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人类思维的知识单元和语言表达的信息单元

2015-10-11 09:32王冬芝
关键词:语义框架事物

王冬芝

(武汉大学文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

事件
——人类思维的知识单元和语言表达的信息单元

王冬芝

(武汉大学文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从哲学视角出发,客观世界中存在分状态、过程和事件三种不同类型,事件是具备“发生性”或“变化性”的存在类型。最典型的事件是发生类事件,这是我们进行事件观察和事件研究的起点,而“发生”本身也是一种“变化”。根据事件参与者“变化”前后性质是否一致,可以将事件分为质变类事件、量变类事件、“质变+量变”混合类事件三类。事件是人们记忆知识和进行逻辑思维的基本知识单位,作为信息保存和信息传播媒介的语言事件正好搭建了关联现实经验世界和语言符号世界的桥梁,因而对事件要素和事件结构的研究也是对人类认知规律和思维规律的探索。

事件;运动;变化;质变;量变

框架语义学[1-2]认为,要理解语言中词的意义,就需要有一个为该词在语言中的使用提供背景和动因的概念结构,这个概念结构就是语义框架,比如“商业交易框架”,其框架元素是交易的买者、卖者、商品、货币等[3],关联情景是某人通过给另一个人一定数量的钱从其手中得到某物或拥有对某物的控制权。语义框架沟通了经验知识和语言结构,方便了我们对词义的描写和学习,针对特定框架,我们可以抽离出任意单个元素构成句子,并激活整个框架。可以说,语义框架的提出以及语义框架对经验世界的表述方式,方便了我们对同一个框架中词语之间的关系和框架元素的句法实现方式的研究,也被广泛地运用到了计算机的信息提取和句法分析。在一个概念框架中,一个词代表着一个经验框架,如“商业交易框架”,我们从“买”的视角来看,是失去钱,获得所有权;从“卖”的角度来看,是获得钱,失去所有权。如何在框架语义学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对框架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框架元素个体的运动变化轨迹进行描述,是当前语义职能的重要任务。

一、事件及相关概念

范畴化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方式,人类社会各种科学就是在不断的分类和归类中发展前进的,对人类自身所赖以生存的客观世界存在和运动情况的探究,更是人类认识活动的重要内容。

(一)事物和事件

一些哲学家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的世界由事物(objects)和事件(events)构成,事物是实体,事件是多个事物在时空中的关系及其动态变化,事物的存在依赖于空间,事件则依赖于时间[4-5]。事物和事件的差异很早就被人们观察到了,并在语言符号中得到了直观地反映,即语言单位有名、动之别,语言结构的功能有指称和陈述之差,名动的区分是语言的共性,体现了物和事的差异。人们对物和事的感受和理解是人类其他各项复杂认识活动的基础,人们一般通过对象和附加在对象上的动作、变化来进行复杂和结构化的认知,并形成概念框架和概念网络。比如很小的小孩子和妈妈去超市买东西,看到糖果有可能(这些糖果可能是他以前吃过的,也可能是没有吃过的)会吵着要妈妈买,这是因为在他的认知中“糖”这个事物和“吃”这个动作是一个关联的认知整体,即“糖”就是用来“吃”的,而“吃糖”这一个事件又和“甜”“幸福”等正面感受是相关联的。再如,“球拍”和“打球”、“火柴”和“生火”是工具和用途的关系,“医生”和“治病”、“教师”和“教书”是职业和工作内容的关系,“会议”和“做报告”、“婚礼”和“吃喜酒”是事情和内容的关系。这些例子都证明了知识是以相互关联的形式被人类所记忆和处理的,最常见的关联形式是聚合和组合,前者是同类实体或概念的聚合,如“梨”“苹果”都是水果;后者是不同类型实体或概念之间的组合,如“梨儿酸”“苹果甜”。认知科学研究成果也表明,以事件为单位进行思维活动更符合人们的习惯,事件能够更好地反映客观世界知识的动态性[4]。

