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左宗棠平定陕甘回民起事与善后治理问题

2015-03-26 16:46薛莉
关键词:回民左宗棠

薛莉

(1.南京理工大学公共事务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4;2.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江苏 南京 211170)

论左宗棠平定陕甘回民起事与善后治理问题

薛莉1,2

(1.南京理工大学公共事务学院,江苏南京210094;2.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江苏南京211170)

清同治年间陕甘回民起事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陕甘总督左宗棠先对起事回民进行军事镇压,后从回汉隔离分居、振兴经济、兴教劝学三个方面进行善后治理。这些举措对西北地区产生了重要影响,以史为鉴,梳理其利弊得失对今日维护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会颇有启迪。

左宗棠;陕甘回民起事;善后治理

清朝同治年间陕甘回民反清斗争(1862-1873)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影响深远事件。纵观现有研究成果,多侧重回民起事性质、原因、回军领导(如白彦虎)等方面的研究。相比之下,有关左宗棠镇压陕甘回民起事及善后治理问题研究尚付阙如。笔者拟对该问题做探讨,希望抛砖引玉,推进该项研究,为当前民族工作有所启思。

一、陕甘回民起事的产生

清朝自嘉庆后国朝由盛而衰,在外国列强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势力与人民大众的矛盾,社会动荡不安。继太平天国运动、云南回民反清斗争之后,同治元年(1862年)陕甘回民起事始于陕西关中地区回汉械斗、后战火蔓延至甘肃(包括今宁夏、青海东部),扩大至新疆,前后持续十余年。

有关陕甘回民起事的起因,清政府认为是地方官不能持平办理回汉矛盾所致。如“地方官办理不善,遇有(回汉)互斗等事未能持平妥办,以致仇衅日深”。[1]然这只是统治者的一家之言,实质回民斗争也是有苦衷的。例如回民李得仓投诚禀帖言“陕西团练大臣张芾,沿路一带设立铡子会,到处铡回民。彼时回回欲翔无翅,欲潜无渊,势如穷途,激成变乱……。我回回虽愚,因愚而有预备。今口里口外回民不下百万,战将不下千员,不夺社稷,意欲杀尽贪污汉吏汉官、到处练团之匪首,然后甘心。回回修盖礼拜寺,内设万岁碑,一则报其皇天原造之恩,二则报其皇王水土之德。”[2]通过李得仓的禀帖,可知回民起事是一种自卫反抗运动,目的在“杀尽贪污汉吏汉官、到处练团之匪首”。

笔者2014年8月曾在甘肃省张家川回族自治县走访调查,得知一位98岁的回族老人还能口述李得仓“投诚禀帖”的部分内容①访谈对象:马大爷(1917年-)眼疾,思维清晰。家住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川王乡西山村的一座山头。上山交通不便,路面狭窄,道路崎岖,不通汽车。山上村民一般借助摩托车,绕行一圈一圈的盘山公路,最终才能下山采购日常生活用品。据老人讲,其祖籍是秦安县莲花人。同治年间,祖辈追随穆生花余部逃离陕西至此。。时间难以洗去历史伤痛。一百多年后今天,西北的回民通过父辈口口相传,依然对同治朝陕甘回民起事的那段历史具有刻骨铭心的记忆。重访那段历史,不是为了挑起争端,而是为了总结经验教训,为当下民族团结有所借鉴。

二、左宗棠平定陕甘回民起事与善后治理

同治五年(1866年)清政府将左宗棠调任陕甘总督,处理西事。此后左宗棠实行先“捻”后“回”、先秦后陇的因应策略,在镇压捻军后,同治七年(1868年)底进入陕西处理陕甘动乱,先后攻克董志原、金积堡、河州、西宁、肃州,总计历时五年平定了陕甘回民起事。具体讲,同治八年(1869年)左宗棠率兵从陕西进入甘肃,对回民军进行了血腥的镇压。同治十年(1871年)清军先攻克宁夏金积堡,剿杀了马化漋,迁移金积堡老弱妇女一万两千余口到固原附城数十里地方拨地安插。在河州战役上,左宗棠招抚了回民马占鳌,将河州客回、外来汉民总计3344名安插在安定、平凉等地。在西宁战役上,左宗棠将受抚的回民崔伟等部队编成旌善五旗马队、铲除了马本源、马桂源,其余二万余人被左宗棠安插至平凉、秦安、清水之地。最后在肃州战役中,清军对守城客回、土回进行了残酷的杀戮,“同治十二年九月二十三日,马文禄和外地客回1573名被分别处死;当晚,本地土回5400名亦遭杀害;回、维等老弱妇孺2000余名解往兰州择地安插。”自此左宗棠收复肃州,标志着陕甘回民起事最终被平定。

