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秀芬
摘 要:思想品德课往往给人以“沉闷”“古板”的感觉,一些教师或崇尚“屠龙之技”,或片面追求多练多记,始终没能有效驾驭课堂。通过多年观察和实践,运用创新话语体系、创新评价模式、创新课堂提问模式、灵活创设情境等教学“小技巧”,有效地提升思想品德课的吸引力和教学实效。
关键词:教学;思想品德课;影响
思想品德课作为初中课程体系中的传统学科,往往给人以“沉闷”“古板”的感觉,这一方面和思想政治课的内容及特殊定位有关,另一方面也和教师的课堂教学方法千篇一律、了无新意有关。笔者多年来致力于观察和归纳提升思想政治课吸引力的方法,发现教
学上的一些“小技巧”对增强吸引力、提升教学效率有着比较显著的效果。它的表现形式非常丰富,笔者根据自身实践归纳如下。
一、创新话语体系,弥平语言“代沟”
话语体系本是个社会学概念,在这里借指教师在课堂上用以阐释学科知识的言语体系。思想品德学科的原有话语体系显然是不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容易产生语言“代沟”。让教师的话语体系与学生的话语体系趋近,能直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及对学习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从而收获较好的教学效果。(1)适当运用网络流行语言,使语言情感更贴近学生的实际体验。教师可以有意识地提高一些网络流行用语在课堂上出现的频率,让学生感觉你的话“很对胃口”。经过观察和统计,笔者发现学生最期望老师说的话语有“给力”“神马”“萌”“走你”等,课堂上经常蹦出一两句网络用语,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2)把讲解内容形象化,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承载枯燥的知识。初中的教学内容较具理论,特别是初三下半学期进入复习阶段,更让学生感到无趣。笔者经常使用一些学生喜于接受、乐于听闻的话语讲解枯燥的知识,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掌握知识。实践证明,教师能创新自己的话语体系,避免刻板说教,缩小与学生的语言“代沟”,自然就能提高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
二、创新评价模式,力避平面化评价
评价是教育教学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但初中生需要的绝不是冷冰冰分数的评价。教师的评价应多元、深具人文关怀、饱含情感、带有温度。(1)注重发展性、延续性的评价。笔者从教以来一直运用的一个办法是为每一个所教班级设立一本《思想政治课小档案》,主要反馈学生作业情况、记录下每一个学生平时的课堂表现、月考状况和期末考状况。这种方法已坚持了数年,对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进行持续跟踪,有利于进行比较和针对性地指导,实现发展性和延续性的评价,学生也会感觉到教师对他的持续关注,从情感上更容易接收教师的教导。(2)善于寻找正面评价点。心理学上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告诉我们,巧妙的正面期许和评价可以化腐朽为神奇。笔者坚定地信仰赏识教育观点,抓住学生喜欢得到肯定和尊重的心理,花大量时间观察,寻找学生的正面评价点,适时适度地大范围进行表扬。
三、创新课堂提问模式,构建“师—生—生”互动式提问平台
传统课堂理论认为,提问有两种模式:(1)教师发问式,认为提问是教师的“权力”,而回答是学生的“本分”。(2)师生互动式,认为教师抛出问题后通过学生的反馈再形成新的问题。但随着学生的主体性日渐突出,笔者认为,无论是教师发问式或师生互动式,都不足以有效驾驭课堂,应在师生互动的基础上把提问的“权力”交给学生,这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有重要意义。例如,笔者在课堂上,通常会围绕知识点抛出一个问题,再把找人回答的
“权力”交给科代表,如果找到的这个学生回答不出来,就得为科代表做一件事作为“小惩罚”。回答不出问题的学生可向其他同学“求援”,待问题解决后接着行使“提问权”,再出新问题请另外一个学生回答,回答不出问题的学生也如上“惩罚”。如果回答不出问题的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很有水平”,被老师和同学认定较好,那么他就有免除“惩罚”的权利。这种“师—生—生”的互动式已经过多年实践,事实证明能较好地辅助教师驾驭课堂,实现教学目的,学生在盼望与被盼望中获取了知识。
四、灵活创设情境,寻找学生兴奋点
创设适合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情境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成主动获取知识,这几乎是所有教师都在研究的问题。笔者认为思想品德教师课堂上创设的情境应紧跟最新的社会和时政热点,并以学生实际生活为背景。例如,在讲授《怎样更好地答分析说明题》一课时,恰逢京广高铁通车,于是笔者灵机一动,把该课虚拟成“第一趟京广高铁列车”,教师是列车长,学生是乘客,途经“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三个站点,学生自行选择到达站点,教师介绍每一个“站点”的“风光”,没有一个学生愿意提前“下车”,原本沉闷的一节课在轻松的氛围中结束。又如,做10道难度较大的选择题时,笔者告诉学生这是一个“擂台赛”,回答最快、又最准的学生就是擂主,擂主能得到老师的一个小礼物,学生做题的兴致便会马上激发。这些小技巧始终让学生的神经处于兴奋状态,也就是学习的最佳状态,从而轻松、愉快地获得知识。
“教育学——不是一门科学,而是一种艺术——是一切艺术中最广泛、最复杂、最崇高和最必要的一种。”十九世纪中叶时,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如是说,他启发我们反思:教育者不应心存功利,课堂应是教育者挥洒方法美、思维美的艺术殿堂,这一切的出发点都应是对学生的爱。怀揣着爱与责任,“小技巧”相信也能成“大智慧”。
参考文献:
[1]杨小薇.教育研究方法[M].1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2]康·德·乌申斯基.人事教育的对象[M].2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