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以人为本”的理念在语文课堂上生辉

2015-03-26 13:20庞桂莲
新课程·中旬 2015年1期
关键词:农忙范读以人为本

庞桂莲

我们的教育怎样把教书与育人结合起来?新课程给了响亮的回答:教育要体现以人为本,重视三维目标的整合,帮助学生成为具有人性的人。

语文学科是教书与育人的双刃剑。我们的汉语可谓字字含情,句句是理。在教学过程中,我重视语文教材中歌颂亲情类文章的朗读教学,在读中感悟,以读促教。在教学朱德的散文《回忆我的母亲》一文时,我含泪的范读吸引了每一个学生的注意力,我的每一个停顿都可以听见学生的呼吸声。在具体的课堂中,以文为本,启发学生理性地思考。虽然文章有点长,可是学生自始至终是投入的、认真地听着,几乎没有搞小动作的。我读道“……常见母亲在早上汗流满面地烧饭,我就悄悄把书一放,挑水或放牛去了。有的季节里,我上午读书,下午种地;一到农忙……”时,眼前浮现着我的母亲和我童年事。当课文范读结束后,我激动地给学生讲述着属于我的和朱德相似的童年的故事:“……我就悄悄把书一放,挑水或放牛去了。有的季节里,我上午读书,下午种地;一到农忙……”我把学生带到了我苦涩而快乐的童年。“亲其师,信其道”我的亲身经历不仅激发了学生更深层次的理解文本,而且丰富了学生情感,使他们更加理解父母这一辈人的不容易,懂得珍爱今天的幸福生活。就这样学生的情感得到了熏陶感染。

赞科夫曾经指出:“教学法一旦能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的确,作为充满爱心的教师,在我们的教学里,应该传递出一股极大的感染力,其目的就在于为课堂教学提供一个良好的情绪背景,使学生产生同样的或与之相似的情感,让他们始终感到兴趣浓厚,兴高采烈。如,在教学《背影》一文时,我首先回忆我的父亲,然后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父亲,在学生情感达到高潮时,顺势解读文本,感悟人间真情,体味“父爱如山”的真谛。在教学进入尾声时我设计拓展环节,安排了《爸爸,我想对您说》的小片段练习,鼓励学生尽情抒发内心的情感,由于学生一直处于积极的思考状态中,实现了文本内容直接对话,于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浮现在眼前,令其百感交集,情感的闸门一旦打开,便一发不可收拾。这时我播放视频刘和刚演唱的《父亲》,伴随着优美的旋律,学生的情绪达到了高潮,情感也得到了美的熏陶与升华,思想素养也得到了很好的提升。育人的工作是漫長的、艰辛的。不然怎么会流传“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古训。作为教师一定要有为学生长远发展着想的那一颗拳拳爱心,以文本为纽带,搭建师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桥梁,传递人类精神文明的火种,这一过程似春雨“润物细无声”。

以人为本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我们作为教师承担的使命是平等地给学生以人性的关注。我们没有能力改变考试制度。属于我们的是改变自己的课堂,实现三维目标的整合,帮助学生成为具有人性的人。

编辑 鲁翠红

猜你喜欢
农忙范读以人为本
小学语文课堂范读时机的把握及策略分析
农忙
乡村的乐园: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农忙托儿所(1949—1957)
浅谈教师范读的“放”与“收”
智慧农机 让农忙不再忙
农忙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范读策略探究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