疗[1]。患者化疗间歇期需带管出院,而社区及乡镇医院的导管维护体系不健全,导管维护的整体水平有限,从而使院外发生并发症者较多[2],导致非计划性拔管率较高。

重庆市綦江区人民医院于2009年11月正式开展PICC技术,穿刺技术现已比较成熟,在导管维护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该院2013年1~6月完成了以綦江区人民医院为中心的PICC维护信息平台的组建,信息平台的运用有效解决了基层医院PICC护理中存在的问题,使全区PICC护理水平得到明显提高。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重庆市綦江区人民医院2012年1~12月(建立PICC维护信息平台前)行PICC置管患者102例为对照组,其中男58例,女44例;年龄23~76岁,中位年龄52岁;肺癌34例,头颈癌22例,结直肠癌11例,乳腺癌13例,其他肿瘤22例。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建立PICC维护信息平台后)置管168例为观察组,其中男90例,女78例;年龄20~81岁,中位年龄56岁;肺癌60例,头颈癌35例,结直肠癌21例,乳腺癌23例,其他肿瘤29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种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PICC维护信息平台的建立

1.2.1 平台建立前的现状调查 PICC的术后维护水平和患者的依从性是影响导管相关并发症的重要因素。綦江区人民医院于2012年对綦江区17家社区及乡镇医院的PICC术后护理水平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均无专门的导管护理场所及专业护理人员维护,导管术后护理不够规范,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未按导管维护标准流程进行操作,无菌观念相对薄弱,操作中随意性较强,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高;(2)去除敷料和固定导管的手法不正确,导管脱出或体外导管滑入体内时有发生;(3)冲管与封管方法不正确导致人为因素引起的导管阻塞;(4)更换敷贴时敷料与皮肤的张力过大,加重了敷贴过敏性皮疹;(5)未正确指导患者肢体活动,使发生导管脱出、血栓等情况较多见。

1.2.2 PICC维护信息平台的组建过程 制定维护平台的目标、任务与质控标准,信息平台成员的职责、工作流程,以取得基层单位的接受与支持;信息平台成员采取自愿加入方式报名后进行系统的理论培训,包括标准置管与维护流程,各种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预防措施。操作培训提供至少1周的临床实践,包括实例参观置管过程及实践PICC换药技术。换药过程由临床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现场指导与讲解,及时纠正操作中的不足,考核合格(理论成绩大于或等于95分及PICC换药评分连续3次大于或等于95分)后确定为信息平台成员;创建PICC维护信息平台QQ群,建立加入信息平台的基层单位及成员信息(包括单位名称、地址、成员科室、姓名、联系电话);建立统一的PICC患者置管后数据库:包括患者姓名、年龄、病种、家庭地址、联系电话、置管时间、置管护士姓名、置管部位、导管型号,导管置入长度、外露长度,臂围、导管头端到达的部位,换药者姓名、时间、更换接头时间、封管时间及通畅性、局部情况等,患者档案一直记录至拔管为止,并记录拔管原因。

1.2.3 PICC维护信息平台的运用 由本院已获取PICC置管资质证的护士行PICC置管,出院时评估导管无异常,患者出院时发放统一的健康教育手册和导管维护记录卡,告知患者就近的PICC维护点、维护时间及信息平台成员的联系方式,同时也要将患者信息通过电话或QQ群提前告知相应的信息平台成员。如果在预定时间患者未到就近医院进行维护或患者无法联系到信息平台成员时均可向本院反馈,进行协调处理。本院相关人员负责在QQ群上传和更新PICC相关专业知识供群成员下载学习,基层医院信息平台成员在导管维护中遇到问题可通过电话或网络与本院的护理专家联系,共享护理经验,以便对导管进行及时评估,讨论及解决问题。

1.2.4 观察指标 观察所有患者的导管并发症(导管相关感染、血栓、导管脱出、导管阻塞、过敏性皮炎),非计划性拔管(由于出现并发症导致治疗计划未完成而发生的拔管)及导管留置时间。

1.2.5 观察指标的判断标准

1.2.5.1 PICC导管相关感染 主要有3种类型:局部感染、隧道感染和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本研究采用卫生部2010年1月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中的相关标准:(1)局部感染,导管入口出现红肿、硬结、脓性分泌物;(2)隧道感染,感染症状沿导管插入方向延伸超过2 cm;(3)导管相关的血流感染,有明显的局部和全身中毒症状,无其他明显感染来源,同时,患者外周血培养及对导管半定量和定量培养能分离出相同病原体。

1.2.5.2 血栓 本研究中的血栓病例均为患者出现症状,如肢体肿胀、麻木、疼痛等,并行超声检查确定有静脉血栓形成者。

1.2.5.3 导管脱出 分为部分脱出和完全脱出。部分脱出又分为3种:导管脱出小于5 cm为轻度脱出;导管脱出5~<10cm为中度脱出;导管脱出10~20cm为重度脱出。