语义是沟通语言符号世界和现实客观世界的桥梁,语言符号的意义是对现实世界内容的反映[6]。从反映内容来看,语言对现实世界的反映包括实体、动作和关系三个方面。实体主要体现为名、代词所表示的事物,如“螃蟹”;动作主要体现为动词所表示的行为,如“吃”;关系则体现为名动结构所表示的事物和动作的关系,如“吃螃蟹”“螃蟹大”。由于语言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要经过人类思维这一主观“过滤镜”,因而会呈现出不同的反映方式,根据其反映结果与现实内容的贴合度,语言对现实的反映有三类:

(1)重现式反映。对客观世界的真实还原,因而多为不掺杂主观态度的描述。如“人都会死”是对客观规律的陈述。

(2)加工式反映。在描述客观的基础上,添加了人的主观态度、和情感的判断,如“螃蟹好吃”。

(3)虚构式反映。对现实世界的延伸或扭曲反映,主要是通过主观推断或想象对不存在的事物或关系的建构,如“地狱”“树叶吃螃蟹”。

由此可见,客观世界发生的内容和语言符号世界表述的内容是平行的,现实中的实体、关系和运动都能在语言中找到相对应的表现方式,事件的语言表达是语言交际的重要内容,事件语义内容也是语言中重要的语义内容。

(二)状态、过程和事件

对于存在,哲学上[7]认为可以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对其进行定义,时间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和所经历的过程,空间是物质在运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伸张性和位置关系。过程哲学[8]认为,所有物质实体都是由一定种类的相互关联的事件系统构成,是由很多可分的部分和过程联结成的个体。我们也可以将这个“过程”理解为过去、现在、未来或产生、生长、衰亡的时间历程,也就是哲学中的事件[8]。关于事件的本质,哲学界和语言学界曾有过共识,两个学科都倾向于按照现实世界中存在的事件、状态、过程这三类实体将简单句分为事件句、状态句和过程句三类,Bach[9]将其统称为事件性(Eventuality)。也就是说,事件就是状态和过程以外的客观存在。

状态(States)是事物静态的存在形式,是事物呈现出来的均质的静态特征。如“我很有钱”,表示的是“我”一直处于“有钱”而不是“没有钱”这一状态。对“有钱”这一存在状态进行解构和离析,“我”在时间的任一截点上都处于“有钱”这一状态。

过程(Processes)是事物动态的存在形式,是事物在某一时间段内呈现出来的均质的动态特征,如“火车在跑”是指火车一直处于“跑”这一动态运动中。对“火车跑”这一过程进行解构和离析,任一时间截点上火车均处于“跑”这一运动中。

事件(Transition)是事物的存在方式的转化,即事物均质的状态或过程被打破,出现了异质的存在方式。如“地震”,是“地”从“不震”到“震”的存在方式转变。变化意味着旧状态的消亡和新状态的出现,当一个状态消亡时,其持续性和赖以存在的时间就结束了,代之的是新的状态和新的时间经历。也就是说,事件是不同状态、不同过程或者状态与过程之间的转化。

二、事件的核心语义

事件依赖于时间,在时间进程中,具备“发生”或“变化”语义的事情我们都可以称为事件。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认为,我们的世界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其中没有任何东西是不动的和不变的,而是一切都在运动、变化、产生和消失。”正是这些产生和变化的更迭实现了新旧事物的交替,构成了人类社会各种事物和关系的总和。

(一)发生

“发生”也是一种动态的运动形式,该词有两个基本义项:

(1)“由隐到显”的出现。指某一状态本身以潜在的隐性形式存在,通过一定的条件变化得以显性存在。如:

[1]太阳出来了。

(2)“由无到有”的产生。指原来不存在的事物或事情出现了。如:

[2]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在1914年。

(二)变化

变化,语出《易·乾》“乾道变化,各正性命”,意思是“天道的变化使得万物各得其性命之正”。《礼记·中庸疏》说“初渐谓之变,此时新旧两体共存;变尽旧体而有新体,则谓之化”。“变化”是指人或事物产生新的状况,以及在产生过程中新旧状况的存在情况,它是连接两个相继状态的桥梁,体现为对象经历从A状态到B状态的转变过程。如:

