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静
俗话说:教无定法,但是,任何科目的教学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要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而要提高教学的效率,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高中思想政治课理论性强,一些基本概念、原理比较抽象,与学生的年龄、心理有一定的差距,从而导致学生对政治课不感兴趣。我认为要提高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尝试。
一、创设趣味性强的教学情境
思想政治学科其实是一门实际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我们可以从生活实例入手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看到政治学科的实用性,激发学生对思想政治的兴趣。而中学生的年龄特点使他们对新鲜事物有着极大的热情和强烈好奇心,因此,我们可以在教学中创设一些生活趣味性强的教学情境。例如,在学习《投资理财的选择》时,上课时我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道练习题:假如你有十万块,现在让你制定一个投资理财方案,请说明理由。因为预习了,因此,学生煞有介事地设计起了投资方案。过了一会儿,我让几位学生介绍自己的理财方案,并说明这样制定的原因。在学生的发言和我的引导下,这节课主要内容的框架就建成了。情境的创设,不仅能切实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且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层理
解,提高师生互动,激发学生兴趣。
二、发挥学生课堂的主体作用
苏霍姆林斯基说:“当学生体验到一种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也是激发学生对政治课兴趣的重要途径,也正应了中国的一句古话“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因此,在讲《树立科学的消费观》时,我设计了四个活动,每个活动都由学生自己来完成。(1)实践活动,要求每位学生当一星期的家庭总管,管理家庭开支,做好记录。(2)组建模拟家庭,根据实践的数据,组建模拟家庭。(3)消费设计,每一个模拟家庭根据自己的经济收入,拿出消费计划。(4)互评打分,每一个家庭汇报阐述本家庭设计的依据,请别的家庭成员进行评价打分。通过以上活动,使学生加深对家庭消费的理解,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并指导自己科学的消费。这样的教学给了学生充分的展示空间,树立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激发了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
三、励学生参与教学,发挥学生的创新思维
思想政治课堂多采用单向灌输的教学,容易让学生感到乏味。
因此,教师要转变观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亲身体验,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让课本知识真正内化为学生的知识。例如,在讲《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时,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在太平洋上,经验丰富的船长带领其船员载着上千对新人去美丽的夏威夷群岛度假,不幸,游船半途触礁,即将沉没,而船上的救生设施只够五百人使用”。然后把学生分成船长船员组、新郎组、新娘组,进行分组讨论,讨论如何组织营救,学生分别从船长、新郎、新娘角度想出许多办法,最后师生共同讨论进行分析,从而归纳出人的两种属性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讨论中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了发挥,学生动起来了,课堂活起来了,学生在参与中获得了成长,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转变教学观念,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政治课教学,首先必须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但思想政治课教材中抽象的理论概念多,很难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严重削弱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就难以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率。因此,我们要转变教学观念,注重对教学内容的重新整合,即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必要的补充,根据时代形势的发展变化和需要,增添新的内容,拣取一些学生所关注和感兴趣的事件和典型事例,既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开阔学生的视野,又能激发他们的积极情感体验,更好地启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使课堂活起来。例如,在讲《面对经济全球化》这一内容时,首先,让学生结合自己生活中的所见所闻,谈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其次,从学生吃肯德基、穿耐克鞋等生活现象入手,分正方代表和反方代表进行课堂辩论,得出其积极和消极的影响,辩论中学生思维敏捷,语言组织逻辑性强,课堂气氛活跃,课堂效果非常不错。最后,引导学生思考应该怎样正确对待洋品牌;穿洋服,吃洋快餐好不好;应怎样支持民族品牌的发展。让学生在发言、辩论中进行积极的情感体验,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增强民族意识。
五、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对学习政治是否感兴趣,教学的效率是否得到提高,好
的外部环境是十分重要的。思想政治课理论性比较强,如果老师只是讲和写,而学生只是听和记,学生缺少真实感,那么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都是抽象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多媒体教学不断进入课堂,广泛用于教学中。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将课本的知识形象化地展示给学生,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能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总之,只要我们巧妙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罗增梅.浅议政治课学习兴趣的激发[J].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S3).
编辑 马燕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