1.2.5.4 导管阻塞 本研究中导管阻塞指患者未出现血栓症状,仅为推入生理盐水受阻,并通过尿激酶溶栓治疗失败者。

1.2.5.5 过敏性皮炎 PICC过敏性皮炎以敷贴或胶布固定部位的皮肤发生瘙痒、皮疹或水疱为标准,分为3度:轻度表现为红斑、散在丘疹,轻度瘙痒;中度为出现瘙痒加重,有水疱,但无皮肤破损;重度可出现大疱、糜烂、渗出、皮肤破溃等,少数严重患者可出现发热、畏寒、恶心、头痛等全身症状。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或构成比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导管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导管相关感染、血栓、导管脱出、导管阻塞发生率及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组患者过敏性皮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导管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2.2 两组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比较 对照组患者非计划性拔管25例,发生率为24.5%;观察组11例,发生率为6.5%,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3 两组患者导管留置时间比较 对照组患者导管平均留置时间为(68.5±19.2)d,观察组为(106.8±21.1)d,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 讨 论

3.1 本院组建PICC信息平台的效果反馈 本院成立PICC维护信息平台1年来,共有17家基层医院参与,培养了38名成员,电话指导了PICC置管患者54例,网络指导68例,有4例患者未按时到医院换药,通过信息平台网络医院联系患者均及时对导管进行了维护。

信息平台建立后重庆市綦江区17家基层医院护士逐渐能够按标准操作流程执行,无菌观念较前提高,护士逐渐掌握了正确的冲封管方法,导管体外部分的固定方法也较前合理,规范了固定敷贴手法,并每次检查导管体外长度,在导管维护中不断向患者及家属强化自我护理知识,指导与监督患者的肢体活动,均有助于减少导管相关并发症。并发症的减少使非计划性拔管率也有明显下降,导管平均留置时间明显延长,较顺利地完成了治疗计划。

两组患者导管并发症比较中,导管相关感染、血栓形成、导管脱出及导管阻塞发生率均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过敏性皮炎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其原因:过敏性皮炎的发生可能与多方面因素有关,包括与患者自身的高敏体质、敷贴材质及护理人员的不规范操作等有关[4-5]。其中最多见于患者皮肤对透明敷贴粘胶过敏,尤其在夏天、出汗较多时,由于透明敷贴透气不透水,导致皮肤长期浸渍加重了过敏反应[5-7]。本研究中,导管材质、敷贴及消毒剂均相同,观察组护士纠正了换药过程中去除敷贴及固定敷贴的不正确手法,但这说明仅靠提高护士的操作手法不足以使过敏性皮炎发生率明显下降。

3.2 建立区域性PICC信息平台的必要性 本院对17家基层医院调查结果显示,基层医院在导管维护方面操作不够规范,其主要原因为基层医院护士没有系统掌握PICC相关理论知识、缺乏统一的操作流程,管理制度不健全,护理队伍整体学历层次偏低,风险防范意识薄弱,临床经验不足[8],不能对导管作出全面正确的评估,又无法找到相对可靠的求助途径,在进行导管维护过程中仅以个人经验处理异常情况。全国基层医院导管维护水平偏低的现象普遍存在,多项调查证实,社区附近医院没有PICC护理门诊或社区医院护士导管维护操作不当、部分患者担心出院后的导管护理而选择回到置管医院进行导管护理[9-10]。为提高地区范围内PICC术后管理的整体水平,减少PICC带管出院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可采取建立以大型医院为主导的PICC维护网络来实现。

3.3 建立网络平台的思路 目前许多基层医院往往缺乏高水平技术推广的相应政策及一定的补偿机制,护理人员也不愿意接受新技术的学习,学习的积极性难以调动[2]。本院通过多次与基层医院沟通,首先在基层大力宣传PICC技术,让基层医院护士了解PICC的优点,然后再进一步提供现场免费培训与指导,承诺在以信息平台为途径提供导管维护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协助开展PICC的置管技术,包括B超下赛丁格微插管技术的推广,以提高基层医院整体护理水平,增加经济效益。

3.4 信息平台的社会效应 目前基层医院住院患者中超过90%接受了静脉治疗,约60%的患者符合PICC置管适应证,国家“新农合”医疗政策的保障使PICC技术在基层医院的开展与推广得到强有力的支持[11]。信息平台的建立使基层医院护士PICC术后维护水平明显提高,保证了患者治疗的连续性,对提高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信心起到重要作用。同时,也缩短了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减少了住院费用,缓解了国家医保支出压力。

上级医院通过信息平台对基层医护人员的技术培训,为基层医院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使新技术惠及在基层医院就诊的患者,也为基层医院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乔美珍等[12]提出,在基层医院推广PICC维护技术可以解决患者去大医院来回奔波及排队等困难,患者可以就近接受PICC维护,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看病难”的压力;同时,PICC维护技术的费用在基层医院要低于上级医院,这样能为患者节省经济费用,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看病贵”的问题。参与信息平台的医院承担部分PICC置管后护理工作也有利于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缓解大型医院的医疗压力,实现了“双赢”。