[3]下雨了。

该例暗含了一个从“没有下雨”到“下雨”的转变过程。

(三)发生与变化

发生是一种特殊的变化。变化最典型的表现形式就是“有”“无”的相倚相化,即“从无到有(产生)”和“从有到无(消失)”,体现的是事物从不存在的状态进入到某一特定状态,或者从某一具体的存在状态进入到不存在的状态,人类社会的产生就是一个发生事件。

因此,在某种程度上,事件就是变化,变化基元是事件的核心语义基元,运动、产生和消失都是变化的不同子类。运用“发生”和“变化”语义来检验和提取事件,能够使语义研究变得可操作、可量化,方便计算机进行语义判断和推理。如“买了一本书”中,与“购买”事件同步存在的还有三个“转移”事件,即“书”的位移、“书”的所有权的转移,以及“钱”的所有权的转移。

三、变化及事件类型

事件作为人类思维的知识单元和语言表达的信息单元还表现在,构成事件核心语义要素的“变化”具备对客观世界非过程性的不同种类的运动进行比较全面的概括能力,即代表不同事件的不同变化对应着客观世界的不同运动。事件语义学[10]根据动词的性质,将事件分为瞬时类和实现类。瞬时类事件如“die”“explode”,“变化”在瞬间发生,其发生的瞬间同时伴随着结果状态的产生。实现类事件如“build”“success”,在“变化”发生之前,经过了一定时间和程度的“量”的积累,于某一刻发生“质”的飞跃。事件语义学研究动词的事件语义是为了研究不同类型的事件动词所具备的不同语义特征对句法的影响。由此可见,“量”和“质”的变化都是事件的重要特征,具备质变或量变是事件成立的先决条件,我们可以从这两个方面对事件进行观察和描写。事件一旦发生,它就不会消失,而是过渡到另一个事件中[11],我们可以根据变化过程中A、B两个状态是否同质,对事件做出以下分类:

(一)质变类事件

整个变化过程先后出现两个异质的状态,是某一状态通过质变进入另一种状态。用符号表示为:A→B。从无到有是此类变化的特殊小类,因为其中一个状态为空,如果我们将进入后的、可感知的状态记作A,将不存在的状态记作Φ,该类型的变化用符号可以表述为:

这一类型的特别之处在于整个变化过程只存在一个可感知的状态A,如:

[4]1926年,电脑问世了。

在这个发生事件中,对象“电脑”问世前的状态为“不存在”这一空状态。

1.“进入”和“离开”事件

根据变化过程中前后两个状态的转换方向,我们可以将质变类事件分为“进入”和“离开”两类。值得指出的是,由于进入式事件和离开式事件在一定程度上可逆,进入新状态就意味着离开旧状态,离开旧状态也意味着进入新状态。为了便于表述,在考察这两类事件时,我们将表示出现、发生、开始、存在等正面意义的状态定义为A,而将表示消失、离开、结束、衰退等反面意义的状态定义为-A。由此则有:

(1)“进入”事件:-A→A

即对象从-A状态进入A状态。在具体的语言表述中,进入A之前的-A状态可以是空,可以是某一具体的状态,也可以是一个隐含的模糊状态。如:

[5]水开了。

[6]他爱上了舞蹈。

例[5]进入“开”这个状态之前的状态是具体的状态“没有开”,例[6]在进入“爱上舞蹈”这个状态之前的状态有可能是空状态“什么都不爱”,也有可能是“爱钢琴”、“爱书法”或者“有一点了解舞蹈”等任一状态,而该状态在这个事件中没有得到形式上的凸显。

(2)“离开”事件:A→-A

即对象离开某种状态A,进入-A状态。在具体的语言表述中,离开A之后的-A状态同样可以是空,可以是某一具体的状态或一个隐含的模糊状态。比如:

[7]刘翔和太太离婚了。

[8]雨停了。

[9]雨停了,天晴了。

[7]中,变化后的状态“离婚”在“婚姻关系”这个范畴为空,但可以是“朋友”“陌生人”“熟人”等其他非空状态的任一一个。离开“下雨”的状态,雨停后的状态也可以是晴天、阴天任一或者“天晴”这一确定状态,例[8]的-A状态是通过人们对天气的已有认知所形成的常识这一非语言的形式隐含显现的,例[9]则通过显性的语言形式加以补充说明。

