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提升信息技术素养

2015-03-26 12:25杨晓东
科技创新导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学习兴趣信息技术

杨晓东

摘 要: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伴随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新兴课程。结合课程特点,多渠道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未来社会培养大批高素质的公民,是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信息技术 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1(a)-0248-02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信息技术成为现代人必备的基本技能之一,成为人们学习、工作的重要支撑。现今社会的文盲,不再是不认字、没文化的人,而是那些缺乏信息技术的人群。信息技术课程担负着:“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人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的任务。因此,信息技术学习比所有的文化课程更具现实意义。教师要将信息技术教学放到应有的位置和高度,多渠道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那么,我们该从哪些方面入手来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呢?

1 多渠道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学习的最原始动力。学生在初始接触信息技术之初,都会表现出较浓的兴趣。但是,随着学习内容难度的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会慢慢变淡,甚至会出现厌学情绪。这就需要教师巧设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1 利用导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导语是帮助学生从散漫状态进入学习状态的过渡环节。优秀的导语设置,能快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促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入学习求知状态,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比如:在学习“安装计算机软件”内容时,教材提供的安装杀毒软件,学生这种常用却枯燥的内容缺乏应有的兴趣。教师设置一个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常用软件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学生爱上网听音乐、看视频的特点,先用“千千静听”播放一首在学生间热传的流行歌曲,再用“迅雷看看播放器”播放一段视频,将学生的注意力快速吸引过来。趁热打铁向学生简述这两款软件的使用和安装方法。受兴趣爱好的驱使,学生很快投入到专心致的学习之中。学生既学会了安装软件,也保持了较高的学习兴趣。

设置符合学生兴趣需求的导语,对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有重要的作用。

1.2 运用任务驱动法发展学习兴趣

所谓任务驱动法就是计算机教学最常用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法能促使学生有目的地区学习、实践,让学生在任务的牵引下主动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提高学生的学习和探究能力。比如:在学习Word中图文混排时,教师首先展示数张自己制作的板式特别、设置精美的“生日贺卡”。每张贺卡都选择不同图片的各种典型格式,图片作为贺卡背景及各种文字环绕格式。然后,给学生布置学习任务:制作一张富有个性的贺卡,送给你最爱的人。学生在这个任务的驱动下,在与教师比高低的欲望中,不断进行各种尝试,并向教师咨询制作指导,既快速学到了相关的信息技术知识,有体验到了信息技术学习的快乐。

1.3 以师生互动促进兴趣持久

信息技术学习过程中的师生互动,不仅包括课堂上互动,更多的是师生通过网络进行多种形式的互动。无论是布置作业还是作业反馈,都应充分体现信息技术的学科特点:利用邮箱布置和上交作业;利用网络展示学生的优秀作品;让学生通过网络自由评价和评选优秀作品;学生在论坛上自由发言、评论;老师与学生在网络上交流、指导等。

这种师生互动具有一定的趣味性与娱乐性,真正实现“寓学于乐”,从而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让学生在自由、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在师生平等的互动中,体验到信息技术学习和运用的快乐。

1.4 以集体创作保持学生兴趣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工具性学科,在生活、学习、娱乐等方面重要的实用意义。单纯的“以本为本”的学习会让学习陷入枯燥、无聊的境地。教师要鼓励学生以某个主题进行集体创作,既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合作意识,又能保持学生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创作的热情。比如,以“我们的班级”“家乡风光”“春之声”“秋之韵”等主题进行多媒体作品创作。鼓励学生多方面收集信息材料,制作出富有个性、风格鲜明的作品,鼓励学生进行多元化创作,对学生在信息技术创作中表现出来独特个性给予肯定和表扬,让学生体验到创作的快乐和成就感,激发出学生更大的学习热情。

2 全面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信息技术素养,是指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工具和信息源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技能。信息技术素养是现代人必备的基本素养,是一个人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通过各种渠道全面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提高工作能力奠定基础。

2.1 利用一切契机运用信息知识

学会,不是信息技术学习的终点;运用,才是信息技术学习的最终目的。教师要抓住当下发生的科技热点事件,引导学生学会快捷地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并创造性地运用信息。比如:“玉兔号”探月车成功登陆月球后,引导学生搜索相关的图片、视频、新闻资料,并查询探月车发射的现实意义。让学生以询问、发帖等多种方式与网友进行交流。教师还要以信息技术在平时的应用为把手,提高学生对信息技能的应用能力,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比如:每次考试后,让学生使用Excel电子表格来计算全班每个同学的总分、平均分、排序,并通过筛选出班级每个分数段的人数。

教师将信息技术运用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娱乐联系起来,让学生切实体会到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自觉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自己的生活和学习中。

2.2 以生活运用为抓手提升信息素养

信息技术知识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学以致用是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途径。教师要结合信息技术的学科特点,走理论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培养学生使用各种信息手段进行综合性学习,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在学习“了解多媒体计算机”时,鼓励学生利用家庭报废的电脑,自己认识CPU,并比较不同款式的CPU与其生产的公司,让学生对电脑各部分的部件有明确的认识,并理解其功能。在学习“确定旅游路線”时,让学生先复习相关的信息搜索、保存、分类的方法,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然后,指导学生利用搜索引擎,让学生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来确定自己喜欢的旅游路线,并说说自己这样确定旅游路线的目的和依据。

2.3 引导学生突破课本界限实现跨越学习

信息技术学习具有不受知识体系限制、随意整合运用的优势,学生可以根据学习、生活和娱乐的需要,不受课本、课堂学习的限制任意选择学习、使用内容。比如:部分初中学生可以进行简单的电脑维修、设置、维护等方面的操作;有的学生能够熟练运用网络知识和技能,辅助文化课学习,进行人际交往;还有学生已经能够自由下载、运用各种软件;还有学生已经简单的编程。教师对于这些能够实现跨越性学习的学生要给予肯定和表扬,让学生从教师的态度中体验到跨越性学习的成就感,从而鼓励更多学生自觉突破课本的界限实现跨越性学。

2.4 注重信息技术道德素养的提升

信息技术与任何现代科技一样,是把双刃剑,既能给人们学习、生活、工作带来便利,也能成为侵犯别人权利、自己违法犯罪的工具。因此,加强信息技术道德素养的提升是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要从日常小事做起,比如:不随意窥探他人隐私,不经别人允许不查看别人作品,不登陆有不健康内容的网站,不观看有凶杀、暴力成分的视频。组织学生观看《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要求学生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做现代社会的文明网民。

信息技术道德素养的提升,能促使学生正确认识、使用网络,防止学生因利用信息技术不当而误入歧途,全面提升学生包括信息技术在内的综合素养。

总之,信息技术教学不再是单纯的学科知识传授,而是一项全面的、系统的工程。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将信息技术教学放到应有的重要位置,将其作为培养现代化公民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要注重激发、培养、发展、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要注重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建立新型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以适应现代学生对这门学科学习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侯慧玲,王新龙,李学斌.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计算思维的培养[J].长治学院学报,2011(5):114-116.

[2] 张美娟.兴趣,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J].中学教学参考,2011(32):17.

[3] 张姣姣.《分析化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调查和培养策略[J].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3):78-80.

[4] 潘红强.信息技术教学內容生活化的策略[J].考试周刊,2010(32):180-181.

猜你喜欢
学习兴趣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如何在中学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营造小学英语课堂气氛的教学策略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