传统中国封建政治文化的精粹在于“内法外儒”,成为自两汉以来中国封建王朝的基本执政方略。左宗棠受这种宽猛相济的执政理念影响,战后为稳定西北社会,提出规久远亦需法外施仁。左宗棠说“戡乱虽在武功,而郅治必先文德”[3]72,“抚倍难于剿,抚者恩信为主,非宽厚不足以示包荒而安反侧之心,亦非威权不足以示区别而为久远之计”。[3]343意思是办抚既要以宽厚仁让之心善待良回,还要以威权来防范回民的反侧。左宗棠善后治理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回汉隔离,强化中央政府管理

1.将回民迁徙安插。在左宗棠那里,他始终以为“回乱之因,源于汉与回有异视也”[4],“实则新教久怀不轨。适因汉回结怨,得所借口以迫胁其族类,其变乃益速”[5]99。回民与汉民婚姻、习俗、相貌各异,若将回民安插汉民之中,易被识别,汉民再报复寻仇,汉回冲突仍存在。然而若将回民资遣回籍,又怕被新教侵陵迫胁,最终地区仍不得安定。基于如此考虑,左宗棠将回民迁徙安插,使回汉隔离。具体规定是“回民近城驿非所宜,近汉庄非所宜,并聚一处非所宜。分起安置,涣其群,孤其势。即以回情而论,非分起安置不可。”[5]280-282先后将固原陕回数千人迁至平凉大岔沟;金积堡陕回二万余人移到化平川(今宁夏泾源);河州陕回三万余人移至平凉、静宁、会宁;西宁陕回三万余人移到秦安、清水;肃州仅剩的回民数千人迁到兰州和榆中。这种迁徙法,实质就是将回汉“区隔开而不使相犯”。左宗棠的这套方法,虽然可以避免回汉接触引发矛盾冲突,但是他将回民安置在荒绝无主、各地自成片段的地方,无疑隔断了回民与外界的交往,不利于回族的生存与发展,从长远看更不利于民族共生与民族团结。今天宁夏南部西海固地区回族艰苦的生存境遇与百年前左宗棠将回民安插至此有着一定的历史关联。

2.实行回民编户保甲制,严格限制回民流动。保甲制度在清查户口、维护治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6]左宗棠对回民进行编户保甲,以“户”为单位,择立良回担任十家长、百家长,监管回众,旨在限制人口流动。“安插伊始,于编审户口中隐寓联甲之意,十户一长,百户一百家长,令其钤束散户而设官董之,凡一切户婚词讼,均取决焉,乃可散回目之势,而以其权归之官,庶几政令行而统纪一”。[9]发布管理条例不得私自容留客民。“造册点验后,若不听约束,及外来、逃去一人不随时禀官者,查出讯明各犯情罪,加等惩办;十家长、百家长知而不报者重处。有偷出行劫者,该十家长、百家长不报而经官司查出者,一律治罪”。[7]531政府借保甲加强对民众的管理,控制人口的流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基层社会秩序。

(二)赈恤屯垦以农为本,变通章程以兴商贸

1.通过赈恤屯垦发展农业。孟子有曰“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也。”(《孟子·滕文公章句上》)左宗棠的“王道之始,必致力于农田”思想和孟子的思想是根本一致的。左宗棠认为民安于陇亩,则人心既固,人气自强。使民安于田的重要手段就是通过赈恤、屯垦发展农业生产。赈恤是对回众的赈济和对受灾重区积欠钱粮的豁免。首先散发赈粮避免饥饿,“壮丁能耕,每人每日给粮一斤;老者、弱者每名每日五两,聊以度命而已”。[8]438赈济只是一种过渡的手段,若要从根本上解决温饱问题,他提出屯垦使民自养,“垦则无穷利赖,实地方长久之计”。每克复一地,便留防后路各军办理兵屯民屯。大规模的屯田戍边促进了西北农业恢复与发展。光绪六年他被诏回京沿途察看民物安阜,感叹陕甘气象更新。他说“臣自肃州行抵西安,沿途老幼观聚,乞钱求食物者甚少,啼饥号寒者则竟无之。入陕境后,土沃民殷,尤有承平景象。[9]379