2.A和-A

在进入和离开事件中,对象离开某种状态随即进入下一状态,-A状态的产生紧随A状态的终结而产生,两种状态之间的转换是一个连续统,无中介状态B参与,否则将会存在多个变化也就是多个事件。

就A与-A的关系而言,可以只是单纯的对立关系,如“婚姻关系”和“非婚姻关系”,也可以存在顺承、因果等逻辑关系,如离开“下雨”状态出现的“阴天”“晴天”“雪天”等状态,与“下雨”存在着顺承关系,还与“下雨”状态的改变存在着因果关系。在嵌套事件中,状态与状态之间有着更复杂的关系。如存现句“王冕死了父亲”中的事件是王冕从“有父亲”到“没有父亲”,即王冕离开“有父亲”这个状态,状态转变的原因是“父亲死了”,因此该事件蕴含了“王冕的父亲死了”这一嵌套事件作为事件从状态A转向-A的原因。嵌套的“生命状态终结”这一事件由动词“死”赋予,事件对象是“王冕的父亲”,事件表示为a→-a(a表示有生状态);而事件“失去父亲”由存现句构式赋予,事件的对象是“王冕”,事件表示为A→-A(A表示有父亲状态)。也就是说,其中的因果关系是a导致了-A。

就A与-A之间转换的方式而言,有三种:

(1)A状态在短时间内瞬间终止,即动作的发生伴随结果状态的产生,事件的发生和完成都在一个时间点上实现,难以切分事件内部的起止点。此类多为瞬间动词表示的变化,如“死”“丢”“到”“塌”“走”等,也就是事件语义学所说的达成类事件。

(2)A状态逐渐减弱直至消失,状态的内部特征逐步由显到隐。这类事件的内部过程往往可受“慢慢”、“渐渐”等表渐变的副词修饰,如“停”“忘记”“沸腾”等。

(3)A状态逐渐减弱至消失之际时,-A状态逐渐凸显,且A状态在逐渐减弱时与-A有一个共存的中间状态,然后-A状态不断凸显,A和-A之间无明显界限,是“A显→A隐&-A隐→-A显”的变化过程,如“亮→黑”、“热→冷”等。

三种情况分别如图2所示:

图2 

(二)量变类事件

变化过程为某一状态自身在量上的增加或减少。虽然该类事件并没有发生异质状态之间的相互转化,但并不与事件语义学中的“活动”类动作(如“jump”“run”)同指,活动类动作是在词义层面上对单次动作是否同质进行分析。一旦进入表达上升到句法层面,同质动作的重复和累加,就会造成动作在数量和程度上的变化,也就是动作本身的量变。以A为初始状态,该类变化可以表示为:A→A’。A’为A在量上发生变化后得到的与A同质的状态变体。又分以下几种情况:

(1)数量量变。某一状态在量上的累积或减少。用符号表示为:A→A±A±A…±A

[10]中美建交以来,双边贸易额增加了100多倍。

[11]北京到济南的机票原价630元,折后价126元。

例[10]中“贸易额”实现了100多倍的增量,该事件产生的原因是由于“中美建交”。[11]中“机票”通过“打折”这一手段出现了量的减少,126元为量变后的呈现状态,实际量变数量“504元”需要通过推理得到。

(2)程度量变。某一状态在程度上的加重或减轻。表示为:A→A+/A-

[12]2015年,考研热再次降温。

[13]服药后,病人好多了。

例[12]是“考研热降温”这一事件程度的加深,其标志词是“再次”。[13]是“病人”的病情程度减轻,其标记是程度补语“多”。

(三)“质变+量变”类事件

(1)蕴含质变的量变事件。是某一性质的状态在本域内范围上的伸缩。表示为:A→A±A1±A2± A3……

[14]除了北京话,赵元任先生还掌握了常熟话、福州话、南京话等33种方言。

在该事件中,“常熟话”“福州话”“南京话”是赵元任先生在掌握方言这个事件域中的扩展,其显性表现是某域内量的变化,实际上该量变的基础是“有新事件发生”的质变类事件,我们可以将其看成是“蕴含质变的量变事件”。