3.5 展望 通过信息平台共享患者置管后的维护记录信息,可分析护士进行导管维护的熟练程度与规范行为,有利于发现基层医院在导管维护中仍然存在的问题,进而进行质量控制与持续质量改进,不断提高基层医院PICC置管后护理水平。PICC置管技术仍在不断发展与更新,虽然目前的信息平台对提高区域内置管后护理水平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置管后护理的整体水平仍有待提高,在导管维护方面还有很多问题需要研究。綦江区人民医院需要进一步拓宽信息平台的功能,例如探讨合理置管条件和置管时机,置管前对患者的整体评估,置管难度较大的操作技巧及为患者提供健康教育等,为广大护理人员不断学习新知识、交流护理经验提供有力保障。另外,由于广大基层护理人员的科研意识不强,今后应通过信息平台呼吁广大基层护理人员注重科学研究,提高科研能力,充分利用信息平台的共享资源。

[1]钟丽娟,陶映,于美芳,等.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防控对策[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3,30(2):170-171.

[2]詹敏.基层医院PICC开展现状及展望[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9):152-154.

[3]李静,倪翠琴.PICC导管部分脱出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16):164.

[4]徐翠花,孙雪岩,徐立芳.PICC导管相关皮肤过敏护理研究进展[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11):47-48.

[5]黄文红,卢海燕,钱蜜.中心静脉置管术后局部皮肤并发症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17):3629-3630.

[6]黄晨燕,何丽娟,王丽.3M透明敷贴联合无痛保护膜在PICC皮肤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08,23(3):46-47.

[7]刘洁,何丽,文艺.新型敷料在临床PICC置管后局部皮肤换药中的应用及观察[J].健康必读,2012,11(9):215.

[8]王娟.基层医院护理管理存在问题及帮扶对策[J].天津护理,2012,20(5):315-317.

[9]刘晓虹,黎彩卿,李晶.基层医院PICC维护护理门诊的做法与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9):112-113.

[10]袁玲,叶惠华,陶立芳,等.PICC置管患者健康教育需求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05,20(1):66-67.

[11]邓颖春.PICC在基层医院开展的可行性研究[J].医药前沿,2013(14):104-105.

[12]乔美珍,杨益群,熊威,等.PICC维护技术在基层社区医院推广应用的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9):1759-1760.

Influence of PICC information platform on enhancing postoperative management level after PICC in basic-level hospitals

Hou Haixia1,Wu Dazhi2,Tian Huibin2
(1.Department of Oncology,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Chongqing 400016,China;2.Department of Oncology,Qijiang District People′Hospital,Chongqing 401420)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establishing the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maintenance information platform on the overall management level after PICC in basic-level hospitals.Methods102 cases undergoing PIVCC in the Qijiang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during January-December 2012(before establishing PICC maintenance information platform)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168 cases undergoing PICC from July 2013 to June 2014(after establishing PICC maintenance information platform)as the observation group.The occurrence rate of complications during nursing process,occurrence rate of unplanned extubation and average catheter indwelling tim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nd their resons were analyzed.ResultsThe occurrence rate of PICC complica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decreased from 32.4%(33/102)to11.3%(19/168);theaveragecatheterindwellingtimewas prolonged from(68.5±19.2)d to(106.8±21.1)d;the unplanned extubation rate was declined from 24.5%(25/102)to 6.5%(11/168),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1).ConclusionEstablishing the basic-level hospital PICC maintenance information platform has the significant enhancing effect on the nursing management overall level after PICC.

Catheterization,central venous; Hospitals,county; Nursing administration research; Infection;Information management

10.3969/j.issn.1009-5519.2015.12.004

:A

:1009-5519(2015)12-1770-03

2014-12-25)

重庆市綦江区科技计划项目(2012.229)。

侯海霞(1977-),女,山西翼城人,主要从事临床护理与护理教育工作;E-mail:695261408@qq.com。

吴大芝(E-mail:532319582@qq.com)。

猜你喜欢
綦江置管基层医院
血液滤过患儿置管后短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
微生物检验在基层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
完善增值税留抵退税制度——以重庆市綦江区为例
前进中的重庆市綦江区中医院
基层医院腹腔镜肝切除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附52例报告)
高压氧治疗过程中深静脉置管非计划拔管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西南军医(2016年6期)2016-01-23 02:21:28
循序渐进式健康教育在基层医院卒中病患者中的应用
积极有效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置管中的应用效果
探索大医院帮扶基层医院新路
中国卫生(2015年1期)2015-01-22 17:20:15
硬膜外麻醉置管前注药用于剖宫产手术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