2.制定军法植树护树。从同治十年二月“始命兵队种树”[10]到光绪六年“甘省会宁属境种树二万一千余株;安定属境种树十万六千余株;皋兰属境种树四千五百余株;自陕西长武县界至会宁县东门外,共种植成活树二十六万四千余株;平凉柳湖书院种活树一千二百余株;董志原活树一万二千余株”[3]522。由此自潼关西至新疆,形成了一道“绿色长城”。左宗棠的部属杨昌浚曾写诗赞曰“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该诗一直传颂至今。然人去政息,左宗棠离任后,民国时期“左公柳”被砍伐破损严重。时人陈赓雅考察西北,感慨左公柳昔日浓荫覆道已不在。“官厅不知保护,坐令莠民任意摧残……以致断断续续,不复繁盛如昔日。所过驿道,往往长行数十里尚无一株,荒凉满目,诚有负前人多矣!”[11]。无疑昔日左宗棠保护生态的思想措施对今天西北生态建设有着历史借鉴价值。

3.鼓励扶持工商业的发展,变通章程以兴商贸。他认识到政府对商人征收厘金,使得商人裹足难行、惨淡经营,加上兵乱旧商资本荡然。战后他变通章程,改革盐务和茶务,豁免商人积欠银粮,减除厘税,目的是“有便商民,除从前积弊,纾商力而保利源”。[12]451劝农植桑,设立蚕呢局,收购桑叶蚕茧,使民获利。左宗棠在兰州创办织呢局,雇佣洋匠教授缫丝技术。在乌鲁木齐开采生铁设立铸厂,并提出“官办开其先,商办承其后”思想。他认为官办企业有诸多弊端,官商合办可调动商人的积极性,“听商经营”“听民自采”使民获利。由此表明他的经济思想已渐冲出了封建传统思想的藩篱而跨入了资本主义思想的门槛,客观上有助于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他因时而变的经济思想,对我们今天经济体制改革不无启发。

(三)兴教劝学,强化回民儒家文化认同

左宗棠继承了儒家“富而教之”思想。他说“庶而不教,则日流于非。教而不先之以富,则执衣食不足之民绳以礼法,为上者亦大不仁”。可见教民要先使民衣食足,而后教之礼义,化民成俗,最后民心定而乱不生。因此左宗棠在地方经济复兴的基础上,开始施文教,欲通过兴教劝学强化回众儒家文化认同,稳定社会秩序。“礼坏慝作,讼狱繁而干戈起矣。以礼坊民,斯其亟矣。戎事甫毕,圣化维新。读法而外,学礼宜急”。[12]231

1.陕甘分闱。虽然甘肃自康熙二年从陕西划出成为独立省份,但科举考试一直实行陕甘合试,考点在西安。因此甘肃学子须长途跋涉,赴陕乡试。“徒以资斧无措,无能远行,加之夏秋暑雨,水潦纵横,有无从问津者,有中道迍邅致误场期,废然而返者,有资斧耗尽,抑郁成疾以殁者”[5]558,加之受战争环境影响,民间甚至出现了士子们弃儒现象,“他们或弃儒而耕、而医、而戎,甚至而商”。[14]西北地区学术不兴,“民间伦纪不明,礼教久斁,犯义之案,诸不胜诛。缘地杂华夷,习俗渐染日深,恐夏变夷,糜所止极!”[5]558左宗棠担心甘肃华夷交错杂居,回汉气类各别,民众不知伦理纲纪,礼教久废,官司案件由此出。总之“若读书人日渐减少,势不尽沦为戎狄不止也”。[8]384正所谓“天下大乱,由于吏治不修;吏治不修,由于人才不出;人才不出,由于人心不正,此则学术之不讲也。”[14]180基于如此顾虑,左宗棠认为大乱初平,必先兴教劝学,改变甘肃落后的文化风气,以经正民兴,社会稳定。“关陇要事,读书为急”。[14]355而最直接、有效的渠道就是改革科举考试——陕甘分闱。同治十二年他奏请陕甘分闱,分设学政,在兰州创建贡院,为甘肃奏请获批40名举人名额。这不但调动了广大学子的读书热情,为国家选拔优秀人才,也推动了甘肃文教事业的发展。