(2)蕴含量变的质变事件。变化过程体现为在保留A状态的基础上,出现了B、C等异质状态的增加或减少。用符号表示为:A→A+B+C+…+n和A+ B+C+…+n→A

[15]下班之后,他还做兼职赚钱。

[16]我现在不吃荤了。

例[15],在“赚钱”这个域内,在工作之外增加了“做兼职”,既出现了新状态,又在本域内实现了状态的扩展。但是在“工作”这个域内,“兼职”属于异类,因而是一个质变事件,我们可以将这类事件看成“蕴含量变的质变事件”。[16]蕴含着我“以前吃荤,现在只吃素”,在“吃东西”这个域内,由“吃荤和吃素”到“吃素”,离开“吃荤”事件,使得在“吃东西”这个域内的事件范围变窄了。

上述两种事件类型均既包含了质变,又存在量变,质变意味着该类事件蕴含着一个或者多个进入事件或离开事件,量变则表示变化在本域内类型上的伸缩。

值得一提的是,域的划定是一个主观操作,从不同的视角观察会得到不同的域,如例[16]中的“吃荤”“吃素”,如果我们从饮食角度看,二者属于同域,但是如果从饮食结构差异的角度看,二者就分属不同的域了。因而,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主观划定自己所要观察研究的事件域,从而对该类事件的次类、语言表现和同他类的演化规律做深入研究。

四、结语

事件是当前认知科学和信息科学的重要研究对象,本文从哲学出发,明确了事件的内涵和外延,以及事件与相关概念的区别,认为事件是具备“发生性”或“变化性”的客观存在。由于语言是人们的思维工具和信息传递工具,因而表达事件语义是语言的重要内容,从事件的表现形式对事件进行“量变”和“质变”的区分,既符合客观运动事实,又能在语言表现中得到验证,能够为语言研究进行事件语义提取和不同子类事件研究提供认识论上的借鉴。由于事件是人们最自然的知识处理单元,“我们人类所知觉到的自然中一个普遍成分就是某时某地有事情正在进行”[11],因而对事件进行哲学和语言学的融合研究,还能够帮助探索人类的认知和思维规律。

[1](美)菲尔墨.框架语义学[M].詹卫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2]陶明忠,马玉蕾.框架语义学——格语法的第三阶段[J].当代语言学,2008(1):35-42.

[3]潘艳艳.框架语义学:理论与应用[J].外语研究,2003(5):14-18.

[4]张旭洁,刘宗田.事件与事件本体模型研究综述[J].计算机工程,2013(9):303-307.

[5]樊友新.从事件结构到句子结构[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

[6]徐通锵,叶蜚声.语言学纲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7]孙海义.如何理解时空是物质运动存在的形式[J].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哲社版),1995(2):63-64.

[8]李世雁,曲跃厚.论过程哲学[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24-28.

[9]Bach,E.The algebra of events[J].Linguistics and philosophy,1986(9):5-16.

[10]Vendler,Z.Linguistics in Philosophy[M].New York: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67.

[11]王立志.怀特海的事件思维[N].光明日报,2014-05-14(16).

责任编辑:王飞霞

H030

A

1004-941(2015)06-0151-05

2015-08-30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基于本体演化和事件结构的语义网模型研究”(项目编号:11&ZD189);武汉大学2014年博士研究生自主科研项目“事件的语言投射及类型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4111010208)。

王冬芝(1988-),女,苗族,湖北恩施人,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汉语语义、汉语语法、中文信息处理。

猜你喜欢
语义框架事物
框架
美好的事物
广义框架的不相交性
语言与语义
奇妙事物用心看
“上”与“下”语义的不对称性及其认知阐释
关于原点对称的不规则Gabor框架的构造
一种基于OpenStack的云应用开发框架
认知范畴模糊与语义模糊
TINY TIMES 3: A REAL HIT