2.倡义塾。左宗棠师行所至,饬设汉回义塾,招收蒙童,免费发放书籍、笔墨,甚至提供膏火。他对回民子弟的教育尤为重视,要求“各善后局、防营,广设义学招收回民子弟。先用《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经》等,教识字;并用楷书仿格,教写字”。[15]208同时采用奖励法来吸引回民读书。如在化平川设立的十二处回民义学,书籍、伙食均由官府免费提供。河州、大通、海城、平远等地回民义学,也均有补贴。据秦翰才统计,左宗棠在甘肃,新办各地义学300多处,其中有回民义学57处。[15]206尽管左宗棠设义学的初衷在“化回、汉之见”[7]392,但不可否认这些努力确实推动了西北文教事业的发展。

3.建书院。书院作为科举考试的学习场所,是推进儒家教化与认同的重要机构,对培养人才、繁荣学术有重要作用。书院“宣明教化,敦励风俗”,发挥了教育的整合功能。左宗棠对西北地区的书院做了大规模的整修、增修。[16]据秦翰才统计,左宗棠在政增修了泾阳味经书院、化平川归儒书院等30余所。他在回民安置区化平川专为回民设立归儒书院,显然希望回民淡化伊斯兰文化,强化儒家文化。左宗棠认为回民起事的原因在回汉的生活习俗各不相同。从这一层面上说,他希望借助书院教育,向回众灌输儒家纲常伦理,增进回民的儒家文化认同,实现“回民熏陶于圣学焉,亦即弥乱之道也,柔以诗书,枭獍亦化鸾凤,国家数十年之安”的理想目标。[8]375

4.刊刻书籍。儒家经典是书院教化必备之物。他从浙江购置大量儒学书籍转运西北。在汉口附设崇文书局、在西安附设关中书院刊刻书籍、在迪化开设书局,印刻书籍供回民诵读。此外还根据不同的读者发放不同的书籍,大致种类有:一是儒家经典《四书》《五经》。二是启蒙书。如供蒙童和士子阅读的有《小学》和《孝经》等。在新疆供缠回阅读的有《三字经》《四字韵言》《百家姓》《千字文》和《日用杂字》等。第三是发放专业实用书。例如供一般人阅读的有《吾学录》《训俗遗归》和《圣谕广训》等。供农民阅读的有《棉书》《种棉十要》等。供官吏所读的有《学治要言》《在官法戒录》《佐治药言》等。这种兴教劝学的做法对当时重建社会秩序、提高民众的文化教育水平、繁荣学术文化、消除民族隔阂产生积极的影响,某种程度上亦为今天推进民族教育改革提供了一定的历史参考。

三、左宗棠平定陕甘回民起事与善后治理的影响

同治陕甘回民起事从起源看是陕西关中回汉械斗群体性事件愈演愈烈的结果。[17]左宗棠为平定地方动乱,采用了“剿抚兼施”的对回策略。大乱初平后,他先将回汉隔离,继而实行编户保甲制。由官择良回担任十家长、百家长钤束散户,以强化政府对回民的管理。其次在经济上赈恤、屯垦、兴商贸以促进民族区域的经济复苏。最后在文教上通过兴教劝学以同我华风,增进回民的儒家文化认同。

左宗棠平定回民起事及其善后治理的措施具有重要的消极影响与积极影响。就消极影响看,第一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战乱对人口、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破坏是毁灭性的。左宗棠对回民怙恶必诛的剿办政策,在现实处理民族矛盾时必须引以为戒。仅以损失的人口为例,英人基督教士李提摩泰认为“在整个同治年间西北回乱约有一千万人丧失”。[18]我国官方文献记载:甘肃庆阳府及泾州各属六城,大乱后除崇信一城“尚有居民,余皆为空城,人烟断绝”;庆阳“衙署仓库屋舍荡然无存”;灵州经回军攻破后,汉人十万多惨被杀戮,汉民存者不过数家。[19]陕西回民七八十万西迁,除西安城内两三万回民幸免于难和白彦虎等两千多人逃入俄境外,陕回“其死于兵戈、疾疫、饥饿者盖十之九”[4]405,仅存遗孑六万多被左宗棠安插在甘肃平凉、张家川、宁夏等地。第二,左宗棠将回民迁徙安插,防止回汉共处再起衅端的做法,或许可缓解回汉冲突,但对回民生存与发展具有极大的消极影响。这种迁徙政策虽暂缓了民族矛盾,但不利于民族团结。当前我国的民族团结主要表现为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20]在今天的民族工作中,我们务必要吸取左宗棠回汉隔离的历史教训。江泽民说“民族问题的根本,说到底是发展问题”[21],我们必须要牢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才是处理民族问题的根本之所在。

左宗棠平定回民起事及善后治理政策也有积极的一面。首先在人才的培养、选拔任用上,他整饬吏治选用良官;又选择良民担任十家长、百家长管理基层回众。既净化了官场腐败之风又培养了回民官员。其次在经济建设上,左宗棠既劝农屯垦植树,又扶持工商业的发展。这些富民政策有利于恢复发展西北经济。最后在文化建设上,左宗棠奏行陕甘分闱,希望民众读书知礼义。广设义塾,招收回汉蒙童,推广儒学教育。增建书院、刊发经典,培养人才,繁荣学术。这些文教措施不仅提高了回民的文化教育水平,也增强了回民对儒家文化的认同,有助于民族融合,这对于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凝聚力,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具有历史进步意义。

司马迁说“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回顾同治年间陕甘回民起事这段历史,秉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客观分析左宗棠平定回民起事及善后治理问题,对今天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维护民族团结、共促民族发展当具有重要的启示性意义。

[1]马塞北.清实录穆斯林资料辑录(下卷,第一分册)[M].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41-43.

[2]苏德成,马国强.李得仓传[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7:68.

[3]左宗棠.左宗棠全集·奏稿七(第七册)[M].长沙:岳麓书社,1996.

[4]左宗棠.左宗棠全集·奏稿四(第四册)[M].长沙:岳麓书社,1996:194.

[5]左宗棠.左宗棠全集·奏稿五(第五册)[M].长沙:岳麓书社,1996.

[6]郗玉松.清初土家族地区的保甲制度探究[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13(4).

[7]左宗棠.左宗棠全集·札件(第十四册)[M].长沙:岳麓书社,1996.

[8]左宗棠.左宗棠全集·书信二(第十一册)[M].长沙:岳麓书社,1996.

[9]左宗棠.左宗棠全集·奏稿六(第六册)[M].长沙:岳麓书社,1996.

[10]榆林市志编纂委员会.榆林市志[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6:217.

[11]陈赓雅.西北视察记[M]//沈云龙.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 第76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80:434.

[12]左宗棠.左宗棠全集·家书诗文(第十三册)[M].长沙:岳麓书社,1996.

[13]杨银权.士人之殇——清代甘宁青士人弃儒现象研究[J].兰州学刊,2013(4).

[14]左宗棠.左宗棠全集·书信一(第十册)[M].长沙:岳麓书社,1996.

[15]秦翰才.左文襄公在西北[M].长沙:岳麓书社,1983.

[16]孟文科,程森.左宗棠与西北民族地区儒家认同的建构[J].贵州民族研究,2012(3).

[17]薛莉.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事归因分析[J].贵州民族研究,2014(8).

[18]李恩涵.同治年间陕甘回民事变中的主要战役[M]//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推行委员会.中国近代现代史论集.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5:566.

[20]马玉欢,陈明富.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梦的实践[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15(2).

[21]李德洙.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新发展新贡献[J].中国民族,2002(7).

责任编辑:毕曼

D691

A

1004-941(2015)06-0121-04

2015-08-30

薛莉(1985-),回族,安徽天长人,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政教育与民族和谐。

猜你喜欢
回民左宗棠
学科教学中高效课堂的构建与实施探索
暮年左宗棠
曾国藩 左宗棠 互掐互粉,相爱相杀
BOTTOMS UP
乐游西安回民街,一街吃遍丝绸路
左宗棠棋前明“大义”
左宗棠棋前明“大义”
话说回民的老礼儿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Lesson Planning for Junior Task-based English Teaching
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实践的萌芽——中共领导建立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之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